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明日不落》第381章 大明的朝鮮
  第381章 大明的朝鮮

  遼東明軍急行軍,在越過鴨綠江之後並沒有遭到朝鮮方面的抵抗,大部分的朝鮮軍隊見到明軍之後都選擇了讓路,或者乾脆就逃跑了,避免跟明軍接觸。待高寧等人率領的先頭部隊來到漢城之時,卻遇到了一件令他們有些意外的事情。

  “誒,那漢城城頭上掛著的旗幟,怎麽是我們大明的旗幟?”

  高寧嚴峻地說道:“也許是崔顯東故意迷惑我們,以大明旗幟表明自己還沒有背叛我們大明?”

  他這話剛說完,漢城的城門突然就打開了,打開城門的居然還是穿著他們大明軍製服的士兵,一邊還在對城外的明軍打著手勢,高喊道:“同志們,進城了!”

  李萬有點迷瞪:“這什麽鬼?”

  高寧說道:“貌似是咱們的人。”

  高寧隨即派遣了一隊騎兵跑了過去,跟那打開城門的大明軍士兵交談了一下,回來向高寧報告。

  “……營長,這些同志們是當初跟隨洪奇峰特使一起來到朝鮮的護衛人員,是隸屬於華北軍區的兄弟部隊,他們是在前天攻出了自己的駐地,擊敗了崔顯東的部隊,佔領了漢城,現在城內是一部分投降他們的朝鮮兵,整個城防都控制在他們的手裡。”

  高寧和李萬聽了,都是訝異地對視一眼,高寧又問道:“朝鮮國王呢?”

  那騎兵道:“這個並沒有問清楚。”

  高寧與李萬隨即入城,見到了現在主持漢城局勢的兩人,洪奇峰和林幼安。

  高寧二人先敬禮,說道:“第八師229團3營營長高寧、副營長李萬報道。”

  洪林二人也行過禮,洪奇峰笑道:“太好了,咱們的大部隊來了,那麽朝鮮這邊的局勢便穩了。”

  李萬卻是很輕松,笑道:“沒有我們,二位恐怕也能掌控局勢了。沒有想到,林中校和洪特使僅僅憑著一百兵力,便拿下了漢城,甚至還把崔顯東給打跑了。”

  林幼安道:“我們這邊是守成容易,攻出去便力有未逮了。你們過來了,咱們明軍的兵力也便充足了。崔顯東這個夭壽的貨是往釜山那邊逃去了,如果他不下海,咱們很快便能將他滅掉。”

  高寧又不由問道:“那朝鮮國王和那些大臣們呢?”

  洪奇峰說道:“崔顯東一叛亂的時候,朝鮮國王李棩就逃出了漢城,兩班大臣一些被崔顯東的叛軍所殺,也有一些跟隨著朝鮮國王跑了。我們攻下漢城之後,曾經派人去聯絡李棩,不過並未收到回信,向來這位朝鮮王是並不太信任我們明軍了。”

  李萬倒是輕松,他嘿嘿笑道:“崔顯東是惡狼,我們大明就是猛虎了,估計掉誰的嘴裡都是一塊肉。”

  高寧又拱拱手,說道:“待我們後續大部隊抵達,將按照計劃控制朝鮮各府道。”

  洪奇峰點頭笑道:“有勞各位大明軍的同志們了,大明定鼎朝鮮東夷,便在今日了。”

  在場的人的心態其實已經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在洪奇峰、林幼安靠著一個連的明軍便奪下了漢城之後,明人已經將朝鮮變為了予取予奪的存在。不僅僅是後世的中國人對於周邊的國家和地區帶有俯視感,會產生曾幾何時這些地方都是自己國家土地的微妙心情,其實此時的明人也是一樣的。

  漢四郡時期中國控制朝鮮大部,既然漢朝做得到,那麽我們大明也一樣做得到的。如果朝鮮當初老老實實地選擇向大明投誠,交出政權,順利過渡到宣撫司,恐怕這些人還不會做其他想法,可是現在遼東近二萬明軍已經入朝,朝鮮軍力羸弱,而且百姓大都順服,沒有什麽理由再搞一套宣撫司。

  洪奇峰很快便給白明修又寫了一封書信,其中寫道:“……陛下,李氏朝鮮統治已有近三百年,其國內諸般辦法,皆是效仿我大明,可是卻學了個四不像。其國內儒士學儒,僅得其表,無深入其理。貴族之人把持朝廷、經濟,已到令人觸目驚心之地,其鄉土百姓窮困蒙昧,更甚於我大明。如今我大明雄師已駐朝,癬疥之患頃刻則平,朝鮮之亂禍我大明軍資民力,當取消其宣撫司之資格,暫時以明軍軍管,未來可設朝鮮省。至於朝鮮國王,陛下仁慈可留存其藩王爵位,世襲罔替,但一如大明其他王爺,有爵無封、無俸、無權、無位。”

  白明修收到洪奇峰的這封上書之後,非常用心地寫了許多評語。雖然具體政務上面都是理政院的大臣們在工作,但是牽扯軍事、外交乃至這樣領土擴張的責任,都是白明修處理了。在他聽到崔顯東叛亂的時候,白明修就已經有了改變最初想法的打算,洪奇峰的上書和他的其他幕僚、大臣的建議,讓白明修逐漸確定了想法,這個藩屬國,他不想要了。

  白明修很快在紙上寫下了幾條自己的新看法:
  第一,恢復高麗時期與中國的邊境線,甚至更進一步。這也就意味著朝鮮的鹹鏡道、平安道兩個與大明接壤的地區,大部分地區被大明吞並,只有南部平壤、元山等地仍歸屬朝鮮。平安道劃歸遼寧省,鹹鏡道劃歸吉林省。同時按照之前的約定,濟州島劃歸大明直轄屬地。

  第二,朝鮮暫且保留國名,但實行大明軍事托管統治,白明修委任鎮守使於朝鮮,全權管理朝鮮的軍政和民政事務。逐步改造朝鮮軍隊為大明朝鮮藩軍,改革朝鮮政治,基本上以省的層級建構公署。

  第三,朝鮮內部需要進行徹底的社會改革。朝鮮內部既得利益集團、文人階級,以及普羅大眾之間的階級矛盾某種程度上比大明還要尖銳。朝鮮的底層階級甚至連擔任官員的資格都不存在,所以白明修認為要維護大明的統治,可以效仿吳敏在緬甸做的,激發動員底層民眾,賦予他們更多社會地位和經濟權利,並改造現有的既得利益集團,直接打破舊的朝鮮,建立新的朝鮮。

  第四條,朝鮮王室必須前往順天謝罪。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