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稱雄》第175章 請尚方寶劍
  第175章 請尚方寶劍

  川鄂邊界,魚渡溪。

  湖廣總兵官左良玉與陝西總督鄭崇儉,終於帶著所部前來與楊嗣昌匯合。

  臨時中軍大營,一名年青的武官高聲喊道,“督師升帳!”

  雖然是在戰時,可督師升帳的那些排場,放號炮,擂鼓奏樂,各官員將校大聲報名參見等種種儀節,卻依然照舊,不能減免分毫。

  楊嗣昌已經換上了一品仙鶴補子大紅紅絲蟒服,頭戴七梁冠,腰系玉帶。他走進來時,身後還跟著一名武將,手捧著用黃緞繡龍套子所裝著的皇帝禦賜尚方寶劍。

  參見的官員們早已經分左右肅立恭侯,靜靜的毫無聲音。在大帳四周,立著的是楊嗣昌出京時皇帝所拔給他的京營衛士。

  楊嗣昌在中間坐定,習慣性的重重咳嗽了幾聲,然後目光向諸文武官員身上來回掃了兩遍。

  陝西總督鄭崇儉、河南巡撫李樹初、中官劉元斌,監軍禦史萬元吉等都從這咳嗽聲中感受到了督師的威嚴。

  接下來鄭崇儉等依次上前行禮參見,然後是河南總兵陳洪范、湖廣總兵左良玉,援剿總兵虎大威、猛如虎,及陝西副將賀人龍、李國奇,湖北副將楊世恩、羅萬邦,湖北副將劉國能、李萬慶,河南副將陳永福等諸將依次上前拜見。
  尚方寶劍就捧在那裡,督師又是以內閣大學士加禮部兼兵部尚書銜督師,還有著一個太子太傅銜,各文武都感受到有幾分壓力。

  楊嗣昌在帳中隻給總督鄭崇儉以及兩位監軍和巡撫李樹初及幾位總兵官設了座位,其余數十位副將、參將、遊擊將軍全都只能在參拜後肅立兩側。

  楊嗣昌臉上也沒有尋常的溫文儒雅、和藹可親,此時臉上只有十分威嚴。

  參見禮畢,楊嗣昌先請出了尚方寶劍,然後大聲喝斥京營將領刁明忠所部不遵軍令,劫掠百姓等數條罪責。

  “刁明忠禦眾不力,鞭打四十。殷大白身為監軍僉事更加失職,請尚方寶劍,斬!”

  楊嗣昌高聲喝令,兩邊自有衛士擁出,一把擒下擁有副總兵頭銜的京營將領刁明忠和他的監軍僉事殷大白出去,刁明忠兩人完全沒有想到楊嗣昌居然突然發難,拿他立威,當下連連求饒,可楊嗣昌根本不為所動。其余將領還想要求情,可楊嗣昌怒目一掃,諸將便都不敢說話了。

  片刻之後,衛士拿個木盤將殷大白的首級端了上來。血灑灑的一顆人頭,眼睛還沒合上,死不瞑目。

  殺了殷大白之後,楊嗣昌又把刁明忠鞭打四十記。

  鞭打副將,斬殺監軍僉事,楊嗣昌這一手殺雞儆猴立即取到了極好的作用,在座諸將都不由的生畏。

  借殷大白和刁明忠二人立威之後,楊嗣昌又讓人取來一個盒子。卻是他為左良玉所請得的平賊將軍印。

  “昆山將軍,陛下對你寄以非常厚望,特敕封你為平賊將軍,授此平賊將軍印。”

  左良玉看著那方印章,心裡激動萬分。在房縣一戰,左良玉全軍盡沒,還把總兵關防大印給丟了,成了個沒印將軍,可謂是受盡恥辱。另一方面,兵敗之後他又十分的畏懼,生怕皇帝因此降罪處製。

  可現在,楊嗣昌不但沒降罪於他,反而為他請來了平賊將軍號和平賊將軍印。這真的是一份大恩。平賊將軍號可不是簡單的名號,在大明朝,如今總兵有很多,但能得將軍名號和掛師的,卻很少。

  如滿桂任山海關總兵時就得授平虜將軍印。平賊將軍固然不如平虜將軍,但能得此印,卻立馬能與其余諸總兵區別開來,在剿匪的諸鎮兵馬中,平賊將軍就將位在諸將之上。如今各鎮齊集,不說河南總兵陳洪范與他官職相當,另外虎大威和猛如虎兩位都曾任過總兵官,不過也都因年初清兵入寇之事而被貶職,派到中原隨軍剿匪。

  現在得授平賊將軍,左良玉立馬就從被諸將嘲諷的無印將軍,變成了掛印將軍。

  楊嗣昌一直注意著左良玉的反應,見他得印之後滿心欣喜,對自己很是感激,心中很是滿意。一個平賊將軍,就把左良玉收籠到了麾下,十分值得。

  接著,楊嗣昌又授任陝西副將賀人龍為陝西總兵,接替調任河南總兵的陳洪范空出的總兵位子。

  “諸位,現在獻賊曹賊皆已竄入四川,為了避免二賊荼毒川中,造成更大的動亂,我們必須迅速追上賊匪,將其剿滅於川東。”

  楊嗣昌現在集結了數萬大軍,自信滿滿,他現在就在等一個消息,等梅之煥被獻忠曹賊擊敗的消息。在他看來,梅之煥就誤打誤中的猜中了賊匪逃竄的方向又如何?而他認為,如果不是他在鄂陝邊境上布下重兵,賊匪也不可能去川中,而肯定就是去了陝西了。

