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稱雄》第745章 釜底抽薪
  第745章 釜底抽薪
  入冬以來京師接連下了許多場雪,昨夜半夜時又飄飄灑灑的下起鵝毛大雪,到了早上地上已經積起厚厚的一層,處處銀裝素裹。

  劉鈞特意來到前廷奉天殿前奉天門賞雪。

  前朝之時,奉天門是皇帝禦門聽政之處,門廳裡設有寶座,百官朝拜奏事。不過本朝連常朝都已經沒了,自然也就沒有了禦門聽政。只剩下了朔望在內朝的乾清門聽政。

  劉鈞披著一件黑貂皮大氅,站在高高的奉天門上,觀看著揚揚灑灑的飄雪。

  “瑞雪兆豐年啊。”劉鈞從欄杆上抓起一把雪,攥在手裡。松軟的雪立即結成了冰塊,冰水刺骨,劉鈞卻如同孩子一樣的把玩著不松手。

  “皇上,當心凍手。”一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坤連忙道。

  劉鈞把冰塊在手裡拋了幾下,然後用力的向奉天門前廣場上投去。雪團落入雪中,劉鈞拍了拍手,轉身回到寶座前坐下。

  寶座下,掛著總理參政的一眾大臣都賜了座,全都滿臉惶恐。這不是裝出來的,參議院否決了官吏考核法案,皇帝卻一連三天都沒有反應,直到今天才召大家入宮。晾了三天,這三天確實讓這些重臣們心中不安。

  皇帝若是第一時間叫他們入宮,甚至衝他們發火,事情可能還不嚴重。可隔了三天才召他們入宮,按皇帝的風格,這已經是極為不滿了。

  內閣首輔袁繼鹹、禦史大夫劉宗周、次輔李邦華、參議大夫倪元路、眾議大夫姚明恭、左樞密使王謙、順天府尹鄭三俊、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坤。

  如今掛著總理參讚銜的只有這八位,此時都在等著風暴來臨。

  王坤笑著道,“龍漢三年眼看著就要過去了,這一年也算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各地糧食豐產,朝廷用兵又接連勝利,今年國庫還有不少盈余。”

  劉鈞只是淡淡的道,“今天不說這些。”

  “是,聖上。”王坤忙點頭。

  參議大夫倪元路不得不開口了。

  “陛下,大漢立國之後,推行總總新政,都是陛下高瞻遠矚,許多新政也都開始發揮良好作用,大漢今天的強盛離不開陛下推行的新政。但既然陛下委為參議大夫之重任,那麽臣就有責任為大漢為陛下負責。官吏考核法案,臣以為還不夠完善。既然臣認為不妥,就不能違心的任其通過。”

  劉鈞問他,“你覺得這個官吏考核法有哪些地方不妥?”

  “回皇上的話,臣以為,這考核法太過嚴苛,國家取士不易,往往二十載寒窗苦讀才能科舉中取.”

  劉鈞冷笑兩聲打斷了倪元路。

  “當今大漢,最不缺的就是官吏了。官員一旦入仕,只能上不能下,吏員往往成為地方世家,父子傳襲繼承,鄉裡則完全由大族宗氏把持。許多讀書人只知道埋頭做八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讀死書,就算二十載苦讀中舉,可這樣的官員也沒有什麽用,到了地方任上,也往往得依靠幕僚師爺以及底一的胥吏。如今朝廷加大科舉錄取人才,廢除了八股,還舉行公務員考試以擇優選取吏員,還給他們培訓、見習,目的都是為了能夠選拔和培養一批不光是懂經史子集,也懂經濟民生的官吏。”

  “但就算如此,這些人到了任上,也依然會有許多不適應不能勝任的。對於這部份官吏,自然得淘汰出局。朝廷不需要屍位素餐,無能庸碌之輩。這樣的人,說句不客套的話,甚至比那些有能力但卻品德敗壞貪腐的官吏還可怕。”

  皇帝公然說出這樣的話,讓倪元路等都十分震驚。在他們的心中,尤其是倪元路這樣曾經的東林黨心中,官員先要談操守品德,其次才談能力。品德重於能力,寧願選一個平庸但清廉的官員,也絕不容忍一個有能力但卻貪腐的官員。

