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稱雄》第385章 傳國玉璽
  第385章 傳國玉璽
  “只要明軍撤出遼東,大清願將小凌河以西諸地盡歸還南朝!”

  沙嶺堡,劉鈞看到清軍使者送來的議和信,微微一笑,然後直接當著清軍使者的面把信給撕了。

  使者一怔,面呈怒色。

  劉鈞將撕碎的信扔進火盆,然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緩緩的道,“回去告訴你們的四位輔政王,如果真想求和,那就拿出點誠意來。我這人喜歡痛快,好開門見山,不喜歡雲摭霧繞的。最好別跟我玩什麽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戲碼,我沒那個閑功夫。”

  使者返回沈陽,在皇宮金殿上,當著兩宮太后、小皇帝和三位輔政王,以及諸王公貝勒大臣們,把劉鈞的話如實的轉述一遍。

  “這個劉繼業,狂妄!”阿濟格怒道。

  “風水輪流轉,他劉繼業現在有這個狂妄的資本,誰叫我們現在拿他沒辦法呢。”豪格歎道。“睿親王,你說現在怎麽辦吧,是繼續求和還是打?”

  多爾袞緊皺著眉頭,劉鈞的態度確實惹怒了他,可他也明白,現在急著求和的人是他們。

  “再去一趟沙嶺堡,為兩家太平,我們大清願意和南朝永為兄弟之國,從此互不侵犯。大清可以從遼西撤兵,兩國以大凌河為界,西歸明國,東屬大清。做為交換,大明全面撤出遼東。”

  使者再次打著白旗來到沙嶺堡前,求見劉鈞。

  這一次劉鈞都沒有見人,直接讓人接了信過去,然後很快就回了信讓他帶回。

  劉鈞在回復信上開出了大明的議和條件。

  “明人要求我大明除帝號去年號,以後尊大明為正朔,用大明之年號,大清國主改稱國王,以後每年派使臣入北京朝貢,永為大明藩屬。”

  “明清兩國在西面以遼河為界,遼西歸大明。在遼東,南面的遼東半島歸屬大明,遼東半島包括蓋州、複州、金州以及鎮江、繡岩。遼東的東北邊界線,則以鴨綠江西岸的寬甸六堡為界,寬甸六堡屬大明。”

  當使者念完劉鈞開出的條件後,多爾袞等人已經臉色難看無比。

  如果按劉鈞的條件劃立界線,實際上就等於以後大清的沿海一線全都歸屬明朝,大清連入海口都沒有了。西邊以遼河為界,而南面又把遼東半島盡劃歸明朝,東面甚至沒有以鴨綠江為界,反而把鴨綠江西的鎮江和寬甸六堡都劃屬了明朝。

  這樣的界線是非常危險的。

  明軍在西線推進到遼河,那他們距離遼陽、沈陽已經非常近了。而他們控制遼東半島外,還控制了鴨綠江一線,不但阻斷了他們與朝鮮的交界,而且等於從側面把清朝半包圍了,甚至隨時能從鴨綠江一線,深入滿清的大後方。

  “回復劉繼業,這個條件我們還得商議考慮。但為了表示議和的誠意,本王向楚國公提議,兩家在議和期間各自罷兵休戰,互不侵犯。”

  多爾袞黑著臉向使者說道。他心裡是壓著火的,但他也知道形勢不如人,現在他們是最急著求和的人,也只能忍耐了。議和也不可能直接露底,肯定是要談很長時間的。多爾袞希望劉鈞把黑旗軍那些狗給收回去。

  很快,劉鈞回復,可以給他們時間考慮,為示誠意,他同意雙方休兵罷戰。他要求清軍把阿濟格從蒲河城下撤走,在議和期內,雙方各自保持實際控制區,不得肆意越界,也不得挑起攻擊。

  “把蒲河城下的兵撤回來。”多爾袞向阿濟格道。

  “是。”阿濟格咬牙切齒的回道。當天,阿濟格把蒲河城的兵撤回沈陽。

  第二天,劉鈞也下令黑旗軍撤入撫順、薩爾滸、界藩諸城休整。

  兩邊都互示了誠意,談判開端不錯。

  不過接下來,談判才算正式開始,兩邊各建立了一支談判使團,每天在沙嶺堡和沈陽城中間的一座村子裡面會面談判。

  談判的進展十分緩慢,兩邊各自開出條件,然後一點點一條條的爭奪,各顯本事。劉鈞派出了複社的四大公子出馬,由李春江親自帶隊,規矩不可謂不高,誠意不可謂不足。但劉鈞也對李春江提出了要求。

  慢慢談,別急,要一條條的跟對方爭,慢慢和他們拖時間。總之楚軍是不急的,時間拖的越久,對清軍越不利,因為等到冰雪消融後,到時大明的援軍就能開過來了。當然,劉鈞並不真的想等到那個時候,也不願意再跟韃子繼續打下去。

  不過這是一個策略。

  “我們的談判底線是什麽?”李春江問。對於這次談判,他很重視,也很佩服劉鈞對局勢的把握。

  “在西面,我們盡量把邊界定到遼河西岸,如果實在不行,我們可以以醫巫閭山為界,再不濟,也起碼得以大凌河和其支流緬河為界,這是最低底線,不能逾越。”

  “南面呢?”

