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1.147 事大而急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詔:“令諸侯王、通侯(列候)常以十月朝獻,及郡各以其口數率,人歲六十三錢,以給獻費。”
獻費與人口息息相關。黃巾亂後,減口二千余萬。諸侯國亦遭荼毒,死傷慘重。此消彼長,薊王劉備獻費年年看漲。去年更為隴右五百萬流徙羌氐諸胡作保。上呈獻費,求賜齊民編戶。等同於向先帝“買戶口”。今季,新帝已傳口諭,隴右再無需薊王破費。饒是如此。今季獻費,亦直逼五億。
此番上計,由上計令陳逸,輕車上洛。獻費直接從二崤城錢堡貲庫支取。無需再千裡押運。
陳逸已改回本名。國人方知,陳奔竟是前朝名臣,“三君”之太尉陳蕃孤子。此去洛陽,必受優待。
正月旦會前,新帝專開朝議。再增薊國四縣。至於加九錫,劉備仍婉拒。先帝賜加黃鉞,新帝賜百虎賁。已位極人臣,多事之秋,不想橫生枝節,引火上身。
前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河間哀王薨,無後,國除。封國分河間、勃海、廣川三郡。勃海郡治浮陽。轄縣:浮陽、陽信、東光、阜城、千童、重合、南皮、章武、中邑、高成、高樂、成平、東平舒、重平、安次、文安、束州、建成。侯國:定、參戶、柳、臨樂、脩市、景成、章鄉、蒲領。
今漢,減為八縣:南皮、高城、重合、浮陽、東光、武縣、陽信、修縣。
所謂天災人禍。郡境變遷,除去兩漢之交,天下板蕩。諸如安次、文安、束州、建成等,今漢又被劃出。勃海海侵,亦是主因。如近海之東平舒,便毀於水患。後西遷入河間。廢墟原址重建,封給東平舒侯彌加。東平舒國,與時下東平舒縣,並非一地。
正當薊國上計使團,馬不停蹄,奔赴洛陽。尚書台,亦有六百裡消息傳來。
朝廷在勃海北境,與東平舒國接壤,複置柳縣,再割章武。並遼西郡之海陽、臨渝二縣。增封薊王。
至此,薊國已下轄二十七縣:高陽、鄚縣、文安、北平(靖陵)、北新城、范陽、易縣、方城、安次、泉州、臨泃、京沚、雍陽、長蘆、渠陽、鮑陽、長汀、柳縣、章武、夕陽、昌城、驪城、絫縣、遝氏、金州、海陽、臨渝。
“縣大率方百裡”。
橫跨幽冀,穿三國七郡。頭枕太行,腳踏渤海。東西千裡,南北六百裡。可比一大州之地。
消息傳出,舉國歡慶。
新增四縣,乃新帝褒薊王托孤之功。理所應當。
柳縣、章武,乃勃海郡大縣,眾三十余萬。而遼西郡,海陽、臨渝二縣相加,不過三萬眾。實在是杯水車薪。然臨渝此地,卻是後世重鎮。隋,開皇三年(583年),沿燕山東麓,築雄關。因依渝水而建,故名渝關。又稱臨渝關。此關,便是後世赫赫有名之山海關。
時下,山海關外皆漢土。無需駐關自守。
讓劉備看重的,乃是臨渝境內,後世秦皇島港之所在。此處乃天然不凍良港。與遝津、金州(南津)、濟州等港,隔海相對。如此一來,即便泉州港冰封,亦可沿濱海道逆上,經由秦皇島港,揚帆出海。濱海道,便是後世所說“遼西走廊”。此路乃時下通遼西之咽喉要道。尤其關內,路況良好。可輕車一日四百裡。
正因心知距國境最近,北方不凍良港之重要。劉備才命二位府丞,盡其所能,求得臨渝。
今,如願以償。自當心滿意足。
時下。右北平一郡人口,尚不足十萬。二縣相加,竟只有三萬余口。足見貧瘠。雖不知薊王因何寧棄勃海大縣,偏取臨渝。然,薊王天降麒麟,慧眼識金。每有所出,必有所中。尚書令曹節亦不勉強,這便依令行事。新帝見增封四縣,貧富各取一半,亦欣然應允。
薊王果知進退。
五億獻費,輸入中署。增封詔書隨之頒下。六百裡加急,送往薊國。
與州郡交割,薊國官吏早已輕車熟路。並入薊國的四縣吏民,更是奔走相告,普天同慶。薊國之富強,毋需多言。
再增四縣,黃金台可出賢才,為孤所用。
五尹之外,是否再增太守,亦成當務之論。恰逢正臘假期。薊王歸國後,連開專議。比千石以上,悉數列席。足見事大而急。
右國相耿雍起身奏道(長跪不離席):“先前一十六縣,已並高陽、鄚縣、文安三縣,為薊南郡;並北新城、范陽、易縣三縣,為薊西郡;並方城、安次、臨泃三縣,為薊北郡;泉州並薊都郡治下;再並藪中六縣為薊東二郡:西藪,京沚、雍陽、長蘆三縣設藪西郡,東藪,渠陽、鮑陽、長汀三縣置藪東郡。先帝、新帝,前後二次增封,再得十縣。臣竊以為,當酌情增設郡守為宜。”
“臣,附議。”左國相崔鈞,亦起身奏道。
劉備輕輕頷首:“靖陵可入薊西。柳縣並入薊南。章武並入薊東。夕陽、昌城、驪城、絫縣,初置扶余四加四十萬眾,民情繁雜,當設一郡。遝氏、金州、海陽、臨渝,四縣地廣人稀,再設一郡足矣。”正如薊王所言。遝氏、金州、海陽、臨渝四縣人口之和,遠不如國中一縣。
“啟稟主公,何不將二十萬高句麗,分置海陽、臨渝二縣,充實人口。國中諸縣,則可用以安置五十萬黑山眾。”薊都尹婁圭進言。
“高句麗入住流民大營,尚未分配。此議可行。”劉備欣然點頭:“文安十城,可置黑山。”
薊南尹陳群,起身奏對:“臣,領命。”
“敢問主公,新增二郡,當以何名?”右國相耿雍起身奏問。
“夕陽、昌城、驪城、絫縣四縣,既為安置扶余四加,可取名‘安北郡’。遝氏、金州、海陽、臨渝四縣環抱遼東(灣),可取名‘遼海郡’。”
“郡守又當授予何人?”右國相耿雍起身再奏。
“安北郡內,扶余四加民眾。習性、風俗與漢人多有差異。非曉胡人內情者,不可勝任。”劉備將目光投向千石位列:“伯安。”
閻柔渾身一震,這便起身奏對:“臣在。”閻柔與閻志,兄弟二人自幼相隨。乃劉備肱股重臣。終得食二千高俸。
“伯安自幼隨孤,忠心不二。守備西林,勞苦功高。當擢升為(太)守,牧安北郡。”
“臣,遵命!”
“西林令,可由幼成(閻志)繼任。”劉備又道。
“臣,代胞弟,拜謝主公。”閻柔再拜。
“至於遼海郡守。”劉備目光巡視大殿,隨即鎖定一人:“衍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