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稱雄》第645章 登陸
  第645章 登陸
  肥前國,唐津。

  唐津平野的松浦川河口的滿島山上,就是唐津城,一座典型的平山城。由本丸、二之丸、三之丸、城下町組成。

  這座城池的建築歷史不過四十年,正是日本慶長築城熱潮時的產物,所用築城材料皆為豐臣秀吉兩次侵朝時所築的軍事城名護屋城拆毀後所得。

  藩主居於本丸,中心是天守。

  天守是日式城堡的一種,通常位於藩廳城堡的中心製高點,是城中的最高建築,在戰時也是堅固的軍事防禦設施,具有觀察和指揮的作用。

  同時天守也是日本城郭中最重要規格最高的建築,象征著所在地大名的權力和地位。不過大名通常並不居住在天守內,而是居住在本丸也就是城郭中心中另行營造的禦殿內。

  在太平年代,藩主們往往一年甚至一生才進入天守一次。

  不過此時,唐津的藩主寺尺堅高與家臣們卻站在天守上,站在這高高的堡壘望樓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遠處的大海。

  此時,藍色的大海上,那幾個小島間卻出現了點點白帆。

  大小數百艘戰艦出現海面上,白色的船帆,船身上藍色的軍旗。

  唐津的天守並不算大,望樓上還加了小天守,使得天守猶如一座寺塔,精致美觀,卻缺少大氣。

  “家主,漢人來了!”

  海面上,第七艦隊司令官鄭聯舉著千裡鏡打量著山上那座顯眼的灰白相間的城堡。

  “唐津天守也太小了點,還不如京師城牆上的一座城門樓。”

  “日本嘛就是如此,這唐津不過是一個小藩,石高八萬,若放到我們大漢帝國,也不過是東南一個鄉的大小,連個縣都遠遠不到。”

  產出八萬石的土地,以往明朝時隨便一個大地主也不止這點地,福王周王那些大地主,可是個個都有良田數百萬畝的。

  “這個唐津城以往是日本到中原的港口,曾經還很繁華的。不過如今以產陶器聞名,他們的唐津燒在日本很有名。”

  鄭聯冷笑兩聲,“我倒想知道這個寺尺堅高哪來的自信,居然還想螳螂擋車!”

  “讓各主力艦做好準備,進入射程之後下錨炮轟唐津,護衛艦掩護運輸船靠近河口登陸作戰。”說完,鄭聯抬頭看了看天,此時還很早,將近午時。

  “拿下唐津,入城吃午飯!”

  鍋島和島津等四藩主也跟著上了戰艦,他們站在甲板上,感受著腳下這海上巨獸的龐大與威猛,心底都暗暗的顫抖。

  三層炮甲板的一級戰列艦,龐大的驚人,擁有一百多門大炮,船上的水手炮手滿載一千多人,這樣的巨艦,比之以前荷蘭人西班牙人等南蠻的船更加的大。

  艦隊緩緩駛進唐津港,唐津藩岸邊駛出一片帆船。

  大約百來條船,都是些小帆船,甚至有些只是簡陋的小漁船。

  看著這些小船,鍋島勝茂的眼角抽動,他既有些為唐津的藩士之勇敢而驚歎,也為他們的不自量力而惋惜。

  童海峰指揮著六級軍艦,駛在艦隊的前面。

  後面打起了旗號,讓護衛艦上前擊沉這些小船。

  雖然他指揮的只是六級軍艦,可也是有三十二門大小火炮的,在第七艦隊巡海大半年,童海峰早已經對自己的這條船了如指掌,他很清楚的知道日本人的實力,這個唐津藩,就算是在九州島也是墊底的。

  “擊沉他們!”

  童海峰下令,幾乎是同時,十幾條護衛艦的船長們都下達了同樣的命令。

  一條條護衛艦開始調整方向,側向唐津人的船隻。

  不管這些日本船是想要靠幫接舷戰,還是想來放火燒船,他們都得先過護衛艦這一關。

  在大漢的海軍戰艦序列裡,一般把作戰用的軍艦分為六級,一二三級為主力戰艦,也稱為戰列艦。四五六級軍艦,則也可以再細分,四級艦也稱巡洋艦,五級艦稱驅逐艦,六級艦為護衛艦。

