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日不落》第41章 城主
  第41章 城主
  潘明岩低著頭不敢抬頭,可是他問出的問題卻讓白明修有些哭笑不得。

  “敢問太子殿下,這巴達維亞城主是幾品官?”

  中國的小老百姓,到頭來都是對做官是有執迷的。潘明岩之前是給荷蘭人當甲必丹,手中權力不小,荷蘭人也不會輕易對他怎樣。現在如果能夠做成大明的官,那顯然就是光宗耀祖了。

  白明修清了清嗓子,說道:“你這個巴達維亞城主,是暫代的,做得不好的話,本宮照樣把你擼下來。”

  潘明岩立即叩謝太子恩典,白明修又跟他交代起來。

  “巴城位於南海南端,歐洲人對於這裡如此看重,自然是為了這邊的香料貿易,乃至於作為與中國、日本貿易的中繼。延平王此時在台灣已經圍困荷蘭人,荷蘭人的失敗就在眼前了,本宮奪佔巴城,荷蘭人會徹底失去了他們在南海的所有據點,最近的地方在錫蘭,荷蘭人疲於跟英國人打仗,一時是不會有什麽大動作的。”

  潘明岩在巴城已久,也算是知道一些歐洲情況,但是非常淺薄,僅限於叫出幾個國家的名字來,卻沒有想到太子殿下居然對歐洲戰事和各國關系洞若觀火。此時他努力聽白明修講話,覺得是大開眼界。

  白明修道:“你不必擔憂巴城這邊的貿易停擺,荷蘭人沒有,我們大明還有自己的船隊。巴城種的甘蔗,榨成蔗糖,到波斯、中東等地銷路很好,我們的商船會完成這些貿易的。更不要說,待過段時間大明重光,更有內地的龐大市場等著你們。所以潘城主,你就安心經營。隨後,我會給你留下一些規章制度,一切按照我大明法度執行便可。”

  潘明岩連忙道:“遵命,殿下。”

  隨後白明修令潘明岩召集了巴達維亞所有的華人集會,巴達維亞數千名華人悉數到場,雖然昨夜的一場戰火讓很多人驚魂甫定,但是來的人畢竟是朝廷的人。只是有許多人本身就是在大明過不下去才跑出來的,很多人都擔心會不會遭遇處罰,有些戰戰兢兢。

  白明修面對著數千華人子弟,展露出了自己溫和的一面。他雖然年紀尚輕,但是一身華服,威勢卻很足。

  “各位同胞,汝等為謀生計,來到這片土地,諸般苦難艱辛,本宮早已曉得。荷蘭人謀奪南海,更將爪子伸到了我大陸之側的台島,居心叵測。荷蘭人更壓榨汝等勞工,抽取苛稅,本宮於心不忍,特擊敗荷蘭人,將這巴城歸屬我大明之土,汝等今後仍舊是我大明子民,如常生計,再不用擔憂荷蘭人的屠刀或者鞭子什麽時候落到你們的頭上。

  我宣布,從今日起,任命潘明岩為巴達維亞城主,代本宮管理此地。廢除荷蘭人所設一切苛捐雜稅,你們從今日起再不必交什麽人頭稅了。一切商貿種植營生,皆以大明稅法,比荷蘭人的稅更低,而且本宮在此承諾,巴城三年之內商稅、農稅盡免,隻抽關稅。”

  在場的華人們一聽,無不振奮喜悅。連潘明岩在一旁也是激動得無以複加。

  “太子仁德啊!”

  眾人又是跪了一地,叩謝白明修的仁政。

  巴達維亞的華人其實是荷蘭的主要稅源,這裡的華人是主要生產者,他們每年都要繳納人頭稅,任何的活動包括賭博、營業之類都是需要繳稅的。再加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所以巴達維亞才能夠持續的發展和繁榮。

  而對白明修而言,他並不需要巴達維亞給他帶來什麽杯水車薪的稅務收入,他更看重的是真正的殖民。當本地華人在此壯大和繁衍,就代表的華人生存空間的擴大。並且,華人是非常出色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他們會在這裡經營種植園、經營商業,並且促進貿易,同樣可以為他帶來大量的收入。

  潘明岩此時又有些小心地問道:“殿下,那那些荷蘭人怎麽處理啊?”

  白明修笑了,露出兩排整齊的白牙,看上去有些森然氣,“簡單啊,讓他們的家人和東印度公司花錢來贖人。一個男人20兩銀子,女人10兩,小孩子5兩,地位高一些的就翻幾倍。至於那個總督,給他標一個5000兩的價格。沒交出錢來的,就給扔進勞動營,讓他們給巴城修橋修路吧。”

  白明修的這個要價其實真的是很良心了,那位現在還據守台灣城的荷蘭總督揆一因為戰敗投降,最後被東印度公司自己給關起來了,一直到1674年他的家人用25000荷蘭盾將他贖出來了。

  十七世紀,明兩相當於3.9荷蘭盾。所以白明修要求的贖金,比荷蘭人自己坑自己人還要便宜點。

  潘明岩多少有些不忍,之前他畢竟也是跟荷蘭人在一條船上的,雖然矮一頭,但多少也算合作愉快,這個時候要將他的這些老上司們當成戰俘奴隸使用,他還是有些於心不忍。

  可是潘明岩小心地觀察了一眼白明修,發現太子殿下笑意盈盈地看著自己。立即醒悟道:“若是我對荷蘭人心軟,太子必然對我信任減弱,啊,跟我個人的前程比,荷蘭人還是滾得遠遠的吧。”

  潘明岩立即說道:“太子請放心,臣一定將此事做好。”

  白明修滿意地點點頭,他道:“本宮會駐有一支部隊在巴城,主要是防備其他歐洲人的侵略,或者那些土人的來襲。本宮的軍官不會干涉你的民政事務,但是你也沒有權力干涉軍政,明白了嗎?”

  潘明岩心中打了個哆嗦連忙應承:“臣明白了。”

  這也是白明修未來打算在所有大明之土上推行的,明清兩代的督撫都掌握軍政權力,不過顯然真正後世的發展趨勢是軍政要分離的。大明復國軍有自己的軍政體系,民政軍政互不插手。而殖民地的情況會特殊一些,因為殖民地可能時常面臨戰事和衝突,所以殖民地長官必須有一定的軍事指揮權。

  在這個背景下,白明修打算推行緬甸宣慰司的藩軍模式,藩軍由華人軍官、士官,加上土人士兵,甚至其他地方的雇傭兵組成,作為殖民地維持治安、抵擋侵略的主要軍力。宣慰使、宣慰副使則有藩軍的指揮權,藩軍也聽從復國軍的指揮。

  而在巴達維亞,白明修還沒做好建立宣慰司的準備,留下的也只有復國軍,等籌備完成後才會考慮成立宣慰司和建立本地藩軍。

   年底啦,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持,來一波收藏和推薦票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