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三天
朔州位於山西北部,舊稱“馬邑”,武德四年改馬邑郡為朔州,下設鄯陽、常寧兩縣;居於桑乾河上遊,西北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接雁門關隘,地勢險峻,自古以來朔州均是外族進攻中原必經之路,亦是中原王朝抵禦外族入侵重要屏障。
因朔州北、西、南三面環山,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易守難攻,對於抵禦外敵發揮著重要重用,歷朝歷代此地均是戰略要塞。在朔州境內河流眾多,還有長城作為屏障,長城以南則是莫南,乃是俟力苾可汗率領突厥部將駐扎生活之地,漠南亦是薛延陀部與大唐的緩衝地區。
薛延陀部若想入侵中原,勢必經過漠南,而俟力苾可汗率領的突厥軍則成為最大的障礙,必須完全佔領突厥之地,尤其是漠南對於薛延陀部更加重要,必須攻佔且收服突厥頡利可汗舊部才能高枕無憂。
李勣、李寬等人從京城出發日夜兼程,抵達至鄯陽縣東的大同軍城,此地乃是整個朔州大軍的駐扎地,乃是李世民親自設置的軍營,與其地方不同的是大同軍城的地處交界前沿,北邊與東突厥勢力接壤,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朔州軍的名號便是“大同軍”,因大軍常年駐扎此地,又與外族常年作戰,是一支經驗豐富的軍隊,故而李世民特意以軍隊名號設立一座城池,為了讓大同軍誓死守衛朔州,李世民敕命戶部、吏部、兵部將軍中將士的親眷安置在大同軍十裡的開辟出一座城鎮,與大同軍遙相呼應,形成獨有的軍城。
在大同軍城生活的百姓,不論老幼婦孺等均是大同軍親眷,且全民皆兵。正因為他們的親眷在後方,故而大同軍不僅為了大唐,也是為了保護家眷奮勇殺敵,屢建奇功。
李勣身為朔州行軍道總管,統帥六萬大軍,其中有兩萬人便是大同軍城中的士兵,其余四萬則是從駐扎在鄯陽、常寧兩縣的大軍,至於騎兵一千兩百均是大同軍。
大同軍城以其獨特的風格坐落在朔州境內,就像是生活區與作戰區結合在一起。李寬穿過大同軍城親眷居住的城鎮,沒有固若金湯的紅磚青石的城牆,均是沙土夯實堆砌而成,每家每戶都是自給自足,沒有熱鬧的市集,要想趕集則是前往二十裡外的鄯陽縣,每戶人家的房屋也都是沙土夯實築成的,屋頂除了草垛外再無其它,猶如貧困的山區似的。
雖然條件艱苦,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當他們一行人出現時候,不論老人還是小孩都會駐足觀望。片刻後,他們又繼續低著頭做自己的事情,像是什麽都發生一樣。
李寬皺了皺眉頭,這裡的百姓與其它喜歡熱鬧的不同,李勣微微笑道:“殿下,這裡既是他們生活之地,也是軍情傳遞的中轉地。當我踏入此地那一刻,想必大同軍已經得到消息在軍營外等候。”
“有那麽厲害?”李寬很懷疑,要真是這樣的話,此地不就相當於情報處,還是以鄉鎮為單位。
李勣看著旁邊滿頭銀發,看似老態龍鍾的老者,又看了看嬉笑打鬧的孩童,頗為感歎:“殿下有所不知,這裡生活的百姓與其它地方不同,他們既是百姓又是我大唐功臣之後,有太多的人親自送兒子、丈夫上戰場,回來的就回來了,回不來的就永遠沒回來,不論什麽結果他們都願意接受,就算丈夫、兒子都死了,可他們始終都不曾離開過此地。對於他們而言,這裡就是他們的故鄉。”
李寬對此毫無所知,這些人值得尊敬,這也是為何李勣放緩步伐從此地穿過,並沒有飛奔而走,以此表達自己的敬意。若不是他們必須盡快抵達軍營,或許李勣將會下馬走過此地。
正如李勣說的那樣,當李寬等人抵達大同軍營時,都尉、參軍等將領紛紛等候多時,就連其它兩個縣城的將領也都聚集在此地,等待李勣這個行軍總管到來。
“大帥!”眾人躬身行禮,李勣點點頭,直奔主題:“現在俟力苾可汗處可有來信?”
“回大帥,俟力苾可汗派人傳回消息說是薛延陀部不日抵達長城,西突厥軍將領沙缽羅及阿史那社爾均被薛延陀部軍擊敗,俟力苾可汗遵從陛下敕命退守至長城內,距離我軍三十裡出駐扎。”
李勣心中盤算著時間,他們從京城出發,現在已經過去七天時間,以此計算的話,薛延陀部大軍必定抵達長城以北的漠南,也就是說俟力苾可汗佔據的漠南之地被其佔領。
同時,李勣也想起皇上臨行前與他說的話,俟力苾可汗必定緊急收割農作物,帶不走的必會付之一炬。如此一來,給了唐軍調整時間,就算大度設率領的兵馬抵達長城,必會第一時間準備軍需糧食,眼下他並不著急。
“立即傳訊於俟力苾可汗,就說我朝援軍三日內抵達,務必叮囑其不可與大度設交戰,此時決定權在我們手中,只要拖延時間必能取勝。”李勣當即做出決定,傳信使者立即接令迅速的騎馬飛奔而去,又轉身看向李寬:“殿下,這是我能為你爭取來的最大時間。”
李寬感激地點點頭,自信滿滿的說:“謝大帥,三天時間足矣!”
大同軍將領均是面面相覷,他們不明白李勣與李寬兩人說的是什麽,而且他們也知道李寬的身份,不過在軍營中就算是親王,也不見得能指揮得了他們,因為李寬僅僅是忠武將軍虛職,並無實權,所以他們直接對李勣負責,至於李寬則是可有可無。
李勣爭取來的三天已經是最大的期限,李寬自然清楚,所以他沒有得寸進尺。身為一軍之帥,李勣肩負著千萬士兵的性命,任何決策都能決定著這次作戰結果,要不是念及李寬的身份,也算是給他這份面子,或許李勣也會置之不理。
另外,李勣也需要時間了解整個大軍的人員配置以及作戰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指揮大軍制定出最好的作戰策略。至於李寬,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什麽都不乾就是在軍營中選人,除了有軍職的將領外,其他將士都可隨意挑選,這也是李世民給予的敕命,李勣自然得配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