  但不管是哪級艦,大漢的軍艦其炮火都是相當強大的。隨便一條六級軍艦,那也不是日本的小漁船可抗衡的。

  鍋島等看見十幾條護衛艦當先衝了出去,然後開始搶佔上風,接著調轉方向,改為側舷向唐津的船隻。

  這些動作非常的迅速,十幾條船動作很一致,也很整齊。

  緊接著就看到這些船的側舷一團接一團的火光閃過,十幾條船的那面側舷上的炮依次開火。

  一團團的火焰閃過,緊接著是霹靂般的巨響。

  一枚炮彈直接砸中了一條唐津船,那條看似商船的硬帆船,猛的爆炸開來,幾乎攔腰折斷,中間露出一個巨大的窟窿,然後迅速的下沉。

  鍋島簡直不斷相信,這什麽炮彈居然如此厲害?
  火炮雖強,可一般情況下,除非是直接命中吃水線下,要不然打在船身上往往也只是打個大洞,根本不能一下子擊毀一條船。

  海上戰艦交戰,往往首先用鏈彈攻擊船桅,使船失去動力。然後搶佔上風,再猛轟失去速度的船,以海量的炮彈把沉轟碎。

  那艘漢船並不大,可卻一炮就轟碎了一條並不比那條漢船小的唐津船,這簡直是顛覆他們的認知。

  另一邊,鄭聯卻很滿意這第一輪攻擊,護衛艦雖是最輕型的六級艦,平時更多的是擔任交通聯絡和巡邏的任務,可此時派出去一樣打的日本船灰飛煙滅。

  “看來我們的爆炸彈確實了得,在海上更加厲害好用。”

  剛才那一炮轟碎一條船正得益於那枚爆炸彈。

  以往海戰,戰艦上的炮都用的是實心彈。可這次漢軍卻用的是爆炸彈,以延遲引信引爆的爆炸彈,其實就是陸軍使用的榴霰彈。

  爆炸彈對會木製的戰艦,效果更好,能夠造成更大的殺傷力,一轟能轟一個大洞,他最強的是爆炸力而不是穿透力。這種炸彈無疑比普通的實心彈更強。

  不過爆炸彈要求也高,首先得有很精準的延遲引信,其次火炮的射擊準度要求更高。這種爆炸彈也是很危險的,如果操縱不當,若是在船上爆炸,那自己的船也是木材的,同樣會受到很大的危害。

  好在現在漢軍的延遲引領技術很高超,也不怕別人仿製過去,原理很簡單,可需要的工藝卻很高,尤其是需要批量生產的炸彈更是如何,另外還得有優秀的炮手操縱。

  大漢既有優秀的軍工體系,也有熟練優秀的炮手。

  一門又一門的火炮不停的轟擊,炮手們熟練的裝填、射擊,裝填、射擊,百來條小船在這猛烈的炮火下,根本靠不過來,就被接二連三的擊碎擊沉。

  這些小船上的武士和水手,還端著簡陋的鐵炮,船上的炮還是佛朗機炮,可他們連自己的鐵炮和佛郎機炮的射程都無法達到,就被滅了。

  童海峰看著海面上無數的破船碎片,還有那些在水面上掙扎著的水手,面無表情。

  這絲毫不覺得剛才這一輪火炮滅掉百來條小漁船有什麽值得稱讚的。

  船隻調整方向,繼續前進,向著河口前進。

  海裡的那些落水的唐津藩士,自有後面的人打撈俘虜,用不著他們操心。

  江口岸邊,空無一人。

  唐津的武士和農兵都躲在岸邊的松林裡面,看著百多條船被瞬間轟滅,他們都震驚的不敢露頭。

  一個個手握著武士刀的武士,和握著竹槍的農兵,雙股戰戰。

  童海峰等指揮的十幾條護衛艦很輕松的靠近了岸邊,各船把一側舷的火炮都對準了岸上。

  後面運輸兵船上已經放下了許多條登陸艇,一隊隊的海軍陸戰士兵乘著登陸艇迅速向岸邊劃來。

  一直到他們的登陸艇靠了岸,都沒有一個日本人敢過來。

  第一批陸戰士兵子下艇登陸,他們迅速在陸上結陣,一排排的火槍舉起,還有士兵正扛著山地榴從船上下來,開始在岸邊組裝。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漢軍登陸,松林裡的一個武士終於忍不住了。

  他拔出武士刀高吼一聲,就衝出了松林,向著岸邊衝出來。有人衝鋒,後面的武士開始跟隨,漸漸的農兵們也被驅趕著衝了出來。

  “準備!”

