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逍遙小軍侯》第513章 擁護
  第513章 擁護
  不過金陵王看漏了,朝中大佬,及與祝修遠親近之人,並非人人鎮定自若,淡定如常,一幅寵辱不驚的模樣。

  有一個人,她目睹這一幕,卻是激動壞了。

  她就是董淑貞。

  她立在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就像面對一個高手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也像是一隻狩獵的獵豹,在那緊盯獵物,伺機暴起。

  她一雙大眼睜得溜圓,亮晶晶的,黑寶石般的眼珠不停轉動,腦袋沒動,視線卻移來移去,掃視著在場的所有人。

  準確來說,是那些跳出來詆毀她夫君的人。

  這些人,都是壞蛋!

  竟敢公然詆毀她夫君,說什麽武舉是兒戲,要撤銷掉,還要治她夫君的誤國之罪。

  在董淑貞看來,這些壞蛋,就是嫉妒,嫉妒她夫君的才能,嫉妒她夫君能得到陳皇的賞識與重用!

  她的夫君祝修遠,在她心中,是高大的存在,是英雄,是一座高山仰止的高山,是人間的大才……

  對這樣的夫君,董淑貞真是崇拜壞了,早把他當成了自己最親密的人,並且她還發過誓,要好好的保護夫君來著。

  現在,這幫壞蛋,竟敢在陛下面前詆毀她所崇拜的夫君,口出汙言,這種行徑,簡直就像是黑暗中亂竄的老鼠!

  她見一次,就想打一次。

  不過董淑貞還知道保持理智,因為現在的場合,她實在不方便動手。

  再者,善解人意的李卿奴,似乎發現了她的異常,也緊緊拉著她。

  既然不能動手,那就把這些人的樣子都記下來,在腦袋裡,將之描繪成一幅幅“海捕文書”,永遠留存在腦袋中……

  待時機一到,她就會爆發凌厲的一擊!
  董淑貞在後面著急上火,暗咬銀牙,並逐一牢記這些壞蛋面孔,以待將來報復。

  前面的祝修遠,卻仍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好似剛才發生的一切,與他無關。

  金陵王,及跳出來的文武大臣等,鬧騰一陣,見當朝大佬,竟無一人出來附議,甚至就連國相大人李忠,竟也立在那裡,紋絲兒不動。

  要知道,李忠可是金陵王的外公啊。

  並且李忠的旗幟十分鮮明,那就是要助金陵王奪回太子之位!

  畢竟,李忠之女,是當朝皇后,這金陵王,乃皇后所出的嫡長子,於公於私,擁護金陵王,爭奪太子之位,都是李忠該做之事。

  可是,為什麽?
  李忠動也不動一下?
  既不反對,也不同意,在那裝“透明人”?
  金陵王站在這臨時朝堂中間,直面陳皇,他身後是一大幫跳出來附議的大臣。

  看似聲勢浩大,但現在,金陵王卻覺得勢單力孤。

  就連最親近的外公,都不出來幫他,他感覺好尷尬。

  所以他們鬧騰一陣,聲勢逐漸弱了下去,杵在這臨時朝堂正中間,被人看熱鬧,就像是看耍猴似的。

  金陵王心中暗暗著急,不由瞥向李忠的背影,在心裡默默呐喊:“外公啊,您究竟在想什麽,快些出來為外孫說兩句話啊!”

  然而,李忠根本絲毫不動,杵在那,像根木樁子似的。

  整個觀眾看台,也就是現在的臨時朝堂,都安靜了,眾人面面相覷,心思各異,都不做任何動作了。

  那金陵王,領著一大幫文武大臣,站在臨時朝堂正中間,本該是激烈痛陳武舉危害的,可是現在,都安靜了,沒有人再說話。

  毫無意外,金陵王此番“領導”的庭奏,失敗了,敗得十分徹底。

  虧得他方才還覺得“一呼百應”,意氣風發,心裡美透呢,那個時候,他真是激動得好似煥發了第二春般,有種大權在握的感覺。

  可是現在,他被迅速打臉,孤零零的杵在這裡,就連最親近的外公都不幫他說話……

  金陵王不由再瞥了眼李忠的背影,眼中飽含著怨氣……

  不過這臨時朝堂,短暫的安靜後,立即又熱鬧起來。

  “陛下,外臣有話要說!”

