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豪格的末路
豪格有自身的優點,作戰勇猛,不亞於多爾袞,為大清國也立下了汗馬功勞,至於說權謀方面,豪格的確存在不足,頭腦偏向於簡單,基本不懂的權謀之中的奧妙,可也正是因為如此,豪格做事情才是直來直去,絲毫不掩飾自身的感受,不懂得轉圜,譬如說在兼任鑲白旗旗主之後,沒有采取懷柔的態度來爭取鑲白旗的各級軍官,反而是惡語相向,動輒處罰鑲白旗的各級軍官,從而導致鑲白旗的軍官之控訴,讓豪格失去了鑲白旗旗主的位置。
豪格不懂權謀,與其父親皇太極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讓很多人不明白,不過代善等人是知道其中原因的,豪格是皇太極的大兒子,出生的時候,皇太極正是跟隨父親努爾哈赤奮鬥的時間,沒有時間親自教導豪格,滿人權貴以勇武為榮,耳聞目染之下,豪格也形成了如此的認識,等到皇太極登上後金大汗之位,更是忙於鞏固權力,這個過程之中,豪格的勇猛為皇太極贏得了一些機會,皇太極更是沒有機會教導豪格,真正等到皇太極鞏固了權力,創建了大清國,早就失去親自教授豪格的機會了。
皇太極心目之中,豪格絕不是大清國皇位的繼承人。
因為皇太極很清楚,不管是從權謀還是能力方面來說,豪格都是存在重大缺陷的,一個不懂權謀只能夠在戰場上衝殺的將領,不可能管理好大清國這個國家。
豪格頭腦簡單,也表現在此番擅自回到沈陽的事情上面。
多爾袞代表朝廷已經下達了命令,豪格不認可多爾袞的命令,且自認為是親王,是輔政大臣之一,所以擅自回到沈陽與多爾袞理論,偏偏在正式理論的時候,又說不出子醜寅卯來,讓其他的滿人權貴更是看不起。
不過有一點豪格的確做得不錯,那就是他沒有多少的私心。
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和鑲白旗共同駐守遼陽、鞍山、海州、耀州和蓋州等地,若是心機深沉之人,一定會讓鑲白旗駐扎在相對危險的地方,但豪格沒有這樣做,他反而讓自身麾下的正藍旗,駐扎在危險的地方,而鑲白旗絕大部分的軍士,都駐扎在遼陽。
當然這裡面有多爾袞的努力,豪格不願意陷入到他人的議論之中,也就完全按照多爾袞的意思部署了。
危險來臨的時候,豪格才知道權謀是多麽的重要,他是需要為自身的單純付出代價的。
駐扎在遼陽的鑲白旗軍官,接到了多爾袞的命令,留下少部分的人駐守遼陽,其余的全部朝著沈陽的方向撤離,聰明的多爾袞沒有明確鑲白旗撤離的時間,而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豪格,讓豪格來做出決定。
頭腦簡單的豪格,從沈陽回來的時候,僅僅是路過遼陽,他同意了將大部分鑲白旗軍士撤往沈陽的決定,且授權鑲白旗的一名一級甲喇章京來負責此事,豪格本人則是直接趕赴海州,因為他麾下正藍旗的精銳主力,全部都駐扎在海州。
等到豪格抵達海州的時候,遼陽的絕大部分鑲白旗軍士,都撤到沈陽去了。
這就意味著,豪格必須憑借著正藍旗軍士的力量,獨自朝著沈陽方向撤離,他得不到鑲白旗軍士的協助了。
出現這樣的情形,後果會是什麽,豪格根本不清楚。
來到海州之後,豪格知道蓋州失陷、耀州正在被攻擊的情況,駐扎在蓋州的鑲藍旗軍士,直接向豪格求援,到了如此關鍵的時刻,豪格再次犯暈,他猶豫是不是率領大軍馳援耀州,將耀州城內的軍士救出來,好在他麾下的謀士和大部分的軍官堅決製止,豪格才沒有做出這個腦殘的決定。
不過這個時候,海州和鞍山等地,已經變得危險重重,到處都是無法完全證實的消息,有的說明軍已經徹底包圍了遼陽等地,有的說明軍就在海州和鞍山之間設伏,甚至有傳聞說明軍將放棄進攻海州等地,直撲沈陽。
豪格無法辨別消息的真偽,再次處於猶豫之中,他考慮的是不是主動放棄海州,率領正藍旗精銳繞過鞍山,直接趕赴遼陽。
豪格的優柔寡斷,讓其麾下的謀士和軍官乾著急。
等到豪格終於做出決定,放棄海州,朝著遼陽方向撤離的時候,他已經失去機會了。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很多時候時間就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和走向,豪格做出決定的時候,楊賀已經與馬祥麟、丁寶坤率領的大軍會和,直插遼陽與鞍山之間,等待豪格率領的八旗軍了。
