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武唐攻略》第542章 這邊廂大臣跳腳,那邊廂學生聽講課
  第542章 這邊廂大臣跳腳,那邊廂學生聽講課
  天子病了,太子居然也病了!

  對於習慣了這父子倆身體不好的朝臣來說,任一人單獨病倒都不算什麽大事,然而,兩個人同時撂挑子,這事情還從來沒有過。哪怕是上官儀這樣頭腦清楚思維敏捷不像糟老頭的老臣,乍聽消息的一刹那也免不了覺得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至於郝處俊和李敬玄同樣沒好到哪裡去,惶恐之外平添憂心,一時之間,相當於國務院的大唐政事堂,安靜得仿佛連掉下一根針都能夠聽見。

  許久,李敬玄本能地問了一句:“這可如何是好?”

  這不是廢話麽?上官儀和郝處俊同時鄙視地看了這位同僚一眼,皇帝和太子同時病了,這國政當然是由皇后主理,橫豎就算這兩位在,一大半的權力也都攥在武後手心裡頭。

  然而,上官儀固然是曾經領教過武後的手段,也不想再以卵擊石和皇后作對,可要這麽眼睜睜看著武後順理成章接過大權,他卻不是那麽樂見其成的。至於郝處俊就更不用說了,他和武後的關系,可不是那麽融洽。

  就當一屋子三個萬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大眼瞪小眼的時候,一個書吏忽然十萬火急地衝了進來,雙手呈上一個卷軸:“通事舍人急報,登州刺史王喜送來加急文書!”

  登州!登州可是和平壤城隔海相望,別是出了什麽大事!上官儀心中咯噔一下,三兩步衝過去搶過那書吏手中的卷軸,匆匆展開一看,整個人就木在那裡動彈不得。郝處俊瞧著光景不對,遂湊上前去一看,這不看不打緊,一看之下,他那張臉頓時僵了。於是,李敬玄索性也不上去湊熱鬧了,直截了當地問道:“王喜在奏折上說什麽?”

  “雍王和英國公以及高句麗王族等一眾俘虜由海路抵達了登州。”

  李敬玄聽上官儀這麽說,不禁有些莫名其妙:“這遼東已定,雍王他們也確實該回國了,這是好事啊,你們為何還這般愁眉不展?”

  郝處俊見上官儀意興闌珊,遂歎了一口氣:“若只是回國當然是好事,但王喜在信上說,雍王是護送英國公一道回來的,這英國公先前再次突發重病,如今雖勉強上路,是否會在路上有什麽閃失還說不準。誰都知道,英國公可是將近八十了!”

  此時此刻,李敬玄登時呆若木雞。這怎麽什麽事情都湊到一塊了,皇帝病了,太子病了,如今既然連李績也撐不住一塊病了!他原本還計算著李績回國之後用他的名望撐一下大局,現在這所有計算竟是全都落了空!蒼天啊,難道你就不能放過我們這脆弱的心麽?
  於是,政事堂中再次陷入了難言的寂靜。那個報信的書吏看到三個大人物如此光景,站也不是退也不是,直到眾人目光好容易放過了他,他才小心翼翼躡手躡腳地往外退去。到了外頭髮現沒人注意到他的離開,他自是長長舒了一口氣,隨即一溜煙地朝內宮奔去。

  不多時,武後便得知了這個消息,心中百感交集。李績素來是李治禮敬有加的人,她也一向頗為禮遇,因為他是僅存的立國功臣。當初李績在立後的事情不表態,直接幫了她一個大忙;但之後卻在處置李義府的事情上,這一位還是不表態,結果讓劉祥道扳倒了李義府,算是折了她一條臂膀。盡管這條臂膀上已經長出了毒瘤,終究讓她心裡有了一個疙瘩。

  可這種時候若是李績也倒了……情形卻未必對她有利!

  “阿芊,重重打賞那書吏!”武後扭頭對阿芊吩咐道,旋即又加上了幾句,“你立刻出宮,宣許敬宗來見我,順帶捎上申若,我有事情囑咐她!還有,從寶庫中選十匹蜀錦,十匹越州輕容,還有兩方端硯,送到盧國公程處默那裡去!”

  長安城中一幅外松內緊的情形,而李賢這一邊卻是一幅外緊內松的情形。之所以外緊,那是因為隨行的高句麗王族以及一些重要的大臣和貴族是到時候獻俘昭陵的主角,少了任意一個都會是莫大的麻煩;之所以內松,那是因為李賢他們著實找不到其他事做,而李績雖說病了卻不是一味昏睡養精神的人,於是馬車中乾脆開起了兵法大講堂。

  “兩軍對戰在乎謀勇,然對戰之外,則在乎勢。”

  斜倚在軟榻上,身下鋪著厚厚的被子和墊子,腦袋後枕著李賢命人特製的枕頭,李績手拿一卷自己的兵法,對面前聚精會神傾聽的幾個人講述著“英公兵法”。從一個勢字,他引申開去無數,有戰場之勢,朝堂之勢,人員之勢,山川之勢,總而言之,他講得滔滔不絕,底下的人聽得心領神會,就連蘇毓作為唯一的女流之輩,也是頻頻點頭大有收獲。

