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日不落》第526章 東瀛鄭氏
  第526章 東瀛鄭氏

  再之後許多年,人們記憶這個地方,更多以東瀛的名字稱呼,甚至日本這個名詞漸漸地被提到的次數就少了。

  在東瀛青少年的歷史課本中,也有提及對於東瀛來說非常重要的百船來航的事件。不同於另一位面中日本人對黑船來航的記錄大抵負面,並摻雜有微妙的情緒,大明位面的百船來航,以及之前的長崎事件,被認為是東瀛進入現代社會的開端。

  在東瀛歷史教科書上,是這麽記載的:在此之前的東瀛,武士等特權階層限制了社會的發展,農民、工商都在壓製和剝削之下,腐朽的制度不能激發任何的創造力。而當大明先進的科技實力和國力展現在東瀛眼前時,東瀛人民已經知道過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加入到東夏各民族團結一致、攜手並進的大家庭,昂首邁進民本法治的新時代,就在眼前了。

  甚至在東瀛四十多年後,宣撫司方面還正式宣布百船來航的當日,定為東瀛的公共假期,成為百船日。

  江戶城此時都還是一片低矮的和式建築,不過已經是一個規模頗大的城市了。站在江戶天守俯瞰這座城市,鄭森覺得有種睥睨天下的感受。

  白明修走到了他的身後,說道:“瀛王對東瀛有何打算呢?”

  鄭森並沒有回頭,而是遠望山河,平淡地說道:“東瀛歸根結底還是大明之土,而我鄭大木更是明室之臣,這東瀛有什麽計劃和倡議,應該是理政院是宣撫司的事情,我又如何能涉足?”

  白明修還是很認真地觀察了一番他,來確認他這話中有多少真誠。

  結果是,真誠還是多少有一些的,不過這位國姓爺顯然也沒有打算真的就自外於東瀛的各項大事中。

  不過他也非常明白,如果自己真的就將這東瀛當成他的獨立小王國,可以在這裡任意作為,那就是實在沒有智商了。

  以東瀛藩軍而言,這支軍隊雖然現在鄭成功能夠調動,那是因為鄭成功身上還有軍職,兼任著藩軍總司令。但是如果他完全卸任軍職的話,那麽理政院兵部就會派新的藩軍司令來接手藩軍的工作。而藩軍盡管是他鄭家一手建立起來的,但是絕對不是他鄭家的私軍。

  另一方面,藩軍接受兵部和宣撫司的雙重領導,在緊急情況下,宣撫司也能調動藩軍執行一些類似鎮暴或者抵禦外敵一類的任務。

  鄭家現在於東瀛的滲透,體現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鄭氏不少人在宣撫司做官,不過宣撫使一職還必須由理政院來任命,鄭氏的人是輪不到;經濟方面,鄭家參與的各種公司現在也對東瀛的經濟很重要。

  白明修之所以會詢問鄭成功,還是想知道他到底有什麽手段,來防止鄭氏在未來於東瀛尾大不掉,甚至對朝廷陽奉陰違。

  白明修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他不覺得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會事事順意,肯定會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的,所以他是接受一個社會有些矛盾或者不順存在的。但是他肯定不能接受一個跟大明主體存在異心的宣撫司或者宣慰司。所以即便名義上東瀛是封給鄭成功的,但是在管理和各項體制上,東瀛還是要按照大明本土的方式來。

  教育要與大明本土一致,特別接受的愛國教育是一致的。培養他們健全的價值觀,並且讓他們知道他們應該效忠的是大明,而不是鄭家。所以瀛王本身的地位和象征意義,在東瀛宣撫司的未來都是要進行淡化的。

  聰明如國姓爺本人,其實也大體明白皇上是怎麽想的。因為宣撫司在一到日本之後,就已經展露出了一些類似的特征。

  鄭成功回過頭來,對白明修說道:“東瀛有著非常好的條件,人力也比較充沛,未來可以成為大明的一重要區域。如今整個東瀛閉塞已久,而且糟粕荼毒太多,需一一滌蕩。本王也會為宣撫司盡一份心力的。宣撫使錢王孫已有比較細致的方案,大體是首先穩定東瀛的社會局面,將百姓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賦予他們從事不同行業的可能,並且進行初步的農合化的改革。”

  其實鄭成功本心裡還有更多在這份計劃之外的籌劃,大明理政院一般在給普通的宣撫司、宣慰司做發展計劃,或者整合入大明經濟體系的時候,往往都不會想讓這個宣撫司宣慰司進行全面的工業化,弄出一大堆工業門類來。因為這必然會影響本土工業的發展,大明雖然是比歐洲殖民者好得多,會建設殖民地,會給殖民地帶來繁榮,但跟本土相比重要性完全不同的。本土幾乎各地都在進行著工業化的發展,而且成果卓著。只有少數如孟緬這樣的宣慰司,獲得了比較好的政策,被支持發展工業。

  理政院並未明確地規定東瀛可以發展什麽,該發展一些什麽產業,不過鄭成功還是希望盡可能讓自己的這塊“封地”變得繁榮起來,甚至能媲美本土。他的打算是,利用鄭氏財團的資本,去大規模投資鋼鐵、機械、造船、礦業、紡織等產業,如果能夠滿足了東瀛四島的發展需求,那麽這些產業的規模已經非常不小了。

  為此,他一方面希望從本土招引一些技術移民,另一方面他則希望以推廣教育,培養東瀛這邊的人才,來最終達成他工業化用人的難題。

  在白明修了解到他的做法之後,也不禁感慨,這貨其實搞的就是一個改良版的明治維新。不過在這一位面裡,日本再也不會獲得什麽機會了。它已經成為了大明的一部分,而且大明已經發展起來了,那就再不會出現中弱日強的狀況了。東瀛只會作為大明的附庸,老實地一路跑下去。

  鄭成功問道:“王開司令,明日艦隊便要回國了吧。”

  白明修點頭:“是啊,離開祖國已經二年有余,比之前計劃的還要長一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