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日不落》第264章 分田分糧打惡除髒
  第264章 分田分糧打惡除髒
  窯坡村,唐冠手持一把鐮刀,擋在七八個差役的面前。

  臉色陰沉的差役陳大英對唐冠道:“唐冠,你雖然四裡八鄉誇名,但你可知道,你們這是違抗朝廷,是造反的大罪,別說你們抗糧,現在你們連本村的地主呂長才都給搶了,這也是殺人償命的罪了。”

  唐冠辯道:“我們村裡人可沒有殺呂長才。”

  陳大英道:“昨日已經在呂梁山下發現了呂長才的屍首,讓野狗啃去了半邊了。”

  唐冠道:“那是他自己死的,跟我們村中人無關,天理報應。”

  陳大英表情是陰晴不定,他很想拿下唐冠,算是交給縣衙的一個功勞,可是唐冠這邊已經是有許多村民保護,甚至還有其他村子的人。昨日陳大英去另一個村子,窯坡村的人也去聲援了,今日窯坡村這邊其他村的人也來聲援,顯然各村已經聯合起來,打定主意要抗糧了。

  抗糧這種事情在歷代古代王朝都不能算是常見的,畢竟掌握暴力機器的官府不是普通升鬥小民可以對抗。最近鬧過的一次抗糧,在順治十八年,當時是蘇州吳縣新任縣令任維初一面嚴格催繳農民納糧,一面盜賣官米,使得農民深受其害。金聖歎等吳中士子采用了明代的老辦法哭廟去抗議,結果正好趕上順治駕崩,犯了統治者的忌諱,結果金聖歎在內的十八人全被處斬。

  不過在山西這邊現在已經是另外一個情況了,官府雖然有自己的差役,但是卻沒有了官兵。附近的軍鎮已經因為這兩年的戰爭而抽調得差不多了,現在更是大批送去京師保衛康麻子皇帝。

  唐冠等人是看準了形勢,知道大明很快要殺回來了,而且除了些許個衙役,縣裡根本也沒有什麽力量,如果能夠聯合周邊村鎮的力量,集體抗糧,那麽不說法不責眾,縣裡也顯然拿他們沒有辦法。

  就算是陳大英這個時候也不敢抽刀,他們才七八個人,而這些村勇們有幾十人,如果真的打起來,舉著那些長竹竿的村民們戳他們,都能讓他們吃一壺。

  可是就這麽放過唐冠他們,陳大英又不好交代。

  正當兩邊人陷入對峙的時候,突然遠處來了一彪人馬,這些來人都騎著馬匹,看上去格外神氣。

  唐冠大驚,陳大英大喜,因為他們都以為是官兵。可是當馬隊近了,大家又害怕了,因為明顯這些人不是官兵,更有可能是土匪。

  當前騎馬的是一名英俊青年,打扮與其他人十分不同,只見他一身前朝裝束,鄉間人沒見識,並不知道他穿的是飛魚服。

  這青年勒馬,對著這邊騷動害怕的人群叫道:“這裡可是窯坡村,我聽說村中好漢抗糧反清,十分佩服。在下端木文,乃大明錦衣衛少校,今日特領義軍支援窯坡村的好漢子們!”

  唐冠一聽,極為驚喜,立即叫道:“大人,我們就是窯坡村的人,可是大明王師殺回山西了嗎?”

  旁邊陳大英嚇得膽子都要裂了。

  端木文笑道:“尚未過來山西,不過我們蘇大將軍的兵馬已經打到河南了,恐怕過不太久就會到山西來了。我們錦衣衛現在正聯絡山西各路反清義士,一起推翻韃子的官府和禍害鄉間的劣紳惡霸。聽說窯坡村的好漢趕跑了劣紳呂長才,真是大快人心,好叫各位知道,呂長才這廝已經被我們錦衣衛的好手給打死了。”

  窯坡村的人聽說這人是明軍的人物,錦衣衛的名頭何其響亮,又聽他說是他們乾掉了呂長才,大有好感。而陳大英剛才還說是窯坡村的人殺了人,這回殺人的正主來了。且看端木文帶領的這彪人馬,雖然有點烏合之眾的意思,但卻很是凶悍,舞刀弄槍的,不是他們一群指揮欺壓小民的衙役對付得了的。

  這陳大英也是精乖,立即跪倒下來,叫道:“大人啊,可把您給盼來了,我們這些小差役,可被韃子官府的給欺負慘了,逼迫我們威脅良善百姓,我等實在是心中不安啊,今日有大人做主,我等願意棄暗投明。”

  唐冠也是驚奇,沒有想到這陳大英改換陣營居然如此迅速。窯坡村的村民都是些老實人,看著陳大英這樣能見風使舵,都一時說不出什麽話來。

  端木文哈哈大笑道:“棄暗投明嗎?好啊,你們這邊給我引路,跟我裡應外合,將縣衙騙開,我們要殺入縣衙,開倉放糧,賑濟當地百姓!”

  唐冠等人一聽,精神一振,大家本來都是快餓死的人,這聽到端木文要開倉放糧,不是一般興奮。唐冠忙道:“大人,我願追隨大人攻打縣衙!”

  端木文本來在山西活動,就是行非常事,跟正統的大明復國軍做法不同,不過有些東西就是一以貫之的,也就是從白明修那邊傳遞下來的——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發動群眾。

  在陳大英這等“叛徒”的協助下,端木文帶領土匪和農民的泥腿子聯軍,直接攻破了縣城,其實縣城也根本沒有多少防衛,這邊呼喝一起,負責守衛的兵卒就跑了。

  端木文信守承諾,打開糧倉賑濟當地百姓,並且按照大明的做法,開始打擊本地的劣紳惡霸和漢奸,各村則成立農業合作社,首要之事就是分配土地和糧食。

  他拉起來的這支義師,在短時間內就席卷了兩府十多個縣,規模居然膨脹到了萬人以上。雖然沒有大明復國軍那麽高端的武器裝備,甚至很多義師中的人都是普通農民,拿著竹竿柴刀就跟著起事了,但是其厲害程度居然不遜色正牌的大明復國軍幾分。

  而在山西威名頗大的傅山,更是利用自己的聲望,又說服了不少勢力重新扯旗反清。一時間山西居然出現了大小十九路義軍,有的只是佔山佔村,也有像端木文這樣的,擊敗了清軍,佔據了州縣的。雖然大城池如太原、大同這樣的仍被清廷控制著,但是大明的影響力卻在山西迅速傳播著。

  分田分糧,打惡除髒,殺韃子、複漢家衣冠,圖生計、顧溫飽。這些都成了革命的口號。乃至白明修在抵達直隸的時候,山西這邊已經如火如荼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