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後記
黃帝4128年,大宋帝國已經延續了近千年,超越了八百年的周王室,成為歷史上最長壽的帝國。
雖然這個帝國暮氣沉沉,卻仍然傲然鼎立在世界的東方,以世界兩層的人口,佔據整個世界四層經濟總量,令人不敢小視。
成就帝國偉業的主要原因,不能不追溯道真宗皇帝時代,被傳誦至今的偉大宰相王璿,至今無人敢說,自己超越這位宰相的成就,無論是政治結構,還是經濟模式,最後到科學理論,無不由這位宰相提出,按照他規劃的模式,穩步推進。
當代的科技的發展,人類走出了地球,踏入太空時代,回到過去的理論,不再是迷信,一些科學家驚訝地發展,王璿的某些理論,在當代也有著先進性,不能不驚訝萬分。
長久無人敢提出,但大家都有著疑惑,最終還是子午書院的一名博士生,提出大宋最著名的宰相王璿,是另一個時空平行時空的穿越者。
他的論點很簡單,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擁有全能的知識,更不可能在近千年前,認識到電力甚至核能,並對大宋近千年的發展,進行了一場宏大的規劃,這絕不可能。
大宋皇室和政府,甚至王家對此保持沉默,歷史學家卻不斷探尋王璿的迷,希望能找出其中奧秘,作為王璿一手創辦的子午書院,更是積極投身其中,並在書院大股東馮家資助下,成立專門的研究基金。
馮家之所以介入,也原因老祖馮立留下的手劄:馮氏一脈興盛,蓋出自王公子正手筆,當真神鬼不可測。
漸漸地,社會上引發一股熱潮,王璿的諸多事跡紛紛被挖掘出來,甚至連明秀和尚、秦臻、江雲、劉非等人,也被作為課題所研究,希望能從他們的事跡中,找出蛛絲馬跡。
當年,王邵並未主動收復薊北十三州,而是堅持兩年一大閱,最終在扶持仁宗皇帝登基,留下一後人,才飄然歸隱。
留下的王家一脈,繼承燕國公爵位,延續至今,成為大宋望族。不過,第二代燕公卻令人很感興趣,蓋因此公乃王璿與契丹蕭氏女,有郡主封爵的蕭無笙之子,令人們對二人之間的愛情,產生了濃厚興趣。
隨著不斷地研究發現,王璿與蕭無笙、景影甚至回鶻文寶公主的故事,被挖掘出來,這對於研究並無太大意義,卻讓演藝界像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一部大宋宰相與三個女人的故事的書,被一個網絡大嬸寫出來,充滿了悲情渲染。
兩年後,根據歷史相繼出品一代名相、大宋名相甚至大宋權臣一系列電影,還有專門描述王璿愛情往事的盛世前塵,不過頗為狗血,讓一陣宋流席卷整個亞洲。
不過,卻讓人們看到,一代名相糾纏的愛情,社會輿情紛紛,針對王邵應該與那個女子結合,展開一場大辯論,有慶幸蕭無笙和景影的,也有悲情文寶公主的。
更有甚者,連明秀也不能幸免,被強加進去,以明秀行走西域為基點,說明秀乃暗戀文寶公主,當大宋吞並甘州,文寶公主率部退入西州,明秀為了這位公主,孤身西行,有情人終成眷屬。
卻不知明秀大師在天之靈若知,會不會從極樂世界氣急敗壞地過來,把編劇導演狠扁一頓。
若非顧忌大宋皇室尊嚴,連劉娥恐怕也不能幸免,畢竟劉娥與王璿之間,那種相互配合的默契,令人有無限遐思。
至於秦臻、江雲、韋雙等人,無一不是大宋赫赫有名的戰將,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尤其是韋雙,在大宋朝廷海外擴展史上,絕對佔舉足輕重的地位,首登甘州城,率三千輕騎襲沙州敦煌,徹底降服歸義軍曹家。
後來,長年在西域經營,恢復漢唐對西域的統治范圍,甚至出兵大食,讓阿拉伯諸國聞風喪膽,若非朝廷攻伐薊北十三州,他以三萬余人幾乎要打到中亞。
其最後一戰,便是以萬余禁軍,合西域諸國兵十余萬,在西部牽製契丹,其行動迅猛如雷,從天山出發,由雁門入關,契丹聞風喪膽。其戰績,對閃擊戰的運用,連上個世紀歐洲名將古德裡安,也被稱之為“西方的韋雙”。
不得不說,當王邵歸隱的第三年,朝廷對契丹發動大規模反擊戰,幾乎勢如破竹,不僅收復薊北,連東京道也佔了大半,契丹一蹶不振,卻仍是敵人。
史學家還是從皇家密閣中,找到了當年王璿的策略:北伐非一日之功,蓄國力、練精兵、經海外,然後一卻而就。然,得薊北前伸東京以為緩衝,留其國以為激勵後人奮進。
