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史前生物,征戰三國》第190章 滅蜀之策
  第190章 滅蜀之策
  新婚燕爾,洞房花燭,易鵬又成親了。

  這一次迎娶的,是袁術的女兒,以賢惠著稱的袁氏。

  算起來,他身邊的麗人,已經有不少了。

  卞氏、袁氏、貂蟬、樊氏,還有一個未婚妻,孫尚香。

  這幾個無一不是萬裡挑一的美人,有她們相伴,易鵬的夜間生活,過的有滋有味,樂趣無窮……

  在享受了一番柔情似水之後,易鵬便打起精神,召集文臣武將,開始商討接下來的工作。

  大殿之上,易鵬說道:“如今我們與袁公路已然結盟,北面暫時安定,務須用兵,那麽,接下來,我們該把兵鋒指向何地?”

  目前來說,易鵬的地盤,北方有袁術這道屏障,暫時無需理會。

  比較好的進攻選擇,便會入蜀或者通過海運,襲擊徐州。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那便是繼續南擴。

  亞洲有三大半島。

  這裡要簡單解釋一下,何為半島?

  半島,指的是陸地一部分伸入海洋或者湖泊,一半同大陸相連,其他三面被水包圍的地形分部。

  亞洲有三大半島,除了已經被他收入囊中的中南半島,其他兩個,便是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

  印度半島自不必說,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在中國之前,便已經存在文明,公元前322年的孔雀王朝,更是空前繁榮,尤其是在阿育王的統治下,整個孔雀王朝統一了整個印度,疆域幅員遼闊,國力強大,哪怕是我國都有所不及。

  可惜的是,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陷入內亂而逐漸分裂,最終於公元前185年滅亡,此後,印度一直陷入分裂狀態,再也沒有實現統一。

  此時的印度半島上,小國林立,其中最強盛的,是中部的百乘王朝。

  其次,便是如質多王朝、摩揭陀國、西普特拉普王朝、朱羅國、阿伊王國、哲羅國、盤越國、古曼尼普爾王國、三摩歎吒國等等小國。

  說起來,印度半島還是挺繁盛的,人口眾多,征服之後,對於易鵬實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而此時的阿拉伯半島上,生活著遊牧民族貝都因人。

  貝都因人,是一群以氏族部落為基礎單位,在沙漠曠野過著遊牧生活的阿拉伯人。

  ‘貝都因’,在阿拉伯語中,指的是‘居住在沙漠中的人’。

  大約是在公元前6世紀,貝都因人在阿拉伯半島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部落聯邦國家,其疆域十分遼闊,幾乎囊括了整個阿拉伯半島。

  這個龐大的部落聯邦國家,一直延續到現在。

  總而言之,此時的印度半島,人們文明水平較高,過著小國林立的穩定生活。

  反而是阿拉伯半島,這裡是一群草原人的天下,人們習慣四處劫掠,生活習性十分野蠻。

  如今的易鵬,已經控制了整個中南半島,接下來,如果還想要擴張,便是西邊的印度半島了。

  入侵印度半島,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此時的印度半島,小國林立,各地處於分裂狀態,正好可以個個擊破,把他們統一起來,然後奴役當地百姓,給他乾活生產。

  除此之外,易鵬還可以渡海,攻佔中南半島四周的馬來半島,以及南洋群島。

  馬來半島,此時生活著四股勢力。

  其中有三個小王朝,分別是狼牙脩國、赤土國和剛迦王朝。

  和生活在叢林中的馬來人。

  同樣,此時的南洋群島,生活著一些處於原始部落時期的巴布亞人、達雅克人,以及一些馬來人。

  相對而來,此時馬來半島和南洋群島的文明較弱,都是落後的部落文明,與山越人、蠻夷人相似,功伐起來,較為容易。

  或許只需派遣幾頭恐龍過去,便能夠橫掃整個馬來半島和南洋群島。

  南洋群島的南方,還有一大塊富饒的土地,澳洲!

