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稱雄》第306章 跟風
  第306章 跟風
  如今的銅錢,就算是最好的金背銅錢,都只能一千五換一兩銀,普通的都已經是三千甚至五千換一兩銀,還基本上沒多少人願意要,銅錢私鑄厲害,假的驚人,含銅極低,還薄。

  如果按一兩銀換一千五金背銅錢來算,一兩銀值二百文銅元,一文銅元已經值七枚半銅錢了。而兩文、五文的銅元也僅隻比一文的銅元大一些而已,並沒有兩倍五倍重。

  四十枚五文銅元就值一兩銀,能兌一千五百枚金背銅錢,一枚當三十七枚半。

  他突然想到,這不就是歷朝經常發行的當十當二十銅錢?

  “這樣也能行?百姓能接受?”

  “當然行,只要這銅錢能隨時再按一銀元換一百銅元兌換,就可以。”

  陸維章可以想象到,這種新銅元如果能推行,那利潤會有多大。畢竟尋常流通,這種小額的銅錢使用量極大。一年就算是鑄上成千萬上億枚都有需求,有多少都行。但這樣當十當二十甚至當三四十,百姓能接受?
  還有如此大的利潤,那些私鑄者豈會放過。

  “加大緝私力度,同時大力推行我們的小額銀元券,嗯,我們可以再增發一套銅元券,按銅元面額也發五文、兩文和一文三種。”

  劉鈞的野心是很大的,他想要建立一套新的貨幣體系,如果這個體系完成,那掌握著發行權的四海銀行,將真正握有一顆搖錢樹,甚至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

  “我們得想辦法讓錢流動起來,讓那些深埋在地窖裡的錢全都流進我們的銀庫。把他們變成銀元銅元銀元券銅元券銀票。”

  陸維章對於劉鈞的想法而驚歎。

  “我即將組建一支人馬,為銀行的安保部門,專門負責守衛各地銀行網點,保護櫃台、銀庫、鑄幣廠、印券廠,負責押送幣券,還將承擔緝查私鑄等。”

  銀行越弄越大,在兩湖地方上還好,到了其它各省,安全問題就是個大問題,尤其是如今還將面臨嚴重的私鑄假幣情況,劉鈞不能指望各地的官府,他得建立銀行的安保組織,專門負責這一塊。

  “沒問題。”陸維章也讚成此舉,“銀行但是不太擔心,沒人敢公然搶劫我們的銀行和運銀車,不過謹慎無大錯。”

  銀行總體是發展順利的,但江南錢莊這邊有些麻煩。

  “我們的獎券銷量下滑的嚴重。”

  他告訴劉鈞,自有獎助餉獎券發行後,負責發行的江南錢莊按劉鈞的指示,又建立了數種獎券,開獎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是為了刺激銷量。有段時間確實很火,江南錢莊在全國各地開設網點,獎券火的一踏糊塗。一個個的大獎開出,無數人一夜暴富,引得無數人購買獎券。

  江南錢莊的獎券也從原來的每張數兩銀了,增加了許多只有一兩文錢就能買一張的新獎券。江南錢莊獎券賣的最火的那幾個月,最高時一月總收入超過五十萬兩,其中給朝廷上交的稅款都達到三十萬兩。這是江南錢莊獎券最輝煌的時候,最大的一期頭獎開出了五十萬銀元。

  可輝煌很快就過去了,現在江南錢莊的獎券銷量極速下滑,上一個月,全國的獎券銷售利潤才二十萬元。

  “現在各地都湧出了許多新的獎券,五花八門,都是官商勾結,背後全是那些勳臣貴戚士紳豪族,各省各府州縣,大大小小的獎券爆炸似的賣起來,這些人都有地方官吏支持,不但搶走了我們許多份額,還總是找我們的麻煩,現在除了湖廣兩省,咱們在其它地方都快立不了足了。”

  陸維章氣憤的道。若是公平競爭,江南錢莊並不會怕那些後開新設的獎券,可這些人總有無數陰招暗手。

  “罷了,早晚會有這一天的。”

  劉鈞並沒怎麽氣憤,獎券這東西,確實就如賭-博,也不要什麽成本,但卻一本萬利。這樣的生意,當然是那些權貴豪強們的最愛了,憑著關系,勾結地方官吏,迅速就能撈上幾票。而且劉鈞可以想象,這麽多人湧入這個產業裡面,憑著那些人的貪婪,肯定還會搞點內部中獎之類的作弊手段。

