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誰寫的
蘇在方堅決不認同這種不剿匪也是政治正確的理論,話說之前他還給蔡姑娘出了注意,故意買通了一個溫和山寨試圖扮演苦肉計,打算造成池州境內的大新聞,進而掀開池州境內的剿匪呢。
只是說面對蔡攸這樣的人物,現在火藥味那麽濃厚,蘇在方真不敢隨便說話了。
張紀倒是不怕蔡家的人,不過暫時表現的很寧靜,把蔡攸的話仔細想了許久。
客觀說蔡家的為政思路和官聲道德那真不敢恭維,是肯定有問題的。可惜在這個比爛的時代裡,就張紀所知,趙挺之做的那也真不地道,作為蔡京系的叛徒,上台後一刀切大轉向,從政治技術上講本身就是錯誤的。
從品行道德講呢,老趙相公的改革不是為了國朝利益,而是為了把老主子蔡京系全部拖走打死,想走出蔡家的陰影。於是這就不可避免的把中書門下這個國朝政策公器,帶入了報私仇的路線之上。
其後趙挺之很聰明的借助了一群聲望隆重的大儒助威,又打出了清楚腐敗保護民眾的嚴打口號,一時之間看似聲勢浩大,卻就是處於失控的邊緣。
蔡攸未必是什麽好人,所說所講……也有為蔡家推卸責任的嫌疑。但既然是辯論就必須給他申辯機會,現在聽完後張紀也楞了少頃,覺得在技術上他有他的邏輯和道理。
“那知州大人以為,此局如何可解?”
這是張紀在這論壇第一次發言,好奇的看著蔡攸。
這真不是一般人,所以蔡攸很客氣,略苦笑的神情搖頭,“先生之提問還真難住了本州,池州現為國朝金融命脈,一定不能亂。具體怎麽處理本州真不知,不過有一點很確定,沒把握的時候多看少動,這在任何領域都基本錯不了,先生以為然否?”
張紀遲疑頃刻,隻得微微點頭,“大人所言有些道理。”
蘇在方心中苦澀,原本還以為張紀會以新奇的觀點和特別的威望猛反駁蔡知州一把,為書院以及發言學子挽回些面子呢。
另外張紀又想到了早先那篇趙誠的策論,那思路張紀不喜歡,但也不至於反感。於是之前沒太在意,現在聽聞了蔡攸的一番頗為激烈的吐槽後,張紀發現,一些思路上趙誠所論和蔡攸的一些觀點匯集了,重疊在了一起。
蔡攸的執政理念和思路的確是有問題,但限於角度新鮮以及他特殊的身份,既然兩種觀點匯集重疊後,也導致張紀頗為驚訝的又朝趙誠所在的遠處看去了一眼。
遲疑少頃,張紀從袖口中把那份早先沒看完的文章拿了出來,開始觀看後半部分。
在這之前限於家學影響,限於父親張叔夜是個大槍杆子性格的酷吏,張紀在一些方面的思路是真喜歡簡單粗暴的槍杆子思路的,於是非常喜歡《管子》第一講課程中趙誠那直接簡單的說法。
其後拿到趙誠的作業後,卻發現思路變為了曲線,那家夥似乎有意的開始說這屆廟堂喜歡的東西,變為了一種近乎妥協的政治思想植入模式。於是從老師個人喜好角度,導致張紀對趙誠的文章興趣大減了。
但鑒於她剛剛認為蔡攸說的有些道理,兩相結合、全部看完之後張紀又楞了楞,頗驚訝的再朝趙誠看去一眼,現在,對於這篇文章的態度真就有了不少的轉變。
現在張紀的理解就不同了,趙誠的思路不能簡單的算是文人的“慫”,竟是和蔡攸的思路差不太多,是一種打不過就迂回,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新鮮思路。
客觀的說,現在張紀認為趙挺之若真有趙誠這思路和見地,那他就不至於把政治搞亂了,興許蔡家就真的一次就涼透了。
這麽深想了下去,張紀竟是看著文章略有些發呆。
蔡攸當然不能免俗,很對張紀有偏愛和興趣,便湊近插話道:“先生在看什麽?”
張紀想了想,推薦的樣子順手把文章遞給蔡攸:“一個學子寫的,多次觀看後,倒也頗有些意思,知州相公若有興趣便拿去讀讀,興許你真會喜歡。”
蔡攸平時可沒興趣看這種長篇大論。主要是因大美人張紀推薦,且這裡氣氛已經破壞,蔡攸不打算發言聽講了,左右沒事就接了過來開始觀看。
初期覺得書法和詞句語法都不合格,有些皺眉。
不過礙於張紀的面子,又耐著性子看了幾頁,蔡攸的倒是眉宇開始舒緩,覺得有些意思了。
哪怕現在這裡是論壇,許多人的聲音也逐步的落下去。驚訝著這一幕到底怎麽回事,蔡攸竟是有功夫拿著那長篇大論的東西看得津津有味?
作為為數不多知曉內幕的蘇在方,臉色更加難看了,觀察了一下形勢卻沒辦法,總不能再次打斷蔡攸的思路。便又看著遠處的趙誠大皺眉頭的尋思,這難道是奸臣和奸人所見略同、惺惺相惜?
蔡攸很有興趣,這的確是很有意思的視角和腦洞,能不能成先不說,這初始思路本身就非常對蔡攸的胃口。
差不多張紀輕聲問了句:“知州相公以為此篇如何?”
蔡攸有一定的城府,不至於當眾大聲叫好,暫時也還沒看完,便只是把這份文章收入了袖口,“先生不反對的話,本官帶回去慢慢看?”
“自是不能反對。”張紀微微點頭。
蔡攸又低聲問:“誰寫的?”
張紀以目光指引的樣子,朝遠處的趙誠看了過去。
順著她的目光看了一下,蔡攸微微一愣,觀那趙誠隻白淨清秀像個書生,大抵氣質等等綜合來看卻只是個落魄書生?
就此,蔡攸內心裡頗有些失望。
因為這對於蔡攸是很實際的一個問題,能有此番論調者,如若能如同蘇在方一樣的有名有姓有家勢,自帶資源和名望的人,那對於蔡攸就是真正的天作之合,除了能解決一些問題,還能引入陣營獲得很大的噱頭,分化反對派內部。
就算不是蘇在方這等級的人也可以,那至少要底子更扎實一些,要能引經據典把文章寫的入得了廟堂,能以文采和書法、博得今上高興那自是最好。這代表了可塑性。
又或者是已經考起進士做了官的人,哪怕沒有根基,蔡家一提攜點撥不就有了嗎?
但面對的是連舉人都不是的趙誠,無名無姓沒任何底子,思路新奇文章寫的好,但看得出來對典故和經義的積累還是不夠。
本著市儈和實際角度出發,蔡攸哪怕喜歡這樣的人,卻也明白要捧這樣的人所花費的資源實在太大,還面臨捧不起來浪費資源的風險。有這心思的話,捧其他可塑性更強的人會見效更快,風險更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