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稱雄》第498章 西狩
  第498章 西狩
  “皇上駕到!”

  當劉鈞走進軍機處的時候,打頭的太監早已經先一步進去高聲唱喝通知。奉命前來參加軍機處會議的一眾文武大臣紛紛起身,跪地迎接。

  劉鈞穿過眾人之間,走上禦座。

  “平身。”

  皇帝坐在禦座上,虛抬雙手。

  眾臣這時才起身,然後轉身面向皇帝站立。

  “賜座。”

  今天劉鈞心情不錯,一眾大臣們心情也不錯。

  樞密使傅山,皇帝的妹夫,從龍元勳,同時也還是當今首輔的親傳門生。可以說,傅山是如今滿朝中最當紅的新貴了,身上還掛著一個開國侯爵位。

  三十余歲的傅山確實意氣風發,他身穿紫袍,腰佩金魚袋,頭戴梁冠腰系玉帶,身穿著禦賜的麒麟袍,越發襯托著身形俊朗,兩條濃眉下,一雙星目在泛著笑意。

  “陛下,捷報連連,山西的大同、太原、河南的彰德、衛輝、山東的濟南、青州,江北的鳳陽、揚州等諸地叛亂,已經俱被地方官軍平定。”

  “征北將軍豪格也發回捷報,土默特左右旗、四子部落旗還有克什克騰旗、敖漢旗、奈曼旗、咯爾咯旗等皆紛紛請降歸附。目前漠南蒙古二十四部,已多半臣服,六盟中三盟及察哈爾部已歸附,僅剩下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哲裡木盟三盟以及套西二旗尚未歸附。”

  漠南蒙古諸部中,現在還鐵心跟著滿清的,也就是科爾沁部了,其余還未歸附的諸旗,也並非就是跟滿清一條心,不過是隔的較遠,一時還在搖擺觀望罷了,但起碼不會再跟著滿清膽敢來進犯大漢了。

  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 。

  剩下這三個沒歸附的盟,一個在西面河套,一個在靠近漠北地區,僅有東部的哲裡木盟的科爾沁諸部才還與滿清是靠在一起。

  但有了遼西北面的卓索圖郡,有了燕北的昭烏達郡,和大同北的**郡,大漢的北疆,已經有了一道遼闊的縱深防禦線。

  漠南蒙古已經算是完了,用不久多久,都得臣服於大漢。自林丹汗曾想統一漠南蒙古諸部後,蒙古人先是自己人內訌,然後又分裂成支持後金和大明的兩方,最終支持明朝的一方失敗,剩下的都依附後金。

  但現在,近年來早越來越弱的漠南蒙古各部,連自己的新主子滿清都完全不是大漢的對手,便也習慣性的做起了牆頭草,又倒向了大漢。反正漠南蒙古各部的脊梁早被打斷了,林丹汗漠南蒙古可以說已經不再是一個整體。

  至於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其中漠西蒙古勢力還是很強的,他們甚至控制了西張、新江等地。但劉鈞暫時也對那些地方鞭長莫及,因此也懶得費力去管他們。

  “不過最好的消息,還是多地叛亂被迅速平滅。尤其好笑的還是大同,那些亂賊擁前明代王謀反,結果卻被我們四海銀行大同分行的保安隊長,帶著一群保安給一舉拿下了。”

  一眾重臣們也都忍不住笑了,有人便說,“征調三千銀行保安,定可平定天下叛亂!”

  劉鈞也笑了笑,一群保安都能把一個重鎮的叛黨給拿下,充分的說明了叛黨雖跳的歡,可是他們卻缺少一項造反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武力。

  都說槍杆子裡出政權,這些士紳造反,卻全無武力,如何能成功?

  怪不得人都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些亂黨,還不如那些流寇,一些逃兵、流民們起來造反,都知道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李自成造反多年,跑遍天下五湖四海。而大同的那些人,雖然抓住了一個空子,趁官軍不在控制了大同城。可他們奪了城後一無作為,既沒有馬上招兵買馬,也沒有主動出擊,更沒有撤退。

  這些官紳們造反,跟流民造反有一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流民們都是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反,大家是為了活命。因此造反後也沒有什麽顧忌,哪怕四處逃竄也無所謂,但士紳們不同,他們都是在地方有錢有勢之人,大把的家業在這裡,誰肯離開?

  “目前形勢是好的,但大家也不能輕敵大意,三路進剿的計劃依然不會變,在座諸位也要做後後勤保障工作。”劉鈞交待。

  平定叛亂,劉鈞絕沒擔憂過。

  這次的叛亂,劉鈞反而覺得其實也不是那麽的壞,起碼可以讓朝廷徹底打開推行新政。前方軍隊大規模進剿,後方調派官員跟上,在地方推行新政。

  有了軍隊開路,誰還敢反對。

  洛陽。

  田見秀問李自成。

  “如今漢軍氣勢洶洶,兵分數路殺來,鋒芒正盛,大同、太原、彰德、衛輝、濟南、青州、鳳陽等地勤王軍都被擊敗,形勢對我們很不妙,大帥有一下步的方略沒?”