  但梅之煥就算利用了他的布防,而跑到四川去,可他利用出其不意伏擊張獻忠一次,難道還能伏擊兩次?張獻忠現在聯結了五六萬賊匪,豈是梅之煥那手下萬把人能擋的住的。

  不過梅之煥要作死,他也不攔著,他在四川攔截賊匪,對自己也是有利的。現在他集結了數萬官軍,正好趁賊匪與梅之煥等互鬥之時,來個坐收漁人之利。

  正在他心裡想著什麽時候梅之煥的敗訊能傳來的時候,外面就有親兵報有梅之煥的軍情到了。

  “梅之煥敗的這麽快,那自己可得加快行軍了。”楊嗣昌心裡竊喜,一面讓那送信人進來。

  “小的梅總理麾下,奉總理之命,特來向楊閣部報捷。”

  “報捷?”楊嗣昌噎了一下。“報什麽捷,巫山之戰的捷報,不是幾天前已經報過了嗎?”

  “回閣部,這次報的不是巫山之戰捷報,幾天前,梅總理麾下胡遊擊率部在巫山東面巴霧峽上伏擊殲滅賊匪一千余人。”

  楊嗣昌聽說梅之煥又打了勝仗,不但沒有半分高興,心裡還幾分不喜。等聽說是殲滅了千把人後,不由的冷笑兩聲,“原來梅總理率部又斬殺了上千賊匪,嗯,辛苦你跑這麽一趟了,帶下去賞銀一兩。”

  雖是稱讚,可話裡卻明明透著股嘲諷的味道。

  “回閣部,小的還有一個捷報。”

  “還有什麽捷報?”

  “巴霧峽之戰的同時,梅公麾下劉將軍率部在爛泥溝設伏,一戰殲滅五千余賊匪,並斬殺獻賊和曹賊麾下兩員大將順天王和混世王。”

  楊嗣昌半天沒說話。

  左良玉等諸將也都充滿震驚,他們也是到了魚度溪之後,才知道了梅總理已經搶先一步入川,擋在賊匪前面,而且剛入川,就殲滅了賊匪五千余眾,並陣斬了掃地王曹威和十反王楊友賢二賊首。

  殺了二賊殲滅幾千賊匪,確實已經不錯了,但還沒讓這些總兵副將們震驚的地步。可這才隔了幾天,又殲滅數千賊匪,又陣斬了二反賊匪首,這就有些不正常。尤其這兩戰還都是那個劉鈞所指揮的,這他娘的劉鈞是誰?

  好些個將領都還從沒有聽過劉鈞這個名字。

  “一定是賊匪太蠢!”楊嗣昌震驚之余,只能這樣想了。他絕不承認,梅之煥料敵先機,劉鈞用兵如神。

  等楊嗣昌聽說張獻忠和羅汝才已經盡起大昌城的五萬余賊匪殺向巫山的梅之煥劉鈞時,心裡有些幸災樂禍。

  “左良玉聽令,本督命你率本部兵馬立即進軍大寧城。”

  “賀人龍、李國奇聽令,你們二將率陝軍立即進軍大昌城。”

  “虎大威、猛如虎二將聽令,你們二將立即率京營兵馬進軍奉節。”

  一連下達了三條命令之後,楊嗣昌又加了一句,“各部進駐各城之後,務力嚴守城池,沒有本督之軍令,絕不可輕移分毫。”

  河南巡撫李樹初提出賊軍正大舉向巫山進攻,這個時候應當趕緊增援巫山,與梅之煥所部配合一起,在巫山與賊軍決戰。

  可他的這個建議被楊嗣昌否決了,楊嗣昌提出,現在賊軍向巫山進發,這正是一個大好機會。官軍這時可迅速進駐大寧、大昌和奉節三城,這三城正處於巫山的西南面。如果能搶駐這三城,那就等於把賊匪南下川中的道路攔截了。

  而他則率大部隊趕往巫山與賊決戰。

  至於梅之煥的安危,那當然是不用擔心的。梅總理短短時間,已經連續三次報捷,殲滅賊匪過萬,擒斬數名賊首,這樣的本事還需要擔心賊匪進攻?
  “大寧、大昌、奉節三路專守一地,防止賊匪南遁,本督率其余諸部專門進剿。各部皆須謹遵號令,若有敢違令抗命者,莫怪本督請出尚方寶劍先斬後奏!”

  楊嗣昌心裡巴不得梅之煥和賊匪們打起來,這樣他有機會把賊匪再包圍起來,一舉剿滅建功。至於梅之煥是不是能撐的住賊匪的進攻,他並不在意。

  通往巫山的半路,張獻忠和羅汝才登上一座高坡打量著對面突然攔在路上的官軍。大約五六千人,基本上都是步兵,就那樣擺開軍陣,攔在路上。

  “官兵不過如此!”

  斜風細雨之中,張獻忠披著件雨披,打量了幾遍之後就下達了評論。那些官軍數量倒是不少,可他們半路攔截,卻既沒選在那些易攻難守的關隘之處,也沒有選在那些山溝谷道那種易於埋伏的地方。

  官兵選了個開闊平坦的地方,一眼望去,一片平坦,周邊根本沒有利於防守的險要,也沒有可供埋伏的地方。官兵這是直接把那些優勢給放棄了,他們想憑這幾千人馬就攔下他這五萬大軍?
  可笑,自不量力。

  “當心有詐!”曹操羅汝才眯著眼睛打量了對面官兵軍陣許久之後,出聲提醒道。

  張獻忠哈哈大笑一陣,“是不是有詐,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