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逍遙小軍侯》第441章 441.梁國
  第441章 441.梁國
  梁國。

  京畿道。

  都城長安。

  陳國即將在兩個月之後舉辦武舉的消息,已經傳到梁國朝堂。

  梁帝得知消息後,連夜召見朝中眾臣,專門商議此事。

  太極宮。

  兩儀殿。

  梁國君臣已然悉數到齊。

  “南陳弄出個什麽武舉,朕方才仔細查看了那告示,發現其中亦有頗多可取之處。故召見諸位愛卿一起議一議。陳國的武舉之策,是否適用於我梁國。”梁帝俯視著殿下群臣,朗聲說道。

  話音一落,梁國乾王李繼業便出列稟道:“父皇,陳國的武舉告示,兒臣也已仔細參詳過了。”

  “哦,皇兒也知道了?那你說說看。”梁帝正了正坐姿。

  “父皇,兒臣認為陳國武舉中的各項考核,諸如初試、射箭、技勇、比武、文試等,已然十分完備,非常適合我梁國的情況。至於其余的,比如獎金與補償路費等,於我梁國來說則可有可無。”

  “通過武舉的選拔,可以發掘眾多的民間勇武之人。倘若這些人全部為我朝廷所用,那我梁國軍武的力量,將更上一層樓!”李繼業拱手稟道。

  梁帝稍稍點了點頭,其實他心裡所想的,與李繼業所說的暗合。

  就連陳皇那樣的昏聵之主都能看出武舉的妙處,它可以加強皇權!哪個皇帝不心動?

  而梁國皇帝之精明遠非常人,他又怎麽會看不出武舉之妙呢?
  梁國要舉辦武舉!
  梁帝看完武舉的告示之後,就暗中下定了決心!

  “父皇,不妥,此事萬萬不妥!”這時,一個反對的聲音忽然響起。

  滿朝文武循聲看去,卻原來是忠王,那忠王已然出列,與乾王李繼業並肩而立。

  “哦,皇兒為何覺得不妥?”梁帝不動聲色,看著忠王問道。

  忠王悄悄瞥了眼李繼業,拱手拜道:“父皇,且先不說,這武舉能夠發掘民間的人才,為我朝廷所用。單單有一點,這武舉就不適合在我梁國推行!”

  “父皇,我梁國軍中的各級將官,歷來都是子承父業,如此已然安穩了數百年。”

  “倘或推行這武舉,其選拔而出的民間人才,勢必會擠佔軍中的將官之位……”

  “將官之子,不能子承父業,到那時必然大亂!請父皇明鑒!”忠王面色激動。

  “請陛下明鑒!”朝中絕大部分文武都出列附議。

  因為武舉會傷害他們的根本利益。

  梁帝一臉淡定,古井無波,似乎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番場景。

  他只看著李繼業問道:“皇兒你認為如何?”

  李繼業更是淡定自若,仿佛早就做好了準備似的。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還有各位大臣,我堂堂梁國,什麽時候比陳國還差了?”

  “乾王殿下此話何意?我堂堂梁國,強盛遠超南陳數十倍……”

  “弱陳怎可與我強梁相比!”

  “我梁國傲立於世間,北抗北元,西鎮西域,南懾大蕃,並傲視燕國,迫使南陳每年進貢……我梁國乃是天下最強盛之國,怎麽可能比南陳差!”

  “乾王殿下此話何意?”

  ……

  李繼業一句話,瞬間點燃了滿朝文武。

  李繼業緩緩轉身,傲視群臣。

  他雖身材單薄,但卻能頂住滿朝文武的各種逼視。

  要知道,梁國的滿朝文武,武官是武官,文官也是武官,若有需要,文官也能上陣殺敵!
  都是一幫狠人!
  整個兩儀殿中,恐怕就只有李繼業和那忠王才稍微文雅一些。

  有種儒將的風采。

  其余的都是一幫莽漢。

  “好,眾位大臣都口口聲聲的說,我梁國比南陳強大。”

  “但就武舉之事,南陳已然強力推行。據本王所知,那南陳軍中各級將官,也是子承父業!”

  “但是,為什麽南陳就可以將武舉推行下去,不怕子承父業的法度亂套。而我梁國,比陳國強大數十倍,為何滿朝文武卻談武舉色變?”

  “若是如此,敢問各位大臣,我梁國是不是比南陳還差了呢?是沒有膽氣嗎?”

