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稱雄》第415章 開邊釁
  第415章 開邊釁
  遼西,廣寧。

  臨近年關,錦州總兵祖大壽卻突然接到朝廷調令,升他兵部陸軍司令,調離錦州。祖大壽花了點時間,總算弄明白了陸軍司令是個什麽官職了。

  “這個陸軍司令算是什麽狗屁玩意?”

  祖大壽暴跳如雷。

  “這是明升暗降,剝奪兵權。”陸軍司令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除了海軍兵馬,所有陸上的軍隊都歸他這個陸軍司令管,比起以前的什麽五軍都督都牛的多。可仔細一看,有了樞密院後,兵部都只是管軍政了,所謂軍政,也就是管管後勤裝備之類的。

  陸軍司令,就是坐在京師的兵部衙門裡,管管陸軍名下的將士名冊、升職晉銜這些。至於調兵遣將,指揮決策,跟他們一個銅板關系都沒有,那些屬於樞密院。

  最讓他惱怒的還是遼東遼西並為關外軍區,而他的錦州鎮更是直接被撤並了。

  坐在他對面的吳三桂聽著舅父的咆哮,心裡也不痛快。他坐在那裡,一杯接一杯的喝著酒。

  劉繼業這是咄咄逼人,不給活路啊。

  傅宗龍調入朝中任職樞密院中軍司令,遼東提督傅山入朝任樞密院總參謀長,現在遼東遼西合並為關外軍區後,新任總督是侯恂,而提督之職卻沒落到他頭上,反而授給了秦良玉。他這個原遼西提督,反而又變成了一個總兵而已。

  還有一個任命對吳三桂也很重要,他父親吳襄被任命為兵部的總後勤司長。

  不過這個總後勤司長,也並不能給他什麽好處。原來廣寧、錦州兩鎮,十萬兵馬好歹還有六萬兵額,哪怕劉鈞隻給一半的糧餉,也還能勉強供養十萬兵馬。

  可現在,裁撤錦州鎮,十萬兵馬卻僅有三萬兵額了。就算朝廷不管他們超額如此之多,可不給糧餉,他也養不了這麽多兵了。

  更別說,原錦州鎮的防區地盤,還有一半要劃給秦良玉。

  “老子就不入京,他劉鈞能如何?”祖大壽怒喝。打了一輩子仗,帶了一輩子兵,沒想到,到頭來居然還要成光杆將軍。

  祖大壽心裡極度拒絕這道調令,他心裡很害怕,害怕入京之後被問罪。崇禎初年時,他是袁崇煥麾下四大將之一,袁崇煥被拿下問罪,他星夜帶兵攻破山海關跑回遼西。後來崇禎特別下旨,說不會因袁崇煥問罪於他,他才勉強帶兵回師。

  但自那以後,這麽多年,他從來就不曾離開過軍營,生怕錦衣衛在他落單時把他捉走。而且,這些年,祖氏家族不少人都降了清,他的兄弟,甚至他的兒子,都好幾個在清軍裡任著高官要職。

  一旦沒了手上這支兵,去了京師,他很擔心劉繼業要問他的罪。

  兵就是他的護身符,沒有兵,那就沒半點安全感。

  “這是朝廷的命令。”吳三桂道,“舅父,我知道你的擔心,可我相信你入京後,劉繼業不敢如何的。”

  祖大壽冷笑,“不敢拿我怎麽樣?別忘記當年袁督師是如何被殺的。劉繼業會有什麽不敢的?就算不殺,可以後如一條狗一樣的被養在京師,那還有什麽意思?而且你如何敢保證,下一次劉繼業不會再以朝廷名義下一道旨,調你也入京任個什麽海軍陸戰隊司令什麽的扯蛋職務?”

  “劉繼業已經撤了錦州鎮了,還奪了你的遼西提督之職,你說,還有什麽是他不敢做的。我們絕不能這樣繼續坐以待斃下去。”

  “劉繼業早扼住了我們的咽喉,我們任何反抗舉動,都會引的他扼緊我們的喉嚨。”吳三桂無奈的道。一步步走到如今這地步,他心裡也萬分痛苦,可想反抗,也得有那個能力。

  當他指揮十萬大軍在遼西大敗於清軍,而劉繼業卻僅憑著幾萬人就斬黃台吉,破遼陽,圍沈陽,甚至當多爾袞等率五萬清軍精銳回援,都拿他無可奈何,最後被迫與劉繼業簽訂城下之盟。

  明清和議,清軍其實完全就是戰敗的待遇。

  吳三桂根本沒有半點信心跟劉繼業作戰。

  “嘿嘿!”

  祖大壽這個時候陰陰的笑了幾聲,“長伯,我們並不需要舉旗反叛就可以讓劉繼業的打算落空。”

  “舅父有什麽好計劃?”

  “其實很簡單,你說若是這個時候我們突然與清軍打起來了,劉繼業他還能裁撤錦州鎮嗎?”

