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日不落》第713章 頓河兩岸
  第713章 頓河兩岸
  1月份的頓河河畔,寒冷得讓人懷疑人生。日常零下十多度的天氣,限制了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僅是人,很多武器裝備都沒有辦法在這樣的嚴寒中發揮作用,卡車、坦克趴窩,甚至連維修人員都害怕去碰觸那冰寒的鋼鐵。

  承麟統率的清軍,始終沒有越過頓河,向對面的明軍發動什麽攻勢。清軍所做的不過是安穩營盤,並且修築一些工事,用於固守,但卻看不出任何要打仗的勢頭。

  莫京中那位皇帝焦躁得不行,不斷地下詔詢問承麟相關的情況。可是費揚古越是這麽做,越是有一群臣子向他建言,不要干涉護國大將軍的統帥。朝堂上現在普遍更加信任承麟,而不是經常做錯誤決定、薄情寡恩的乾隆皇帝。

  現實的情況也確實不好,清軍即便在此時,都很難準備好各種越冬禦寒的衣物,頓河河畔的清軍甚至不得不大規模的采伐樹木,直接燒木頭來給大軍取暖。盡管大部分的軍隊都是出身在寒冷的俄羅斯、烏克蘭的,但是他們同樣不願意在這樣的嚴寒中打仗。所以承麟現在並未出兵,反而讓大部分士兵比較認同。

  “這該死的仗還是不要再打了的好。”年輕的俄羅斯士兵烤著火,小聲地對自己的戰友們說道。

  他的夥伴悄咪咪地對其他人道:“喂,你們知道嗎?聽說咱們在西線打得非常差,整個法國已經丟掉了,將近六十萬軍隊都丟在了那裡。”

  “怎麽可能?你在胡說八道吧,當初我們打過去,根本沒有人是我們的對手,而且還有那麽多兵力,怎麽會輕易被打敗。”

  “為什麽不會,你難道以為明軍是普魯士人、法蘭西人那個水平的敵人嗎?想一想我們頭上的主子們,當初是為什麽跑到我們的土地上來的吧。他們是一群喪家之犬,是被東方的漢人趕盡殺絕,而逃到俄羅斯的。現在他們的仇敵漢人又來了,再一次失敗有什麽好奇怪的?要知道,明軍可是糾集了歐洲還幸存的國家,總計兵力怎麽也得有三四百萬了。西清帝國已經快不行了,幾乎我們所有認識的人都被送來當兵了,活著就是從事跟打仗有關的事情,造軍火、生產糧食……”

  有士兵歎息道:“都已經如此艱難了嗎?當初以為從沙俄變成了西清,會過上更好的日子。”

  “我們的長輩們確實從農奴變成了自由民,可是在帝國,誰又是真正的自由民呢?每一個人都被自己的旗裡管制,我們都是包衣,實質上就是八旗的奴隸而已。”

  士兵們的討論已經越來越出格,年長一些的士兵連忙製止他們的討論:“小心,要是被憲兵聽到了,大家都有麻煩。”

  有人道:“放心了,我們現在可是跟隨麟帥在打仗,麟帥不是那種胡亂難為人的將軍。”

  “那當然,麟帥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他能帶領我們打贏這場仗嗎?”

  士兵們陷入沉寂,而有一個問題他們自己留在肚子裡沒有問出來。

  即便戰爭打贏了,他們還會活著嗎?
  ——分割線——

  橫跨大陸的火車,從本土運來的新的援軍。大明陸軍將第二集團軍和第十六集團軍輸送到了東歐戰區前線,這也使得明軍在伏爾加宣慰司的總兵力達到了8個集團軍總計70萬的兵力規模。

  東歐戰區的明軍已經顯著地在兵力上壓倒了清軍,可是這時候明軍跟清軍一樣,寧願對著冰河互相遙望,卻沒有想法直接渡過冰河,將清軍消滅。

  自然冰河這一端的大明軍隊日子要比清軍好太多。他們擁有使用快速搭建的模塊化營房,有專用的使用蜂窩煤的供暖,盡管這寒冷的日子裡他們仍每天起床進行拉練,還要隔三差五地往對岸打幾發炮彈,但考慮到他們在閑暇時光裡有著豐富的娛樂,偶爾打打牌、打打桌遊,有著室內的文體活動,甚至還有社交。

  察裡津這座城市盡管比起本土省份的大城市,差了不止一個等級,但是這邊也是興建了不少的城市基礎設施。最近室內幾個龐大的體育館,都已經被日常輪換的大明士兵給佔用了。

  剛剛來到察裡津的第二集團軍和第十六集團軍,摩拳擦掌,準備大乾一場,結果他們收到戰區的第一份通知居然是《關於舉辦軍地聯誼‘察裡津杯’業余籃球錦標賽的組織決定》。

  可以想見,大家臉上都是一串不言自明的???
  參加這個什麽察裡津杯的包括各師的代表隊,外加當地的國有企業、學校、機關單位的代表隊,總計居然有六十四支隊伍。

  等第二集團軍的相關人員跑去體育館看場地的時候,發現這裡正在舉行文藝匯演,察裡津實驗中學的學生們組織了一場文藝表演,來自各軍的士兵們就是觀眾,去到體育館的時候那叫一個歡聲雷動。

  尤其是官兵們看到一個個年紀相仿的女高中生的歌舞,更是氣氛熱情。察裡津這邊主要居民還是漢人移民,也有蒙古族、俄族等其他民族,頗有異域風情的感覺。這些士兵們很多都是中學畢業沒多久的,看到這些高中生們,似乎回到了自己還在上學的時候。

  反正文藝匯演是各種主旋律和致敬,中學生們向官兵們獻上敬意,並表示昨日你與我們一樣在學校學習,今日你已奔赴疆場,保家衛國;或者什麽明天我就成了你一類的東西。雖然腔調比較陳舊,但是對於離開家鄉來到前線的官兵們來說,還是非常激勵的。

  社會和人民對他們的認可,會讓他們更加認識到身上的責任,也更加鬥志昂揚。

  盡管,這邊所謂的前線,可能不會爆發什麽真正的戰鬥,明清兩軍根本就是在這裡打默契球,只是外界沒人知道罷了。

  能夠放任士兵們在察裡津如此豐富的業余生活,甚至還總是搞文藝演出或者體育賽事什麽的,根本就是戰區司令部沒有把對面的敵人放在眼裡,或者根本就知道不會打起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