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日不落》第209章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
  第209章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
  白明修來到上海一中之後,參觀了一下這校區,心裡暗道:“系統也果真是很舍得下本錢啊,上海新城幾乎任何一處設施都做得很好,光看這上海一中的校園,比我小時候上的小學設施都不差了。”

  白明修上小學的時候是九十年代,雖然改開已經有了成果,但是比起後世還是略有不足的,能堪比九十年代的校舍,可見上海一中的不一般。

  白明修在聽公開課之前,就跟年輕的老師陸瑋銘見了面,算是寒暄一下,降低青年教師的壓力。

  說起來白明修的年紀也應該是呆在中學中的,但是他的氣場卻讓很多人都自覺矮一頭。

  陸瑋銘和校領導們說了一些開辦學校的趣事,也讓白明修嘴角含笑。

  陸瑋銘道:“……十裡八鄉來的學生們,來的時候大都提著束侑(拜師禮),只不過學校不統計不記名,就讓學生們放下東西,去自己的班級報到。我們都已經宣傳了,學校不講究束侑這些東西,為的就是有教無類……慢慢大家也就不再帶束侑了,許多可以吃的東西,直接交給學校食堂,大家一道享用了。”

  陸瑋銘又歎口氣,“不瞞殿下,我在得到這份工作之前,三年都沒有嘗過肉味,實在是家貧啊。來到了咱們學校,雖然肉食也難得,但總歸是偶爾也能大快朵頤,不絕也慢慢胖了一些。”

  他也跟許多公家的人一樣,用語慢慢就改動簡化了。四民平等這種事並不是空話,平時自稱我,不用草民一類的字眼,大家習慣了也就習慣了。

  白明修倒是笑了笑,食堂這種東西在他穿越前都是被深惡痛絕的玩意。可是現在於南明,倒是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絕好的存在。如學校、企業和政府的食堂,都是有肉類的供應的,白明修也吃過,算不上什麽好吃的。江南本地要供應那麽大規模的肉類蛋白質是困難的,畢竟一些養殖工作才開展起來。倒是江南有許多的肉類,是從澳洲那邊運過來的。

  澳洲地廣人稀,畜牧業發達,除了養牛羊之外,明人養了大量的豬,畢竟豬一身都是寶,而且出肉率也高一些。冰凍冷藏的技術沒有,於是澳洲就向本土大量的出口醃肉和乾肉,畢竟能夠放的住。所以江南、廣東這些地方的食堂,許多都是用的是澳洲那邊的乾肉做菜。

  與白明修親近地談了一會兒天,陸瑋銘也已經放松下來了,接下來的公開課上,他的表現也就更自如一些。陸瑋銘教初中,跟白明修穿越前很多邊遠地區支教老師類似,上海一中的一名老師往往教五六個學科。

  陸瑋銘這堂公開課講的是物理課,基本的力學一些。白明修坐在最後一排,倒是聽得還挺有意思,畢竟看著古人講物理,而且還不扯上牛頓,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牛頓在這個時候還是一個英格蘭的年輕人,他的三大定律這個時候還未完成總結,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要到1687年才會問世出版。

  白明修顯然不可能把這些成果都歸功到外國人的身上,於是他一系列南明教育的教科書都將種種科學原理,歸結到了老祖宗的創造上。為此,白明修還指示錦衣衛捏造出了許許多多的古典著述。

  也許是知道太子在場,所以學生們都格外老實,不管聽得懂聽不懂,都非常努力地在聽,不過也並沒有人問個問題什麽的。

  “……我們常說,掌握事物運行的科學道理,能夠讓我們做事取得更好的結果。許多同學都不清楚我們學物理,學力學、熱學有什麽作用,大家現在都知道蒸汽機了,這就是我們明人掌握了力學熱學的科學道理而製造出的工具,力量可以比一百匹馬都要大,能夠推著大船在海上不借助風帆這樣航行,這是不是非常厲害呢?所以同學們一定要保持一顆謙虛的心,認真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道理,並利用科學道理,報效國家,服務社會,從而也獲得更好更幸福的人生!”

  這雞湯灌得白明修都有些無所適從了,白明修倒是明白為啥校方安排自己聽這位青年教師的公開課了。顯然這位陸瑋銘也用了心思去研究新學,已經可以將相關的東西給講出來了。這也恰是白明修需要的效果,也許大多數的老師都沒辦法像陸瑋銘一樣把這雞湯給灌出來,但是白明修堅信,假以時日一定會有千千萬萬的陸瑋銘,為了培養大明的人才而努力的。

  學校與老師教給學生,並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八股乃至什麽物理化學方面,僅僅是內容和形式,白明修還同樣注重意識形態的灌輸。樹立起新一代大明人的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國人有正確可靠的方法論,也是教育的真諦!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白明修深知即便他此刻努力地推行新教育,但真正讓教育煥發出巨大的作用,使大明出現優秀的人口人才福利,至少也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前人播種後人乘涼,都是應該的。

  白明修望了一眼這班裡幾十名學生臉上的懵懂,他們也許只聽一次雞湯,並不能夠真的將之當回事,白明修倒是覺得,次數多了,早晚還是會有效果的。

  大多數江南人,哪怕是知識分子,都對於白明修普及式的教育改革持保留的看法,很多人也沒辦法想象,在一方面大明還面對艱巨的戰爭挑戰時,另一方面太子監國就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去搞教育。太子想要建立一個“人人皆是士子”的書生之國,有些人私下裡也都是嘲笑的。但這些嘲笑也都是局限於私底下,畢竟太子監國在江南權威日重。

  往往很多重大的事情在萌生時,人們都不理解和都預見不到未來可能會產生什麽樣驚天動地的後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