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日不落》第79章 朝貢國
  第79章 朝貢國

  白明修率艦隊離開帝汶島,一路北行,穿過馬魯古群島,在蘇祿群島的和樂靠岸暫時休整。蘇祿群島,現今屬於蘇祿王國,這個國家跟大明是有歷史交情的。

  永樂年間,蘇祿國王曾經攜帶340人的龐大訪問團來到中國,並得到了朱棣的接見。蘇祿國王經京杭大運河準備返國的時候,因為染病死在了山東德州,他的長子最終回到蘇祿接任國王,而他的王后們和兩個兒子則留在了中國,最終慢慢歸化成了中國人,去安和溫兩個姓氏。

  西班牙殖民者開始殖民呂宋之後,也多次侵犯蘇祿,不過都被蘇祿人最終擊敗。歷史上蘇祿王國是在19世紀末才最終壽終正寢的。

  這個國家對於中原王朝有著長久的敬畏,當知道南明皇太子率領艦隊準備返回國內討伐韃子,甚至蘇祿的國王還親自來到仙本那,拜見大明太子監國。

  即便不是看在兩國歷史淵源的份上,而是看在白明修帶領的龐大艦隊跟三千精銳的份兒上,蘇祿國王都不敢對白明修不敬。

  大明復國軍的士兵和水手們都大搖大擺地下船來休整了,作為一個熱帶小島國,蘇祿地狹民貧,其首都和樂看起來不過是一座小小的漁村,根本找不出什麽像樣的建築,漁民們都有些害怕黑壓壓一片的中國士兵,不過大明復國軍的軍紀還是非常好的,並沒有出現士兵作亂的行為。

  倒是有一些士兵拿著各種小玩意跟當地的村民們交換珍珠和玳瑁一類之前的珠寶,軍官們對此也並不製止,但是三令五申不得巧取豪奪。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治軍之嚴,在太子殿下的眼皮子底下也沒有人敢亂來。

  蘇祿王國是有三個王的,其中以東王權力最大。這一次為了面見白明修,三王一起來了。

  一番非常程式化的寒暄之後,蘇祿東王向白明修說道:“……太子殿下,蘇祿世代向大明朝貢,尊崇中國。可是自幾十年前開始,西班牙人屢屢進攻我們,殺傷了我們許多的人,搶奪了我們許多的財物。我們想要請求威能的大明王朝能夠體察小國蘇祿的痛苦,幫助我們打敗西班牙人,恢復這片土地的寧靜,和人民的安居樂業。”

  白明修倒是有些意外了,不過心中也有幾分了然。蘇祿以前對於大明的認知就是處於大陸上的強大國家,不過朝貢本身也就是討好一下,順便從中原王朝拿一些好處罷了。永樂年間的蘇祿王訪問中國的情況,想必也是蘇祿看到了強大的鄭和艦隊,從而心生仰慕和敬畏了。

  在之後的一百多年間,蘇祿再沒有進行過朝貢,這件事也就放下了。不過現在正好大明太子帶領強大的軍隊路過,就死馬當成活馬醫了。

  白明修稍作思考,說道:“諸位,大明雖然處於天下之中央,以王道教化人民,以威德震懾外藩,蘇祿也確實曾向大明朝貢,但百年來並未再朝貢過,你們的封誥仍舊是我朝永樂皇帝時期的。欲獲得我大明的保護,首先要在地位上進行明確。蘇祿需重新取得我大明外藩朝貢國的地位,與我國簽訂正式的盟約,並得到我大明皇帝新的封誥,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我大明才有相應的義務來保護自己的外藩朝貢國。”

  蘇祿東王忙道:“要簽訂盟約嗎?我們願意的!”

  白明修微笑道:“先不忙,這朝貢盟約是比較複雜的,你們先一樁樁一條條地看完裡面的內容再做決定吧。我也不回在蘇祿停留太久,不過其後我國的商船會來蘇祿進行貿易,禮部的使節會跟你們進一步商討。”

  白明修早在澳洲的時期,其實就已經開始設計大明新的外交模式了。許許多多的明穿著眼的,更多就是殺韃子、當皇帝一類的事情,想到開殖民地的人也不少,但是白明修卻具有更大的格局,他希望建立的是以大明為中心的世界格局,就如當年美國在二戰之後做到的一樣。

  他沒有理由去建立一個類似後世那種聯合國架構下各國一律平等的世界體系,因為這根本就不適用於當前的形勢。很多地方都沒有國家,而且統治方式也很原始。西方的征服者們聽不懂人話,隻懂得黃金和大炮。

  所以在白明修看來,朝貢體系其實還有自己的生命力,是可以進一步發揮的。

  如緬甸這樣的殖民地,屬於跟大明看不順眼直接被滅掉的。白明修可以直接建立宣慰司進行治理,在良好的秩序和善政的情況下,也能取得發展和慢慢融入大明的體系。至於像蘇祿這種吃了還嫌費事的國家,讓其成為外藩倒也很合適。

  白明修設計的朝貢體系擁有非常多非常多的規定,與舊有的朝貢體系幾乎完全不同了:
  首先,朝貢國承認大明帝國為其宗主國,其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更替必須得到大明的封誥和認可。而且大明的宗主地位、對朝貢國朝政的指導,要入憲。沒有憲法的話,大明可以幫著搞一部。

  其次,大明國民可自由進出朝貢國,在朝貢國經商、生產、生活、置業。大明商旅在朝貢國的貿易,朝貢國關稅由大明海關協助訂立。未來如果有大量的統一在大明帝國的朝貢國,可以建立關稅同盟,執行統一的關稅和形成統一市場。

  相對地,朝貢國居民也可來大明進行經商、生產、生活和置業,貿易時關稅優於普通外國。

  再次,大明軍隊有權使用朝貢國的後勤設施,並進行駐扎、演練等行動。朝貢國有義務協同大明進行軍事行動,大明也承擔對朝貢國的保護。

  倒是好像最核心的朝貢這個過程,在整個盟約中就不重要了。白明修也不會讓大明吃虧,朝貢國進行進貢,大明在物品上的回禮要等值,就算超過也不能超過許多。

  人們常認為朝貢中國是一隻吃虧的,但實際操作中,中國皇帝總是讓朝貢國少來,還美其名曰體恤舟車勞頓路途遙遠,實際就是為了少給錢。實際上,就算回贈,其實也是樣子貨多一些。

  時人曾曰:“今諸夷所進貢方物,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賜繒、帛、靴帽之屬尤極不堪。”朝廷給點絲綢絹織,意思一下就完了。

  到了白明修這裡,徹底就將朝貢變為了一件禮儀上的事情。

   各位大佬,白臉還感冒了,賣個慘,多投點推薦票,沒收藏給收藏一下,白臉興許好得還快一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