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稱雄》第239章 小閣老劉鈞
  第239章 小閣老劉鈞

  出了會館,劉鈞又去分別拜訪了梅之煥和李長庚。如今兩位老師都入閣秉政,一縣出了兩輔臣,兩人還是親戚,這可以說是相當特殊的情況了,這也就是在崇禎朝的內閣才有可能,在大明其它朝是斷不可能的。

  兩人入閣為首輔次輔後也是日理萬機,並沒有多少時間與劉鈞這個弟子多談。但對於劉鈞提出的明年攻遼計劃,卻都持讚成態度。他們之前也反對崇禎準備錦州決戰,可惜他們的話崇禎並不聽。卻不料,最終皇帝竟被劉鈞給勸說改變了主意。

  梅之煥留劉鈞一起吃了頓飯,其間他感歎道,“其實我是真不想當這個首輔,若可以,我連京城都不願意來。都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一當了這大明首輔我才知道朝廷已經窮困到了何種地步。”

  “到處都是要錢,到處都沒處,累啊。”

  “好在流匪已經剿滅,算是救了命了。”梅之煥感歎連連,“繼業啊,你之前搞的那個清理整頓衛所和屯田之事,非常好。我看了你們送上來的公文,僅整頓清理湖廣行都司的諸衛所,你們就清理出了二百多萬畝屯田,明年計劃能收到二百多萬石的屯租,相當了得啊。”

  “我打算在全國相繼推動衛所整頓清理,第一步先清理湖北湖南四川雲貴,第二步清理南畿閩浙兩廣,第三步清理河南山東,然後是九邊各地。等完成第一階段的清理整頓後,到時我還打算將衛所徹底的撤消,各省的都指揮使也一並撤消。”

  劉鈞聽了,對於梅之煥的大膽計劃也是動容。

  “老師,這衛所改革可不是那麽容易的,還是應當先步子小一點,一步步來。而且學生以為,清理衛所,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前提,那就是得先考慮好安置那些衛軍,若是不能安置好這些衛軍,一個不好,這好事就可能變壞事,就如當初裁撤驛卒一樣。另外清理整頓,也得有一個好的執行,絕不能讓有些官員把整頓當成發財的手段,借機斂財。弄不好,整頓衛所就會成為新的動亂之源。”

  “你說的對,這些我都會考慮的。你到明年夏天才會出戰,這還有大半年的時間,就先從兩湖和四川陝西這四省先整頓,兩湖有你在,四川也有秦良玉,陝西有孫傳庭,都有強軍駐守,由你們出面協助清理整頓,不用擔心出問題。”梅之煥說道,“等到明年整頓好的各地屯田收獲,朝廷就能放開手來清理整頓更多地方。”

  “如果今年能整頓好湖廣四川陝西四省,那明年這四省的軍屯就能收到數百萬石屯租,這將大大改善朝廷的困境。”

  其實劉鈞覺得梅之煥這樣苦心竭力的為大明縫縫補補根本不會有用,大明早已經從頭到腳爛到根了,不是一兩項改革就能救的了大明的。

  可劉鈞現在也無法說太多,他也是在這個漩渦裡打著轉,也一樣還只能隨波逐流,勉強掙扎著。若他現在跟梅之煥說要造大明的反,估計得被上梅之煥打破腦袋,要被梅之煥親自出手清理門戶。

  劉鈞提起侯恂和方孔炤之事,梅之煥道,“放心吧,這兩人很快能夠得新啟用的。”

  “會安排什麽官職?”

  “你覺得如何安排合適?”梅之煥問,他現在對劉鈞這個學生,從不當成一般學生看待。

  劉鈞想了想,“我覺得方孔炤可以出任南京兵部尚書,侯恂可以出任南京戶部尚書。”

  梅之煥想了想,“不錯的安排,我到時和酉卿商量一下。”

  南京兵部尚書和南京戶部尚書這兩個官職其實相當重要,雖然也和南京工刑禮吏四部一樣都掛著南京兩個前綴,但南京兵部和南京戶部的權力卻遠跟其它四部尚書不同。

  北京六部,以吏部權最重,而在南京六部,卻以兵部權最重,其次為戶部。

  南京兵部尚書慣例加參讚機務銜,和南京守備太監以及南京守備勳臣這兩個內外守備,一起同為南京甚至是整個南直隸地區最高決策三人組。南京兵部尚書不是個閑職,而是相當於江南江北兩江總督這樣的實權地方大員。

