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下定決心
“清揚,你在乾清宮的一番話語,可是得罪了孟長,這其中的緣由,你可知曉。”
“晚輩知曉,也無所謂,晚輩說出的道理,若是有什麽偏差,晚輩甘願受到責罰,若是所言之道理正確,那就要繼續堅持。”
“在老夫的面前,你不用說這些,你的心思老夫也是知曉的,孟長有些事情,做的的確是太過了,老夫都有些看法了,要知道老夫和孟長不是一般的關系,此次孟長得到皇上的器重,乃是因為在經筵會上之授課,想來你說的也是有道理的,既然吏部負責考核官吏,那提拔閣臣,也應該要一吏部之考核為準,若是吏部在這中間做了什麽手腳,皇上自然要求都察院責罰,如此一環套一環,朝廷裡面諸多事情,才能夠真正的理順。”
“太爺如此說了,晚輩也沒有什麽值得遮掩的地方,姚大人所作所為,晚輩不敢恭維,晚輩曾經與姚大人發生爭執,千錯萬錯都是晚輩的錯,姚大人認為晚輩不懂禮儀,甚至品行不端,那都可以,晚輩無話可說,但是將文府的事情悉數泄漏出去,明知張溥於晚輩是對頭,依然不知道避諱,明知道太爺已經同意晚輩和曼珊之間的親事,還給曼珊寫信,詆毀晚輩的人品,以至於讓曼珊產生諸多偏執的想法,甚至於在經筵會上之授課,也不忘強調年齡和資歷之重要,認為年輕人普遍浮躁,嘴上說的多,實際行動少,難當大任,這些作為,晚輩就不知道怎麽想了,姚大人是長輩,對晚輩有什麽看法,或打或罵,當面來就是了,想方設法各方的對付和詆毀,若不是想到姚大人是長輩,晚輩早就直接出手了。”
文震孟的臉色有些凝重,等到鄭勳睿說完之後,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老夫知道你受了委屈,孟長做的這些事情,老夫也難以理解,如今他已經是詹事府少詹事,位置在老夫之上,老夫和他的接觸也慢慢變得少了,怕是今後的接觸會更少,老夫只是想著提醒你,孟長的性子的確有些偏激,一旦認定的事情,幾乎不會改變看法,近來老夫才知曉,你和張溥等人交惡的事情,孟長早就知曉了,那一次回到蘇州去,也是提前就有想法的,不管你如何做,都難以改變孟長的印象。”
鄭勳睿的眼睛慢慢的眯起來了,這個情況他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姚希孟到蘇州去,根本就不是考核他的,而是純粹去添亂的。
看見鄭勳睿的神色不對,文震孟再次開口了。
“清揚,老夫告訴你這些事情,不是想著你內心鬱結仇恨的,你和曼珊琴瑟和鳴,老夫很是高興,曼珊來到京城,你甚至能夠主動要求她去拜見孟長,這都是你大度睿智的地方,老夫是非常欣賞的,日後也要堅持,朝廷之中的事情很多,老夫曾經反對閹黨,甚至不惜拚上性命,可閹黨倒下了,老夫也不高興啊。”
鄭勳睿看著文震孟,沒有開口說話。
“閹黨倒下了,可朝廷沒有安定下來,相反愈發的紛亂複雜了,當初你對東林書院、複社和應社有看法,老夫也不能夠理解,如今總算是有些領悟了,以前他們想到的是和閹黨鬥爭,不顧自身之安危,這值得欽佩,可如今他們也變了,在朝廷之中爭權奪利,一味堅持自身之主張,看不慣其他的意見,凡是有反對他們的,同樣一味的打壓,這等的做法,任其發展下去,與閹黨有何區別啊。”
鄭勳睿臉上出現了笑容,一閃而過。
“太爺的教誨,晚輩記下了,晚輩倒沒有想的那麽深遠。”
“好了,在老夫的面前,就不要耍什麽滑頭了,你年紀輕輕,就能夠看清楚東林書院、應社和複社存在的問題,這很不簡單了,你在乾清宮提出的想法,其實就是對付朝廷黨爭的好辦法,各部門按照自身職責,各司其職,都察院加強督查,皇上居中協調,這就能夠部分的解決問題,可惜你還是太年輕了,盡管說提出來這些建議,也難以得到重視啊。”
鄭勳睿有些黯然,其實他知道的更加清楚,皇上遭遇太多的事情,閹黨專權,黨爭愈演愈烈,大明內外交困,朝中大臣人人都是為自身算計,不管不顧大明江山,為了自身的小集團,甚至算計他人,冒犯皇權等等,這些事情已經在皇上心目之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故而皇上不信任朝中的任何人,要知道皇上曾經非常信任袁崇煥,言聽計從,可最終的結果,刺激了皇上,到這個時候,性格真正偏激的是皇上了。
如此的情況之下,再好的建議也不一定有作用。
