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第382章 逐漸走向自給自足
  第382章 逐漸走向自給自足
  對於吳起和馬晗的經營模式,馬躍是非常讚同的,說白了,真要是有眾多強大的敵人打來了,跑就是了嗎。再說了,雷神城分部好歹也有六千的正副兵呢,一般的敵人也打不過雷神城分部不是?
  海部落的耕種重心畢竟還是在溫暖區,留給雷神城分部的大牲畜並不多,大致也就四千頭的樣子。這就不少了,多少是多?
  吳起也知道,這些大牲畜要是留在溫暖區,能開發出的新耕地更多,糧食產量會更大。

  當然,雷神城區域有自己的優勢,適合種植地瓜和冬小麥。海部落不能總吃土豆不是?即使溫暖區玉米的產量,大部分也都喂了大牲畜了呢。

  你以為飼養這麽多的大牲畜很容易?雷神城區域有嘯山谷地這不錯的草場,平時有草吃的大牲畜還是可以的。苦逼的海神城和太陽城區域,被氣候糟蹋的周邊草原都快荒廢了。

  要不說太陽城連六千大牲畜都養不起了呢,還運回了海帆城四千大牲畜呢。

  海神城連兩千大牲畜都養不起了,乾脆,隻留下五百隻大牲畜,剩下的也都送回了海帆城。真要是敵人打來了怎辦?往就近的大森林裡跑唄。

  海神城是海帆城海運聯系太陽城的重要海邊中轉站,目前的鹽產量也不錯,也不能丟的嗎。

  海神城附近的大森林裡,原來的牛頭城被雲部落佔據了,每年的蘿卜產量還是蠻多的。既然海神城又重新是海部落的了,蘿卜能交換到鹽或者更抗餓的土豆,雲部落也是願意的。

  或許是森林覆蓋的緣故,牛頭城附近的耕地被氣候影響的不大。盡管耕地不算多,蘿卜的產量也是不少的。

  蘿卜是好吃,終歸不是主食,所以,牛頭城的雲部落把自家的蘿卜收成大多換成了海部落的土豆,也算是各得所需吧。

  海神城換到蘿卜,醃製成鹹蘿卜乾反補了海帆城的餐桌,意義也是不錯的嗎。

  大森林裡的很多小部落挖到煤,也運到太陽城換土豆。總之,海部落的土豆意義重大,人,最重要的還是食物嗎。

  海部落和南方大草原人的這次大戰,南方就近的大草原估計也沒啥草原人了。一定的時期內,無論是海神城還是太陽城,都是安全的。

  海部落戰勝了草原人大軍之後,盡管失去了東海島、邱海城、靈果島、白霧島的諸多據點,一年多了,海部落依然沒有反擊的意思,讓很多周邊大部落也安心不少。

  可是,逐漸的,海部落的對外貿易也在不斷的縮減。海部落的耕地面積是在不斷的擴大,糧食的總產量也不斷的在提高。可是,海部落對外需,減少的太多了,哪怕是鹽和銅,交換的數量也有限的很。

  海部落在太陽城發現了巨大的銅礦,這已經不是啥秘密了,海部落減少銅的進口,也可以理解。太陽城的鹽山產量也不少,再加上海神城和海帆城的鹽產量,差不多就行了,沒必要大肆進口鹽了。

  至於自家生產的大批糧食,糧食這玩意,永遠都是不夠的,用糧食交換外貿物資,這時代,總是不劃算的。

  好在,銅犁鏟的技術已經流出出去了,周邊大部落自家的銅犁鏟產量也在逐漸的增加。各大部落逐漸有點自給自足的味道了。

  隨著冬小麥的第二年大豐收,海部落外貿的重點變成了小麥,這玩意磨成麵粉,好吃!也貴啊!你愛換不換的,小麥的好兌換比,一般的大部落也換不起的。

  東海島的天狗部落佔據了鹽水湖,鹽產量很大,自家不缺鹽,這是海部落的小麥最大的交換對象。你天狗部落用鹽換小麥,這沒問題。

  其他的任何物質,海部落都沒興趣,小麥就算換不出去,自己慢慢磨著吃就是了,麵粉也是主糧啊。

  海帆城的海貿逐漸的在減少,或者說是馬躍刻意這樣做的。論起自給自足的能力,誰也比不上海部落。減少了海貿,來往海帆城的海船幾乎也沒有了,這樣好,消停!
  海部落和溫暖區的周邊部落的民族大融合,導致自家的部眾也越來越多了,本身海部落自身的糧食消耗就很大的,盡可能的給自己的部眾多留一下口糧,有啥不對的?海部落的人倒是覺得神棍這樣的決定是英明的。

  海部落的海軍規模在逐步擴大中,除了聯系海帆城和海神城的海運,大部分時間,海部落的海軍都在捕魚和捕鯨,極大的豐富了海部落民眾的餐桌。不管是啥海魚,都是菜不是?
  與此同時,海部落來回運輸的黑油已經第五次了,黑油的儲備達到了超級驚人的地步。海部落這樣穩定發展了兩三年,盡管太陽城方向的西進還沒啥進展,內部的發展已經很繁榮了。

  馬躍這幾年的修煉也在穩步的提升,修煉就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急不來的。

  從神山代表那能弄到火系中級靈石,對馬躍的修煉意義還是巨大的,馬躍的聚靈床可就是火系的。

  海帆城的人口還是控制在兩萬五左右,一旦有新增人口,原來的人口中的老弱就遷移出去一批,到南北兩分部,一樣可以乾活、吃飯!海部落的老弱一樣適合耕種,平時對田地裡的日常護理還更有經驗和耐心呢。

  溫暖區不斷的擴大耕地面積,重點還是在南北兩分部,所以,實際上,南北兩分部比海帆城還需要更多的勞動力。

  因為溫暖區的大牲畜太多了,不管是海帆城還是安倍兩分部的玉米耕種面積也在逐年的擴大,大牲口要吃,人呢,適當的也要吃一些的,一年到頭的都吃土豆也不行啊。玉米倒是不錯的飲食調劑品。

  玉米這玩意,人吃的話,不用非得磨成粉(大牲畜吃,不磨成粉是不行的),掰下來直接煮著吃、烤著吃就是了嗎。

  這樣的循環兩三年,直接導致海帆城的人口年輕化了,可戰的正副兵比例也在不斷的增加。沒啥不好的,上次和草原人的大戰,海帆城裡就是吃虧在兵少上。守城的老弱比例太大,導致的傷亡也無謂的增加,不值得!

  海帆城的孩子多了,純潔的信仰之力也就多了,對馬躍的修煉又是一大助力。

  教育部和宣傳部的工作早就理順了,孩子長大成長成為各級的指導員,再分配出去,指導員的存在,對不斷建立起來的海部落新的村落是最好的補充。

  孩子剛長大,沒經驗沒關系,在村落裡先鍛煉著嗎。經驗是啥玩意,就是在工作中不斷的積累起來的嗎。

  虞山、天熊、張峰、劉塔,就是海部落的指導員逐漸成長起來的大將,很好的榜樣作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