  一名連長高聲喝令,鼓聲中伴隨著號聲、哨聲,岸邊的陸戰士兵排著整齊的陣列,齊齊把槍口對向了衝出來的那些武士和農兵們。

  那些人有的揮著刀,有的端著鐵槍,還有的拿著弓箭,舉著竹槍。

  他們大喊著為自己鼓勁,一窩蜂似的衝出來,大約有兩三千之眾。

  漢軍的火槍陣連女真八旗和蒙古鐵騎都敵不過,更別說一群日本烏合之眾了。

  陸戰步兵們站在那裡,如同一面面鐵壁,紋絲不動。

  後面,護衛艦上的童海峰卻已經下令開炮。

  這些日本人腦子都壞掉了,漢軍的戰艦上那一門門火炮是吃素的?陸戰步兵們背靠著戰艦,那就等於是背靠著一個炮兵陣地,十幾條船,就算同時只能一面發炮,那也相當於一百多門炮了。

  一個有一百多門火炮支援的步兵火槍陣,日本人居然也敢就這樣從松林裡衝出來,在這樣開闊的河邊平地上,那不是找死是什麽。

  不過童海峰可沒有仁慈的念頭,既然你們來找死,那就成全。

  戰艦上的火炮再次轟鳴,依然是爆炸彈。一枚枚炮彈的引信經過計算調整後,呼嘯著飛到日軍的頭上,然後轟然炸開,一炸一大片。

  再勇猛的武士,他們身上的盔甲也擋不住這樣的榴霰彈碎片攻擊。

  炮火還在繼續,陸戰步兵的幾個連長卻已經下令前進。

  炮聲中,軍樂隊的鼓手和號手們敲鼓吹號,步兵們踩著鼓點整齊的前進,在前進的時候,他們嚴格的按照操典,把槍扛在肩膀上。

  這些步兵們都穿著藍色鑲紅邊的軍服,與陸軍紅色鑲藍邊完全區分開來。

  整齊的步伐,肅然的軍紀,沒有人畏懼,沒有人慌張,無數個時辰的訓練,讓他們如今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依然能夠在軍令指揮下大步前進。

  “立定!”

  連長大聲喝令,步兵們停下,然後在一個個指令下,開始把槍舉起,對準了已經進入射程的唐津士兵。

  鐵哨聲中,一排又一排的士兵開始扣動扳機。

  一排槍放過,立即蹲下裝填,完畢後,再次站齊依令放槍。

  這種連綿不絕的排槍,殺傷力不比火炮弱。

  每打一輪,他們就前進一段。

  “唐津藩完了。”鍋島長歎一聲。

  其余一眾日本藩主以及他們的支藩和家臣們也都深受震撼,漢軍的進攻如行雲流水,順暢無比,別說擋在他們面前的只是小小的八萬石的唐津藩,就算是七十萬石的鹿兒島薩摩藩的島津氏,長州藩的毛利氏,也依然敵不過。

  唐津藩的進攻簡直是在自殺,悲壯萬分,卻又愚蠢無比。

  河岸邊兩三千人的唐津軍已經潰敗了,在猛烈炮火和一排排的火槍子彈面前,沒有人擋的住。

  擊潰岸邊的唐津軍後,漢軍沒有立即追進去。

  他們佔領了岸邊,然後接應著後面的士兵源源不斷的登陸。

  幾個連長在自己的連隊裡不斷的向手下士兵宣布著戰場紀律。

  “弟兄們都聽好了,嚴禁虐殺俘虜,只要放棄抵抗者皆俘而不殺。攻入唐津城,嚴禁搶劫,更不許****放火,不許殺戮倭人百姓。”

  “禁止私藏戰利品,一切繳獲歸公!”

  “違犯軍律者嚴懲不怠!”

  有士兵舉手,“報告長官,對這些倭人也太好了吧?”

  “你懂個屁,這唐津城,以後就是我大漢的唐津城了,你燒了它,那就是燒毀帝國的財產。這唐津的士兵和百姓,以後也都是我們大漢帝國的私產,你殺一個,那大漢就損失一筆財產。損害帝國財產,這可是很嚴重的罪行,明白嗎?”

  出戰之前,上面可是已經三令五申。這次征倭,那不是搶一票就走,也不是殺一頓就完。這次目標是要拿下整個九州,將之納入帝國疆域,以後這裡就是大漢的的一部份,這山這海這河這城這村莊,都將是帝國的財產。

  還有那些倭人,也都將成為帝國的財產,今後要遷去大陸邊疆各地,探礦修路開荒,為帝國服務的,怎麽能隨便殺了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