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連鎖反應
吳偉業回到京城,很快成為眾人關注的對象,按說他主持公道、實事求是反應情況的舉措,是應該得到讚譽的,至少能夠保持平靜,可惜東林黨人不會允許此番情況的存在,有關吳偉業的很多傳聞,在朝廷內外散布開來,甚至連他崇禎四年參加殿試時候,攜帶青樓女子的事情,都被翻出來了,成為人們議論的新聞,當然更多的還是有關吳偉業欺師滅祖、大逆不道的傳聞,總之這些傳聞都是牽涉到吳偉業人品如何不堪的,要知道為官最為主要的就是人品,一旦人品被否定,就意味著你永無出頭之日了。
吳偉業倒很是淡定,沒有被這些傳聞所干擾,每日裡還是準時上朝,只是他的身邊已經沒有什麽朋友,基本都是一個人了。
張溥、張采、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好像沒有善罷甘休,他們沒有公開彈劾吳偉業,畢竟這樣做太過分了,再說以前吳偉業就是他們之中的一份子,若是毫無忌憚的攻擊,也顯得他們心胸過於狹窄,這也可能讓東林黨人遭遇到唾棄,不過他們想到的對付吳偉業的辦法,比起彈劾更加的惡劣。
一方面他們推動傳聞的擴大化,畢竟他們對吳偉業是非常了解的,知道吳偉業生活之中的點點滴滴,另外一方面他們有意無意的威脅吳偉業,讓吳偉業時刻感覺到不安,吳偉業性格平和,稍顯懦弱,學術方面的成就沒得說,可政治上卻是幼稚的,這樣的人和幾百年之後的書呆子差不多,性格方面的膽怯和懦弱也是難以改變的。
吳偉業在朝中為官,不管怎麽說都是需要接觸人的,但因為忌憚張溥等人的態度,基本上沒有什麽官吏與吳偉業接觸,眾人絲毫將其看作是另類,這肯定讓吳偉業痛苦,加之東林黨人在朝中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對於吳偉業之類算是背叛之人,肯定不會客氣,這也讓吳偉業更加的不得安寧。
終於在忍受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後,吳偉業提出了辭呈,懇求辭去官職,回到老家去,辭官的理由是身體不適,無法署理政事。
有關是不是接受吳偉業辭呈一事,在內閣裡面出現了很大的爭議,錢士升和侯恂等人是完全讚同的,可張鳳翼等人持有異議。
內閣首輔張至發的態度依舊不明確,看著幾個內閣大臣吵得一團糟。
張至發當然明白其中的奧妙,東林黨人想著讓吳偉業辭官,並且背負欺師滅祖的罵名,這體現出來東林黨人對於背叛之人的態度,也讓其他人不敢亂來,張鳳翼等人對東林黨人是不滿意的,不願意東林黨人在朝廷之中獨佔鼇頭,若是在吳偉業的事情上面退縮了,日後恐怕會讓錢士升等人更加的囂張了。
如此情況之下,張至發不管如何表態,都是會得罪人的,他這個內閣首輔,本來就沒有很大的威望,更沒有絕對的影響力,若是真正得罪哪一邊,自身也很難立足。
吳偉業辭官的理由非常牽強,不過三十歲的年紀,正值壯年,哪裡存在什麽身體不適,無非是難以應對東林黨人的攻擊和迫害,主動躲避罷了。
事情總是要解決的,內閣拿不定主意,吏部就無法操作,一件看上去很是簡單的事情,竟然遲遲沒有結論,這也足夠讓人笑話,也體現出意味深長的含義。
吳偉業辭官的消息,最快的時間傳到了淮北。
孫承宗尚未離開淮安,鄭勳睿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迅速做出了決定,請孫承宗前來商議,他有心幫助吳偉業,不過也要通過這件事情,好好的影響孫承宗,讓這位在東林黨人之中有著不一般地位和影響的老人,看看東林黨人在朝廷裡面究竟是如何做事情的。
孫承宗來到廂房,並不知道是什麽事情,看表情是有些奇怪的。
孫承宗進入到廂房的時候,鄭勳睿、徐望華、文坤和李攀龍等人,正在廂房商議事情。
看見孫承宗進來了,鄭勳睿面帶微笑。
“今日請孫老先生來,在下是有事情需要請教的,只不過此事牽涉到了東林黨人,在下若是貿然的插手,怕是要引發不少人的非議。”
與鄭勳睿接觸的次數多了,孫承宗的看法早就有所改變了,聽見鄭勳睿這樣說,孫承宗也沒有客氣,徑直開口了。
“鄭大人,該不是有什麽事情,需要老夫開口說吧,老夫致仕好些年了,不大關心朝廷的事宜,再說老夫身在朝廷之外,是要遵守規矩的。”
鄭勳睿笑了,這次笑的很是舒心。
