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逍遙小軍侯》第589章 累卵
  第589章 累卵
  他現在所想,更多的是如何度過這段顛沛的歲月,以及如何護得家人及個人“資產”的平安……

  或許,去梁國投靠梁國乾王,是個不錯的選擇。

  “眼下亂局……諸位愛卿有何良策?”

  祝修遠胡思亂想的時候,那龍椅之上的陳皇,強自提了一口氣,緩緩掃視著下面的大臣。

  陳皇,畢竟是久居高位之人。

  此番京城南北皆敵,陳國的江山也有可能會葬送在他手裡,但陳皇畢竟曾有過雄心壯志,也並非完全的昏庸無能之人。

  不過……現在這種局面,整個大殿中的大臣,都沉默無言。

  他們其實想早點結束朝會,好趕回府中,立即著手做準備……

  無論是逃命也好,還是待城破之後依附新主子也好,總是需要做足了準備才行。

  陳皇緩緩轉動腦袋,將滿殿大臣來回掃視了好幾遍,見無人出來說話,他臉上也不見異色,似乎就知道會這樣似的。

  “祝愛卿!”

  陳皇緩緩轉動的腦袋,忽然停住,目光落在祝修遠身上,“愛卿有何良策?”

  陳皇問完後,把手一伸,去端龍案上的茶盞,準備喝茶壓驚。

  不過只有尤貴妃注意到了,陳皇端茶盞的那手,竟在輕微顫抖。

  陳皇心中,並不像他表面上那般冷靜……

  祝修遠剛從“攜帶整個江城伯府逃命”的思緒中回神,就聽見陳皇的詢問。

  他稍稍一愣,腳步一抬,就走向大殿的正中間。

  趁這短短兩步路,祝修遠已在快速思考陳皇的問題。

  對呀,現在的京城還有救嗎?如何救?

  待他站直身體,面朝陳皇的時候,他心中已有了腹稿。

  “陛下,以臣之見,當下的京城,腹背受敵,已然沒了退路,我們只有背水一戰!聚合城內所有人力物力,據城而守,與燕人和叛徒們拚死一戰!”

  祝修遠慷慨激昂,洋溢著一種激情。

  不過……貌似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南北皆敵,不背水一戰,難道開城投降嗎?

  這其實是一個“萬金油”的主意。

  硬碰硬,或許是以卵擊石,反正沒有任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談笑間檣櫓飛灰湮滅”的妙策。

  “陛下,臣附議!”

  韓清山主動冒了出來,看向祝修遠的眼神很亮,與之並肩而立:“江城伯說得不錯,為今之計,我們已別無退路,唯有一戰!”

  “臣等也附議!”

  緊隨其後,京營十個副將也並排站出:“京營還有十萬精兵,可在城外阻敵,另外京城的四面城牆上,都有禦林衛駐防,總共就是十四萬精兵。”

  “再在城中征調民夫等,預估總人數可以達到二十多萬!有此二十萬人,據京城堅守,相信一定可以等到南邊諸州縣的援軍!”

  京營副將們,各個頂盔束甲,像是一座座鐵塔似的,他們的豪言壯語,竟是比祝修遠和韓清山的霸氣了許多。

  “臣等也附議……”

  接著是禦林左衛、禦林前衛、禦林後衛的大將軍,也紛紛出來附議。

  至此,整個大殿中,武官這邊幾乎都出來附議了,他們都是主戰派。

  而文官那邊,還在你看我我看你,不為所動。

  最後,也有數十個有血性的文官出列附議,諸如少司寇等,支持一戰到底。

  但以國相大人李忠為首的大多數文官,還是沒動,像是局外之人似的。

  “國相大人,你意下如何?”陳皇直接看著李忠。

  直至此時,李忠好似才醒過來似的,他稍稍抬頭,往禦階之上的尤貴妃看了一眼,然後舉步走到大殿正中間。

  “陛下,當下別無他法,唯有一戰,才能有一線生機。請陛下放心,老臣會全力督促征調民夫、物資等事,力保京城可以堅持更久!”

