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生活在漫威的那些事》很抱歉,我棄坑美漫了
  很抱歉,我棄坑美漫了
  首先給大家說一句抱歉,這本書實在是不想寫下去了。

  停更了很久,我一直在想,我到底為什麽要寫這本書。

  現在再回頭看看所有的一切,真的感覺自己的行為好像小醜。

  問題的根源,其實很簡單,美漫到底是什麽。

  在我6歲的時候。

  我媽就拿現在早就被淘汰的道滿vcd在家給我看了克裡斯托弗·裡夫的超人。

  那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漫威,也不知道dc,甚至不知道這是漫畫改編的。

  但是那又怎麽樣呢?對於那時候的小孩子來說,那就已經很吸引人了。

  雖然現在看來那已經是很俗套的故事,但是那就是我對於美漫的起源。

  然後,這個事情就過去了。

  和很多人超級英雄起源源自托比版蜘蛛俠不同,在早期三部曲上映的時候,我對蜘蛛俠並不感興趣。

  但是在那之前,我就已經通過電視台或者現在已經變成歷史的租碟屋看過了戰神金剛,變形金剛等等很多美漫早期動畫作品。

  不過即使是那個時候,我依然不知道美漫的公司,也不知道超人叫做超級英雄。

  而我真正對超級英雄漫的入門。

  是2005版的神奇四俠。

  我也不記得是怎麽回事,反正,在那一次之後,我忽然間地就知道了漫威和dc。

  於是,我忽然間知道了,我最早在小時候看過的超人,其實只是漫畫裡一個巨大世界裡的一個角色。

  然後,我知道了蝙蝠俠。

  在看完了蒂姆伯頓的蝙蝠俠後。

  可以說是徹底地打開了我對於超級英雄漫的大門。

  我幾乎補完了所有當時我能夠找到的所有超級英雄電影,甚至包括那些票房崩潰毀掉了蝙蝠俠和超人的華納迷惑作品。

  但是,這一切依然不能滿足我當時的興趣。

  我開始利用寒暑假裡補習班空隙少量的閑暇時間通過當時簡陋的網絡查找任何在網絡上能夠找得到的關於漫威和dc的任何消息。

  然後,我看到了兩部動畫。

  一部是當時正在連載的emh,另一部是dc的超人正義聯盟。

  這兩部動畫,徹底地將那扇門向我推開了。

  我不再滿足於僅僅觀看這些。

  於是,我開始看漫畫了。

  於是,我開始看《內戰》,開始看《至黑》,《至白》。

  角色不認識,就上網查,而在那個時候,美漫在國內的風靡程度遠不如現在,很多二線角色根本就找不到科普。

  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看得很開心。

  當漫威的mcu剛開始的時候,我身邊的同學,幾乎沒有人看美漫,甚至於就連mcu的電影,其實很多人也根本沒有興趣。

  對美漫的喜好根本就找不到幾個可以交流的人。

  我記得我們幾個當時討論魔獸劇情,討論美漫的人,甚至經常被別人覺得愛好奇怪。

  但是,那真的是很快樂的時光。

  說這麽多,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寫這本書,並不是為了像很多其他所謂“同人”那樣,單純地以美漫作為一個可以隨意凌辱肆虐的背景,來滿足發泄的欲望。

  我希望不論是我,還是我的讀者,都可以尊重那些角色。

  這個尊重,並不是說,美漫的角色就一定好,一定對。

  而是要尊重這個角色所代表的符號。

  在我看來,美漫和日漫最重要的區別,就是美漫的角色,其實並不代表這個角色本身,這些角色,其實代表的是一種社會符號。他們其實是無數創作者,在以一個角色基本設定為框架下,根據自己的理解,所創作出來的一個集合體。

  如果你看蝙蝠俠,看到的只是羨慕他真有錢,又或者是把玩梗的五五開當真,亦或是隻關注與他為什麽不殺人,我覺得這就太片面了。

  美漫的超級英雄,所代表的並不是一個絕對對和錯的界限。

  蝙蝠俠不殺人,你當然可以認為他做得不對,因為如果他殺光了粉絲團,確實可以萬事大吉,因為所有讀者都知道蝙蝠俠不會變壞。

  很多人以編輯不會讓超級反派死亡而作為不殺原則的借口,卻不認同自己堅信蝙蝠俠即使殺了粉絲團也不會變壞不是另一種站在上帝視角下得出的結論。

  當然了,蝙蝠俠的不殺原則其實本來就是因為社會環境而產生的東西,只不過,這個不殺,反而成為了他獨有的魅力。

  而相比起僅僅只是爭論表象,更令人惡心的,是很多人開始為了自己的惡意而刻意扭曲角色形象。

  就像是我在文中提過無數次的,關於蜘蛛俠。

  蜘蛛俠的人設其實非常簡單單純。

  不論是彼得帕克,還是邁爾斯莫拉萊斯,他們就是一個想要去做些好事的單純的少年。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是的,這很單純,很天真。

  但是單純與天真,本就是蜘蛛俠的魅力所在。

  單純與天真,從來都不是一個應該鄙視的品格。

  你可以說現實裡沒有這種美好的人。

  但是既然你們可以說出,這是虛擬作品,為什麽要將邏輯,我只要爽就可以了,為什麽又要對一個明明是一個代表了純真希望的東西潑髒水?