“清揚,盡管你只有十七歲,可老夫感覺到,你在乾清宮的表現,就算是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也比不上你的,老夫想來,你對將來肯定是有打算的,若是可以,不妨說出來聽聽。”
文震孟說出這些話,讓鄭勳睿的精神高度集中了。
他已經感覺到,留在朝廷裡面,沒有任何的意義了,他沒有攀附周延儒和溫體仁,如今又得罪了姚希孟,算是沒有任何的靠山,短時間之內,不可能得到提拔重用,不要以為在乾清宮的兩次發言,就能夠得到皇上的格外重視,那些整日在皇上身邊的大臣,不知道說過多少慷慨激昂的話語,比他強多了,再說人家提出來的治理國家的建議,都是很不錯的。
再說依照朝廷的用人制度,他如此的年輕,想著得到重用,還需要在翰林院好生的熬時間,等個三五年之後,成為都察院左右僉都禦史,就算是祖上保佑了。
“太爺,朝廷之中的局勢過於的複雜了,不適合晚輩,晚輩想到的就是實實在在做些事情,太爺也知曉了,內閣周大人和溫大人,可謂是水火不容,相互之間彈劾算計,如此朝廷怎麽能夠安穩,就算是晚輩有想法,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翰林院並非是世外桃源,皇上問政的時候,時常要求翰林參與,既然參與其中,那就要提出來意見建議,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說話,最終很有可能得罪內閣大臣,不說出真正的認識和建議,會讓皇上產生想法,偏向於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良心上過不去。”
“晚輩在翰林院的時間長了,想不改變都難,畢竟得罪的人太多了,是難以立足的,太爺當年的遭遇,晚輩記得很清楚,晚輩不想陷入到這樣的漩渦之中。”
文震孟聽的很認真,眼睛裡面不時射出光芒。
“清揚,想不到你對朝局的認識如此之透徹,老夫聽你的意思,是想著離開京城,到地方上去嗎。”
“晚輩的確是這樣的想法,讓晚輩負責一個縣,或者是一府之地,晚輩可以發誓,三五年的時間,一定讓地方上大治。”
“老夫知道你的雄心,可此事難度太大了,你是殿試狀元,按理在翰林院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兼任六部亦或都察院之職,最多三年時間,下一次殿試來臨之際,也就是你離開翰林院的時候,你若是想著到地方上去,究竟幹什麽,進入三司不大可能,你的資歷太淺,朝廷不會如此的安排,皇上亦不會同意,擔任知縣,那是屈才,更是不可能,擔任知府倒是最好的選擇,可惜你太年輕了。”
“事在人為,只要太爺幫忙舉薦,想必皇上會動心的。”
“不好說啊,老夫說的未必有用,皇上知道你和老夫的關系,豈會不警惕此事。”
鄭勳睿皺了皺眉。
“晚輩覺得太爺多慮了,晚輩不是想到留在京城享福,更不是想著能夠進入到六部或者都察院,晚輩想到的到地方上去做事情,京官和地方官的區別,晚輩還是清楚的,就算是三甲的進士,也都想著能夠留在京城,哪怕是進入六部做一個八品的提舉,也不願意到下面去擔任七品的知縣,這其中的差距,誰都清楚,在六部表現好了,或許能夠引起尚書大人的注意,甚至是皇上的注意,可是在地方上做事情,累死累活誰知道,責任倒是一大堆,稍微做的不好就遭遇到彈劾,四品的知府,就算是見到了六部五品的郎中,都是畢恭畢敬的,生怕得罪了,晚輩若是想著升官,盡管在京城熬著,肯定是有機會的,晚輩冒險到地方上去,那就說不準了。”
或許是受到了鄭勳睿言語的刺激,文震孟也不隱瞞了。
“老夫不想你離開京城,放著大好的前途,前日皇上還專門說到你了,你若是到地方上去了,日理萬機的皇上,怎麽可能還記得你啊。”
鄭勳睿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給文震孟行禮了。
“晚輩懇求太爺成全,晚輩真的不願意留在京城,朝廷裡面的局勢過於複雜了,晚輩剛剛遭遇,就是筋疲力盡了,若是日後話語多了,得罪了更多的人,怕是到時候想著到地方上去,都沒有機會了。”
文震孟看著鄭勳睿,長長歎了一口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