  “南面我們可以多退讓些,但不能隨意的退讓,得讓清人拿出其它條件來交換。我們可以把遼沈佔據的諸城堡都還給清軍,甚至可以把海州蓋州都還給他們,但最好能保留複州和金州,起碼得留下金州。”

  “東面呢?”

  “東面可以把寬甸六堡讓給清軍,但得留下鎮江這個橋頭堡。”

  “此外,所有海上諸島,都大明所有。”

  劉鈞並不打算死守遼東,遼東可以先讓給清軍,但他堅持要留下旅順和鎮江這兩個橋頭堡。將來等他處理好中原,那時再揮師征遼,旅順和鎮江就是兩個最好的橋頭陣地。而且有這兩個橋頭堡在,就算劉鈞把主力撤回中原,一時也不用擔心清軍西向。

  鎮江和旅順,就是兩根眼中釘,肉中刺,狠狠的牽製住他們。

  談判的底線,最關鍵的就是用遼、海、蓋、複等地,換回遼西松錦義諸地。這也是崇禎和朝廷交給劉鈞談判的底線,他們的目的就是能換回松錦,若是能再換回義州、廣寧、大凌河就更好了。為此,他們願意把遼東所有佔領區,都還給清軍。

  不過劉鈞可不會如他們那樣敗家。

  雖然說海蓋複等諸城,其實已經都赤地一片了,遼陽這樣的大城,雖然很好,可清人肯定不會退讓。但劉鈞是絕不會把旅順和鎮江讓出的,這是他的底線。控制這兩處,進可攻退可守,而且還能使得水師對遼海絕對掌控。

  談判在不斷的扯皮中進行著,劉鈞又重新掌握了遼沈之間的渾河通道。劉鈞開始把黑旗軍從沈陽東北調回,黑旗軍每天都源源不斷的從沈陽北面撤回,他們押著大隊的俘虜,帶著大批搶掠而來的物資,從沈陽城下大搖大擺的走過。

  沈陽城裡的多爾袞等人心都在滴血,可有約在先,清軍不能攻擊明軍挑起爭端。一旦他們敢攻擊黑旗軍,就鈞就有停止談判的理由。

  而現在,多爾袞希望能早點完成這次談判,好讓明軍從遼沈撤軍。

  清軍談判使者向李春江提出抗議,認為明軍不能把擄奪的清軍百姓帶走,應當立即歸還那些大清子民。

  李春江立即也提出一項要求,除非清國把歷年來從大明以及從大明的屬國朝鮮擄掠的那百余萬子民交還。只要清國再無一個大明和朝鮮子民,那麽明軍也願意把所有的女真人還給清人。

  這又是一個扯不清的問題。

  清人不可能把他們控制的所有漢人、朝鮮人都交還給大明。

  從正月一直到四月,雙方一直都在談判。

  談了三個多月,雙方已經達成多條協議,雙方不斷的在下降著自己的要求。

  “大人,渾河的冰已經開始化了,最多半月,就能通船了。”王謙很興奮的對劉鈞說道。

  “可以加快談判速度了。”劉鈞隨後對李春江道。

  黑旗軍此時已經全部從沈陽北面撤離,他們分批的押送著各種物資撤入沙嶺等三堡中。

  五月初五,端午節,沈陽城外,劉鈞和多爾袞各率兵馬出城,然後在兩軍陣前開始簽定和書。

  “久仰楚國公威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多爾袞站在那裡,對著劉鈞拱手。

  劉鈞身著大紅的坐蟒袍,頭戴烏紗帽,腰間卻佩了把寶劍。

  “睿親王也是英武不凡啊。”

  兩軍當中,早已經擺好一排桌子,和書已經擬好,用漢滿兩種文字書成。最終成達的議和條件,基本上和劉鈞要求的差不多。

  大明與清的邊界,在西面,最終約定以廣寧城與大凌河城為界,這個界線在遼河以西,以大凌河以東。處於醫巫閭山的東面,明軍不但收回了丟失了松錦諸城,而且還把戰前就被清軍控制的義州、大凌河、廣寧諸城也都一舉收回了,可以說是一個大勝利,將天啟朝丟失的遼西之地盡皆收回。

  雖未能把邊界推到遼河,可當這界線傳回朝廷時,也讓崇禎和一眾大臣們喜出望外,完全沒有料到是這樣的一個好結果。

  而且讓他們高興的不僅是遼西諸城收回,在遼東,也並沒有完全丟失。按約定,被明軍佔據的沈陽周邊諸城堡,以及遼、海、蓋諸州都歸還清國,而明朝保留遼東半島的金州地區,以及遼海諸島。