此刻撤往沈陽的鑲白旗軍士,根本不敢回頭攻擊明軍了。
豪格率領近一萬的鑲藍旗軍士撤離海州,朝著鞍山而去的時候,斥候終於送來了準確的情報,那就是在鞍山和遼陽等地,已經出現了明軍。
此時的豪格,很是茫然,他考慮是不是讓大軍撤回海州城內,然後派遣斥候前往遼陽和沈陽的方向求援。
豪格身邊的謀士早就失去了信心,不過在是不是撤回到海州的事情上面,謀士堅決表示反對,認為大軍退守海州就是死路一條了。
這也是實話,豪格從海州離開的時候,將整個的城池搜刮一空,甚至連部分的滿人都沒有放過,而他的大軍裡面,就有不少的滿人,攜家帶口,跟隨大軍前往沈陽,這個時候回到海州,白白的消耗糧草,若是明軍包圍了海州,不要多長的時間,大軍就會因為缺乏糧草而無法支撐,接下來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若是強行從鞍山殺出一條血路,至少還能夠保全部分的軍士。
豪格終於接受了謀士的勸解,沒有決定回到海州,依舊要求大軍朝著鞍山的方向而去,不過大軍是務必要繞開鞍山的,直接趕赴遼陽。
此時的豪格,給鞍山駐扎的正藍旗軍士下達命令,要求他們放棄鞍山,與大軍會和,朝著遼陽的方向全線撤離。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豪格及其麾下的正藍旗軍士,結局恐怕不是累死那麽簡單了。
楊賀派遣的斥候,詳細稟報了海州方向的動靜。
得知豪格終於率領正藍旗的軍士撤離海州,朝著遼陽的方向行軍的時候,楊賀的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從調查署搜集到的情報來看,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將士,總人數也就是一萬五千人左右,屬於八旗軍之中戰鬥力頗為強悍的,更是八旗軍之中的主力之一。
馬祥麟率領大軍攻陷蓋州城池的時候,剿滅了近兩千的正藍旗的軍士,而駐扎在耀州和鞍山等地的正藍旗的軍士,至少也會有兩千到三千人左右,如此跟隨豪格撤離的正藍旗軍士,總人數應該是在萬人左右。
楊賀指揮的大軍總人數接近五萬人。
五比一的局勢,加之楊賀擁有紅衣大炮、佛郎機以及毛瑟槍等厲害的火炮和火器,等待豪格的就是覆滅的命運了。
楊賀沒有直接進攻遼陽或者是鞍山等地,他的目標是豪格,以及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將士,楊賀牢記皇上的囑托,戰鬥廝殺以剿滅八旗軍的力量為主,不要沉湎攻城拔寨的戰鬥之中,那樣會喪失剿滅八旗軍的機會。
其實楊賀早就可以直接拿下鞍山等城池了。
楊賀決定在距離鞍山二十裡左右的地方設伏,等待豪格率領的大軍到來。
在仔細選擇設伏地點的同時,楊賀命令斥候不間斷的偵查,一定要弄清楚豪格行軍的路線,以及行軍的速度等等事宜,並且要時時刻刻稟報。
剿滅豪格及其麾下的正藍旗軍士,這是楊賀的主要任務,他不需要給皇上繼續稟報了。
楊賀也有些遺憾,剛開始他的決心更大,決定讓大軍駐扎在遼陽和沈陽之間,如此就不僅僅是堵死正藍旗的退路,甚至將鑲白旗也堵在了遼陽,如此戰鬥廝殺肯定會激烈一些,甚至駐扎在沈陽的八旗軍會前來馳援,可楊賀絲毫不在乎,他知道若是駐守沈陽的八旗軍動作了,皇上肯定會有更加厲害的對策。
可惜駐守遼陽的八旗軍,動作很是迅速,在楊賀與馬祥麟和丁寶坤等人會和之前,已經撤往沈陽去了,留下遼陽的不過是少部分的軍士。
如此情況之下,楊賀當然不會去驚動遼陽城內的八旗軍了,而且從城池的堅固程度來說,遼陽市僅次於沈陽的,這座城池也是易守難攻,一旦楊賀攻打遼陽,可能讓戰鬥廝殺處於膠著的狀態,而豪格很有可能利用這個機會,率領軍士突破封鎖,朝著沈陽方向撤離。
當豪格率領的大軍接近鞍山的時候,楊賀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所有的安排部署都完成了,接下來就等著豪格進入到伏擊圈裡面了。
正在率領大軍迅速撤離的豪格,不是特別的緊張,畢竟他從未與明軍交手,他麾下的正藍旗,參與過無數次的戰鬥,也曾經進入關內劫掠,都是獲得勝利的,所以豪格對於可能在前方出現的明軍,不是特別的在乎,若是遇見了,那雙方就憑著實力廝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