  “不過……”

  李忠剛才是拱著手說的那段話,現在,他站直了腰身,仰著腦袋,視線輕輕掃過禦階上的尤貴妃。

  “江陰王,乃一頑劣之童,少不更事,如何會想到造反呢?陛下,這其中恐怕另有緣由,還望陛下明察!”

  這話一出,眾臣都從大殿的空氣中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陳皇眉頭一擰,他心裡知道李忠要說什麽,但還是問道:“有何緣由?”

  “稟陛下,具體是何緣由,老臣不知。但此事透著詭異,陛下不可不察。老臣此言,只是盡人臣的本分……”

  李忠又淡淡的瞥了眼尤貴妃,卻是沒有明說“背後主使就是尤貴妃”的話。

  陳皇與尤貴妃對了下眼神,然後陳皇看向李忠:“國相大人提醒得對,此事……朕自當派人查明!”

  然後陳皇俯視著大殿下面所有大臣:“如今,京城已是危急時刻,望諸位愛卿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待南方諸州的援兵一到,解了京城之危,諸位愛卿都是有功之人,事後必有重賞!”

  “臣等多謝陛下!”

  “事不宜遲,眾愛卿都下去忙吧,退朝!”

  陳皇靠在龍椅的靠背上,揮了揮手,這次卻是沒有第一時間離開。

  眾臣行禮畢,依次快步離開大殿,往宮門口走去……

  不一時,這偌大一個謹身大殿中,就只剩下陳皇及尤貴妃兩個人了,他們分別坐在龍椅和鳳椅之上。

  除此之外,空空蕩蕩,就連伺候的宮女和太監都被攆了出去。

  大殿中安靜下來,沒有一絲聲響,安靜得可怕。

  雖有熊熊燭火,將大殿照得一片明亮,但尤貴妃始終覺得,這君臣議事用的大殿,顯得非常陰森……

  “陛下,眾臣都走了,我們也回去吧。”尤貴妃側頭,看著靠在龍椅上的陳皇。

  “愛妃,扶朕一把。”陳皇兩手攀著龍椅扶手,手背上青筋浮現,看起來很用力,但他就是起不來。

  尤貴妃秒懂,忙起身攙扶陳皇。

  “陛下,那個逆子……都是臣妾的不是,教子無方,臣妾甘領責罰!”

  尤貴妃攙扶著陳皇,也不用太監宮女伺候,兩人就這樣往后宮走去。

  “愛妃啊,這不怪你,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就算要怪罪,也該怪在朕的頭上,與愛妃無關!”

  “陛下,可是……”

  “愛妃放心吧,國相那邊,有朕為你做主!除了朕,沒有人可以傷害到你!”

  “臣妾多謝陛下……”

