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日不落》第383章 皇帝也要高考(上)
  第383章 皇帝也要高考(上)
  從太平宮出來,白明修騎上自己的金騮色汗血馬,溜達在順天府的大街上。在還沒有真正機動車的時代,馬路真的就是給馬走的。大明動力研究院已經在著手試製柴油機和其他發動機,興許在5年之內,白明修就能在順天的街頭看到奔馳著的小汽車。

  包括大明動力研究院在內的許多科研和學術機構,現在都是成立在順天府的,這也使得順天府作為一個並沒有什麽經濟基礎和新興工業產業的城市,儼然已經要成為一個新的學術和科研之都。這一切也都是白明修最早的設想,順天的整體環境與江南、珠三角等地還是不太一樣,在這裡搞太產業密集和工業汙染的東西,得不償失。所以白明修設計的重工業基地,圍繞在永平府(唐山)、天津府、河間府和濱州府(新設,約等於後世濱州、東營和淄博三地)等渤海西海岸的府縣,不僅交通便利,臨海通鐵路,而且還有煤礦、鐵礦、石油等重工業必要的資源產出。

  大明三大核心工業帶即西渤海重工業帶、長三角混合工業帶、珠三角輕工業帶。大明理政院及省公署大量投資在三大核心工業帶,使這一地區的工業發展極為迅速。

  白明修在返回順天之後,也有計劃去視察這些工業的興建創辦情況,不過今天他出門,卻是為了一件常人很難想象的事情——高考。

  早在白明修剛剛回到順天的時候,《大明日報》在第二版比較顯眼的位置上就發了一條新聞,介紹大明光複皇帝陛下要參加高考的事情。而這一天的頭版頭條是,大明將首次舉行高等教育入學考試,整個大明本土現在已經成立的十所大學將正式通過高考錄取新生入學。

  這十所大學分別是明華大學、順天大學、大明科技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應天大學、嶺南大學、順天師范大學、華北工業大學、永歷大學。

  其中一半的高等學府都位於順天府,也直接奠定了順天為大明學術之都的地位。

  除了位於本土的十所大學之外,澳洲還有一所澳洲大學和一所熙天理工學院兩所大學,吳敏在緬甸也成立了一所仰光大學。

  當高考這個東西一出來之後,其實許多明人是很疑惑的。因為科舉是已經延續了千年的制度了,大明即便是有了新國子監的體系,但取士仍是科舉,國子監的畢業生也是要考試的。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人們自然認為讀書的最終通道就是做官。可是大明教育系統包括皇帝都親自現身說法,大規模地宣傳高考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沒有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熏陶和教化,很多注意看書讀報的明人,已經有了兩個基本的認知:第一個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就是“術業有專攻”。正是因為大明掌握了先進的科技,從而能夠創造出更多的錢糧和實力,打造出更強的武器,才輕松地平推掉了滿清。這個已經是這個概念的經典例證,也廣為接受。而既然認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那麽就必須認同不同的領域存在不同的學科和專門知識,要掌握知識和科技,就必須通過更高水平的教育和不懈的鑽研,這也就是術業有專攻。

  所以當大明興建起一座又一座大學,並使用了大學這個名字,不少士子都是不容易接受的。這些大學畢業後不直接導向仕途,反而是流向工程、機械、文法、數理等不同的學科,從事這些術業有專攻的東西。

  也是因為人們比較傳統的讀書是為了做官的概念,所以大學這個東西在出現之初並不是非常熱門,很多人都選擇直接去上國子監,而有些官員的職位要求的學歷,也基本上就是最高高中畢業而已。

  這種現象讓白明修還是有些憂心的,於是他就在大明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人才論》。這篇文章講的是,大明究竟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文章首先提到了人人都想做官,做官發財和謀權的現象。然後白明修描繪了大明的未來,大明得以發展,需要更多的科技知識人才去探索自然規律,總結自然科學知識;需要更多的社會科學人才去總結過去歷史經驗,去探尋治理社會和理解世界的方法論和法門。大明要求發展,必須在各個領域都有出類拔萃的人才,而一個只會為官謀財的社會,必然導致社會發展的停滯、科技發展緩慢,從而給大明帶來又一次類似甲申之變的災難。大明要始終銘記以民為本,以全民的福祉為先,保障國家、人民、民族的利益,而要實現這一切,就必須重視教育,重視科技。

  文章的結論就很明確了,大明需要不同學科、不同領域,有博采眾長、有專精深挖的人才,不需要全社會的讀書人都想要當官。而大明未來將更重視各學科人才的地位,他們在歷史上取得成就和獲得的認可和待遇,將也要比官員更強。

  白明修的這一篇文章,只是宣布與舊傳統割裂的檄文,而真正讓全民都震驚的,還是皇帝陛下本人宣布要參加高考,成為一名大學生。

  為此白明修還專門去參加了高中結業考試,獲得了一份高中畢業證。在大明教育體系初創的時代,基本上有這個學力和知識,都可以自費參加考試,以獲得學位,並不一定真的全上完這些學校。不過這都是在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層次,到了高等教育大學階段,必須要念完、修完學分參加考試和畢業答辯,才能拿到畢業證。

  民眾們震驚皇帝居然還要上學,取得更高學歷的同時,也發現了一個關鍵吃瓜點——那就是皇帝要考取的也是面向公眾的公立大學,那麽皇帝極有可能會跟同樣考上這所大學的人成為同窗,跟皇帝當同窗,這是什麽體驗?說不定就能跟皇帝產生個交情,未來就飛黃騰達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