說到海外,就不能不提另一位名將,同樣出身王門的高華,本就默默無聞,在新組建的大宋海外水軍,默默打拚了二十余年,終於在三佛齊一戰中,一鳴驚人,以萬余侍衛水軍,孤懸海外,徹底擊潰諸國聯軍十三萬,創造了一個奇跡。
隨之而來的是,大宋成立侍衛水軍司,高華秋率逐漸壯大的水軍,在侍衛馬步軍的配合下,水陸並進,僅用五年便征服了現代的東南亞。雖然,東南亞各國相繼獨立,但仍帶有漢家的烙印,甚至大宋帝國在東南亞,還有幾處飛地。比如馬六甲海峽北端戰略要地亞齊,是帝國最大的海外領地,不僅控制水道,卻讓大宋水軍,當然如今是大宋皇家海軍,掌控印度洋的前沿基地。
高華秋在海軍歷史上地位極高,被世界海軍公認為第一人,其提出的大洋決勝,沿岸控制,至今仍不失先進性。
東北附庸小棒棒國,甚至把他們歷史上的將領李舜臣,稱之為“大韓的高華秋”,卻被大家引為笑談。
高華秋以萬余孤軍,轉戰東南海域,竟大海決戰,沿岸控制,分化瓦解,集中兵力殲滅的經典戰例,至今仍無人超越。三佛齊之戰,他的那句“絕不拋棄任何一個兄弟”的經典名言,至今還在傳誦。
至於秦臻,那可是被稱為世界情報之父,江雲也不遑多讓,北伐的主要攻勢,由他坐鎮節製。
當然,少不了謝坤,這位大胖子培養的弟子,被後世科學界所推崇的便有二十余人,涉及科技各個領域。而他治學嚴謹,也被稱之為“科學之母”,無聊的影視界,以他為原型,拍了不少的學院青春劇,無外乎古代學子與仕女的愛情,結果被胖子以學業為重,棒打鴛鴦,幾乎比得上法海和尚。
不過,謝坤自身的成就也很矚目,火藥顆粒化,便在他手中實現,為大宋開疆擴土,立下赫赫戰功。
最神秘,也是在研究王璿課題中,被挖掘出的上官秋,引起史學家的興趣。作為一生未曾婚配的上官秋,被評價為王璿身邊第一謀士,根據研究發現,王璿的每一項成就,都有上官秋的影子存在,卻屢屢拒絕高官厚祿,僅擔任中等文官。
這位在史冊上僅三百余字傳記的人物,引起了史學家的關注,也引發影視界興趣,最終沒有逃脫被編輯的命運,無外乎暗戀蕭無笙,為了愛情,默默地支持王邵。
不過,隨著史學界對上官秋事跡的肯定,無形中卻消弱了王璿的神秘,既然每一件事都有上官秋的影子,難不成此人是穿越人士?倒底王璿是台面上的木偶,還是與上官秋一同開創帝國輝煌的開始,一時間,史學界又多了一道課題。
無論如何,皇宋的輝煌,自王璿起就被注定,雖說大航海時代,帝國處於一段時間的內亂,錯過了開始。但是,很快決出了勝負,王璿所謂的新興階層,在被壓迫了幾百年,這顆種子終於成長為參天大樹,舊貴族的瘋狂反撲,並不能摧垮它,反而在一位史詩般人物的帶領下,徹底終結舊貴族統治,新興階層成為帝國政治主體,大宋皇室被迫做出讓步,實施二元化君主立憲製,方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
這位史詩般的人物王之賢,也是出自王氏家族庶支,當他得到權力,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實現了王璿未能實現的願望,成立內閣政府和上下議事會,實行任期製,卻僅擔任兩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便主動退出。
自此,大宋上下議事會立法,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任四年,不得超過兩任,內閣的尚書必須由下議事會批準,方具有合法性。
自王璿開始,一直到王之賢,歷時三百余年,大宋完成了向帝國轉變的過渡,他埋下的種子,終於不再畏懼風雨。
史學界無法找出王璿是不是穿越者,反倒是在深入研究中,越發引起社會對王璿的熱捧,尤其是後期,他幾乎獨斷專行,強行推行新政,手段異常狠辣,尤其對待丁謂的手段,端地非常之毒辣,使之荊棘三千裡,開大宋雖不殺士人,卻留於惡地編管之例,若非王之賢帶領新興階層取得最終勝利,或許他會被冠以奸臣,列入傳記。
不過,他的強硬手段,被史學界慣稱為“大宋權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