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1.87 富貴同享
中山國百姓逃亡甚少。只因起兵反叛的乃是中山國相。不像余下諸國,皆是外賊來襲,又一路刻意驅趕民眾擁入薊國。
故而盧奴城內滯留百姓眾多。初時,張純借口抵禦烏桓,私調郡國兵丁屯守中山北界。也算是出師有名。隨後野心昭顯,據城稱王,城內百姓追悔莫及。
四門緊閉,插翅難逃。如之奈何。
麴義裡應外合,攻破外城,便有城內百姓舉家奔逃。
得知乃是薊國出兵,更是蜂擁外逃。無它,薊王割頭進爵,世人皆知。一旦遷怒下來,將城中百姓皆作從賊殺之,又能奈何。此時不逃,更待何時!
盧奴中城,為達官貴人所居。得知外城旦夕被破,張純先前許諾的高官厚祿,從龍有功的美夢,一朝破滅。哪還需麴義強攻。聽聞是長安城下,殺亂羌者。生怕麴氏先登,攻城後怒而屠城。當日便從中城城頭墜下內應,趕來相約舉事。果不出三日,中城內豪強便調集家兵,砍殺賊眾,合力打開城門,迎王師入城。
賊兵亂戰無果,見麴氏先登入城,這便紛紛湧入內城。
張純挾持王太妃等一眾中山王家眷,準備死守內城,等待張舉來救。亦等待說好的太平道大軍馳援。全無淪為魚腩的覺悟。
在張教主的天下棋局中,張純、張舉,不過是兩顆早已舍棄的棋子。用二人之命換薊王劉備一命。本就是兩顆棄子,身邊太平道人即便說的天花亂墜,又何來一兵一卒相救。
得知家人被持,中山王劉雉遂將直通宮城的地道,密告劉備。劉備即命人將繪圖快馬送達。魏襲領繡衣吏自密道潛入,斬關落鎖,打開宮城門。
二千麴氏先登如虎入群羊,弩發如雨,箭箭追魂。身穿重甲的王宮守衛,亦擋不住追魂弩射出的飛虻箭。紛紛斃命。悍不畏死的宿賊,揮刀來攻。也兜頭賞一輪箭雨,盡數射殺。擁擠在宮城內的賊軍,在麴氏先登和追魂弩面前,全無招架之力。麴義自領百人隊衝殺在前。勢如瘋虎。一刀劈下,皆成兩斷。
繡衣吏借飛龍爪攀上闕樓屋脊,狙殺樓上弓手。魏襲又親帥一什繡衣吏打開監牢,放出不願降賊的郡國將士,加入戰陣。血戰一日夜,見事不可為,張純命人堆積薪柴,準備舉火自焚。
不料被門客王政所殺,梟首示眾。
猛見張純首級,負隅頑抗的悍匪,立時崩盤。被麴氏先登四面合圍,刀箭齊出,盡數屠盡。
身披吞光秘環鎧的麴氏先登,不避刀劍,奮勇爭先。一般刀箭弓弩根本無法破防。除去少數新募山賊略有死傷,麴氏先登完勝。清繳殘敵,救出被羈押的中山王家眷。麴義這便上報劉備,張純授首,亂軍已滅。
勃海(渤海)郡,南皮城。
南皮之名起於春秋。據說北方山戌攻打燕國,燕向齊求救,齊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築城製皮革,稱皮城,由於北面章武有座“北皮亭”,故稱此城為“南皮”。
南皮曾是勃海國都。內外三城,十分堅固。賊兵勢大,泰山賊又悍不畏死。自泰山一路北上,所過生靈塗炭,民眾倉皇逃竄。勃海太守棄城而走,將五縣八城,戶十三萬二千三百八十九,口百一十萬六千五百的富庶大郡,拱手送與賊人。
萬千民眾,爭相出港,乘船沿滹沱水駛往薊國水域。
薊國各港口,一時人滿為患。而家中未及帶走的糧食資產,皆被破門而人的山賊盡數掠走。南皮城內糧草輜重堆積如山。正是見錢糧充足,一夜暴富的張舉才起稱帝之心。
這都是沒見過世面惹的禍啊。
膨脹了哇。
看了眼內城高高伸出城牆,原勃海王宮巍峨的屋簷。顏良與一眾兄弟,這便趕回大營。
太守棄城而走。守城郡兵群龍無首。都尉雖竭盡所能,鼓舞士氣,據險自守。奈何城中太平道奸細夜開城門,都尉雖奮力殺賊,卻寡不敵眾,力盡被俘。梟首後,懸在城門之下。城內民眾,慘遭賊寇抄掠荼毒,慘不忍睹。
除去一部分泰山宿賊,當屬張舉招募的家兵,最為殘忍暴虐。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
張舉亦聽之任之。直到顏良苦勸,這才稍稍收斂。
顏良領一眾兄弟,直入營地。挑簾視之,泰山渠帥,已盡數到齊。
見顏良走入,渠帥紛紛起身抱拳。
“五日前,薊王出兵討賊。兵鋒所指,中山、安平,河間,諸國皆平。昨日有敗軍入城,言,張純已授首。”環視眾人,顏良這便開口。
渠帥中便有人歎氣:“(張)太守雖秘而不宣,此事卻早已傳遍各營。輔漢大將軍幕府兵分數路,水陸並進。一日連破數城。斬張純於中山王宮。解安平國信都之圍。如今正順滹沱水而下,前來南皮。”
“明人面前不說暗話。”顏良問道:“諸位以為,此戰如何?”
“薊國兵精將猛,堅甲利兵。傳聞麴氏先登,翻牆越壁,如履平地。手中追魂弩,可穿三層重甲,例無虛發。如何能擋。”便有人搖頭。
“不如……”便有人心生退意。
“州郡已調兵合圍,斷我南歸之路。且城中財貨堆積如山,又如何舍得。”話未出口,便有人搖頭。
“進退兩難,如之奈何!”渠帥紛紛搖頭歎氣。
見士氣低落,顏良遂使了個眼色。一眾兄弟,這便緊握刀柄,分散帳中各處。以防走漏風聲。
“顏某有一場大富貴,想與諸位同享。”說完,便從袖中取出一物,輕輕擲在桌面。
“這是……”
乃是一枚龜鈕銀印。
只見印台龜頸微伸,龜首高昂。龜背隆起,甲紋清晰。雖盤踞於方寸之間,卻栩栩如生,氣象萬千。
“凡是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又“銀印皆龜鈕,其文曰章。”武帝時“(印章文字)數用五”。“漢據土德,土數五,故用五,謂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之。”
今漢倒是沒有“數用五”之說。四、五、六,字,皆常見。
顏良輕輕將印章挑翻,亮出印面。
此印文字系鑄出。端莊規整,自有大國氣象。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薊蕩寇校尉章」。
“咕咚!”不知是誰,吞下一口重重的口涎。
青綬銀印,方台龜鈕。
矮幾上小小一枚印章,卻令滿帳草莽,昂然大漢,盡皆失語。
忽聽一聲長歎:“渠帥,確是為自己謀了個好前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