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大明橫推諸天》第93章 十年的變化
  第93章 十年的變化

  天啟十二年十二月一日。

  大明帝都在徐光啟的主持修建下,運用上百萬苦力,最高達到五百萬苦力,三十多萬工匠,
  運送了全大明位面最頂尖的各種建築材料,歷經十年,總算是修築完成,面積達五百平方千米,豪華程度遠超隋唐長安,北魏洛陽。

  整個大明帝都呈現一個大圓形,大圓內部是一個內接正方形。

  意味著天圓地方,皇權正統,天命所歸。

  這樣把帝都分成了五個面積,其中弦與弧對應的弓形區域(東西南北弓形區域)是軍團衛駐扎的地方。

  而正方形以內,都是回字套回字,大城套小城、四合院這種模式。

  最外層的是外城,其次是皇城,接著最中心的是皇宮,其中皇宮佔地面積達到恐怖的二十平方千米。

  是原先皇宮的無數倍。

  要不是朱由校打下了整個亞洲,收刮了無數的金銀珠寶,根本建立不起這麽窮奢極欲的皇宮。

  十二監八局四司,全部算在了皇宮內。

  整座皇宮巍然而立,無數宮殿建築群鬥拱交錯,朱紅瓦蓋,流光溢彩。

  飛簷紅瓦,雕梁畫棟,栩栩如生。

  遠遠望去,整座皇宮古樸雄渾。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鬥角。

  各個宮殿都有明確的用途。

  皇極殿最為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在此舉行盛大儀式。內廷中最著名的是養心殿。

  城之南半部以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殿等等。

  皇極殿,朱由校舉辦朝會的地方,面積擴大了十倍以上。

  兩邊還有軍機閣、內閣、內政府、太醫院等各種機構。

  皇極殿前面是一個碩大的白玉廣場,朝臣由此而入。

  而許多皇家私人花園,只見是佳木蘢蔥,奇花燜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於石隙之下。

  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

  俯而視之,則清溪瀉雪,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沿,石橋三港,獸面銜吐。

  而后宮嬪妃居住的宮殿裡面,以純妃為例子,殿內是紗幔低垂,四周全用綢緞遮住,營造出朦朦朧朧的美感。

  陳設之物都是女子閨房所用,極盡奢華。

  精雕細琢的鑲玉象牙床,錦被秀衾,簾鉤上掛著無數東珠香囊,散發清香。

  而皇后張嫣比之更是誇張。

  …

  …

  皇宮之外的是皇城,裡面居住的都是皇族宗室勳貴外戚,從五品以上的官員。

  以及六部各部、五寺各寺衙門辦公的地方,以及祭天壇、國庫、武庫、太廟、鍾樓鼓樓以及各個大明皇家大學。

  大明皇家陸軍大學、大明皇家師范大學、大明皇家醫科大學、大明皇家黨校等等各類大學都在皇城之中,而且還預留了許多的空地,為以後擴招做準備。

  為大明源源不斷的輸送各類人才。

  雖然普通子民無權居住在皇城以內,但是皇城之中有各種商店店鋪,分布在東西南北。

  除了及其少量在官員、皇族宗室、勳貴外戚的手中以外,一些是屬於朱由校皇帝的私有商鋪,一些屬於大明朝堂國有商鋪。

  百姓可以每天在裡面購買貨物。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百姓買不到的。

  要是有錢,可以在裡面的客棧永遠居住下去。

  不然只能獲取官位或者立戰功得爵位。

  …

  …

  至於外城則是五品官員以下以及百姓居住的地方。

  佔據了整個帝都一半的面積。

  道路交通呈現井字形,井然有序,寬敞無比,還有專門的馬車通道。

  整個帝都各種排水措施做得十分到位,包括皇朝皇宮。

  每天都有專門的人員整理帝都清潔。

  道路兩旁都種上了各種花草樹木,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鮮花盛開。

  不會因為人多,而像某日不落國家首都哄臭無比。

  每晚還有明燈照明,雖然會消耗一大筆銀元幣購買燈油,但是大明帝都形象不容置疑。

  十年下來,大明財政投資了何止上億的銀元幣,要不是無數苦力都不要錢只需要吃糧食,十億銀元幣都難以修建下來。

  盡管這樣,朱由校還是不滿意。

  以後只能去諸天搶上好的材料再行修建了。

  反正京城外面預留了無數的土地作為日後擴張京城所用!
  這座大明帝都,足以容納上千萬人生活,可見其宏偉壯觀。

  工部以及兵仗局也算是在這十年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了,朱由校當然也沒吝嗇賞賜,賞賜了上百萬的銀元幣下去。

  除了錢財,還賞賜了皇家特質金元幣、青元丹、合元丹,以及讓一大堆該升官的人升官。

  大明已經廢除了軍籍、匠籍,儒家那一套在李養正、魏廣微等人的嚴厲打擊之下,新一代的大明子民除了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已經不再視為金科玉律了。

  而老一輩的或許還有,但是在整個大明政治大前提以下,也被打壓得抬不起頭來。

  百家爭鳴,各路學說,新生思想,層出不窮,不斷衝擊儒家傳統思想。

  新生的力量,是大明最磅礴的力量。

  到天啟十二年冬,大明每年各種糧食產量達到了驚人的三十五億石。

  各種養殖場在大明各個地方建立,養豬養牛養雞養鴨等等。耕牛也是兩戶人家擁有一頭,一家人的土地在農忙時期,基本可以耕種完畢。

  家家戶戶有余糧,還能每隔四五天割肉吃,比之以前,這日子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才是盛世。

  不是糠稀盛世。

  配上簡易化肥,產量也達到了朱由校的預期。

  抓的各個國家的苦力全部死絕,但是他們為大明的輝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全大明境內,道路基本修通,各個省府州縣鄉的捕快司也全部建立,

  加強了大明對各個省府州縣鄉村的管控。

  各個城池得到極大改善,新修築的城池也修築完畢,各個地方的礦產也挖掘大多數。

  這些都是幾千萬苦力帶來的成果。

  莫臥兒帝國(阿三)貢獻了上千萬的苦力人口,東瀛也是貢獻了上千萬苦力,以及亞洲各個國家,為大明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十年下來,苦力無一生還,哪怕每天吃得飽飽的。

  朱由校可一點沒克扣這些人的口糧,都是直接讓其吃飽。

  想想這些人在自己的國家,能吃一頓飽飯?
  能每天吃糠喝稀加點野菜就是神仙日子了,比如某糠稀盛世,就被無限吹捧,那些子民何曾吃過飽飯?
  朱由校讓其頓頓吃飽,這些苦力都是心懷感激,乾活就可以頓頓吃飽飯,甚至過年還有點肉沫葷腥。

  天下無數百姓官員人人都稱讚朱由校為古往今來第一聖皇帝!
  PS:謝謝大家的月票推薦票,拜謝大家支持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