  原本是一個帶著公益性質的獎券,被這些人一插足,立馬就要變的一片烏煙障氣了。現在這獎券,真成賭——博了。

  反正九頭鳥也吃了頭道湯,大賺了一筆了。

  “以後就安心做好湖廣兩省的市場吧,對了,把彩報分離出來,專門成立一家報社。”劉鈞交待道。

  江南錢莊獎券火爆雖然過了,可原來獎券的副產品彩報卻已經有了不弱的影響力。當初專門印刷刊登開獎結果的彩報,如今已經不再僅是刊登開獎號碼,還刊登各種新聞時事,甚至還刊登廣告,商業信息,可以說,這已經成了一份小有影響力的報紙。

  五天一期,發行量保持在萬份以上。不但兩湖銷售,還在兩京及其它省也有發售。

  獎券已經過了風頭,可彩報卻是已經起來了,影響力越來越大。

  “彩報改名時報,專門成立一家報社,要把這份報紙做大做強,做到天下時事,不論國家大事還是商業信息,我們都能第一時間知道,讓大明百姓呆在家中,也能第一時間知曉。”

  報紙的作用可是巨大的,劉鈞比所有人都明白握有一份報紙,就能掌握強大的輿論陣地。

  時報要有更大的影響力,肯定不能再作為獎券的附屬品,也不能再被江南錢莊管理。一群商人,肯定辦不好一份好報紙。

  尤其是這個時代,還並沒有如時報這樣劉鈞要辦的報紙。

  他需要為時報尋找合適的人來辦理,不過找誰來辦,這是個麻煩。

  他所熟悉的文人,基本上不是朝廷的官員就是如李春江那樣的複社士子們。可要把報紙交給他們,劉鈞是不放心的。說白了,他們的理念根本就是一樣,尤其是對複社,他與他們的理念追求完全不同。

  把時報交給他們,最後肯定要辦歪,弄不好就成了東林的輿論陣地了,這樣的蠢事劉鈞絕不會乾的。

  而讓劉鈞把時報交給陸維章這樣的商人,更加不適合。

  劉鈞去見李春江,向他說起此事,問他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時報,好想法。”李春江聽了劉鈞的辦報理念之後,大為讚同。若不是他有官職在身,他都想要親自來報這份報紙了。

  不過對於這份報紙,李春江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覺得劉鈞的時報,過於旁雜,尤其是不應當過多的刊登商業信息,更不該刊登廣告。時報應當辦的更高大上一些,登載朝野時事,議論國朝,為國參謀,甚至是監督彈劾那些腐敗無能的官員等等。

  說到激動處,李春江甚至手舞足蹈,讓劉鈞覺得有些陌生。

  他說的這些,正是複社最喜歡做的事情,書生議政,品評國事。而歸根到底,其實又只是胡亂的攻擊朝廷當政官員,罵這個罵那個,光知道挑錯,但又沒有真正的解決之道。

  這種議論當然也不全是壞的,但劉鈞以為,眼下這個局勢,天天在下面罵娘,並起不到什麽卵用。而且最讓他不能接受的是,這些人罵來罵去,最後又成了黨同伐異,自己人就不罵,專罵對手,甚至是不分對錯,對手支持的他們就反對,為反對而反對。

  “時報嘛,第一份這種形式的報紙,摸著石頭過河,總得小心一些。而且要讓百姓接受,不能總談論那些高高在上的東西,得刊登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至於商業廣告,那也是為了維持報紙,畢竟有廣告就有收益,那樣我們能夠把報紙的價格盡量降低,讓更多的人來買,也可以有錢招募更多的記者、編輯們,把報紙內容辦的更好。”

  “繼業還缺錢麽?何況,一份報紙能需要多少錢,隨便籌措一下就有了。”

  劉鈞笑笑,這就是李春江的行事風格。正如當年他辦九頭鳥一樣,大把花銀子。而這不是劉鈞的風格,若照李春江的模式,九頭鳥又怎麽可能迅速的擴充到今日規模。

  劉鈞有錢,可也不想辦一份純靠投錢的報紙。他要辦一份能夠自己支持,還能贏利的報紙。倒不是他缺錢,而是這才是健康的發展模式。

  “我倒是知道有一人,肯定能符合你的要求,若能請這人來報你的時報倒是不錯的。不過這人怎麽說呢,極有才氣的一人,可在許多人眼裡,他卻是一個廢物、敗家子、蠢秀才、瞌睡漢。”

  “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美食,好美婢孌童,好鮮衣駿馬,好華燈煙火,好梨園鼓吹,好古董,好花鳥!”

  劉鈞聽到好孌童美婢時皺了皺眉頭,這樣的形容,可謂紈絝子弟的豪奢享樂習氣和晚明名士文人縱欲玩世的頹放作風兼而有之,這人合適?
  不過他熟知李春江,知道他既然說合適,肯定就有過人之處。

  “公輯能為我將它請來一見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