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日不落》第95章 失之交臂
  第95章 失之交臂
  在幹部學校學習多日的周慎思,也被分配了實習的職務,分配到瓊州府新設的港務局工作。以往讀書人都會覺得類似這樣的職務,都是些吏而不是官,是傷面子的。但是幹部學校教導實務優先,周慎思也不敢怠慢,盡心在此工作。

  這日周慎思來到碼頭,以為會又是平靜的一天。瓊州府此時倒也沒有多少貿易,大都是往來大陸和海南島的普通小船,輸送旅客,以及一些商貨。

  晌午時,海面上突然帆影重重,周慎思被一手下叫來,手中拿著望遠鏡,看到了旗號。

  “鄭?啊,是延平王的人,延平王終於來了!”周慎思見之大喜,他自然也是知道太子殿下寫信給鄭成功,令其來瓊州會師的。只不過殿下是個急性子,左等右等不來,居然自己就跑去廣州了,而且還打了勝仗。

  鄭家畢竟雄踞東南,有大小船舶上千,兵將十萬,得延平王相助,大明復國等於被注入一劑強心針。

  百艘帆船相繼靠泊,周慎思作為港務局人員協調鄭氏艦隊靠岸之事。很快周慎思就見到了令他仰慕的鄭成功。與李定國年紀相差不大,鄭成功正值壯年,豐神俊朗,也頗具威嚴,能看出此人頗為嚴苛,禦下極嚴。

  “參見延平郡王。”周慎思連忙長揖到地。

  鄭成功並無什麽表示,而是瞧著他,問道:“你是何人?太子殿下現在何處?”

  周慎思忙道:“回郡王,下官周慎思,現為瓊州府港務局科員。太子殿下日前已經領軍伐清,大捷於粵,此時正在廣州城。”

  鄭成功聽不懂周慎思的職務是什麽,隻當他是一小吏,臉色也更拉下來一點。不過鄭成功在白明修的地盤上,也不至於因為迎接自己的人地位不高而不愉快,他畢竟是有氣度的一方豪傑。

  “太子殿下居然已經攻下廣州城了嗎?果然如陳永華所預料,兩藩接連發兵去雲南,閩粵二省空虛,想不到居然被太子殿下窺出破綻,不等我軍抵達,搶先發難,佔了羊城。”

  周慎思聽鄭成功所言,也是大為振奮,他道:“王爺有所不知,殿下所率大明復國軍精銳無敵,就算是尚可喜大軍在廣州府,也敵不過殿下的。”

  鄭成功點了點頭,並未多說,他聽林秀繪聲繪色地講當日大明復國軍佔領巴達維亞的場景,也是信了太子手中軍隊力量不俗。

  鄭成功對周慎思道:“這位周科員,如今我大軍開至瓊州府,長途跋涉,兒郎疲累,請你著州府出一批糧餉於大家,也好能讓大夥吃一頓好飯。本王先往府衙,去尋太子監國的官員說話。”

  說罷,鄭成功大步流星地便離開了,留下周慎思在他身後仰慕其背影。

  “這延平王,果然是風采逼人啊”

  鄭成功身後跟著他的弟弟鄭襲和洪旭等一眾心腹將領,他們來到府衙,卻先行控制了白明修留下的官員。

  府衙中,鄭襲跟在鄭成功身邊,說道:“想不到,緊趕慢趕,仍舊是趕遲了一步,太子已經到了廣東,看來大明復國軍果然厲害,炮艦強悍,士卒精銳。”

  鄭成功的臉上也似有光彩,他的嘴唇抿著,似乎在沉思。

  “似乎是低估了這位太子殿下,他雖然年僅十五,倒是卻真有幾分神奇之處。然則那澳洲之兵,也似乎不弱,居然真的短期之內就拿下了廣州府。”鄭成功微微歎息道,他本來是想會師太子,然後主導這場大戰,沒想到卻被太子搶了先。

  鄭襲又道:“此番我們沒有截住這位太子監國,恐怕他又會怪罪咱們失期。原本兄長想要,迎歸太子殿下,壯我大明聲勢,可如今太子殿下自己就拿下了羊城,我鄭軍未趕上,恐怕要被天下人士恥笑。”

  鄭成功是極為重視風評的,但沒趕上攻佔廣州的這場會戰,他也只能歎息。延平王說道:“隻得求未來多有機會,能在太子麾下一展身手了。”

  鄭成功所領銜的鄭家,雖然源自海盜出身,不過一十九年來,即便是父親投清,鄭成功也始終堅持抗清事業。盡管期間鄭成功幾次與滿清“和議”,但是通過他一張口就要廣東、福建、浙江三個省作為自己的地盤來看,鄭成功所謂的和議其實根本就沒打算成功。鄭家更多是以和議為一種手段,來拖延清廷,延宕清軍的進攻,為自身的生存謀求空間。

  鄭成功也堅持不剃發,還要求仿照朝鮮的例子,以求得基本自立的空間。鄭家在張煌言等人的反對中驅逐荷蘭侵略者攻佔台灣,也不僅僅是抗擊侵略者,而有建立有大海屏障的根據地,繼續反清和保障勢力發展的想法。

  只不過鄭成功經過南京之戰後,已經徹底明白,他雖然有抗清之心,但是終究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反清成功。南京之戰大好的局面,由於鄭家驕兵輕敵,更不善陸戰,導致了鄭成功一生中最大的潰敗。

  如今白明修作為太子監國,不僅麾下有李定國這樣的猛將,還得到了神秘的大明鄭和遺部澳洲人的幫助,軍勢強大,甚至連荷蘭人在遠東的老巢也端了,鄭成功也確實想要會一會這位太子監國。

  “果然還是緣慳一面,看來還得我再跑一趟廣州城了。”鄭成功想。

  他弟弟鄭襲也道:“如今太子監國掌政,我鄭家為最大一藩,如能交好太子,得到太子的幫助,必然可改善我軍缺糧的局面。就只怕太子也會忌憚兄長,做出收兵權之事。”

  鄭成功卻不在意地笑道:“如太子真有通天徹地之能,復國興明,那這天下自該是他的,我們鄭家也不用做二想,到時候繼續做海上商旅,也是快活,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去。有子孫在大明做個逍遙王爺勳貴門第,有子孫在海外自開基業,已經是不錯。”

  至於他自己,必然能夠作為大明的白玉擎天柱架海紫金梁,忠貞不二的賢臣,名垂青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