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日不落》第225章 題詩懟韃
  第225章 題詩懟韃
  南方一時間烽火遍地,白明修手下大將,華東軍區總司令蘇叔桓率領大軍攻破九江。李定國率領兩萬多名軍攻克郴州、永州。駐扎潮汕的明軍一路走陸路進攻漳州,一路走海路襲擊金門和廈門,李率泰苦心經營的閩海防線,居然在維持了三天都不到之後,就被明軍突破,漳金廈全部失守。靳統武率領西南軍區所屬復國軍陸軍第一師,出三峽巴東進取夷陵,清軍苦戰仍敗。

  偌大的大清朝,原本才剛剛問鼎天下,本應該是最欣欣向榮、蓬勃朝氣的,但是在大明復國軍的進攻之下,愚鈍得像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左支右絀,相當狼狽。

  洪承疇想象中的流民牽製效應並沒有發生,可怕的南明一邊在安置著災民,一面軍隊還在攻城略地,而同一時期,因為清軍自己也受災,糧食不足,大批臨時被征召起來的清軍根本沒有什麽有效戰力,面對大明復國軍的時候,往往是看到明軍就崩潰了。

  這相比一兩年之前,清軍不論滿漢都“驍勇善戰”相比,簡直就是判若兩人。

  到底怎麽了,世道怎麽成這個樣子了,也成了橫亙所有清軍將領和官員們心中的一大難題。

  穆裡瑪困在武昌府,動彈不得。他在一開始還是充滿了戰鬥欲望的,可是江南戰役的失敗,湖廣戰役這麽不利的大逆風開局,都讓這個滿洲悍將心中恐慌不已。

  “這群該死的漢人,根本就靠不住!”穆裡瑪憤恨地摔著東西。

  本來是他跟洪承疇一起經營湖廣,實際上洪承疇的角色還比他一個滿洲將軍更吃重一些。但是洪承疇已經病倒了,雖然交代了很多工作,也有周昌等頗有能力的幕僚在執行,可是對上了南明,什麽東西都不管用了。

  “主子,這是您兄長的信。”包衣佝僂著,給穆裡瑪送上了來自順天府的信件。

  穆裡瑪連忙接過,這個時候任何來自京師的消息和指示,對於他來說都像是甘霖一樣。指示穆裡瑪拆開信件讀了沒幾行,整個人就開始顫抖,臉上慘白一片。

  信上的內容只有一個,就是鼇拜交代穆裡瑪,如果事有不諧,首要任務是保證他們八旗子弟的性命,立即帶領八旗返回北方,真正的交戰留給漢人去做,讓漢人自己打自己。特別是像洪承疇這類根本沒得選擇只能一路跟清廷走到黑的“忠臣”。

  這信的內容是情真意切,可是看完後,穆裡瑪卻渾身冰涼。

  “連兄長都覺得我們大清要完了?我們滿洲人打不過漢人了?”這完全對穆裡瑪來說是反常識、反智的,自他生下來,參與跟明人的戰鬥,就知道關外苦寒之地生長起來的滿洲勇士們,有著無比的戰力。

  他們擊敗了明人,壓服了蒙古和朝鮮,他們不可一世,可以百戰百勝。雖然入關對於他們而言存在一點運氣的成分,但是滿洲人更多的是將其解釋成一種天命所歸。從剛入關的時候他們自己都不信能夠問鼎天下,到之後他們覺得中原的花花江山就是他們的囊中之物,再到如今一群已經打不動仗的老頭子,一群沒有經歷過什麽硬仗的臭小子,居然想著如同他們的先輩一樣,帶著搶掠到的財物女子,就這麽返回關外。

  穆裡瑪覺得無比錯亂,可是從一個接一個傳來的戰報來看,他們清軍是真的不可能戰勝明軍了。

  “讓綠營打明軍難道就行了嗎?除了由滿洲將領管帶的綠營,漢人的將官碰上了南明,不一樣也會投降嗎?”

  穆裡瑪現在就是一種舉頭四望,看到誰都覺得不能相信。實際上駐守湖廣的許多綠營將軍都已經是八旗,但是他們該打敗仗還是敗,那些大大小小的漢人將領,一瞧見風頭不好就扯起大明旗幟來,跟他大清朝劃清界限了。

  南明的發展讓滿清看不懂,也不適應。大戰開始之後,清廷就是出於慌亂的狀態。北方也遭了災,直隸京畿的糧食最多只能支撐完這個冬天了。滿清的財政早已經亂了套,賣官鬻爵換來的些許微薄收入都不夠填對明作戰的這個大坑了。

  這也是為什麽,滿清在江南戰役之後,明知道丟了江南是斷了自己的命根,還一遍一遍地派遣使節去找白明修,想要跟南明議和。因為,這個大清朝,真的已經支撐不住了。

  在上海,一名罕見的拖著辮子的男人,坐在一家酒店的六樓,望著窗外的黃浦江,心中感慨萬千。這座城市留給了他巨大的衝擊,這裡的一切都看上去猶如神仙創造。高聳的樓宇,平整的水泥大路,乃至一到了夜裡,萬家通明的燈火,都讓他感覺自己似乎處在了一個錯誤的陣營裡。

  他叫朱昌祚,是漢軍鑲白旗,本來是山東人,但是12歲的時候被清軍擄掠到了關外,編入了漢軍旗。之後他也隨著清軍入關,憑著能力也逐漸成了大官,現在已經任兵部尚書。

  “以前覺得自己被掠去關外,成了漢軍旗,是頭等幸事,當上了朝廷重臣,飛黃騰達,何其美哉,可是如今看起來,這腦袋後面的辮子,卻成了我的催命符啊。”朱昌祚是作為使者被派到南明的,他來到上海之後,沒有受到什麽禮遇,但也沒有過分的羞辱,但他自然不可能見到任何一個有一點地位的南明官員,更不要提太子了。

  湖廣戰事吃緊,而清廷毫無辦法,最終派出了朱昌祚加急趕往江南,他也是滿清派出的官位最高的議和人員。臨行之前,朱昌祚是拜見過孝莊的,當時孝莊用了巨大的氣力,才說出那個條件——與南明劃江而治,湖廣、江西和福建都讓給南明,讓清軍從這些地區撤出,換取與南明十年內互不侵犯。

  “劃江而治,真的能夠實現嗎?”朱昌祚目睹了上海,他覺得這一切都是笑話。坐在紫禁城中的那群韃子,是根本不理解中華大地上究竟是怎麽樣的一頭神龍正在睜開雙眼。

  不久之後,朱昌祚被勒令離開上海,他走的時候得了南明太子監國親筆題的一句詩:

  “趕盡腥膻黑水末,白山滿地胡兒頭!”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