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繼承權
夏梓晗知道後,想著夏世明一家子要個宅子住,就出了銀子,將它買下來,也省的夏世明搬家麻煩。
雖說當時過戶時,房契上寫的是夏世明的名字,但耿直的夏世明一直都記得,這棟宅子實際上是夏梓晗的,不是他的。
以後,等兩個小兒子長大娶媳婦了後,這棟宅子,他會還給女兒。
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沒出息的大兒子,竟然還惦記上了這棟宅子的繼承權。
夏世明那叫一個氣。
他指著夏梓江,罵道,“沒出息的東西,你母親為你購置宅子,你還嫌小,可我們這一大家子還只是借住在你大姐的宅子裡,你有什麽好嫌棄的,嫌小,那你就給我滾出去,自己自力更生賺銀子買宅子去,有本事,就別靠父母,白手起家。”
夏梓江摸著被掃把打疼了的肩膀,也氣哼哼的不行,他反駁道,“誰不知道這棟宅子大姐已經給了我們,大姐那麽有錢,豈會在乎這麽點銀子,爹,你是不是也想把這棟宅子留給燁哥兒?”
“你們三兄弟,我誰也不給,這棟宅子是你大姐的,以後,我要留給你外甥女做陪嫁之用。”夏世明一臉認真道。
說著,他就看向聞訊趕來的夏梓燁和夏梓海,嚴詞宣布道,“正好,你們兩兄弟也在,你們給我記住了,你們要好好學習,以後入朝當官,為朝廷效命,至於這棟宅子……這是你們大姐出銀子買的,以後就得還給你們大姐,我們夏家的人,一身骨氣,不能白白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算是你們大姐的,那也不行。”
“不過,你們放心,這次你們姐夫給我拜年錢,爹手裡頭還留有一些,明兒個,我就讓人去給你們也一人尋一棟小二進的宅子,三個兒子,我誰也不偏向,你們以後置家的產業,我也會給的一樣多。”
夏世明想著自己手裡頭還留有不少銀子,再置辦兩棟小二進的宅子和幾個小莊子也是夠的。
剩下的一些,就留著給兩個兒子娶媳婦和分家時給他們的置家費。
夏二太太聽得夏世明要把這宅子留給夏梓晗的女兒做陪嫁,她先是一愣,心裡有一股不舒服的感覺從心底冒起,但很快,她又想通了。
當年,要不是夏梓晗出銀子買了這棟宅子給他們住,他們豈能安安穩穩消消停停過這麽多年。
而且,夏家的日子能過的這麽平順,不都是因為有夏梓晗出錢又出力的幫忙麽。
要不是有夏梓晗三不五時的給銀子,夏家的日子只怕早就揭不開鍋了,特別是這次,世子爺一下子就給了三萬兩銀子,雖然口口聲聲說是給的拜年錢,可是,也唯有夏世明這個榆木嘎達會相信。
稍微有點兒腦子的人都知道,這隻手世子爺的一個借口而已。
夏世明想買山頭做祖墳地,又沒多少銀子,世子爺想要幫忙,可直接給,夏世明肯定會不要,所以,世子爺才用了一個借口,讓夏世明不收都不行。
這一點,夏世明沒看出來,夏二太太在收到禮單的第一天就猜出來了,不過,她沒有點醒夏世明,因為,夏家確實缺銀子,而褚景琪用的借口又恰好到位。
夏梓晗嫁褚家六年,也確實一文錢都沒給過給夏世明這個老丈人。
褚景琪把禮補上,也是正當合理的。
夏二太太這麽一想,心裡又舒服了。
有這麽一個細心體貼的好女兒和好女婿,她還有何所求?
人呀,就該懂得滿足才行,不然,總有一日會被自己心裡面的貪婪給害死
夏梓江見父親發話了,以後,兩個弟弟的待遇和他差不多,這心裡才好受了一些。
轉念又一想,這要分出去單過了,手裡頭有鋪子莊子,還有銀子,又沒人管著,豈不是更自由?
以後,自己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想買什麽就買什麽,再也不會有人在自己買了一隻鬥雞之後罰自己去下跪,這多好?
一想到自己以後自由自在的日子,夏梓江心裡最後的一點兒陰霾也消失了。
他臉皮也厚,不用夏世明吩咐,就沒臉沒皮的跟夏二太太道歉,還向夏世明懺悔。
夏世明見他不鬧了,也松了一口氣。
等到大家都散了後,夏世明去了前院,果然喊來一個管事,讓他幫著在附近買兩棟小二進的宅子。
“最好是兩棟挨著的。”想到兩個小兒子感情好,相處融洽,夏世明又補充了一句。
管事應了,就退出去了。
不一會兒,夏二太太親自端著一碗排骨蓮子湯走進來。
見夏世明喝了後,夏二太太坐著,也沒收拾碗就走,而是問道,“要賣兩棟宅子,你手裡頭的銀子夠不夠,不夠,我這裡還有些。”
“夠了。”
他手裡頭還有兩萬多兩銀子呢。
女婿給的三萬兩銀子,加上他之前攢的幾千兩銀子,而買山頭隻用了一萬兩千兩銀子,還剩下兩萬多兩銀子,足夠給幾個兒子置辦一些產業了。
夏世明就決定,先買兩棟小宅子,等把宅子買了後,在看剩下的銀子,給幾個兒子置辦一些別的產業。
還得留下四千兩銀子,三個兒子一人一千兩銀子的置家費,他自己手裡頭也得留下一千兩銀子備用,總不能把銀子都用沒了,再讓女兒給吧。
夏家,總是要三個兒子自己撐起來,總不能讓女兒接濟一輩子吧。
夏二太太就小心翼翼的建議道,“老爺,若是要置辦產業,我們不如讓郡主幫幫忙,郡主手底下有人,他們出面去買的宅子莊子鋪子也便宜,比我們自己去瞎碰要合算的多。”
夏世明下意識就想搖頭,不想去麻煩女兒,可是……轉而一想,若是日後被女兒知道了家裡置辦產業都沒告訴她一聲,那她會不會覺得他這個父親沒把她放心上?
“老爺,郡主說了,家裡有事就去找她幫忙,聽說郡主手底下有一個莊頭專門四處遊走,認識的人多,哪裡有莊子鋪子要出賣,他都知道,比起我們自己去買,要事半功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