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之新帝國》第921章 震攝敵膽
  第921章 震攝敵膽
  這麽嚇人的消息,也都迅速的傳到了朝廷這裡去。

  其實滿朝廷上下,包括皇帝在內,就沒有人對這一支軍隊寄予太大的厚望。

  讓他們去打退劉布的軍隊,是不可能的,甚至擋住都不行。

  他們的作用,就是作為肉盾,就算是讓劉家軍砍,也能砍上幾天,拖上幾天吧?

  他們倒好,居然與敵人相接,還沒有交戰,直接就崩潰了。

  因為這裡就是北直隸,也就是大明勢力最為強大的地方,許建強的錦衣衛,幾乎在一個時辰之後,就掌握了這些情報,快速的上報至皇帝這裡。

  這真是讓皇帝氣歪了鼻子,這可是三大營和十二團營的人,著名部隊,就算是伸長腦袋讓敵人去砍,敵人也得砍個三五天吧?只是結果倒好,他們一觸即潰,連首輔都讓對方給抓走了,而敵人居然只有區區一百來騎。

  這消息傳了出去,對大明的軍隊造成了重大的打擊,崇禎皇帝氣得發瘋,他憤怒的把禦書房上的所有奏折,都掃在了地上,砸爛了眼前所能看到的一切東西,太監們看見皇帝如此狂性大發,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前去勸阻。

  敵人就在城外,他們卻是無能為力,只能坐看敵人步步逼近,這種感覺非常的不好,就像看著自己慢慢的走向死亡。

  為今之計,只有盼關寧鐵騎抵達或者是洪承疇的大軍回防了,他們與華夏軍交過手,還取得勝利,應該不會如此膿包沒用吧?
  許多人也都奇怪了,朝廷這麽多官軍,都聲稱在與華夏軍的戰鬥中,打勝了仗,殺了無數的敵人,但令他們感到奇怪的就是,這敵人越殺越多,越殺越近,終於到了逼近京城的地步。

  在大明的歷史上,也都是沒有沒被敵人包圍過京城的時候,大明的第一大敵,蒙古人就多次的突破了長城,肆虐北直隸,包圍了京城,但是最終也只能在京城周邊搶奪一番,然後快速的離去。

  他們為什麽會快速的離去?就是因為大明憑借著強大的人力物力,從全國各地調來大量的援軍,最終還是把敵人給趕走了,不走就得死。

  以前的蒙古人是如此,現在的建奴也都是如此,他們可以攻破長城,可以在京城周邊進行搶劫,但是最終還是迫於大明強大的壓力,最終逃跑而去。

  但是這次又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這就是這敵人來自於南方,來自於大明賦稅的重地。

  以前的敵人,都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們窮困潦倒,雖然彪悍善戰,裝備就是不精,糧草也都不足,沒有辦法,沒有能力對京城這種城市進行圍困。

  但是這一次不同,來的可是奪去了大明半壁江山的華夏賊,他們有多麽的強悍,他們在半年之內,居然就橫掃了南方,奪取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大明最富貴的地方,都被他們奪取而去,才會落得今天這困苦不堪的結局。

  大明的體制,這便是兩京十三行省,但是南方基本上已經淪陷了,就算是北方精華之地的江淮和山東,也都落入了華夏賊之手,現在敵人的大軍,更是攻破了天津衛,前鋒直撲京城。

  這樣子的場面,真真正正的震驚到了這些官員,也令百姓都為之害怕。

  他們都在恐懼的想到,難道傳了兩百多年的大明,居然就無以為繼了?

  這時候也有官員不合時宜的提出,是不是應該遷都了。

  大明帝國的首都,一開始是在南京,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以後,覺得在南方一是不安全,第二就是沒有辦法對付強大的蒙古帝國,這才選擇遷都。

  遷都以後,大明歷朝帝王,那是美其名曰:天子守國門!