  尤貴妃緩緩舒了口氣,提著的心終於落地。

  與此同時,宮外。

  散朝後,祝修遠第一時間就趕去了神雷軍臨時駐地。

  這大營中,也是一陣熱議,因京城南北皆敵的消息,已然傳遍了整個京城。

  莫說神雷軍了,就連普通販夫走卒都已知曉。

  京城城內,已經亂得不可開交。

  還有征調民夫,征調各類物資等事,也已經展開,進一步導致混亂……

  祝修遠在臨時的中軍大帳中,對林伯昌、黃志高等人進行了一番談話,並讓他們做好準備,本次他們神雷軍應該也會上戰場。

  他們在中軍大帳中秘議一番,然後林伯昌他們就行動起來,緊鑼密鼓,做著一切可以做的準備。

  祝修遠則在神雷軍大營及神雷坊之間出沒,查漏補缺……

  另外一邊,那國相大人李忠,自下朝出宮後,並未回到國相府邸。

  而是轉轉悠悠,去到了一個隱秘的所在。

  那是一個殘破的民居,在一個地下室中,他稍等了片刻。

  很快,禦林左衛大將軍、禦林前衛大將軍、禦林後衛大將軍,前後腳都來了。

  禦林四衛,總共有四個大將軍,這小小的密室中,竟一起來了三個,與國相大人私下見面……

  自然,沒有來的第四位禦林衛大將軍,就是那新晉的禦林右衛大將軍韓清山了。

  不過韓清山也不清白,因為此時此刻,他正在某茶樓的地下室中,與金陵王府的謀士陳東義密談。

  密室幽火,一點燭光,將所有人的影子都映照在密室的牆壁上,並隨著火焰的跳躍而晃動。

  一盞茶的功夫過後,他們似乎談完了。

  三大禦林衛大將軍,陸續分批離開。

  這密室之中,又只剩下李忠一個人。

  半個時辰後,這密室再度迎來客人。

  這次來的兩位客人,非常不一般,他們竟是金吾左衛與金吾右衛的兩位大將軍……

  待兩位金吾衛大將軍先後離開,李忠又在裡面待了一會兒,待手下確定安全後,他才晃晃悠悠離開此地。

  李忠前腳剛踏進國相府邸,後腳就有下人前來通稟,說是宮裡的李皇后,遣來了太監,請國相大人入宮一敘,說是有事相商。

  李皇后,李忠的女兒,雖然被尤貴妃排擠得就像是打入了冷宮,但她終究還是皇后,身份在那裡擺著。

  所以,她想見見自己的親爹,還是可以的,只需派出個太監遞話就可以。

  不過,李皇后也知道厲害,她極少派人出宮來請娘家人。

  所以當李忠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還愣了一下:“皇后娘娘……派人來請本官入宮一敘?”

  “是的,國相大人,宮裡來的太監剛剛才離開,說待大人回府,就請大人入宮,皇后娘娘有急事與大人相商。”下人拱手道。

  李忠眉頭一動,眼珠一轉之後,他就已經猜到了。

  李皇后,為何請他入宮一敘。

  敘舊應該是假的,詢問她那寶貝兒子——金陵王的情況,恐怕才是真!

  一想起金陵王……

  李忠心裡就是一歎。

  金陵王隨鍾山王出征,現在鍾山王十萬大軍,都失陷在江北,那金陵王……會是個什麽情況呢?

  如果,李忠和李皇后知道,在那江北滁州的清流縣城裡,金陵王與戰馬做了“鄰居”,並時時刻刻都飽受著斷臂之苦的話,不知他們會是何種表情。

  李忠搖了搖頭,也不進府了,直接折返,往皇宮的方向趕去……

  現在的京城,表明上南北皆敵,暗地裡暗流湧動,這才是真正的內外交困啊。

  再加之禦林衛、金吾衛、神雷軍,還有京營等,正大肆征調民夫、各類物資等,鬧得民怨沸騰。

  再加之各種流言滿天飛……

  導致現在的京城,真是亂得不成樣子。

  就好比是一座大火爐,城內所有人,都是被炙烤的“美食”,每時每刻都飽受各種煎熬、痛苦、擔驚受怕的“火焰”。

  並且說不定什麽時候,就來人揭開火爐的蓋子,把裡面的“美食”一網打盡。

  恐懼、流言、哭聲、罵聲,始終籠在在京城上空。

  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打砸搶,乃至於放火燒屋,還有上門尋仇之事,接二連三的發生,在城中各處遍地開花。

  嶽父大人董誠,作為潤州府府尹,可把他忙壞了。

  還有他手下的上元縣縣令、江寧縣縣令等,也是忙得夠嗆,到處撲救滅火……

  可以說,京城中亂象已顯。

  若外部的局勢繼續糟糕下去,恐怕京城內部自己就先亂套了。

  不過,現在真是京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無論是禦林衛,還是金吾衛,亦或者是駐扎在城內的神雷軍,都沒有時間去理會京城中的亂象。

  至於京營將士,他們都還在城外呢,自然不可能管到城內的事物。

  長江以北的燕軍,現在已經知道的,已有十多萬,他們不知什麽時候就攻打過來。

  京營、禦林衛、金吾衛、神雷軍等,需盡早做好一切準備,越快越好。

  也就是說,他們忙自己的事都還忙不過來呢,哪有時間去管城內的亂象?
  所以,負有維護城內安定之責的潤州府衙,就顯得手腳忙亂。

  不過還好,潤州府尹董誠,乃是神雷軍將軍祝修遠的嶽父大人。

  祝修遠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除了江城伯府的家將保護其安全之外,還抽調了千余神雷軍將士,去幫忙撲救滅火。

