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夢裡沒好人》第143章 137是非功過
  第143章 137是非功過
  賈璉悠閑自在,底線卻是暗潮洶湧。

  龍椅太高,皇帝陛下似乎沒有看清楚場間的暗流,卻是再時刻的關注著賈璉,見賈璉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

  皇帝揮手,禮樂聲閉,皇帝正準備開口呵斥賈璉,卻不想。宴席中間站一乾以戶部雲南司主事海汝賢為首的群臣,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給事中二十一人,禦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集體跪在殿中,一副死諫模樣。

  皇帝不解看了看付恆,付恆也不知為何,皇帝隻好開口詢問:“眾愛卿何事啊?”

  而這時,海汝賢聞風而湊道:“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謹奏:為了匡正君道,明確臣下的職責,求得萬世治安,我要直陳天下第一事。

  國君是天下臣民萬物的主人,正是因為是天下臣民萬物之主,所以責任重大。如果民生措置失當,就是君主沒有負起責任。所以臣子就應當盡量為君主服務,忠於職守,暢所欲言。臣子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君主的責任也才算盡到了。

  以前那種專圖討好,曲意逢迎,不讓君主聽到實際情況的人,如同賈璉之徒,現在用不著說他們了。就讓他們隨意吧。

  陛下您初登基時,立志要有作為,可是沒過多久,就被雜亂的念頭導引到別的地方去了。您把自己的剛強英明用到錯誤的地方,一味的玄修信道,以為能長生不老。

  陛下富有四海,卻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常常大興土木,大修宮殿廟宇。陛下不上朝處理政務,導致綱紀松懈敗壞。

  朝廷賣官買官,援用這種章程越來越濫,美其名曰推廣事例,導致豪強四起,名爵泛濫。

  您專門和方士在一起煉丹,不與自己的父親相見,人們都以為您缺少父子之情。

  您常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們都以為缺少君臣之禮。

  您整天待在皇后宮中不雨露均沾,群臣恐皇帝子嗣不勝,朝局不穩。

  天下官吏貪汙成風,軍隊弱小,水災旱災無時不有,民不聊生,導致流民暴亂象火燒一樣,越來越盛。

  自陛下登基以來,不過幾年就這樣,如今賦稅徭役越來越重,各級官吏都效法朝廷,盤剝百姓無度。陛下花很多錢崇奉道教,已經做到極致了。

  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此言一出,皇帝震怒,命左右“趣執之,無使得遁”。

  海大人也不恐慌道:“臣已買好了棺材,道別妻子,散了童仆,以死上疏,就沒想活著離開。”說完手持笏板向賈璉打去,口中道:“我打死你個佞臣。”

  還是佟科多眼疾手快,一個窩心腳把海主事踹了出去。

  賈璉連看都沒看一眼,繼續喝酒。

  而皇帝卻不準備放過賈璉,道:‘賈璉,此事是衝你來的,你就無話可說。’

  賈璉見皇帝點名叫自己,道:“陛下莫要誣陷臣,這人明明是在罵陛下是昏君,不如太上皇久已,怎麽成了衝臣來的。”

  皇帝氣惱,問賈璉道:“那麽愛卿也覺得朕是昏君了。”

  賈璉起身,佟科多還小心翼翼的拉了賈璉一下,賈璉不以為意,回到:“陛下自登記以來,外儒內法,軍農為本,錢權和一,遷民夫,調軍資與邊陲,鞏固邊疆大地。

  酸儒皆言陛下不愛信民力,卻不知陛下是何等的重視民生,治理黃河,修海堤,設立十三洋行與世界通商,至此一項,沒能為國斂銀三千七百萬余兩。

  歷朝歷代,國庫收入未有如今日之豐的,就連人口,我朝都有三萬萬人,此等不是太平盛世,何是盛世。

  此為陛下文治。

  再說陛下武功,我朝疆土之廣,遠超遠超,僅次於蒙古帝國,蒙古,藏的活佛貴族,都要金枝抽簽才能傳承,活佛轉世,要國家批注才可轉世。聖上之容,且在小乘佛教的佛像塔廟上。被奉為神。

  自古以來,同時收付,藏,疆,灣之地的唯有陛下一人。如此還要說陛下是昏君,哪我還真不知道明君是什麽樣子了。

  哪怕陛下一心向道,卻也不是真的崇尚道教,不過是佛教勢大不可控,陛下的製衡之策罷了。哪有什麽為了道教奢靡成風的。”

  皇帝一聽,臥槽,我原來這麽厲害啊,立刻大喜道:“說的好,可你在說說,為何如此了,這朝臣,還說朕是昏君啊。”

  賈璉道:‘士大夫所言的君明和昏從來就和民生,社稷無關。他們不知道這個國家軍隊有多強悍,不知道這個國家的百姓人口為什麽這麽多了,不知道這個國家稅負如何,就憑幾本聖賢書就當了官的人,哪裡能明白怎麽替天子牧民啊。

  他們所言的明君,無非是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君主罷了。說白了,就是什麽都聽他們的就是好皇帝,不聽他們的就是昏君。至於他們說的對和錯,有沒有用,不重要。

  國家滅亡了,他們換身衣服膝蓋一軟,依舊是士大夫,而國家的滅亡,全是昏君所為。’

  聽到此處,皇帝激動道:“說的好,一群酸儒,妄議朝政,不為人臣。拖下去收監。”

  連給這些大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這二百多小官,就這樣被拖了下去。

  皇帝心花怒放,似乎又找到了當初與賈璉打配合的時光,含情脈脈的看著賈璉道:“還是賈卿懂我啊。”

  賈璉笑了笑,又喝了一杯酒,道:“回稟陛下,臣喝多了,多有不適,可否告退。”

  皇帝不悅,卻也不能為難賈璉,就道:“準。”

  賈璉哈哈大笑,拂袖出門,口中念叨:“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皇帝聽聞,心中不悅去了,滿是悔恨,是啊,是朕負了賈璉,不是賈璉負了朕啊。

  朕總埋怨賈璉變了心思,可是真正變了心思的,卻是朕啊。朕與賈璉相處,後來產生了怨恨、埋怨,沒有了剛剛相識的時候的美好、淡然。全都是因為朕啊,而賈璉依舊是哪個賈璉從沒改變啊。

  如今朕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賈璉就是個容易變心的負心人,卻是不公的。

  形勢道如今,既然賈璉沒變過。

  那麽一切還是停留在初次見面的時候為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