  北京城就在九邊重鎮之後,守在這裡,確實是有守國門之說。

  這樣子,雖然是方便了對付蒙古人,也都令天下的賦稅,非常艱難的送往這裡,後來在疏通了運河以後,才得到了改善。

  北直隸一地,所產的物資,是不能滿足本地的需求,必須通過整個南方或者是天下的供奉,才可以滿足京城和九邊重鎮的需求。

  據說當年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以後,馬上就把都城遷到了他的老巢,但是他的兒子朱高熾則是一個務實的人,因為這樣子就令朝廷的開支大大的增加,所以他在位期間,就已經準備還都南京,至少在這裡,可以輕易的獲得全國錢糧的供應,就以本地一地的糧草,也都可以滿足本地的需求,方便打持久戰。

  但是朱高熾死的早,他的兒子宣宗皇帝同樣也都不長命,到了他們的孫子正統皇帝朱祁鎮的時候,又發生了土木堡之變,遷都之說更是無從說起,而且百年來,百姓和官員也都習慣視這裡為最高的權力核心,神聖的地位不可動搖。

  但是今時,可是不同往日了,大明失去了半壁江山,失去了所有的賦稅重地,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京城和九邊重鎮,不可能獲得來自南方的錢糧供應,沒有了這些地方供應,又處於華夏軍前鋒直接的攻擊之下,這樣子何不遷都,以避兵鋒?

  既然現在的北京,已經如此的窮困,如此的內外交困,又面臨著敵人的重兵圍剿,何不遷都洛陽或者是西安這些千年古都,重振旗鼓以後,卷土重來?

  對於遷都之說,崇禎皇帝拒絕了,崇禎皇帝說的很明白:“祖宗把首都定在了這裡,這裡就是大明帝國的首都,朕也都不會再退了。”他知道這一退,估計就永遠都回不了京城了,也就永遠的丟失了這一片地方了。

  崇禎皇帝他說道:“現在國事艱難,萬方多難,但是朕一定會死戰到底,堅守不退,望眾卿上下一心,對抗敵人,報效大明。”

  天下畢竟還是老朱家的,朱家的皇帝拒絕了遷都,大臣們即使有再好的想法,這也不可能成行,大家只能夠望援軍能夠及時抵達,打退敵人,保住大明的最後一座巨城。

  隨著華夏軍的攻略,大明排名前幾的幾大巨城,一一的落入了華夏軍之手,變成了敵人的地盤,京城成為了他們最後一座,人口百萬級的城市,也就是最後的依靠了。

  面對這樣子的局面,皇帝別無選擇,也只能夠選擇與他的內閣大臣,共商大計,希望能夠想出一些好的辦法來應付眼前的危局。

  崇禎九年,溫體仁內閣的幾位成員,錢士升,四月免;張至發,六月晉禮部尚書,十月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

  ;林焊,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正月入,六月卒;黃士俊,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六月入,十月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孔貞運,晉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六月入,十月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賀逢聖,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六月入,十月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

  溫體仁去職後,朝野震蕩,周延儒接替,再任首輔,錢士升被免,林焊卒了以後,又加入了,劉宇亮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傅冠,晉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薛國觀,晉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軍機。

  一眼看來,人才濟濟,個個來頭不凡,他們飽讀詩書,滿腹經綸,說起治國救國的良策,也都是頭頭是道,滔滔不絕,但是到了現在這生死危急關頭,個個都眉頭緊皺,一言不發。

  現在內閣之中,資格最老的自然就是張志發,此人早在崇禎五年就已經入閣,八年已經是那個次輔,位居溫體仁之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常理來說,溫體仁被乾掉以後,就由他來接手,原版的歷史就是如此,但是周延儒強勢的空降,成為了首輔,他繼續當他萬年的次輔。

  現在好了,堂堂大明帝國的首輔外出禦敵,都讓敵人給活抓了,張志發他就別無選擇,成為了新一任的內閣首輔。

  皇帝在聽說周延儒被生擒活捉以後,沒有猶豫,沒有經過廷推,直接就任命張至發為內閣首輔,由他主持內閣的工作。

  國不可以一日無君,內閣不可以一日無首輔,國事已經艱難至此,如果沒有首輔主持工作,只會令他們的處境,更加的艱難。

  張志發自從入閣以後,每時每刻都是想坐上這一個位置,看著這位置,他的口水都流出來了,眼睛中恨不得伸出手來。

  但是此時此刻,皇帝力排眾議,不經過廷推,直接就任命他為內閣首輔,這讓他非常惶恐不安,下意識覺是不妥,馬上就請辭。

  張至發他可是知道,這時候選他去當內閣首輔,真心不是什麽好主意,這位置也都不好坐,簡直就是坐在火上烤,前二任首輔,溫體仁和周延儒,那一個有好下場?壓力巨大,內外交因,想全身而退都不行。

  自己接手以後,國勢日蹙,處境更加困難,只會比前二任更加難處理,也就更難搞,他馬上道:“老臣年老體衰,精力不足,恐難孚聖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