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日不落》第507章 西清的圖存
  第507章 西清的圖存

  大明的經濟快速發展,已經讓很多人有了錢,而且畢竟10兩銀子對於已經躋身中產的家庭來說算不得什麽錢,如果能夠獲得一大片地,那肯定是特別好的事。所以歐夏鐵路債券開始銷售後,立即引爆了熱潮,甚至不得不拿出身份證限購這樣的政策。

  有了資金,就好辦了。大明現在各地都在成立一家家的土建公司,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是大工地,到處都有或國家或省裡、府裡推動的建設,從居民住宅樓到公路、碼頭,總之現在的大明總是顯得特別繁忙。

  歐夏鐵路現在還稱不上完整的歐亞大陸橋,因為歐洲段大明顯然不可能花時間精力去溝通那麽多國家,而且條件還不成熟,大明還沒有到要促進歐洲和平,並幫著建鐵路的這種覺悟。

  不過就現有的海州到亞速段,全長已經幾近8000公裡,是歷史上被稱為第七大工業奇跡的美國太平洋鐵路的兩倍。在內閣交通部和鐵路總公司的計劃中,歐夏鐵路將於1666年正式開始興建,歷時4年時間通車。因為隴海線已經修建大半,預計明年底就能夠徹底通車,歐夏鐵路主要興建的還是蘭州到亞速這一段。

  白明修並不確定是否會出現類似美國歷史上那種西進運動,不過從現在看鐵路債券的火熱,以及人們對於西部土地的渴求,顯然刺激到了一些人。兩個月之後,甚至出現了《如何在大西部生存》、《鏢客指南》、《簡易辨認礦藏》這樣的書籍熱賣。

  不過在人們自發地前往西部之前,白明修已經不惜重金(手指幣),招募了百萬駐屯軍團前往西部,從漠北省一路到安西宣慰司、伏爾加宣慰司,只要條件稍好的地方,駐屯軍團已經在那裡扎下了根。

  而已經離開故土多年的蘇叔桓率領的西北軍團也終於開始陸續從前線調回內地,兵部已經抽調新的兵員前往伏爾加進行駐防。兵部專門成立了東歐軍區,不僅管理當地約三十萬駐屯軍團男女,也管理著兩個陸軍正規師。

  伏爾加宣慰司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以西,伏爾加河-頓河以東的、高加索山以北的大明領土,版圖呈長條狀,面積廣大,但人口並不多。原本居住在這一區域內的俄羅斯人,要麽被費揚古屠殺得差不多了,要麽就是被西清帶去了伏爾加河以西他們的地盤上,現在基本上只靠駐屯軍團進行填充。

  白明修也不是完全放心西清“乾隆皇帝”費揚古,所以仍會在伏爾加駐守大軍。不過好在駐屯軍團本身是半生產半軍事的,南俄草原條件不錯,能夠發展農業畜牧業,而且這一地區也存在不少的礦藏,等到鐵路興建起來之後,便可以源源不絕地向內地輸送資源。

  大明對於西清動作的冷眼旁觀,一定程度上是助長了他們的膽氣。承麟對於哥薩克酋長國的掃蕩,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哥薩克酋長帕洛夫·泰泰裡亞最後率領哥薩克向西清投降,費揚古最終將哥薩克平分給了八旗。加入了衛軍八旗之後,哥薩克又跟著承麟攻打右岸烏克蘭,承麟率軍在利沃夫擊敗了波軍主力,迫使波蘭不得不承認西清佔據整個烏克蘭。

  承麟還進一步派軍消滅了已經算是苟延殘喘的克裡米亞汗國。這自然引起了克裡米亞汗國宗主國奧斯曼土耳其的不滿,不過土耳其人還在忙於跟奧地利人打仗,並沒有管。

  清軍另一名將領穆佔率領的兵馬,也在白羅斯打退了波軍,最終穩定了西清的版圖。

  費揚古在莫斯科,並沒有太沉浸於自己打敗臨近諸國,建構大帝國的喜悅之中。因為他意識到,他並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

  當年被漢人從東亞趕出來的民族,還有許多個——匈奴、西突厥,這些民族都曾經向西遷徙,最終來到歐洲,成了歐洲人的噩夢,並且管理著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費揚古不想像這些民族的帝國一樣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所以他必須勵精圖治。

  他手中也確實還是有一些比較有能力的人才的,比如他的總理大臣文和,手段就很高明。

  “……陛下,我們已經在烏克蘭安置了二百萬人口,開始建設農莊、牧場,從明年開始,我們就能期待有穩定且大量的糧食和農產品的產出了。工礦方面,頓涅茨克大煤田我們開始開采了,礦工主要是俄人。莫京周邊我們陸續建設新工廠,以鋼鐵、機械、軍工等工廠為主,我們有工程師,有技術,就是需要培育大量的產業工人,而且工人來自不同族裔,與我們的技術工程師交流起來還是有些障礙。不過三年之內,我們就能夠實現完整的槍炮的供應鏈,武裝起二十萬以上的新軍。”

  費揚古聽後,也不禁眉飛色舞,說道:“好!非常好!文相有經世治國之宏才,朕有文相助,如有天助!”

  文和非常謙遜,謝過費揚古的誇獎,他又道:“陛下,雖然我大清已經建國安定,但是我們對外擴張的腳步其實是不能停的。我們的軍隊中,現在已經有大量的異族人。我們又無宗教將他們統一起來,所能夠借助的,只有利益。我們發展工業,更是需要大量的軍事采購,來產生這種需求。戰爭,能夠為我們帶來需求,能夠為我們帶來財富。只有不斷地戰爭和發展下去,我們才能盡可能地縮短跟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明朝的差距。”

  文和的這種理論其實在後世已經有一些學者提出,被認為是“戰爭資本主義”。學者認為早期工業革命之所以在歐洲在英國發展起來,其主要的因素恰恰是因為戰爭的推動。因為戰爭而產生了對紡織品、機械、武器的大量需求,而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就不得不革新技術,並進行規模化生產,壓榨勞動力。這些產品助推了軍事勝利,軍事勝利又帶來了更多資源,進一步推動戰爭需求,形成了一個正面循環。

  對西清來說,如果消停下來,和平地搞生產,反而沒有什麽工業化前途了。所以溫和激進地提出戰爭資本主義,幫助西清前進。

  這種戰爭資本主義下,勞動者一定是貧困和痛苦的,但費揚古不會管,這個國家也不會介意。他們只需要強大,以防止被大明消滅的舊事重演。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