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日不落》第9章 戰緬甸(上)
  第9章 戰緬甸(上)
  明朝時期對西南之地采用的是“三宣六慰”的治理體制。所謂三宣六慰,指的是南甸宣撫司、乾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三宣基本上屬於雲南境內,六慰則分布在緬甸、泰國、老撾等地。

  “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即其長官都由當地部族或政權的首領世襲,土司進行內部的自治,但是對朝廷承擔有“征役差發”和“貢賦”,屬於典型的封建政治體系。朝廷和地方州府是有權調遣土司的土兵的。因地理位置的遠近和部族的生熟歸化程度,這些土司又分為內邊區和外邊區。明朝對它們的統治方式和控制程度雖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明其實也是兩洋國家,東臨太平洋,西側的緬甸宣慰司則連印度洋。

  在東籲王朝興起之後,三宣六慰的制度基本就崩潰了,當地的土司大都臣服在了緬甸東籲王朝之下。只不過到了明末,東籲王朝也已經國力貧弱,甚至連李定國帶領的南明殘軍都抵擋不過,只能靠挾持永歷來對抗。

  白明修接到了系統主線任務,有意識在中南半島開辟一番新的局面。這片與中原大陸直接相連的土地,可以說是中國最佳的對外移民目的地。白明修打算將宣慰司的制度直接更改成明朝的殖民體系,只不過他是不可能再委任當地部族的貴族擔任宣慰司宣慰使,而是需要一位漢人擔任,類似殖民地總督。

  白明修雖然說得簡短,但是李定國思前想後,認為白明修說得很正確。他一直很有壓力,磨盤山戰役被挫之後,他明白吳三桂早晚要進兵到緬甸追殺南明的。如果不能提前準備好戰場,利用這片土地對於清軍十分陌生的優勢,那麽明軍恐怕真的要垮在這異國他鄉了。

  想到這裡,李定國又看向比他矮不少的少年太子朱慈煊,心中波瀾。

  “難道真的是天佑我大明,有太子賢能大氣,或許真有希望能夠倒轉乾坤,大明中興有望。”

  白明修這時候已經派遣了警衛連的偵察兵去查探緬軍情報,李嗣興的騎兵可用之後,白明修又讓李嗣興多派探馬,雖然白明修沒有真實指揮過戰鬥,但是他還是很清楚情報的重要性的。

  明軍臨著一條緩緩流淌的大河扎營,白明修對李定國說道:“緬軍兵力數倍於我軍,但緬軍由各部土司的附庸軍組成,這些土司部隊一旦遇到挫折就會退卻,緬王莽白直屬的兵力並不多,我們主要擊敗莽白直屬軍,這場戰鬥便可一戰而勝。我們背河設陣,以少量兵力吸引緬軍前來攻擊,並做出要過河的假象,當緬軍發動攻勢,我麾下的警衛連將以強大火力將其鎮住,而此時,我希望晉王你能以我軍主力從後方襲擊緬軍隊尾,直接將緬軍擊潰。”

  李定國沒想到白明修居然還有如此見地,但他搖頭道:“緬軍怎麽說也有兩三萬兵馬,就算我留下一千部眾予殿下,殿下如何能夠抵抗得住?”

  白明修矜持地笑了笑道:“我自然是有我的倚仗的,從海外歸來的警衛連,所用之火銃,一息之內能作數十發,哪怕有上百騎衝將上來,也不敵這連發火銃之掃射,只要由趙連長布置陣地,設下蒺藜、壕溝,有晉王手下果敢之士護衛,就算有上萬緬軍衝擊,我這陣地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李定國之前已經聽說了所謂鄭和遺部手中厲害的武器,但仍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白明修不得不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武器展示,當展示完成之後,李定國已經恨不得直接從白明修手裡搶走警衛連的這些武器了。

  “百人可當千人啊!”李定國嘴裡不停地嘟囔道。

  白明修輕笑道:“晉王,請你領軍先行機動至後方,隨時注意緬軍動向,不要過早暴露。緬軍應該還不知道我們兩軍已經合流,現在仍是窮追不舍。我在這邊挖掘壕溝,足以掩護我們這邊的伏兵。”

  趙旭命人挖了一處塹壕,李定國觀摩了之後,立即就窺出這壕溝的精妙之處。

  “這壕溝可以藏兵,挖掘壕溝比築城要快得多。有快槍守衛,哪怕敵軍衝鋒上來,壕溝裡的刀兵也可與之近戰,一處壕溝陷落,另外一處便可增援過來,當真是野戰之中防禦之良方。”

  李定國也不愧是明末良將,他這份軍事天才真的不是蓋的。李定國留給白明修五百兵卒,這些兵卒以火槍手為主,也有一些他手下精銳的悍卒。在明末清初這個時間點上,其實明軍和清軍已經至少實現了二成左右的火器化。只不過他們使用的火器比較原始,以鳥槍、抬槍這類精準度和威力都不足的火器為主。別說是二戰美軍級別的這種槍炮,就連歐洲人現在使用的前裝滑膛燧發槍也多有不如。

  雖然明軍使用的鳥槍、三眼銃這類火器並不強,但多少也算是火器。

  除了這些兵之外,李定國還將自己的得利副將靳統武留在白明修的身邊,要求他保護好太子殿下。至於永歷皇帝和其他隨行人員,李定國則派遣兒子李嗣興保護,繼續向洞烏撤退。

  明軍這邊準備得差不多了,緬軍的追擊部隊也終於趕了過來。

  緬軍這邊隊伍甚至都不是特別齊整,除了少數的大象,緬軍大隊基本上都是步卒,而且分別編成了不同的隊伍,相互之間也沒有掩護和配合。

  當緬軍行至快到河邊的時候,終於看到了傍水扎營的明軍隊伍。

  緬軍大將那錦伢高聲道:“明人就在河邊,不要叫他們過得河去,全軍給我衝啊!”

  此時他身邊衛士道:“可是據說明人手上火器特別厲害,我們派出去的兩批人都相繼被他們擊敗了啊。”

  那錦伢卻滿不在乎地道:“就算火器厲害又怎樣?我們這邊有兩萬多人,就算用人堆也會把明人給堆死了。若是不能擒獲明人皇帝,清軍如果攻打我們,我們就真的麻煩了!”

   還是求一求推薦票和收藏,謝謝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