  南京兵部尚書掌控整個南直隸地區的軍務,擁有調動南直隸各地兵馬,以及南京三大營還有水師等權力,還負責南京城防,負責江防海防,等等諸多大權。

  說白了,南京兵部尚書,就等於是南直隸總督。他所掛的那個參讚機務銜的意思就是南京距京師太遠,但有緊急事務奏報不及,因此南京兵部尚書加參讚機務之銜,以擁有臨機決斷,便宜全權處置之責。

  南京守備太監和南京守備勳臣,實際上權力還不如南京兵部尚書,在這個南京決策三人組中,兵部尚書才是權最大的那個。

  而南京戶部尚書的權利也同樣極大,整個東南地區的錢糧都經過他手,還總理漕糧食鹽等。

  南京兵部尚書和南京戶部尚書,這兩個官職,一個相當於南直隸總督,一個相當於南直隸的巡撫,實權人物。

  劉鈞提出這個安排,其實是考慮到歷史上大明沒幾年就要完蛋了。現在做這樣的安排,也許萬一,將來這個後方還有個自己人。

  劉鈞自己能一直把湖廣經營成自己的大本營,若是將來南直隸地區是自己人,哪怕只是盟友,也好啊。

  在梅之煥家吃了頓便飯,談論的卻是許多軍國重事。飯後,劉鈞告別,出府的時候,突然有人攔住了他。

  “梅小姐。”攔路的是梅清。

  梅清一襲儒袍,站在劉鈞面前,“聽說你過些天就要回去了,我想歸隊。”

  劉鈞皺了皺眉頭,“你留在京師照顧老師吧。”

  “我爹有我娘和諸姨娘們照顧,我想歸隊。”梅清固執的道。

  “女子在軍伍之中多有不便!”劉鈞剛說了一句,就被梅清打斷了,“先前我也在軍中,還參加過數次戰鬥,不也一樣表現很好嗎,照樣殺敵立功,我還憑軍功升到了把總。”

  劉鈞無言。

  “明年我們要去遼東作戰,兵危凶險。”

  “我不怕。”

  “我怕。”劉鈞無奈的道,你是大明內閣首輔的女兒,卻要女扮男裝在我軍中打仗,這事情傳出去,老師和我都要被彈劾。“

  “我不管!”

  劉鈞拿他沒辦法,隻得道,“你為何這麽喜歡打仗啊?”

  “就是喜歡。”

  “打仗是男人的事情,哪需要女人替我們衝鋒陷陣啊?”

  “四川秦總兵也是女的,她不也征戰沙場嗎,而且都幾十年了,打了那麽多勝仗,天下稱讚。”

  劉鈞拗不過她,隻好道,“這事情老師答應嗎?”

  “我爹不會反對的。”

  劉鈞只能在心裡對梅之煥寫了一萬個服字,這爹還真是奇特。“好吧,我服你了。”

  “你哪天離京,我跟你一起。”

  “到時我派人通知你。”劉鈞頭也不回的走了,遇上這樣的奇特父女他有什麽辦法。不過回頭想想,梅清跟著他從頭到尾的打完了四川之戰,表現出眾,還立下了真真切切的戰功,憑本事從隊頭升到了把總,他又能說什麽。

  在李長庚府上拜訪的時候,李長庚倒是比較放松,他早年在京為官多年,在四個部任過尚書,還曾經官至吏部尚書,已經是和閣老差不多份量的大臣了。之後罷官回鄉,休養了多年,再次出山,也是表現極好。如今再次回京,入閣做了次輔,還兼管了兵部的事務,倒沒什麽困難的,依然是得心應手。

  “這次回湖廣後,我準備按鄖陽練兵的方式,整頓湖南兵馬。老師,我有個請求,請您幫我把左良玉從湖南總兵位上調走。”

  左良玉囂張跋扈,所部軍紀極差,尤其是他手下招降了大量的流匪,嚴重超標,朝廷又不給那些超標的糧餉,結果這個左良玉就全靠自籌。

  不過左良玉的自籌糧餉和劉鈞不一樣,他籌餉的辦法只有一個,就一個字,搶。縱兵搶掠,這種將領劉鈞實在不願意要,尤其左良玉的資格又老,而且也能打仗,這樣的人就是個老**,實難管束。劉鈞也不想跟這種人麻煩,趁早把他調走。

  “那調他為河南總兵。”李長庚倒是很維護劉鈞,對劉鈞提出的這種很無理的要求,根本沒反對。

  “誰來擔任湖南總兵,你是不是也有中意的人選?”