  但這點人力,在整個京城面前,還是顯得杯水車薪,根本不夠用。

  但是至少,董誠的安全得到了保證,除此之外,祝修遠實在不敢騰出更多的人手了……

  忙碌中,時間過得飛快。

  不知不覺,已經臨近午時。

  祝修遠從神雷坊中走出來,仰頭看了眼天色,今日風和日麗,卻是一個好天氣。

  “備車,回府!”

  祝修遠保持仰頭望天的姿勢,對身旁的言大山吩咐了一句。

  “屬下遵命!”言大山一拱手,就去吩咐周圍的家將做準備。

  “恩公,車駕已經備好。”不一時,言大山返回。

  “府中怎麽樣了,有沒有什麽事?”祝修遠收回仰頭望天的腦袋,舉步往馬車走去。

  “恩公放心,府中尚有五百家將,分散於府中各處巡邏值守,可保府中安然無恙。一刻鍾前,才有家將趕來匯報過,說府中一切安好!”言大山緊跟祝修遠步伐。

  “嶽父大人呢?沒有遇到什麽危險吧?”祝修遠又問。

  “恩公請放心,有兩百家將或明或暗的保護著老爺,不會有事的。”

  “嗯。”

  祝修遠點頭,登上馬車,待車夫就位,他便帶著數百的家將,浩浩蕩蕩,往江城伯府趕去。

  祝修遠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回府,就是為了回去吃午飯,順便親眼看一看府中的情況。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其實是董漱玉。

  因為董漱玉手無縛雞之力,標準的柔弱女子,若這城中一旦混亂,董漱玉非常容易出問題。

  而對於小娘子董淑貞,他其實並不是非常擔心。

  他唯一擔心的,就是怕董淑貞興奮過頭,放開了性子,跑去追著街上的人打……

  一想到董淑貞那奇葩的性格,祝修遠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中,不由莞爾一笑。

  祝修遠正笑著,這馬車忽然停了,戛然而止。

  祝修遠眉頭一凝,一把掀開布簾,正好此時,那言大山把腦袋湊過來。

  只見其面色有些尷尬,有些扭捏,更有些害怕……這些表情,湊在言大山這莽漢的臉上,還真是奇怪。

  “恩公,紙條!”

  言大山神神秘秘,聲音非常小,估計被趕下馬車的車夫都聽不見,並隱晦的遞過來一個紙條。

  祝修遠眉頭一動,盯了眼言大山手裡的紙條,伸手接過,然後揮了揮手,放下布簾,坐回馬車中。

  通過言大山傳遞紙條,是他與寇婉婉約定好的傳遞消息的方式之一。

  也就是說,寇婉婉來消息了。

  祝修遠壓抑住心裡的激動,把那個小竹筒拿在手裡,紙條就藏在其中。

  從竹筒裡抽出,卻是一個卷狀的紙條,將之展開,整個紙條僅有手掌那麽長,寬約一寸,上面筆跡娟秀,寫了兩行字:

  “公子,請到你左手邊的楊樓入住天字號房,有驚喜喲!”

  這是寇婉婉的筆跡,祝修遠似乎還聞到了一股她身上的香味兒。

  祝修遠沒有多想,以為寇婉婉又有關於城外敵軍的第一手消息了。

  於是將小紙條藏好,跳下馬車,往左邊看去,那裡果然有一家名為“楊樓”的酒樓。

  祝修遠定了定神,舉步走去。

  他身後的言大山及一眾家將等,都不明所以,但也沒人跑去詢問,隻悶頭悶腦的跟在後面,同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保護祝修遠的安全。

  如今的京城中,一片大亂,好多店鋪酒、樓等,都關門歇業了,比如江城伯府的董玉樓,還有董氏茶莊等,昨天就開始關門閉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