  清軍現在會來犯境嗎?吳三桂搖頭,絕不會的。清軍在去年的損失比大明損失更慘重。雖然十一年的那場入侵,大明破城數十座,子民損失數十萬。可大明有億萬人口,那點損失大明可以頂的住。

  可劉鈞攻入遼東的那一年多時間裡,同樣破清軍城池堡壘數十,更是擄奪了千萬金銀,百萬人口。可滿清才多少人口?全加一起,包括家眷包衣奴才,都不會超過五百萬人口。被擄奪百萬人口,那已經是元氣大傷,動其筋骨了。

  加上黃台吉被斬殺,滿清選了一個三歲的小皇帝,四親王輔政,內部矛盾重重,絕難在短期內出兵的。

  他們和大明一樣,都極需要休養生息。

  吳三桂忽然看到舅父的臉上帶著冷笑,突然心中大悟。

  清軍不來犯,那就讓他來犯。如果他就是不來,那也沒關系,要找個理由還不容易。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祖大壽看著外甥恍然大悟的模樣,笑了笑。

  吳三桂點了點頭,不過他還是有些擔憂,“萬一我們挑起了火,到時真引來了清軍,可劉繼業卻隔岸觀火,見死不救,來個借刀殺人呢?”

  祖大壽的笑容凝固。

  這確實也是一個問題,不過他賭劉鈞不會如此做,也不敢如此重。“清軍真若犯境,劉繼業不敢見死不救的。”

  鎮遠堡,廣寧東面,明清兩軍議和後分界線東清軍最靠近邊界的堡壘。

  駐扎在堡中的是鑲藍旗的二百旗兵,隸屬鄭親王濟爾哈朗麾下。統領這二百旗兵的是一個牛錄章京,自議和以來,雙方一直相安無事,轉眼已經大半年過去了。

  半夜裡,牛錄章京和安突然被屬下從暖和的被窩中叫醒。

  “主子爺,不好了,南蠻子殺過來了。”

  和安揉捏著惺忪的眼睛,還有些沒睡醒,“你說什麽?”

  “主子爺,快醒醒,南蠻子殺過來了,已經把我們包圍了,起碼上萬人。”

  和安一下子驚醒了,連忙讓手下幫他披甲,待他披好甲登上堡城上時,發現整個鎮遠堡四面都是火光,早把鎮遠堡周邊照的亮如白晝。

  一片火把的海洋,真的有上萬之眾。

  “南蠻要入侵了嗎?可我們不是已經議和了?”半年多的相安無事,讓和安有些迷茫。

  這時,城下火光中,一騎奔馳至堡門前,高聲喊道,“城上的韃虜聽著,立即交出我盤山堡的兄弟,不然,定屠滅你全堡上下,雞犬不留。”

  和安不會說漢話,也聽不懂漢話,他找來會說漢話的手下,“南蠻子在說什麽呢?”

  “那人好像說什麽讓我們交出他們盤山堡的人,不然就要攻破鎮遠堡,殺光我們。”

  和安一頭霧水。

  盤山堡他知道,就在他們對面不遠,是明軍廣寧鎮緊鄰邊界線的一座軍堡,平時他們經常能夠隔著邊界的那條小河看對對面的人放馬打柴。因為鎮遠堡早得到上面的嚴令,不得挑釁引起紛爭,因此平日裡兩邊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你們哪個狗日的手賤,抓了南蠻子?想死嗎?”和安大罵。“快,立即盤查一下,看哪個手賤。”

  和安的命令傳下,小小的鎮遠堡很快都接到了命令。

  可半天后,一個個軍官回報,並沒有人抓了南蠻子回來。

  “你確定?”和安問。

  “確實沒有,全都問過一遍了,真要抓了,也沒哪個敢隱瞞。”

  聽到這個報告,和安稍松了口氣。

  當下連忙讓手下向城下喊話,說這只是一個誤會,他們的人並沒有抓盤山堡的人。

  “也許只是他們的人逃亡了,讓他們去別的地方找吧,我們沒有抓他們的人。”

  手下大聲的向城下喊話。

  可過了一會,城下的明軍並沒有撤離,反而吹響了號角。嗚嗚的號角在寒夜的冷風裡是那麽的冷淒。

  在這號角聲中,明軍呐喊著向鎮遠堡發起了進攻。

  轟隆一聲巨響,遠處一團紅光一閃而逝,一顆鐵球呼嘯著砸了過來,和安腦子發懵,來不及反應,就已經直接被砸中,鮮血飛濺。

  “攻下鎮遠堡,殺光所有的韃子,為盤山堡那百余被殺死的弟兄們報仇,救出被擄的那些兄弟,殺啊!”

  城下,吳三桂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手揮長刀,大喝連連。

  一群群的明軍如潮水般的湧向鎮遠堡,區區兩百人把守的小城堡,很快就被淹沒其中。

  這一夜,遼西大地再次吹響了戰爭的號角,這一夜,是崇禎十四年的最後一個晚上。

  天明之後,鎮遠堡被攻破,堡中二百余清軍被屠殺一空。吳三桂的親兵在城堡中並沒找到了那十幾個盤山堡失蹤的士兵。

  但是吳三桂依然一口咬定是鎮遠堡的清軍襲擊擄走了盤山堡的巡邏士兵。

  “韃虜撕毀和議,襲我盤山鎮巡邏隊,慘殺我廣寧軍士,我們跟他們拚了!”

  東方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遼西大地上,龍武元年也正式開始。就在這一天早上,廣寧軍攻破清軍鎮遠堡並屠殺堡中二百余清軍後,打著為盤山堡士兵報仇的口號,向清軍發起了正式進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