  “我覺得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是個不錯的人選,馬軍中號稱獨眼馬,又叫小馬超,打仗勇猛,而且是個可靠的人。”劉鈞跟石柱馬秦兩家關系不錯,他覺得與其調個不熟悉的人過來,還不如把小馬調來。

  “回頭我跟傅宗龍和陳新甲商議一下,問題應當不大。”

  “湖南你準備練多少兵?”李長庚問。

  劉鈞想了想,“我是這麽打算的,現在湖北練了五萬新軍,我打算在湖南再練兩萬余人馬,到時編成三鎮,兩萬余人馬編為一鎮,每鎮下設二協,每協下設二標,每標下設二營,另外鎮下再直轄一兩個營,一鎮編八到十個營,兩到三萬人一鎮。”

  “兩省設三鎮?”李長庚想了想,“湖廣屬於內陸腹心之地,設三鎮七八萬兵馬有些多了吧。”

  “編練三鎮兵馬也是為明年出兵做打算,明年夏天我打算帶五萬人攻遼,湖廣兩省也得留一鎮兵馬鎮守地方啊。”

  如今朝廷主要實行的鎮戍營兵製,以營為基本單位。而劉鈞提出的這個鎮協標營的新布置,卻等於在營以上又增加了幾級,隸屬統領關系更清楚了。而且按劉鈞的意思,現在的各種標營等於是取消了。總兵統鎮,副將統協,參將統標,遊擊、都司統營,守備、千總統部,把總統司,百總統局,旗總統旗,隊總統隊。

  上下的關系更加明了,而劉鈞這個提督統領三鎮。

  “巡撫的撫標營呢?”李長庚問,大明軍製的最大特點就是以文馭武,巡撫也是有直屬的標營的,甚至還有好幾營。

  “標營也在其中,巡撫也是通過參將、遊擊統領標營的。”劉鈞笑著回道。不過李長庚還是聽明白了他其中的意思,劉鈞等於是剝奪了巡撫的統兵權。這樣的事情是不被允許的,不過如果劉鈞表面上設立撫標營,實際上卻是由自己的參將、遊擊將軍分領撫標,也是可以的,那等於架空剝奪了巡撫的標營。

  看劉鈞的樣子,李長庚知道他肯定早已經這樣幹了,湖北巡撫朱大典的那幾營營兵,肯定早就被劉鈞控制了。

  “事情不要做的太過火,有些事情鬧起來就不好看了。”李長庚提醒劉鈞。

  “學生明白。”

  李長庚想了想,“你回去後可以按你的想法編練湖南新軍,但是暫時只能有湖北湖南兩個總兵,你還得兼任湖北總兵。”

  “明白。”

  湖廣終究是內陸,不是邊地。如今大明的北邊,其實有些鎮已經不止一個總兵官了。就在京畿地區,就有六巡撫八總兵。如薊鎮這樣的大鎮,擁有好幾個總兵。基本上,原來的分守副總兵,都被提升為了總兵銜。

  但內地畢竟不同,一鎮依然只有一個總兵。

  “老師,周延儒最近如何?”劉鈞突然問道。

  李長庚哼了一聲,“周延儒原本是想要複相的,結果臨到了被長公佔據首輔之位,肯定是有些不滿的。不過他能出任吏部尚書,那也是沒虧待他的。放心吧,有我們在,他就算心有不滿,也翻不起什麽浪花來的。”

  如今的東林極得崇禎的重用,加之有劉鈞和複社一夥人又與太監們聯合起來,使得現階段東林不但得到皇帝重用,還得宮中的太監們聯合,甚至連過往的閹黨都不再如過去那般生死仇視,因此如今朝中氣氛還算很好。

  只是劉鈞還是比較擔憂的,眼下崇禎也許是迫於形勢不得不重要東林,可他相信,以崇禎心中極度厭惡朋黨的態度,也許等局勢稍好些後,崇禎就會再來算後帳了。

  哎,劉鈞也管不了那麽多了,起碼現在的形勢還是很不錯的。

  “需要把朱大典調走嗎?”李長庚送劉鈞離開時問。

  劉鈞笑著搖了搖頭,“其實我和朱大典合作的還不錯。”

  李長庚搖搖頭,不說話了。這個學生,雖是武將,卻相當於個小閣老一樣影響著內閣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