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日不落》第20章 臨江盟誓
  第20章 臨江盟誓
  南明永歷十五年(1661年)九月一日,白明修協同晉王李定國、鞏昌王白文選在緬甸宣慰司首府阿瓦城江邊,舉行誓師大會。

  在這一天,大明復國軍正式成立。一萬多名明軍戰士臨江列陣,氣勢巍峨。

  白明修還想系統爸爸拍了好幾天馬匹,終於讓系統給他贈送了上萬套軍裝,不過相應的白明修也失去了這個月進行隨機禮包的機會,白明修自己還是認為非常值得的。

  因為這套軍裝相當帥氣,難得的是設計者是融合了大明衣著的風格,但是又不再是明代中古式穿戴不便的樣子,已經有了近現代的風格。其軍裝常服,已經非常近似後世的軍裝了,襯衫和外套,外加長褲。只是這套裝束有點讓明人不太適應,但穿上之後自然就明白,這類衣服比之前的鴛鴦戰襖一類的東西好穿得多。更何況布料和剪裁什麽的,更不是古代的衣服能比。

  這些衣服的一些細節上,還是帶著濃烈的明代風格,比如軍官的軍服在袖口、胸前、領子等一些細節上,還是有祥雲、烈日、虎豹等一些圖騰。

  即便是士兵們也覺得這身新衣服精神多了,很多士兵都打了多年仗,他們的衣服都破得不行了。這回太子著人一人發了三身軍服,還配有鞋襪,穿上舒服許多,也看上去精神抖擻。

  就連李定國也換上了一身威風凜凜的將軍服,看上去比穿著甲胄的時候還要霸氣。

  白明修倒沒有穿軍裝,反倒是一身寬袍大袖的太子冠服。他站在點將台上,看上萬大明將士齊整,視線都望著他,並無一絲緊張。白明修前世是普通人,但是卻是個膽大的,他如同生來就是為這一天準備的一樣,對場面的駕馭能力,讓所有人歎服。

  “諸位將士,今日我等在此集結,乃是為大明復國軍建立一事。我軍將士披肝瀝膽數十載,浴血奮戰,莫敢絲毫忘卻中原百姓之殷切期望,殺百萬韃虜以祭先帝在天之靈。今緬甸為我進取之基,有忠義晉王、鞏昌王等為我藩屏,我等臨江眺望中原,泣血慟之,不複江山人情難安。我朱慈煊,居大明太子,一日不敢忘國仇,但求與諸位將士共奮鬥,勠力同心,誅韃虜,正乾坤。”

  白明修手持一柄繡春刀,刀刃出鞘向天,嘶聲道:“在此臨江,我等於此盟誓,三年之內,我大明復國軍必臨長江眺江南!五年之內,我大明復國軍必登黃河視中原!爾等皆為我朱慈煊之袍澤,今日入我復國軍,此生以復國為大業,矢志不渝。我朱慈煊在此盟誓,今日諸位將士之姓名,將永留順天府忠烈祠。諸位將士之家眷子孫,入朝為官從優考慮,就醫就學,都有朝廷照顧,三代之內皆受恩蔭。復國大業後,諸位將士論功封賞,人人授田百畝,有大功者得爵位。戰歿忠烈,親族得撫恤百兩,仍享忠烈恩典。”

  白明修最後宣布:“大明復國軍,從此成立,諸位兄弟,與我共呼——復國!復國!復國!”

  白明修此刻面目猙獰,連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跳著,他還沒有怎麽拔個的少年身軀,卻似乎蘊含著巨大的力量,直帶動著臨江的上萬大明將士熱血沸騰。

  人們隨他高呼著“復國!復國!復國!”,似乎那股豪情滿盈胸腔,萬人銳氣難當。

  白明修隻抓住了兩樣東西,一是民族情懷,這裡轉戰半個中國的明朝將士,幾乎沒有誰是沒有這種樸素的民族情懷的,他們不願意做亡國奴,不願意剃發易服,去做野豬皮的奴才。他們即便不懂得什麽是詩書禮樂,不懂得中華風尚,但是他們卻知道,這個文明由他們來捍衛,是絕不容玷汙的。

  白明修抓住的第二件事,就是物質利益。明朝中期以後,長期的重文輕武和朝廷內部的傾軋,讓軍隊已經喪失靈魂和動力。單純以精神和氣節去感召這些士兵們是不管用的,所以白明修很明確地提出了,大明復國軍將士位列忠烈祠,世代受香火供奉;復國軍將士能夠分得田地,並且自己和親族都會享有更好的待遇,陣亡有高撫恤,活著子女當官優先錄用,子女讀書免費,更有其他一系列的好處。這些東西白明修已經提前宣導過了,在軍中引發了強烈的反響。

  他甚至讓吳敏去製作了上萬張田契,發到了士兵們手中,只要他們攻入順天府,這些田契都能夠兌換良田百畝。到時候有更大功勞的人,還能夠分得更多。

  白明修還讓人製作了一些勳章的樣品,向將士們展示。

  “這些勳章將代表你們為明室、為天下做出的貢獻和犧牲,戰事結束之後,會發放給你們每一個人。他就代表著你們就是大明的功臣,這勳章你們可以世代傳家,百年後,你們的子孫也當知道,當年大明國運零落,漢家江山飄搖時,是他們的先祖拋頭顱灑熱血,救亡圖存。”

  這些東西在後世來說都不算什麽,但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卻覺得無比榮耀和有衝擊力。

  就連李定國也為白明修的種種“創舉”而心旌神馳。對封建傳統的這些人來說,一個君王很難是完美的,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太子殿下小小年紀便已經行事果決、頗有謀略,更還曉得關節厲害,能智取白文選兵馬,又能籠絡復國軍將士。這樣的心智和能力,李定國甚至都有些恐懼了。

  “大概也只有這樣妖孽一般的天才,才能夠挽救大明於危難之際吧。”李定國心想道。

  永歷十五年的夏末,熱帶的緬甸仍舊使人燥熱。不過伊洛瓦底江畔,一萬多盟誓的大明復國軍將士卻感覺到有種風蕭蕭悲壯,又熱血沸騰的情緒。

  很多人努力地瞪大眼睛,希望記住這個場合內的各種細節,包括軍裝挺拔的晉王軍神氣概,比如萬千將士其力同心的風貌。

  當然讓更多人緬懷的,還有當時還是太子的那個男人,面紅耳赤、望著北方三呼復國的場景。即便時光荏苒,之後那些白發的老復國軍將士,重回故地時,望著一尊漢白玉雕刻成的雕像,似乎仍能夠聽到他聲嘶力竭的喊聲。

  好像從那個時候開始,便沒有誰會質疑,他是否真的能夠實現讓已經失去每一寸領土的大明,重奪天下的偉業。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