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江山美人》第278章 烽煙初起
  第278章 烽煙初起
  靈帝病危的消息很快傳開,郭嘉、田豐等人雖然早就聽王旭說過,但畢竟是推斷,心裡始終抱著懷疑,陡然確定這個消息,無不是呆愣好久才回神。

  他們明白靈帝病危意味著什麽,立刻就主動返回將軍府理事,眾將則抓緊操練士卒,為出征做好準備,王旭自己也沒閑著,與徐淑一起帶著典韋和數十隨從奔赴桂陽和武陵,親自檢查兩郡情況。

  大亂將至,若內部有重大隱患,他無法安心征伐。

  結果不是太好。

  桂陽沒什麽大問題,劉度雖然算不上大才,但治理一郡綽綽有余,大體情況與上報到將軍府的沒區別,各項政令執行得非常有效,細節完成不錯。

  武陵則很糟糕,空缺官吏還沒補齊,將軍府制定的好多政令都實施不久,針對蠻族的融合剛剛展開,而且武陵蠻族很多,實力較強,成效不顯著。

  這也不能怪賴恭,時間終究太短,他能做到現在這樣已是拚盡全力,換成誰都好不到哪裡去。

  王旭視察兩郡期間,得到眾多朝臣保奏的孫堅也如願調任吳郡太守,率領麾下精兵和心腹文武返回揚州老家,臨走前還特意跑到將軍府辭行,得知王旭外出視察,便留封書信,帶著遺憾離開。

  王旭快馬趕回泉陵是二月中旬。

  如今朝中亂成一團,何進與蹇碩鬥到關鍵時刻,沒心思理會荊南的事,他作為荊南都督,當仁不讓地派人代理長沙。

  人選倒是讓他有些頭疼,將軍府很快要遷到長沙,過去代理事務的人必須提前打好基礎。

  挑來挑去,最後選中桓階。

  桓階本就是長沙人,返回故裡能立得住,地方家族要給他幾分薄面,外加他個性沉穩,軍政兩方的事務都懂,算是最合適的人選。

  荊南暗中調度和準備的時候,帝都洛陽更是風起雲湧,掀開混亂的初章。

  董卓如同歷史一樣,竭力掌控兵權。

  朝廷征召他為少府,他就找借口推脫,通過向何進表忠心來避免調任。

  病重的皇帝想讓他把兵馬交給皇甫嵩,保留前將軍職位,兼任並州牧,他都不願意,或是賄賂中常侍,或是向何進表達赤膽忠心,總之是想盡辦法留在河東郡,麾下嫡系兵馬也不交給皇甫嵩。

  病危的皇帝迅速失去掌控朝堂的能力,而大將軍何進沒法未卜先知,他不知道向來順從的董卓暗藏野心。

  何進認為河東在洛陽與長安北方,隻隔著黃河,有忠誠他的將領坐鎮,對他掌控朝堂有好處,而且他不願讓威望過高的皇甫嵩掌控更多兵馬。

  董卓如願在河東坐大,麾下軍隊跟隨他東征西討多年,混合涼州人、胡人和並州人,忠心耿耿,實力強勁,外加有何進撐腰,真是囂張異常,他迅速控制周邊郡縣,要錢要糧,沒人敢說個不字。

  公元189年三月初七,靈帝病情加重,已到無法理事的程度,心知自己命不久矣,便召集親信大臣交托後事。

  蹇碩試圖趁此機會誅殺何進,沒想麾下軍司馬潘隱是何進的人,導致消息提前泄露。

  何進將計就計,火速找到自己的同鄉——中常侍郭勝。

  何家能有今天,郭勝暗中幫過他們很多,如今得到何進不少承諾,郭勝便又幫他勸說其他常侍。

  老宦官們早有拋棄蹇碩的心,如今皇帝病危,若何皇后的兒子劉辯登基,何進的權勢更無法阻擋,他們迅速做出選擇,幫著何進假傳聖旨,放任何進帶兵進內城,一舉誅殺了蹇碩及其黨羽。

  三月十一。

  年僅三十多歲的靈帝病逝。

  靈帝認為劉辯沒有威儀,臨終時想立小兒子劉協為帝,沒想遺囑被何進與老宦官們密謀篡改,改立長子劉辯,也就是何進的外甥為皇帝。

  三月十三。

  皇子劉辯登基,尊稱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

  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熹,封九歲的皇子劉協為勃海王,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主持尚書事務。

  掌權的何進大肆啟用名士,聞風趕回洛陽的王允也被重用。

  幾天后。

  太皇太后董氏,也就是靈帝的母親意欲乾政,與何太后發生激烈衝突,恰好驃騎將軍董重,也就是太皇太后董氏的侄兒想要跟何進爭權,兩家勢同水火。

  靈帝已死,太皇太后董氏哪裡爭得過大權在握的媳婦,沒過多久就被何進聯合群臣上奏,給她隨便挖個罪名遣回河間老家。

  驃騎將軍董重被免官!自殺!

  渤海王劉協改封陳留王!