  可現在皇帝居然說出了相反的態度。

  劉鈞在八人身上掃過,最後落在了倪元路身上。

  “朕知道,當官不容易,寒窗苦讀二十載都不一定能中舉,科舉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這都不是理由,朝廷的軍官都已經實行了晉升年限和職務任期,職務與軍銜掛鉤,職務的數量也都是嚴格限定的,不得任意添減,從低級到高級軍官,其職位數目呈現的是一個金字塔形狀,因此每一級的晉升都有一定的淘汰比率,優勝劣態,這才是保證帝國強盛的基礎。”

  “文官為什麽就不能這樣?朕不但要讓文官也實習這套晉升和淘汰機制,同時也要打破國家取士隻通過科舉這一途徑,還要打破官吏壁壘。科舉和公務員考試並舉,通過科舉和考試取士之後,還要進行專門的培訓和見習,這一過程中還要淘汰部份。所有的官吏都得從底層做起,只要做的好,就能一直晉升,哪怕是吏員,最終也有機會做到如諸位一樣的總理參政。”

  “官員只能上不能下,官吏壁壘吏不能為官,這都是弊政,都要改革。”

  劉鈞有意的放慢了語速。

  “知錯不改,保守封閉,最後便是誤國誤民。今天,朕也不跟你們來虛的,朕今天就要跟你們,跟天下表明朕的態度。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沒有什麽客氣可言。倪元路,朕讓你任參議長,對你期待極大,指望你能為朝廷把關,但你現在所為不是把關,而是拖朝廷後腿。從今天起,你免除一切職務,僅保留你的爵位,回家去吧!”

  所有的人都是一震。

  倪元路自己都沒有料到皇帝居然直接把他擼了。

  怔了一下,倪元路起身,取下了自己的梁冠。

  “臣有負陛下所托。”

  “姚少傅年紀也大了,先前已經請辭,朕強留你擔任了第一任眾議長,也是辛苦你了。朕也不忍心你如此操勞,今日特許姚少傅辭去眾議長之職,回鄉安享。”

  眾人又是一震。

  連撤兩位議長,哪怕姚明恭這個議長只是個養老院的議長,但卻還掛了個總理參政銜啊。不管大漢怎麽分權分立,這總理處卻是大漢最高決策中樞,總理參政,那就相當於眾多宰相中的一個。

  但皇帝今天語不驚人誓不休,他還沒完。

  “王坤,你跟隨朕數年,勞苦功高,在司禮監也三年了,朕已經命人在你家鄉為你修建一處安享晚年的別墅莊園,你回鄉榮養吧。”

  王坤臉蒼白蒼白,也不知道自己哪裡就做錯了什麽。

  “從明年開始,朝廷就要全面推行新法,官吏四年一任,兩年一大考。每個職務最多連任兩屆,不論是知縣還是首輔,都是如此。你們三位年紀也大了,朕就不留你們再辛苦四年,今年就回鄉安享吧。”

  “另外,司禮監掌印太監以後不再加總理參政銜。”

  “袁先生。”

  “臣在。”首輔連忙站起來。

  “先生還年富力強,朕就將內閣交給你,從明年開始,正式實行新法,朕希望先生能為朕再帶領內閣八年。”

  袁繼鹹今年五十五,八年後也才六十三,其實還相當年輕。但皇帝的話已經很明顯,袁繼鹹已經擔任了三年的首輔,這三年可以不計在新法規定的最多不超過兩任八年的限制裡。但也僅能再任滿兩屆八年,就得讓位。

  “是。”袁繼鹹回答。

  “原朝鮮總督張國維接任參議大夫,原直隸總督李樹初接任眾議大夫。”劉鈞先是免了三位總理參政,現在又新提了兩位上來,加上被撤去總理參政銜資格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現在總理處僅剩下了七位總理參政,全新一屆的總理參政組成。

  七位參政,來自三駕馬車和樞密院及順天府,兩位內閣大學士,兩位議長,一位禦史大夫、一位左樞密使還有一位京師府尹。

  太監徹底出局,被清出了朝廷中樞,軍界也僅保留了一席。

  劉鈞也通過這一調整,再次強化了總理處這個衙門的重要性。如今的朝中格局,內閣已經相當於後世的******,樞密院相當於總參。議院自然是國會,禦史台則相當於美國的最高法院了。

