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劉備的日常》第743章 1.32 明隱之爭
  第743章 1.32 明隱之爭
  臨鄉,薊王宮。

  八月首,大朝會。

  群臣躬身持笏,恭迎王太妃,王妃簾後就坐。口出敬語,這才各自落座。

  王太妃自簾後一觀,見右國令夏馥,與將作令蘇伯等人皆到場。這便言道:“右國令可有要事稟報?”

  “臣,確有要事。”夏老起身答道。起身乃是長跪。起立才是站起。若非大典,群臣不必站立。坐著便好。

  “何事須在大朝上說。”王太妃問道。

  “乃因本門與黃巾反賊暗中牽連,故要在王太妃、王妃及百官當面,請罪。”夏老俯身答道。

  “右國令與將作令等一眾屬吏,不計名利,一心為國。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薊國能以老弱婦孺,操持家業。正因機關之利。有功於家國社稷,右國令何罪之有?”王太妃言道。

  “王太妃且容老臣細細道來。”右國令答曰。

  “但說無妨。”

  夏老這便將墨門紛爭,娓娓道來。

  百官這才醒悟。原來,先秦時與儒家分庭抗禮,號稱“非儒即墨”的墨家,時至今日,竟已分裂成明隱二宗。

  明宗稱“仕墨”,隱宗稱“匠墨”。明宗謀求出仕,走廟堂路線。隱宗醉心鑽研機關諸技,廣授門徒,走江湖路線。

  不用說。薊國的這支墨者,出自隱宗門下。諸如夏老,蘇伯等人,雖身居高位,得食高俸,卻不問政事,便是朝會亦鮮有參與。足見一斑。

  “二宗可有相同之處?”王妃忽開口。

  “有。”夏老如實作答:“二宗分裂之初,曾相約‘殊途同歸’。仕墨和匠墨各行其道,涇渭分明。然目的卻是一樣。重振墨門。”

  “既皆為重振師門,為何不齊心協力,反要分開。”王妃又問。

  “此需從前漢武帝時,說起……”夏老長長一聲歎息。

  靜靜聆聽,不置一語的薊都尹婁圭,幡然醒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然也。”夏老重重頷首。

  前漢之初,高祖不喜儒學,崇尚黃老。主張無為而治,輕徭薄賦。待武帝繼位,形勢逆轉。納董仲舒之議,“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此後,百家沒落,墨門式微。

  為重振墨家,墨門子弟,可謂殫精竭慮,竭盡所能。奈何大勢之下,螳臂當車。屢遭挫折,乃至墨門分裂。激進派和保守派,分道揚鑣。

  手握機關奇術的仕墨,如張衡。造記裡鼓車,渾天地動儀,揚名天下。奈何卻終歸不為朝堂重用,鬱鬱而終。所造奇物,皆被束之高閣,成為皇家典藏禁器,不輕易示人。而諸如杜詩,亦不過為官一任,終未能扭轉墨門頹勢。

  於是。仕墨痛定思痛,欲放手一搏。

  借太平妖道,黃巾逆賊之手,推翻‘罷黜百家’之大漢皇朝。另辟新朝,輔佐新帝。重開‘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並最終複興墨門。

  “原來如此……”待右國令說完,王妃這便醒悟。

  難怪黃巾賊人會有如此厲害的機關術。本以為是薊國機關外泄所致,不曾想,賊人與墨門早有聯系。

  “右國令因何得知?”王太妃問道。

  “先前,門下弟子蘇越,曾將鄴城內諸多賊人往來信函,及眾多機關手稿,裝車送回。這才令我等窺破天機。”夏老這便取出證物,呈給王太妃,王妃過目。

  左國令士異,親手接過。查看無誤,命人傳入簾內。

  王妃先取出一觀。確認無礙,這才轉呈母親。

  “果如右國令所言。仕墨竟無所不用其極,堪比黃巾邪教。”王太妃轉而又安慰道:“右國令既出隱宗,雖同屬一門,卻早已南轅北轍,切莫與那明宗,混為一談。”

  “老臣,慚愧。”右國相領將作令等隱宗門人,齊齊下拜。

  “沒想到,黃巾之亂,還牽扯到墨家明隱之爭。”王妃道:“正如夏老所言,殊途同歸。隱宗行走民間,傳授機關之術。未必不能重振墨門。明宗急功近利,不惜天下板蕩,生靈塗炭。孰對孰錯,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王妃明見。”百官拜服。

  “右國令無需介懷。”王太妃亦讚同:“假以時日,黃巾必滅。那時,明隱之爭,當見分曉。”

  “謝王太妃,王妃,法外開恩。”右國令終於道出心聲:”主公視我等為心腹,隱宗門徒當效死力。不求天下皆為墨者,只求天下大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天下大同,不正是薊王所求?”王太妃自簾後笑道。

  隴右,大震關城。

  收到右國相耿雍,六百裡加急邸報。劉備這才恍然大悟。隨即想通一切。

  難怪黃巾賊人機關術,亦如此之強。原早與墨門明宗,沆瀣一氣。現在想來,太平道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除去大賢良師得三卷天書,無師自通,廣施符水救人之外。背後還有墨門明宗,推波助瀾。試想沙丘平台上,那些能令勇士嘔血,肝膽俱裂的屍兵。還有廣宗城下,兵車自走,撒豆成兵。諸如此類。

  此“見之如神鬼”的機關奇術,如何不令人,心生膜拜。

  正是在此星空下,太平道與墨門明宗的強強聯手,方才催生出地獄級的黃巾之亂。

  難怪鄴城大捷後,蘇越曾密報。言:黃巾軍中既有道教徒,又有墨家門徒。且統領道教徒和墨門徒,亦是二人。

  一人為大賢良師,另一人名喚“神上宗師”。

  想必,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上宗師”,便是墨門明宗“钜子”。钜子又稱巨子,為墨門首領之稱。卻不知“神上宗師”,究竟是何許人也。

  奈何後世墨家不見史書。饒是劉備,對墨門亦知之甚少。

  但劉備卻隱隱覺得。時下,正是墨門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

  若能將明隱二宗,收歸己用。再集百家之大成,何愁天下不定。江山社稷,千秋萬代。

  廣宗城內。

  城內建築,已被拆除一空。除了規整如棋盤的街道,城內搭滿了帳篷。

  帳篷的主人,皆是太平道的死忠信徒。從全國各地,追隨大賢良師至此。忠誠不二,奉若神明。

  傳說,大賢良師,便棲身於某頂帳篷之中。除去身邊幾位元老級的太平道徒,無人知其行蹤。

  站在譙樓之上,俯瞰城內景象。蘇越不禁眉頭緊鎖。

  城內竟片瓦無存。磚石,梁柱,皆去了哪裡?

  “何人窺探大營。”正苦思不解,背後忽有人喝問。

  蘇越心頭一凜,卻旁若無人的答道:“奉命探查各處機關,繞行城池。不過居高休憩片刻而已。何來‘窺探’之說?”

  “好個大利城長,果非常人也。”

  竟被人一語道破身份。蘇越心頭巨震。這便緩緩轉身,衝倚靠在柱後的陌生人,強辯道:“胡言亂語,不知所謂。你是何人!”

  “明庭莫慌。”那人抱劍起身,咧嘴一笑:“我乃同道中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