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逍遙小軍侯》第92章 連環計?【4/10】
  第92章 連環計?【410】

  祝修遠忽然眼睛一亮,他想明白了,為什麽花朝仕死活不接這總領防災救災之位!

  如果花朝仕不接而董誠接的話,在這場天災中,董誠如果做得很好,那麽他花朝仕就無功無過;可如果董誠做崩了的話,花朝仕就可以借機發難。

  如果花朝仕接了總領之位而董誠沒接的話,那麽花朝仕,就可以憑借手中的權力,向董家發難了,“上下其手”,為所欲為。

  但是,如果花朝仕在這場天災中,也沒有應對好的話,那麽花朝仕就有可能丟官卸職。

  兩權相害取其輕,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花朝仕這才死活都不接受總領之位。

  果然是老狐狸,穩如老狗!

  花朝仕不接這總領之位,他就立於不敗之地!
  反觀嶽父大人董誠,他的思慮和城府,其實也足夠深厚……

  因為接或不接,董家都可能面臨困境,接受總領之位的話,可能會好點,這裡面就是董誠的考量了。

  不一時議事結束。

  眾官散去。

  董誠領著祝修遠和三班六曹眾人,從衙門後堂,返回簽押房的路上,走在走廊中,那嘩嘩的雨聲,那宛若潑水的大雨,還在猛烈的下著。

  似乎比方才還急了一些。

  大雨帶來的水汽蒸騰,導致空氣十分潮濕。

  眾人默默的走著,沒有人開口說話,這大雨不停,眾人的心情也非常糟糕。

  返回簽押房後,董誠坐下沉思一陣,立即召集三班六房的頭兒,就防災救災之事展開討論。

  很快,三班六曹眾人到齊。

  “先議一議暴雨之事吧。”

  董誠穩坐書案之後,視線依次掃過六曹參軍事,以及三班衙役的頭領,當掃過祝修遠的時候,董誠視線略微停頓了一下。

  祝修遠從他眼中看到了一抹讚許之色。

  “按照以往慣例,但凡暴雨洪災,無外乎以下幾點。其一:洪水衝垮民房橋梁。其二:被衝垮房屋之百姓無家可歸,淪為流民。其三:農田被淹。其四:糧價飛漲,並導致民怨四起。其五:若暴雨持久數日,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司功參軍事首先說道。

  “另,長江水位暴漲,泄水不暢,若處理不好,整個江州城被淹沒被吞噬,也不無可能。”司戶參軍事補充。

  “大人,眼下這暴雨來勢洶洶,看樣子短時間之內不會停止。而參與救災的人數,卻很有限,相對於整個江州來說,我們衙門中這點人,恐怕遠遠不夠。”有人接著說。

  “我們可以征招民夫,災民中的青壯也可以召集起來……”另一人立即提出對策。

  “至於下面各縣,責令各縣自行安排救災即可。”

  “我們還是先來議一議民房被毀,以及橋梁崩塌之事吧。”董誠點頭說道。

  “民房、橋梁、官道等,可以等暴雨過去之後,再著手處理也不遲。眼下之急,應該是無家可歸的受災流民。”

  “劉參軍所言極是……”

  “至於農田被淹……短時間內顧不上了,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今年地裡的收成鐵定黃了!”

  “發生這麽大的洪災,朝廷應該會下旨減免稅賦、休養生息吧?”

  “……”

  眾人紛紛建言獻策,各抒己見。

  很快,大部分問題,在眾人三言兩語間就定了下來。

  “完了!完了!這下徹底完了……”

  忽然,某曹參軍事想起了某件事,一聲驚叫,將所有人的視線都拉了過去。

  討論聲戛然而止,眾人就像一隻隻嘶叫不停的鴨子,忽然被捏住了脖子。

  簽押房中頓時安靜下來。

  “一驚一乍的,什麽完了?!”董誠凝著眉頭。

  “江州五大義倉,已經空虛,裡面一顆糧食也沒有!我們拿什麽平抑糧價,拿什麽賑濟災民?”此人臉色慘白的說道。

  此話一出,整個簽押房中再度安靜下來。

  這句話太恐怖了。

  就像一盆冰冷刺骨的冷水,兜頭罩腦的給他們潑下來,將熱烈的討論以及眾人的激情通通都給澆滅。

  糧價,以及賑災之糧,本身就是兩件極為棘手之事。

  現在倒好,江州五大義倉竟全部都空了!
  這直接將防災、救災的難度拔高,達到了“地獄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糧食,怎麽喂飽嗷嗷待哺的災民?!

  嶽父大人也沉默了。

  他端坐於書案之後,兩手撐著桌面,皺眉沉思。

  祝修遠兩眼已經鼓了起來,心道:“江州五大義倉,已經被上一任司倉參軍事搬空,裡面的糧食,也全被打包發賣,一顆也不剩了……雖然上一任司倉參軍事因此而獲罪,業已命歸黃泉。可是,卻把爛攤子留給了我們……”

  祝修遠再一皺眉,心道:“這勞什子的總領防災救災之職,果然埋有巨坑!”

  再聯想到花朝仕,那老奸巨猾的老狐狸,有那麽一瞬間,祝修遠都差點以為這是花朝仕的連環之計了。

  “應該不是連環計,畢竟這場天災來得太過突然,誰也不能準確預測。”祝修遠念頭一轉,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災民嗷嗷待哺,沒有糧食可不行。要不……我們開官倉?”

  “可官倉乃衙門重地,歷來由刺史大人親自督管。我們向刺史大人要糧,恐怕……”

  董誠從沉思狀態中回過神來,歎道:“為今之計,恐怕也只有打開官倉取糧了,待本官親自去見刺史大人,說明緣由……”

  眾人皆沉默。

  別看刺史乃一州之上官,但你若要找他打開官倉放糧,簡直比登天還難!

  按陳國典章,官倉之糧,非朝廷下令頒旨不可動。

  至於救災與平抑糧價等,所依仗的本來就是義倉,官倉是不負責救災和平抑糧價的。除非朝廷下達了命令。

  所以,有兩條路擺在刺史大人的面前。

  其一,打開官倉放糧,事後接受朝廷懲處。

  其二,不顧受災百姓死活,死守官倉不放糧,如此一來,可保頭頂烏紗不掉。

  刺史大人會如何選?
  在坐眾人心知肚明,刺史大人定然會選第二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