  李自成沉默。

  良久才道,“我這些天也在考慮這事,之前我們還是過於樂觀了。義旗一舉,確實應者如雲,然後各地起義勤王者,未有兵馬裝備,更無統一調配指揮,他們連各地的駐守漢軍都打不過,甚至就如大同那邊,居然被一夥銀行的保安給擊敗了。”

  說到這裡,他不由的搖頭。

  不過他還是沒有反悔之前的決定,有明朝這面旗幟,還是很有用的。僅看各地響應的情況就可知道,這塊招牌很有用。

  “我們守不住洛陽的。”田見秀道,“如今張山等還一直沒有發動攻城之戰,肯定是在等從山西過來的那支大軍。我們現在有明朝天子這面大旗,又有洛陽城中的諸多錢糧,我認為我們下一步應當立即撤離洛陽。”

  “劉繼業這次調派了六鎮兵馬,兵分三路,來者不善。”李自成道,“正好我也叫了宗敏他們,一起商議定奪下一步方略吧。”

  等劉宗敏、李信等麾下文武都到齊後,李自成提出田見秀剛才說的那個問題。

  “洛陽沒什麽好留戀的,官軍來了,我們走就是,沒必要跟他們硬拚。”曾經是藍田煆工的劉宗敏立即道。雖然李自成這大半年來,一直想要在河南建立穩固的根據地,但劉宗敏對此並不是很上心。

  從崇禎初年到現在,造反也十多年了。幾時又有過什麽根據地,反正是打到哪裡就是哪。沒有錢糧,找地方大戶征要就是。

  “避實擊虛,確實不失為一個應對當下之策。”牛金星這個軍師也開口了。如今漢軍大軍壓境,牛金星也很清楚闖軍與漢軍之間的差距。

  洛陽雖好,但四戰之地,四周又沒有守住可為屏障,強行跟官軍在這裡對峙,那是自尋死路。

  李岩也表示讚同,只要帶上皇帝,繼續打著明軍的旗幟,那麽在不在洛陽都無所謂。他們現在需要的是明朝的這面旗幟,需要的是皇帝這個象征。

  不過他也有些憂慮。

  “只怕皇上不肯離開洛陽。”

  劉宗敏冷哼一聲,“走不走,可由不得他。”

  李岩這時突然想起一樁歷史,東漢末年,董卓篡權,關東諸侯聯合討伐董卓。董卓後來便是縱火燒了洛陽,然後帶著皇帝和百官遷入關中長安,憑借關中四塞之險,把關東軍阻隔在關東。

  如今他們豈不是又要重演歷史,只是這一次,他們卻是董卓涼州軍了。

  想到這裡,李岩有些意興索然。

  “大帥,還是應當跟陛下陳明厲害,勸陛下西狩。”

  李自成想想也是,以後還得打著大明這面旗幟,還得用皇帝這個身份呢。

  “那我就進宮去面見一下皇帝,勸他西狩。”

  李自成入宮。

  當面向朱常洵陳說了如今的形勢,以及西撤入關中的計劃。

  “陛下,洛陽四戰之地,無險可守。漢軍來勢洶洶,兵鋒正銳。臣以為此時不宜再留在洛陽,與敵硬拚,那樣實為不智。臣請求陛下西狩入關中,關中四塞之地,有潼關、武關可拒漢軍。且關中多大明忠誠義士,漢軍也暫未有軍隊駐扎,撤入關中,可穩局勢,聯絡各地義軍,招兵買馬,重整山河。”

  李自成按著李岩牛金星他們教的,費了許多口水,說了半天,結果朱常洵卻隻回了一個字。

  “不!”

  “陛下?”

  “朕不會離開洛陽的。”

  李自成心中不滿的離開宮中,回到帥府。

  “皇帝不肯離開。”

  李岩皺起了眉頭,“大帥沒有和陛下陳明當前形勢嗎?”

  “我口水都說幹了,可他就是不肯離開,而且連個理由都不肯給。”

  “那還說個毛,他既然不肯聽人話,那就別跟他客氣。給他點顏色,他還真就開染坊了,真把自己當成皇帝了。他娘的,大哥,我親自入宮去‘勸’他。”

  “劉將軍不可亂來。”李岩忙勸阻。

  結果劉宗敏卻一甩衣袖,將他掙開,大步的走了。

  李岩忙對李自成道,“大帥,快阻止劉將軍,咱們不可怠慢皇帝啊。”

  李自成卻哼了一聲,“我看皇帝是有些糊塗了,也是應當讓他明白一下形勢。”

  李岩怔在那裡,沉默了許久。

   感謝54547401、書友141206、山青盈的支持,謝謝大家!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