  此時的澳洲,上面居住的,都是一些未開化的澳洲原住民,這些原住民,大約是在三萬多年前定居澳洲的,他們與世隔絕,一直過著以打獵和采集為生的原始部落生活,從未改變。

  直到十八世紀,歐洲人來到了這片土地上,這些土著人才被迫離開故土,被驅趕到不毛之地。

  並且大部分人淪為了歐洲人的奴隸。

  落後就要挨打,世界原本就是殘酷的,不是被征服,就是征服別人,沒有第三種選擇。

  所謂的和平,只不過是雙方都奈何不了誰,只能選擇和平。

  但是衝突一直會延續,直到哪一方羸弱,先被滅掉……

  據史料記載,在歐洲人登陸澳洲之前,當地的土著大約有500多個部落,七十五萬人之多。

  澳洲是一個富饒的地方,農產品居於世界前列,非常適合種植各種糧食作物。

  同時,島上礦產豐富,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各種礦產含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澳洲還盛產綿羊,數量世界第一,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這些資源,都是易鵬所需要的。

  有機會的話,他肯定是要征服這個地方,進而獲取其資源。

  澳洲上生活的都是原始原住民,想要功伐他們,簡直輕而易舉,光是靠著現在他的大軍,便能夠橫掃整個澳洲上百遍了。

  擺在易鵬面前的進攻路線,實在是太多了,不論是向外開疆擴土,還是對內收復巴蜀或者徐州,都十分可行。

  該先攻打哪裡,便成了首要問題。

  如此戰略性的問題,易鵬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詢問身旁的徐庶。

  此時的徐庶,儼然是易鵬身邊的首席謀士。

  對於這個問題,他早有謀劃,因此當易鵬詢問他時,他胸有成竹,當即回道:“莫如攻取益州。”

  益州,就是巴蜀之地。

  其路有綿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縱橫三萬余裡,土地肥沃,沃野千裡,歲無水旱之憂,物產豐富,堆積如山,俗稱天府之國。

  巴蜀的富饒,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能夠奪下它,遠比功伐什麽南洋群島,馬來群島,要強上太過。

  無論是馬來群島,還是南洋群島,或者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都離中原太遠,功伐時,需要消耗大量的補給,耗時耗力。

  反而是巴蜀,近在眼前,如果能夠攻取,便能夠和荊州、交州練成一片,整個南方,便全都在易鵬的掌握之中了。

  其實,易鵬內心也是這麽想的。

  徐庶身旁的、虞翻、蒯越蒯良,也都紛紛同意,以巴蜀為首要目標。

  虞翻,曾經是劉繇手下謀士,劉繇被滅之後,他順理成章,投靠了易鵬。

  蒯越蒯良也是如此,劉表被滅,他們也十分識時務的投靠了易鵬。

  像這些謀士,無不是出生於本地世家豪族,對於他們而言,家族利益才是首要的,至於效忠於哪個主公,他們並不太在乎。

  如今,整個揚州、荊州,都是易鵬的天下,為了家族利益,他們不得不出山,輔助易鵬,以圖謀得權利,造福他們各自的家族。

  易鵬見所有人,一致同意謀取巴蜀,他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接下來,我們的首要目標,便是巴蜀之地!”

  定下了目標,接下來,便是商量具體的辦法了。

  怎樣謀得巴蜀之地呢?
  不論是徐庶,還是虞翻,或者蒯越,全都冥思苦想,沉默不語。

  有道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巴蜀據險要之地,山巒重疊,想要攻取下來,何異於登上青天。

  一時半會兒,哪怕是足智多謀的徐庶,也沒有想出好的辦法。

  實在是因為,蜀道太過險要了。

  其實,易鵬心裡早有謀劃了。

  怎樣攻取巴蜀,歷史上早有成例。

  第一個成例,便是《三國》中有名的一段故事,劉備入蜀。

  諸葛亮在隆中時,曾經說出了三分天下的遠見,其中之一,便是讓劉備取蜀中之地。

  後來,劉備真的成功了,佔據蜀中的劉備,實力大增,曾經嚇的曹操差點遷都。

  如果不是後來,他與東吳發生了慘烈的夷陵之戰,三國最終鹿死誰手,真未可知。

  那麽劉備是怎麽獲取巴蜀的呢?