  而且在鴨綠江口,明軍也還得以保留鎮江和九連城,同時,清國還承認朝鮮是明朝的藩屬。

  大明保留了鎮江和旅順,但清朝也堅持了不肯去國號易帝號,大清和大明的正式關系為兄弟之國,而不是宗主和藩屬國,清國皇帝福臨,尊大明崇禎皇帝為皇叔。

  劉鈞關心的是實際保留的複州和金州還有鎮江城及九連城,對於這個宗藩國號帝號什麽的,倒不太在意。那些不過是虛名而已,一旦等他以後騰出手來,打到他們臣服就是。

  “和書簽定,兩國從此和好,永不互犯,共享太平!”多爾袞望著桌上攤開的和書說道,眼裡還有份痛苦,那是屈辱。若是這份和書早個二十年,也許後金上下都會開心不已。可是當他們大破明軍,攻佔松錦,眼看著就要打到山海關下之時,卻被迫簽定這份和書,把好不容易到手的遼西又放棄,還把遼東割讓了兩大塊給明軍,那種得而複失的感覺,真的很糟糕。

  和書上已經有兩國皇帝的簽名,在半個多月前,議和已經達成一致,然後呈報兩國皇帝批準。崇禎對於這個易外之喜的結果,當然是欣喜萬分,立即就簽字同意了。

  三歲的福臨還在用著崇德的年號,他在西太后大玉兒握著手教導下,在和書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蓋上玉璽大印。

  劉鈞看了眼和書上的印章。

  這印,是傳國玉璽的印。而這枚傳國玉璽,是當年多爾袞與豪格征蒙古時所得,乃是中國自秦以來,傳承千余年的傳國玉璽。當年多爾袞得了這印,獻給黃台吉。黃台吉得傳國玉璽後大喜,隨後改國號大清,稱皇帝,以這枚傳國玉印做為國璽。

  “睿親王,只差最後一樣東西了,東西交接好,你我就可以簽字,然後和書正式生效了。”劉鈞微笑著道。

  多爾袞手緊捏成拳,胸膛急促起伏,好久,他才克制自己那剛想要暴走的心。

  “把傳國玉璽拿上來,請楚國公過目。”這一刻,多爾袞內心是崩潰的。當年他從蒙古人手裡奪到這枚傳國玉璽,現在,這枚大清的國璽,又從他手裡失去。

  玉璽放在一個精美的錦盒之中,劉鈞看著這枚玉璽,面露微笑。向後一招手,一群人上來,對著這枚玉璽仔細觀察,半天之後,他們都對劉鈞點了點頭。

  劉鈞其實不太相信這枚玉璽居然是傳承千余年的傳國玉璽,但既然大家都說是,那他也就信了。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相信那是真的。一枚玉璽本身的價值有限,但有了華夏千年傳國玉璽這個身份,這枚玉璽就已經是無價之寶了。

  “請楚國公簽和書!”多爾袞咬著牙一字一句的道。

  “睿親王先請。”

  多爾袞先在一份和書上簽下名字,然後看著劉鈞揮筆在另一份上簽下大名。

  他把手裡的和書拿起,與劉鈞的那份交換,然後再上面福臨那個歪歪扭扭的名字下,簽下自己的名字。

  劉鈞也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一刻,明清沈陽和約正式完成,即時生效。

  一手捧著傳國玉璽,一手拿著剛簽好的和約,劉鈞笑著對多爾袞道,“和書已經簽定,等鄭親王撤出遼西之後,劉某立即班師退兵。”

  這也是和約上的條款,清軍先撤兵,然後明軍撤兵。

  “鄭親王馬上就會撤兵,希望楚國公也能遵守和約。”

  “放心,我不會坑你的。”劉鈞笑的很開心。

  回到沙嶺堡後,上到傅宗龍李春江,下到王謙等一眾武將,無不歡呼。這個結果,在大家看來已經是非常好了。

  “準備一些,等確認濟爾哈朗撤出遼西,我們就立即班師。”北洋艦隊已經進入遼河,並派出大批戰船和運輸艦抵達遼陽和沈陽附近的渾河上,等著掩護大軍撤離了。

  有了水師戰艦的移動炮台掩護,劉鈞終於可以放心的撤軍了。

  十天后,遼西傳回消息,濟爾哈朗已經把三萬兵馬全都撤到了遼河西岸,吳三桂祖大壽已經率兵成功接收了塔山、杏山、松山、錦州、義州、廣寧、大凌河諸城。

  “傳我軍令,全軍班師,凱旋!”

  “凱旋!”

  一聲聲吼聲響起,在沈陽城外過了一冬加一春的楚軍,終於要離開了。

  劉鈞站在沙嶺堡上望著北方的沈陽城,輕歎一聲,“我還會回來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