“孫老先生說的很好,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范仲淹先生的話語,在下記得東林書院時常教授,顧憲成老先生也作出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關心,這東林書院堅持的宗旨,與老先生的話語好像不一樣啊。”
看著鄭勳睿的笑容,孫承宗正色開口了。
“鄭大人學識非凡,怎麽說出來這等的話語,東林書院教授的這些東西都是不錯的,無非是駁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之認識,不少的讀書人,不接觸實際,科舉高中之後,不了解民間疾苦,不僅不能夠為皇上和朝廷好好的做事情,反而盤剝百姓,著實不應是,至於老夫說的話語,也是不錯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致仕了,那就盡能力為家鄉百姓多做一些好事情,不要去幹涉朝廷的事宜。”
孫承宗這樣說,鄭勳睿也收斂了笑容。
“孫老先生說的很好,若是這天下讀書人都能夠如同老先生一樣,怕也沒有那麽多的權力博弈了,不管老先生是不是愛聽,在下都要說的,朝中不少東林黨人,嘴上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的一套,南直隸的東林書院,一舉一動讓朝廷震動,既然是讀書人,沒有在朝廷之中,為何去幹涉朝廷之中的那麽多事情,甚至與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結合起來,左右朝政,這等的事情,老先生不知做何感想。”
孫承宗搖搖頭。
“東林書院也龍蛇混雜,老夫也知道一些,好了,不說這些事情了,不知道鄭大人召喚老夫來,是為了什麽事情。”
“在下請孫老先生,是為了禮部員外郎吳偉業大人的事宜。”
鄭勳睿一邊說,一邊將整理好的文書遞給了孫承宗。
孫承宗很快看完了文書,不過在這個過程之中,孫承宗的眉毛微微跳動。
“這個吳偉業,老夫倒是知道一些,好像很有文采,其他方面就不是很熟悉了,既然吳偉業要辭官歸裡,那吏部同意就是了。”
孫承宗的回答,在鄭勳睿的預料之中,作為東林黨人之中最有影響的人,孫承宗不可能不知道朝廷的情況,也不可能不知道東林黨人對於所謂叛徒的處理辦法,要對東林黨人這些作為進行評價,恐怕不好開口,再說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出發,如此的處理沒有什麽問題。
鄭勳睿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才決定出手幫助吳偉業的。
“孫老先生說的是,吳偉業既然想著辭官歸裡,不管是什麽原因,朝廷是不應該猶豫的,不過在下考慮,想著讓吳偉業到淮北來做官,不知道老先生有什麽看法。”
孫承宗的臉色微微變化了,這個問題他還真的不好回答,從文書上面的情況看,吳偉業毫無疑問是遭遇到排擠,以至於無法在京城立足了,故而想著逃避,排擠吳偉業的就是朝中的東林黨人,這個時候鄭勳睿想著將吳偉業接到淮北來,豈不是讓矛盾更加的尖銳。
“老夫不好說,不過老夫要提醒鄭大人,吳偉業辭官背後的緣由,鄭大人是清楚的,吳偉業年紀輕輕,以身體不適的原因要求辭官,那就是到了沒有辦法的境地,鄭大人在這個時候突然施以援手,難道不害怕惹到更大的麻煩嗎。”
“老先生還是不大了解在下,在下可不是怕麻煩的。”
孫承宗盯著鄭勳睿,看了好一會。
“既然鄭大人下定決心了,老夫也不好說什麽,老夫一大把年紀了,多少知道一些事情,雖說與鄭大人接觸的時間不長,可老夫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與鄭大人為對手,真不知道有些人是如何想的。”
孫承宗說出來這番話,徐望華、文坤和李攀龍等人的臉上都露出吃驚的神情,他們一樣是敬重孫承宗的,這才幾天的時間,孫承宗居然說出來了這樣的話語。
鄭勳睿的臉上反而沒有什麽表情了。
“孫老先生的話語,在下記住了,在下同樣不願意以孫老先生為對手,在下還有一個期盼,不管淮北的局勢如何的發展,在下都希望能夠得到老先生的支持。”
孫承宗點點頭,沒有說話。
很快,一份加急信函從漕運總督府送往京城去了。
皇上的聖旨和吏部的敕書也很快下達,史可法出任鳳陽巡撫,原鳳陽巡撫吳振纓出任禮部左侍郎,吳偉業出任淮安府知府,原淮安府知府馬祝葵出任理漕參政。
聖旨和敕書下達,朝廷裡面的議論更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