  李繼業緩緩說著,語氣雖輕,不過他話猶如鋼鐵,壓得眾臣紛紛低下頭去。

  “這……”

  眾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一時間竟找不到反駁的話。

  是啊!

  人家陳國都敢推行武舉之策,不怕軍中亂套。而你梁國自詡強盛數十倍,怎麽就怕了這個呢?
  這雖然有些詭辯,但梁國滿朝文武,都是一幫心高氣傲之人,他們偏偏就吃這套。

  “可是……子承父業已在軍中延續了數百年……”有人說道。

  “延續?”李繼業啞然失笑,“若是我朝高祖,不從前朝的手中奪過這天下,前朝如今還在延續!”

  李繼業說完後,又對梁帝拜道:“父皇,那南陳的武舉中有規定,不許現任將官及其子嗣參加,隻從民間選拔。”

  “若我梁國要推行武舉,可將此條廢除,允許將官子嗣參與其中。到時各憑本事,排定高低名次,使能者上,庸者下,如此,更能強大我梁國之軍!”

  李繼業緩緩說道。

  “嗯,皇兒這條建議非常好!”梁帝撫掌大笑,“據朕所知,有些將官的子嗣,本不願入軍中子承父業。”

  “也有的將官子嗣無甚才能,卻佔據高位……若通過皇兒改良過的武舉選拔,可一舉解決上述所有問題。此乃一條治軍的良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梁帝掃視著群臣。

  “這……”

  眾臣面面相覷,互相交換著眼神。

  “老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轉瞬間,滿朝文武全都附議了。

  現在來看,若通過武舉來選拔軍中各級將官的話,只是比以前多了個流程而已。

  而且還能解決“庸者居高位”的問題,單單這一條,就能令絕大部分人心動。

  到時候在武舉考核中,大家各憑本事,誰也怨不了誰……

  如此一來,將在軍中形成一種“良性競爭”。

  從而整體拔高梁軍的戰力!

  梁國的朝堂中,頗多有志之士,他們仔細一分析,皆認為這的確是一條治軍的良策!

  所以所有大臣們紛紛附議,同意在梁國推行武舉。

  那提出反對意見的忠王,見此情景,也改弦更張,在那附議。

  不過他拜下去的臉上,已經陰沉得能夠出水。

  梁國也要舉辦武舉考核,這事兒就這麽定了下來。

  接下來,就是如何舉辦武舉的問題。

  李繼業出列拜道:“那南陳,將於兩月之後舉辦武舉,兒臣願往,親去觀摩,請父皇恩準。”

  “也好,那朕這就修一封國書,派人送到陳國皇帝手上,促成此事!”梁帝點頭道。

  “兒臣謝過父皇!”

  ……

  乾王李繼業退朝回府,剛在廳中坐下,下人就來通稟,說安樂公主駕到。

  “皇兄,皇兄……”

  下人話音剛落,那安樂公主李卿奴就衝了進來。

  “皇妹?你這是……為何如此慌張,你乃是一國之公主,怎可如此冒冒失失。”李繼業嚴肅道。

  “卿奴拜見皇兄!”李卿奴匆忙行了個禮,然後抓著李繼業的手說道:“卿奴剛剛聽說,皇兄兩個月後要去陳國……卿奴也要去,皇兄能不能帶上卿奴啊?皇兄……”

  “松手,都是這麽大的人了,都可以嫁人了,怎麽還如此貪玩兒……”

  “不,皇兄不答應的話,卿奴就不松手了,皇兄,卿奴早就想去南陳觀看元宵燈會了……”

  “罷,罷,罷,我同意就是了……你這個樣子讓別人看了去,看以後誰還敢要你……”李繼業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

  李卿奴見皇兄終於同意,心頭大喜之余,也立即恢復嫻雅端莊的模樣,並拜道:“多謝皇兄!”

  然後又俏皮的補充道:“卿奴不如此的話,皇兄定然不會同意的!”

  “這麽說來,還怪本王咯?”李繼業笑道。

  “卿奴怎敢怪罪皇兄……哎呀,皇兄,卿奴告辭,我要回府準備陳國之行了……”

  話畢,李卿奴提著裙擺一溜煙小跑了出去。

  “慢點走,注意你的儀態!別丟我皇室的臉面!”

  “知道了皇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