  而在這四大衙門之上,劉鈞又還有總理處和軍機處兩個名義上為皇帝諮議顧問機構,實際上總理處相當於英國內閣,或者說是中國的真知局,軍機處相當於軍委了。

  這兩個機構是皇帝的諮議參謀機構,但劉鈞卻通過這兩個機構分統文武。

  其實不管是隋唐朝的三省六部,還是後來唐宋的中書門下,還是元朝的中書省或者明的內閣,不管各朝的中樞權力由哪個部門掌握,其實改來改去,都是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控制而已。

  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初時也是皇帝為分宰相之權,而在內朝設立的尚書台,最後漸形成了尚書省,後來到了三國時期,中書門和門下省又形成,目的則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利。

  到了隋時,三省六部整齊劃一,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但在隋時,三省中尚書省依然權力最大,因此到了唐朝時,為了限制和分割尚書省的權利,又設立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頭銜,最後更形成了加中書門下同平章事銜才為真宰相,不加這個銜的尚書省左右仆射都不能進入中樞參與決策。

  到了宋朝後,設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軍、財三大務,宰相之權為樞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權不相上下,不相統攝。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殺了胡惟庸後乾脆下旨,明朝不得再設宰相。後來用內閣大學士來分擔宰相之責。

  可以說,不管是從秦漢時的宰相還是到了隋唐時的三省,以及宋時的中書門下,或者明的內閣,都其實是皇帝為了分割相權加強皇權的一種努力。

  中樞機構變來換去,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平衡。

  明朝廢除丞相,後來設了內閣,再到後來又讓司禮監批紅,形成了內外朝,都是緣於此。大漢立國不過三年,劉鈞也是不斷的調整,但目的也是一樣,為了形成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使得臣下的權力相互製衡,同時也要相互合作。

  到了現在,也算基本上達到了一個平衡狀態。

  這次倪元路投的反對票,讓劉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這個格局有些不太穩定。繼續留著倪元路,若是內閣再次提出考核法案,參議院很可能會再次否決,畢竟這涉及到了許多官員的利益。

  如果內閣的議案被否兩次,那麽內閣首輔就得提出辭職,或者皇帝免去參議長之職。兩人中,總得走一個,畢竟兩次否決,這內閣和參議院已經沒有合作默契了。

  這就如同在明朝時,內閣擬票,司禮監批紅,皇帝若對內閣批紅不滿,直接改擬批示,那麽內閣首輔就得請辭,因為這代表著皇帝對內閣首輔的不信任。皇帝都不信任了,那這內閣首輔還怎麽當?
  因此,正常情況下,如果議院被否決一次,內閣就得和參議院進行商議,或者是擱置議案,或者是改進議院,直到兩方能夠達成一致,那時才能再提出審核。

  當然,萬一兩邊打起擂台了,出現參議院否則,內閣再提再否決的事,那這兩邊就得走一個了。

  萬一走掉一個後,還有第三次提交議案第三次又否決,那就真的是大事了。要麽解散議會重組,要麽解散這屆內閣。

  到那地步,就相當嚴重了。

  劉鈞不打算鬧到那種程度去,他甚至都不打算再冒險提第二次議案,因此他直接來了個釜底抽薪,今天直接把參議長換掉。

  免掉倪元路,但參議院還要留著,甚至劉鈞打算給眾議院也稍給點點權力。畢竟,議院的存在就是為了製衡內閣的,沒有議院盯著內閣,內閣可就權利過大了。

  “內閣把官吏考核法再研究修改一下,然後再提交參院審核,朕希望新年前能夠通過。此外吏部和兵部,也都立即著手準備第一次全國文武官吏大考,年後就要在全國進行大考,在夏季前要完成考核,考核後,所有文武官吏正式開始四年一任,兩年一考,同一職位最多連任兩年。”

  “所有的官吏,不論文武還是宮廷內的宦官和女官,都一樣的要完成考核,考核後競爭上崗。”