  “所以說,現在的事情,也在審時度勢這四個字。”

  雖說最初的反應和李賢他們這些年輕人沒多大差別,但李績畢竟是腥風血雨中過來的人,驚詫過後很快也就恢復了過來——就算再氣急敗壞,這能挽回皇帝失明的事實?他又不是大夫,如今能做的唯有教好李賢這些年輕的,然後靜看事件發展罷了。

  登州刺史王喜為李績特別安排的座車經過了加寬加高設計,前頭愣是用了四匹馬,因此這車廂中坐了六個人也不嫌擁擠。這其中,倘若不是有蘇毓在場,李賢幾乎想學李績那樣躺著,此時聽完李績這一通勢論之後,他掐著眉心揉了兩下,便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師傅的意思我明白,橫豎母后執政太子監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事情輪不到也用不著我去操心,只要緩緩發布一些消息,朝臣們興許也禁得住。高句麗新定,新羅也不過是以力壓服,若是讓那些叛逆覷著光景突然反擊,只怕老薛也會忙亂一陣子。總而言之,以靜製動,我們正好在這路上好好休息養精蓄銳!”

  “人家都是說路途辛苦,偏生你居然說在路上養精蓄銳!不過,照這個走法,別說一個半月,只怕兩個月也未必能趕到長安,你就不怕回去了給天后陛下揪耳朵!”

  李敬業聽了李賢這話,立刻笑罵了一通,程伯虎更是沒好氣地一拳擂在李賢的肩膀上。倒是蘇毓想起了李賢用在馬車上的那幾個鐵圈似的小玩意,忍不住抿嘴一笑:“司空大人如今尚在病中,六郎可謂是找足了借口,這尊師重道四個字壓下來,誰能說他的不是?”

  “小蘇這話說對了,他就是佔我這個老頭子的光,趁機偷懶!”李績笑眯眯地揪了兩下胡子,那面上的皺紋仿佛都被這笑容撫平了,“過兩天就要路過冀州,你和三娘回去收拾一下,然後追上我們會合,大家一起回長安,既熱鬧又喜氣,怎麽樣?”

  蘇毓沒料想李績會忽然關心這個,不由一愣,低頭思索了片刻,想想這馬隊速度也就比爬快那麽一點,自己若是快馬加鞭一定能夠趕上,遂抬頭答應了一聲,匆匆出了車廂去和盧三娘商議。她前腳剛走,後腳車廂裡的李敬業和程伯虎就開始起哄了。

  李敬業的口氣中充滿了酸溜溜的味道:“六郎,顯見小蘇對你大有情意,否則怎麽會答應得這麽爽快?先是小許,然後是小蘇,你小子還真是豔福齊天!”

  程伯虎則是更直接:“我還是當初那句話,雖說我沒緣份,但要是你對不起她,我第一個不放過你!”

  李賢臉皮本就厚,面對兩人的打趣自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搶過李績手中那卷書就開始做聚精會神讀書狀。一旁的薛丁山猛地想到老爹這安東大都護少說也得當個三年,他和阿梨的婚事若是再拖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光景,遂也無心加入打鬧,一下子愁眉苦臉了起來。

  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素來是李賢的良好習慣,況且他那眼珠子原本就不在書卷上,瞅見薛丁山面色不對,他就笑嘻嘻地用腳尖捅了捅,隨即朝李績努了努嘴:“小薛,你爹不在,但陛下已經賜婚了,實在不行就讓師傅幫你去那邊提親。話說阿梨的義父老契苾在吐谷渾忙得不可開交,你老爹又在遼東,這一西一東大約都趕不回來,不過臨洮縣主在,大不了讓伯虎他老爹去客串一把女方主賓!”

  話音剛落,他就感到腦袋上一痛,一抬頭卻發現李績手中已經是抓著一把麻胡桃,而且正用極度不善的目光看著他。

  “我還沒說話,你就直接把我給安排出去了?人家是師長有事,弟子服其勞,你倒好,就知道給我找事情做!”李績吹胡子瞪眼地冷哼了一聲,一轉頭看著薛丁山的時候卻帶上了幾分師傅看得意弟子的快慰,“小薛你的槍法已經得了我七成精髓,算是我大半個弟子,至少比六郎這個半吊子強!你放心,就算死撐,回長安之後我也會把你的婚事給辦了!”

  這老狐狸,就知道偏心!李賢在心中腹謗連連,不過看薛丁山驚喜交加的模樣,他也就懶得出口反駁了。而這個時候,程伯虎卻一下子跳了起來,樂陶陶地建議道:“我回長安之後也準備成親,不如和小薛選同一天如何?哈,六郎只要動作快些,指不定也能趕上同一天!”

  李賢一口茶剛剛到喉嚨口就聽到這麽一個歪主意,冷不丁一口嗆了出來——好好的事情,怎麽又扯上他了?三個人同時成親,這家夥當是集體婚禮麽?

  PS:《大秦帝國》片子看完了,去買了一套書,十一本二百三。話說侯勇的秦孝公演的真不錯,雖然這片子還是有些偏頗狗血,但至少有一種精神。先秦的資料基本上都是後世的評價,如今已經不知道真相如何,但春秋戰國那個時代確實並不是只有戰爭……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