  卻是梁國乾王李繼業出列,拱手為禮,顏色有些嚴肅,直接站在了金陵王的前面,把他擋住。

  “哦,貴使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陳皇保持端正的坐姿,單手虛扶,這輕微的動作,帶動冕冠上面的“珠簾”一陣輕搖。

  “陛下,外臣作為一個外人,本不該評說貴朝之事,但就這武舉,外臣不惜遠道而來,卻是要好好的說道說道。”

  李繼業表情肅然,沒有一絲笑容,進入了“戰鬥狀態”。

  “嗯,貴使不用顧忌,但說無妨。”陳皇的聲音從上面傳來。

  “陛下,這武舉之策,乃江城伯諫言,陛下之所以會采納,並耗費無數人力物力,都要舉辦這武舉,這就足以說明,武舉之策,是一道良策!外臣相信陛下的眼光。”

  李繼業這麽一說,貌似好有道理。

  這武舉之策,的確是祝修遠提出的,但最終得以實施,還不是你陳皇點頭同意並大力支持的嗎?
  換句話說,即便這武舉,果真是兒戲,你陳皇也不能認為它是兒戲,要把它當成一個無比重要的良策來對待。

  陳皇一聽這話,心中豁然開朗。

  對呀,他好生糊塗,這可是他親自拍板同意的武舉啊,還是江城伯親自提出來的……

  且先略過這看似兒戲的初試,但就後面的各種項目來說,如拉弓射箭、舞大刀、搬石頭等,這些項目,在他看來,都是“經典”的章程,無需更改。

  陳皇想到這裡,不由瞥了眼下面的祝修遠,果見其一臉平淡,沒有絲毫慌亂……

  這說明了什麽,說明這看似兒戲的初試,其中應該大有玄機!
  這麽一想,陳皇嘴角凝固的笑容,已經融化開來……

  陳皇旁邊的尤貴妃,一直關注著陳皇的神色,見他嘴角凝固的笑容開始融化,她提起來的心也稍稍放下來了一些。

  “另外,外臣之所以千裡迢迢而來,正是為了這武舉。外臣之所以能來,是我梁國陛下與陛下共同商議的結果,同時,我梁國陛下認為武舉有用,外臣才能成行!”

  李繼業說到這裡,稍稍側身,看著身後的金陵王,及其身後一大幫文武大臣。

  “我梁國陛下,與陛下,都認為武舉是一條了不得的良策,你等卻說它是兒戲……這位……金陵王,還有後面的各位,你們的眼光,難道比陛下和我梁國陛下的眼光還高嗎?”

  李繼業此話,就有些誅心了。

  “不敢,父皇,兒臣不敢!”

  金陵王心中,早已氣餒,現在又被梁國使者拿話一擠兌,頓時慌亂了手腳。

  匆匆瞥了眼李忠的背影后,他對陳皇又是朝拜又是作揖的,連連認罪道歉。

  金陵王都這樣了,他身後的那群文武,互相對了一眼,也紛紛說“臣不敢,臣有罪”的話。

  但他們都小瞧了祝修遠的擁護者,認為梁國乾王之後,應該就沒有人再出來說話了。

  不過這只是金陵王他們的一廂情願。

  “陛下,臣弟認為……”江都王走了出來,他身材高大威猛,揮動寬袍大袖,非常有氣勢,“江城伯,乃我陳國百年不遇的人才,他所諫的武舉之策,於國於家,都是有利的,但卻也會損害一些人利益。臣請陛下莫要輕信小人讒言!”

  江都王的話,讓金陵王等人,都是一臉苦澀。

  得,他們全都成了小人了,所說的話,全是“小人讒言”。

  緊隨江都王之後,是燕國四皇子趙普。

  他也是李繼業那番說辭,這武舉之策,也是他們燕國皇帝看好的,不然他出現在此處是為了哪般?

  隨後,鄱陽王、震澤王、臨海王、鍾山王,以及一些不怎麽認識的侯爺、伯爺等,也紛紛站出來幫祝修遠說話。

  文官那邊的楊廷玉也站出來了,抨擊金陵王等。

  不過作為國相大人的李忠,始終不曾動過一下,全程都在扮演透明人……

  竟有這麽多人幫祝修遠說話,其中不乏重量級人物。

  比如說梁國乾王李繼業,鍾山王,江都王,還有燕國四皇子趙普等,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碾壓金陵王他們一群人……

  這場風波,幾乎絕大部分文武大臣都卷進去了,只有少數幾個例外。

  除了國相李忠,幾個堅定的中間派之外,還有一個人,也沒有動,那就是陳國太子。

  太子心中,其實也是信任祝修遠的,他雖然沒有仔細研究過這什麽武舉,但既然是祝修遠弄出來的,那還能差了?
  眼見鄱陽王、鍾山王等,都出來為祝修遠說話,甚至梁國乾王,還有燕國四皇子等,他們作為外臣,也擁護祝修遠。

  太子也有心出來幫忙說話,可是……

  太子下意識朝他母妃望去,有些焦急,想先征得母妃的同意。

  可是現在這個場合,他如何才能征得母妃的同意?
  即便他狂打眼色,可是尤貴妃根本就沒去關注他,尤貴妃一直關注著陳皇,以及這臨時朝堂上的局勢。

  太子心裡糾結啊。

  一方面,他想出列為祝修遠說話,並且,這麽多人都出來了,他再不跟上隊形,恐怕人家都說完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