  考核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按照劉鈞已經擬定的各級考核晉升淘汰率來淘汰部份官吏。成功通過考核上崗。上崗後開始計算任期,考核前的任期不計內其中。因此,所有的官職,明年春季考核後,夏季開始計算,還有完整的四年任期,最多能夠連任兩屆八年。乾的非常好的,任內有突出成績的,可以在任滿兩年的大考後直接晉升。

  新一屆的總理處七位總理參政,每人也都還有機會可以當八年總理參政,前提是能夠讓皇帝滿意。表現不好,如倪元路一樣,連四年都可能乾不滿。

  但就算乾的再好,如首輔袁繼鹹一樣讓皇帝滿意,也僅能乾滿八年。

  而且總理參政是和內閣首輔、次輔等這些職務掛鉤的,就和軍官們的軍銜和職務是掛鉤的一樣。首先得是擔任首輔等七個重要職務,才能同時加總理參政銜。

  劉鈞望著他們道,“朕希望諸位愛卿今後能夠多一些合作,少一些扯皮。除了禦史台,內閣、議院、樞密院都可以提交議院,但朕希望在將議院提交到參院之前,能夠先做好準備工作,同時也要提前與參議院做好溝通協商,對於一些有爭議之處,盡量提前協商好,不要毫無準備的就把議院提交到參議院審核,最終出現議案得不到多數票支持的情況。”

  禦史台是個專門負責司法的系統,因此劉鈞並不讓禦史台擁有提案權,他們只要把遵照那些已經通過的法案司法就行了。這就如同劉鈞不會給參議司法權一樣,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事情,當然不行。

  “倪先生、姚先生,還有王先生,你們三個都是大漢的功臣,朕不會抹殺也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你們年紀也大了,回鄉安享晚年也是不錯,心裡不要有什麽怨望。”

  倪元路、姚明恭、王坤三個都上前跪下,向皇帝叩頭。

  “臣等感激聖恩。”

  “朕希望你們能明白朕也是一片苦心,你們做個表率,開個好頭。今年朝廷不但要實行考核製,搞任期限制,也還有年齡限制,九到五品官,年滿五十五歲需要退休離任。五品以上到三品官,六十歲須退休離任。三品以上官員,六十五歲須退休離職,總理參政身體強健可放寬年齡到七十歲退休離職。”

  七老八十還當什麽官,還能處理的了事務嗎?定下官員退休年齡,也是為了讓官僚隊伍更年青化,更有效率。

  不過姚明恭今年才五十五,而倪元路才五十,這個年紀就已經是******了,其實還非常年輕的。但姚明恭本身很平庸,沒什麽本事,明末時雖當過閣老,但劉鈞拉他進新朝內閣和入眾議院,其實也就是湊個數而已。

  倪元路曾是東林黨元老,還曾經反過劉鈞,現在跟劉鈞尿不到一起去,劉鈞當然毫不客氣的把他們踢出中樞了。

  至於太監王坤,倒不是因為他品德之類的問題。只是劉鈞是用不著需要靠太監來分大臣的權的,他也反感太監過於參政。太監頂多做個助手文秘就行了,他們天生不足,天天呆宮裡,讓他們做總理參政,本身就不合適。

  如今宮裡太監數量越來越少,劉鈞也慢慢的讓這些太監退出朝廷中樞,只是讓他們成為皇帝私人生活的一些助手而已。

  張國維和李樹初兩人都是數任地方總督的封疆大吏,如今朝廷撤消了總督一職,一個前直隸總督一個前朝鮮總督,都還在京中休息著呢。這兩人地方經驗豐富,張國維還在朝中任過重要職務,而且兩人都是四十六七歲,不滿五十。

  現在劉鈞把這兩個實乾派、少壯派調入中樞,分任參眾兩院議長,也是深思熟慮的。

  其實這兩人更適合在內閣乾,不過劉鈞最終還是打算先讓這兩人在議院任職。反正參眾兩院議長,同時也掛著總理參政銜,能夠參與決策朝廷大事。

  李樹初原本是直隸總督,也是掛有總理參政銜的,但因為朝廷罷除了所有總督,因此李樹初不再擔任直隸總督後也就自然不再掛總理參政銜,現在他接任眾議院長,又重回了總理處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