  而與蜘蛛俠相對的,懲罰者。

  我寫了這些,就是想寫出為什麽這是反英雄。

  但是,很多人依然不願意正視他們“偶像”的真實表現。

  這就是美漫的現狀。

  我並不是那種會說,啊,這都是圈子大了帶來的壞處。

  只有圈子大了,才會有生機,才能正常發展。

  這本該是一件好事。

  任何一個東西,總有不懂裝懂葉公好龍的人,這絲毫不奇怪。

  可是,如果連美漫創作者本身,也被這些葉公好龍的人帶偏了,認為他們應該去迎合這群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現在罵mcu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漫畫黨”站出來噴蜘蛛俠不好。

  但是,我其實一直沒覺得mcu的蜘蛛俠有太多不對勁的地方,或者說,在mcu的背景下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事實上現在回頭看看,仔細想,mcu的蜘蛛俠確實有些不對,mcu確實太過於放大彼得和托尼之間的關系了。

  漫畫裡那種後輩對前輩偶像的崇拜被刻意引導向類父子關系的確有些不合適,但是,這真的是mcu不合適的地方嗎?
  事實上,最令我厭惡的漫威電影,是複聯2和內戰。

  我至今無法接受漫威mcu對奧創的改寫。

  甚至於,也正是因此,我對於what if的動畫同樣產生不了好感。

  失去了和皮姆關系的奧創,已經完全淪為了一個簡單地“我想毀滅世界”的標準流程反派,他失去了那種哲學式的對於人性的思考。

  但是,這一切都是簡單地一句話可以解釋的,那就是,電影是為了賺錢的。

  而從現在的漫畫,也可以看得出,即便是漫畫,他們也在逐漸像,mcu式的方向靠近。

  更強的敵人,更大的設定。

  地球打,地球打完宇宙打,宇宙打完宇宙更強的boss打。

  可是,回頭看看。

  那些他們的代表作。

  大事件《內戰》,有多強大的敵人嗎?

  那僅僅只是發生在地球上,發生在人類間的故事。

  我最喜歡的漫威個人刊《仙宮007》,設定極大,卻僅僅只是局限在一個小而精致的世界裡。

  即便是隔壁的《至黑》《至白》,這同樣是宇宙級別的大事件。

  可是,在文中最令人銘記的卻是當回旋鏢破壞了無賴幫不殺小孩和女人的守則後,其他成員對他的懲罰,以及類似的其它這種種細節。

  超級英雄漫,從來都不是星戰。

  他真正的魅力從來都不是在宇宙大戰,而是當超級英雄腳踏實地回到地球的時候。

  所以,很多時候,大事件也就圖一樂,真看美漫還得看個人刊。

  所以,當漫威把視線轉回到個人的時候。

  “夜魔俠”的電視劇成為了他最好沒有之一的影視作品。

  當然了,那也不是他拍的,畢竟,口碑再好也沒用,迪士尼實在是太懂了。

  當漫畫本身也開始變成了和劣質同人一樣的“飆戰力”,“戰宇宙”,我開始不明白我寫這本書是為了什麽了。

  當我還在認真地閱讀思考他原本那些精品所代表的東西,並希望借助我微末的力量讓更多人看到美漫並不是很多人說的,“戰力混亂,為了需要強行加設定,亂開平行宇宙”時,他自己已經躺平開始這麽幹了。

  愛好者玩梗被湊熱鬧的人當成真相,而因為湊熱鬧的人太多,官方自己也就信了。

  於是,梗變成了真相,而那些知道這是玩梗的人才意識到,其實小醜是自己。

  這並不是一個笑話。

  而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隔壁垃圾到令人嘔吐的劇版泰坦。

  我為了讓讀者明白什麽是反英雄而費盡心思,他直接躺平,反英雄就是你們想的那樣啦~
  我究竟在堅持些什麽?
  於是,我開始悲觀,認為美漫藥丸。

  可是,現實狠狠地刪了我一巴掌。

  在去年,美漫的業績大幅上漲。

  你看,迎合市場才是正道,該完的從來都不是美漫,而是我們這些不合時宜的頑固派。

  讀者觀眾看到了他們想要的休閑,美漫公司得到了收益,他們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或許,我所喜歡的那個美漫已經永遠和將它帶出那個泥潭的斯坦·李一起永遠地離開了。

  現在的美漫,已經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了。

  它風靡全球,萬眾矚目,飛出地球大戰宇宙。

  卻唯獨不再是我所喜歡的那個能夠沉下心來認真描寫一個個除了擁有超能力之外沒有什麽不同的人,堅持著自己的某些信念在地球上生活的故事了。

  這本書到此為止了。

  原本計劃的奧創,仙宮故事之神,魔法與向斯坦李致敬的後續大事件都不會再寫了。

  畢竟,不論我怎麽寫,都只是徒勞的掙扎罷了。

  我所堅持的,已經不是美漫了。

  順便,我絕不會再碰同人了,寫原創那本就算是成績被這本吊起來打,我也心甘情願。

  那是我的故事,我的孩子,我不用再像這次一樣被惡心。

  不論成績多差,那本我都會寫完。

  不得不說,兩家真是老對手了,爛都一起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