  太皇太后董氏返回河間後無故身亡,死亡原因連諜影部眾都查不到,但滿朝文武心裡都有數,這很明顯是被何進與何太后弄死。

  一無病,二無災,一覺睡醒,人就死了?

  真是活見鬼!
  何進也犯下天大的錯誤!

  維系大漢天下的兩大核心是禮法和律法,他讓權利徹底凌駕於禮法和律法,拿什麽約束天下!
  上行下效。

  人心……亂了。

  五月初七。

  袁家為首的諸多士族門閥聯合起來,威逼何進誅殺宦官。

  何進被逼無奈,悄悄找到妹妹何太后,打算與宦官翻臉,並借機徹底掌控大權。

  何太后哪裡明白軍國大事,她早就被見風使舵的宦官討得歡心,外加這些宦官拉攏到何進的弟弟何苗,還有何進的母親舞陽君,何家自己也亂了。

  誰都想掌權!
  最後事情非但沒成,反而打草驚蛇,導致宦官記恨何進到極點。

  此時北軍五校和西園八校的半數人馬及禁軍都聽命何太后,且何苗也手握重兵,何進不敢妄動,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

  他如今最大的倚仗是天下士族門閥支持,哪敢違逆眾人心意。

  迫於無奈,他聽信剛剛轉任司隸校尉的袁紹,召集各地猛將和豪傑進京,意欲逼迫何太后與何苗同意。

  一石激起千層浪,帝都洛陽徹底炸鍋。

  團結在何進身邊的名臣良將看出局勢危急,火速離散,或是辭官,或是調任……唯有各地依附他的統兵將領大力支持。

  剛剛升任並州刺史的武猛都尉丁原屯兵河內,焚燒孟津渡,威逼洛陽中樞。

  東郡太守橋瑁發兵城皋。

  何進部將王匡、鮑信等人火速回鄉召集兵馬。

  最讓何進滿意的是董卓,幾乎命令剛到,董卓便高呼響應,集結兵馬傾巢而出,奔赴洛陽相助!
  這些助力尚且沒趕到,宦官就恐懼到不能自製,慌忙懇求何太后、何苗和舞陽君,說他們沒功勞也有苦勞,當年幫助何家發達,如今又誠心服侍,請求不要殺他們,還把這些年收刮的錢財珠寶盡數拿出來獻給何苗和舞陽君。

  宦官們成功博得信任,引誘何太后連夜召喚何進入宮商談,哪想何進剛從太后寢宮出來,宦官就痛罵他忘恩負義,下令埋伏好的高手殺掉何進,然後以何進的名義寫下詔書,說是何進與何太后要重新任命朝中大臣。

  老宦官們被形勢逼得昏頭,那些名字全是聽從他們的人,還都是掌權職位,當場就引起懷疑。

  文武拒不承認,執意見何進。

  宦官被逼無奈,認為只要告知何進的死訊,文武就會被震懾,因而割下何進的人頭扔到宮門外。

  這想法過於天真,他們從沒想過,人心安穩是因為有規矩,也就是這個時代的禮法和律法!
  規矩被踐踏得蕩然無存,誰也管不住誰。

  何進人頭滾落的時候,帝都洛陽……徹底翻天。

  一切都無法挽回。

  兩個時辰後。

  何進的部將吳匡、張璋等人率先帶兵殺到宮門。

  虎賁中郎將袁術緊跟著帶虎賁郎殺到,他膽子更大,直接放火燒青瑣門。

  皇室威嚴蕩然無存!

  宦官不想坐以待斃,挾持住何皇后、皇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意欲逃出宮城,但行至南北兩宮的天橋通道卻被盧植截住,導致何太后走脫。

  與此同時。

  袁家突然動手屠殺依附宦官的官員。

  袁紹與何進的弟弟何苗帶兵堵住宮門,成功劫殺趙忠等幾個中常侍。

  宮門很快被攻破,皇宮內的宦官不論好壞,全被誅殺。

  董卓的弟弟董旻恰好在洛陽做奉車都尉,成為這次殺伐的主事者之一。

  殘存的張讓等幾個宦官帶親信人馬趁亂逃脫,也可能是某些人有意放走,總之他們挾持著劉辯和劉協成功逃出平津門。

  此時滿朝文武都已經殺紅眼,亂不可言,事態迅速失控。

  何進的親信部將沒能找到張讓等人,反而碰到同樣追殺宦官的何苗,他們怨恨何苗作為弟弟不支持何進,還從中作梗,便攻殺何苗,把他也給宰了,可憐何苗聽說何進身亡便立刻帶兵趕來,畢竟是親兄弟,哪能沒有感情,沒想活活成為冤死鬼。

  此後。

  忠誠的盧植和閔貢追查到宦官蹤跡,一路殺到黃河岸邊。

  眼見盧植這個文人也身先士卒,殺得麾下人仰馬翻,張讓等宦官畏懼遭受酷刑,無奈投河自盡。

  此時皇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已疲憊不堪,盧植便護著他們在民舍歇息一晚。

  第二天清晨。

  文武百官紛紛尋來,同時抵達的還有剛剛渡過黃河的董卓……以及他麾下浩浩蕩蕩的鐵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