  他靠了三個人,一個,張松,一個,法正,一個,孟達。

  當時,掌管益州的益州牧,是劉焉的兒子,劉璋,這小子是個大大的昏君,除了喜歡飲酒作樂玩美女之外,一無是處。

  面對漢中張魯的威脅,他憂心忡忡,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這時,別駕張松建議道:“荊州劉備性情仁義,又是主公同族,麾下張飛關羽,俱是萬人敵,趙雲更是七進七出,殺入曹軍猶如閑庭信步,黃忠雖老,卻有百步穿楊之能,不若請其入川,以抵禦張魯。”

  這可是一個引狼入室的昏招。

  當年,大將軍何進便用了這麽一個昏招,引狼入室,把董卓引了進來,最終導致了東漢王朝的覆滅。

  結果現在,劉璋竟然不知教訓,他竟然聽信了張松的讒言,把劉備請了進來。

  哪怕是黃權、王累,以及李恢等忠臣累次勸阻,劉璋就是不聽。

  最終,他因此丟了益州。

  劉備入蜀的這個法子,對於目前的易鵬來說,非常值得借鑒。

  為什麽?
  因為,早在去年,劉焉(194年病逝)便已經衰老而死了,如今巴蜀之地當家做主的,正好就是這個昏君劉璋。

  劉璋膽小怕事,一個小小的張魯,便把他嚇的四處求援,足見,這是一個多麽差勁的膿包。

  張魯又是何許人?
  他是五鬥米教的傳人,靠著教義,盤踞漢中多年。

  其麾下民眾十余萬戶,人口估算著,也就三五十萬人吧,兵力絕對不可能超過5萬。

  雖然他獲得了巴夷少數民族首領杜濩、樸胡、袁約等人的支持,但是總體而言,他的實力並不強。

  在各路諸侯中,他也是出場次數最少,最容易被忽視的一方諸侯。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關於他的記載,少之又少,使得他的存在感極低,屬於像劉繇一樣,容易被忽視的漢末諸侯。

  原本,張魯是劉焉的屬下,正是奉了劉焉的命令,他才帶兵進入漢中,負責鎮守漢中。

  只不過後來,劉焉死後,他自立為王,割據一方,不再聽從益州的號令,甚至對劉璋刀兵相向,想要攻打蜀地。

  那麽,為什麽張魯要發兵攻打劉璋呢?
  其中,是有一番原由的。

  張魯與劉璋,有殺母之仇,不共戴天。

  張魯的父親很早便去世了。

  而他的母親,是東漢末年有名的巫師。

  他的母親年齡雖然大了,但是駐顏有術,頗有姿容,與年輕少女相差無幾。

  史書記載,劉焉好巫蠱之術,張魯母親‘常往來焉家’。

  不知道為什麽,劉焉沒事就將張魯的母親請入府上,一住便是十天半個月的。

  到了後來,張魯的母親甚至住進了劉焉的府中。

  日子久了,外面難免有一些風言風語。

  正是因為有他母親這一層關系,張魯得到了劉焉的重用,甚至讓其獨領一軍,鎮守漢中這樣的險要之地。

  而劉焉與其母親整天攪合在一起,引起了劉焉正妻的不滿。

  正妻時常在劉璋面前抱怨,說盡了張魯,和他母親的壞話,耳濡目染之下,劉璋漸漸恨上了張魯的母親。

  當劉焉病亡,劉璋繼承了衣缽,接管整個益州之後,劉璋乾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殺了張魯的母親,以及他的弟弟(很可能是劉焉的種)。

  張魯至孝,從小是由其母親一手帶大,母子情深。

  劉璋殺了他的母親,張魯如何能忍,於是,兩人便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當日,張魯便領兵,功伐蜀地。

  按理說,劉焉給劉璋留下了許多能征善戰的大將,如張任、張疑、嚴顏,都比張魯麾下的將領,質量更高,實力更強。

  加上劉璋麾下川軍,多大二三十萬,面對張魯不過萬人的襲擊,劉璋為何會如此慌張,竟然想要尋求外援呢?
  這便是一些紈絝子弟的通病,喜歡惹事,但是一遇見事,便東躲西藏,怕的不得了。

  戰爭有風險,劉璋擔心自己的軍隊打不過張魯,如果被對方攻入城中,那麽他必死無疑。

  面對張魯的進攻,,從來沒有經歷過戰事的劉璋,像熱鍋上的螞蟻,心焦不已,擔心受怕。

  於是便有了張松趁機獻計,招劉備入蜀的事情……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