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學霸開始》第880章 獨角獸,牛肉面
  第880章 獨角獸,牛肉面

  盛唐啟動公交車項目,這讓羅賓沒處說理……

  共享單車讓自行車生產線全面恢復,甚至超越曾經的巔峰。

  之前行業平均工資2500,這會兒漲到了4000,到處都是在吹互聯網新經濟對自行車業的幫助,甚至放大到“萬物皆可互聯網+”。

  羅賓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做共享單車的,結果唐覺曉那邊開始造公交車……

  度娘內部。

  戴維看著坐那兒面色複雜的羅賓,小心翼翼的問:“李總,這共享單車,還做嗎?”

  羅賓瀏覽著網頁,裡邊新聞,盛唐投資新能源,官宣語氣平平無奇,這感覺……

  就像是自己考試好不容易及格了,旁邊同學忽然來一句:“這次總算滿分了,上次寫字潦草被扣分,真的憋屈得不知道怎麽形容。”

  真正憋屈的根本不是你好嗎!

  “做!”羅賓咬牙,既然上了路,就不能放棄,死磕到底,“我們也開啟新能源研究!”

  戴維松了口氣,真怕羅賓放棄了。

  盛唐啟動新能源策略,看似很隨意,其實這是一以貫之的盛唐方針。

  盛唐所有技術的研發都和軍方研究一個思路,當第一代產品推出的時候,第二代已經在研發中,而且第三代已經在思考技術。

  在投入自行車的時候,盛唐就在研究電瓶車、公交車。如果這倆投入市場了,說明盛唐私家汽車要出現了。如果私家汽車出現了,說明無人技術已經開發得很深入。

  用企鵝的思路“學習型創新”在原有的技巧上稍稍增強,每次不需要變強太多,只要一點點的變強,盛唐就可以前進。或是把這理解為阿裡巴巴的“履帶戰術”,一開始單車可以拉動進程,那麽電瓶車、電動汽車理論角度就可以。

  唐覺曉一開始的優勢是重生提前山寨,現在的他根據十多年的研究,形成了一個類似軍方、企鵝、阿裡三合一的研發思路,即使是重生優勢用完了,他依然知道怎麽保持優勢。

  度娘加大了對共享單車的投入,這讓唐覺曉稍稍有些忌憚……

  原時空小黃車之所以做起來,真正的功勞其實不在戴維,而在背後的“獨角獸捕手”朱笑虎。

  “獨角獸公司”指的是價值在10億美金以上,並且成立時間很短的公司。這概念被美國風投大師在2013年提出,瞬間火遍全球。

  人們整理全球公司數據,從2003年到2013年總計有6萬多家公司成立,其中39家公司達到10億美金級。

  但在2013年到2017年之間,“獨角獸”公司新增就接近100家。

  目前“獨角獸”價值排行前十的分別是:蜜蜂金服、螞蟻金服、滴滴出行、小米、阿裡雲、餓了嗎點評、美團點評、菜鳥網絡、寧德新能源、今日頭條。

  緊接著的是盛唐雲、陸金所、借貸寶……

  可以說前50強獨角獸裡,盛唐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資本運作合理,結構健康。

  原時空小黃車之所以能做大,離不開“獨角獸捕手”朱笑虎的推動。

  朱笑虎在風投界是明星級別人物,原時空投資過餓了嗎、滴滴出行、小紅書、大智慧、小黃車等等公司,小黃車最巔峰的時候就是朱笑虎鼓吹的時候,把傑克馬都忽悠瘸了。

  可惜朱笑虎對小黃車沒有控制力,戴維不願意放棄控制權,寧願一口氣砸2000萬部小黃車進入市場,想要和橘紅車一舉分出高低……

  要是沒有這最後令人智熄的舉動,小黃車負債六七十億的窟窿就不會被人發現。

  朱笑虎對小黃車沒控制權,羅賓對小藍車卻有,這是個巨大的變數。

  除了盛唐、度娘,現在開始有別的公司對共享單車感興趣……

  資本在狂歡,也在恐慌。

  杠杆倍數在增加,這帶來了機遇,也埋下了危險。

  各國研究杠杆問題,最後都會回到最基本的點。可惜這操作非常偽命題,官府采取大水漫灌來緩解經濟問題,這肯定會加大杠杆。

  不可能永遠解決這問題,美國是采用貨幣國際化的形式,關鍵時刻可以讓別國背鍋,那麽出口型的工業發展就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杠杆一邊加一邊減,最後結果如何,就看操作能力了……

  盛唐科技投資銀隆,唐覺曉以個人資本抵押貸款大規模入駐,頓時讓行業震動,銀隆新能源大出風頭。

  原時空董小姐對銀隆估130億,雖說是一兩年後,但依然被行業認定為“遠遠高估”,盛唐這會兒對它的估值是三四十億之間,光是第一筆10億入駐,銀隆就姓唐了。緊接著50億分期投入,會把很多股東清出去。

  現在銀隆有三大產業園:珠城園、武安園、美國園。

  盛唐科技擬未來三年內再增加9個園區,分別是石城園、蓉城園、HD園、津門園、蘭州園、金陵園、洛陽園、綠城園、羊城園。

  總計劃總共12個園區,產業輻射整個中國。

  一邊建一邊貸款,同時吃補貼來建設,等到完全建成的時候,銀隆新能源價值就會達到1000億人民幣,在新能源裡也屬於巨頭。

  盛唐的官宣讓全國震動。

  特別是羅賓剛宣布進入共享單車,唐覺曉就宣布進入公交車,這種戰略上的碾壓,讓人們對度娘系更不看好……

  盛唐版銀隆新能源在甘酥省LZ市有合作項目,眼下距離傅夢瑤預產期還有兩個月,唐覺曉抽時間跑一趟蘭州。

  提起蘭州,很多人就想到了蘭州拉麵,這也是一個開到全球的生意,不過在本地當然不會這麽叫,本地就叫牛肉面,或者牛大碗。

  而且全國各地賣蘭州拉麵的,基本也不是蘭州人,是青海人。當年蘭州拉麵口碑已經打起來了,到各地賣“青海拉麵”顯然不會有賣“蘭州拉麵”賺錢,所以就冒了名。

  在蘭州的面館提蘭州拉麵,老板可能會生氣,因為這是被外地人強行注冊的品牌……

  初期在外賣蘭州拉麵是在廈門賣,沙縣小吃當年也是在廈門開始賣的,這有點玄學。

  中國三大快餐黃燜雞米飯、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都是按照各地人口味來調整的,也就是說外地的蘭州拉麵很不蘭州。

  這會兒唐覺曉帶著盛唐系做新能源和汽車的人來到了蘭州,什麽領導也沒見,找了家當地比較著名的牛肉面館,大夥吃得歡快。

  唐覺曉捧著個碗,吃得一嘴的油,感歎道:“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這才是真正的好拉麵,我在外地吃的比這差多了……”

  劉歡抱著比腦袋大的碗喝湯,把碗一放,表情相當享受。

  “老大你怕是不知道吧,咱們投資的《舌尖上的中國》其實對蘭州牛肉面有很大的誤會,至少10%的蘭州牛肉面是漢民族的人開的,它不能算是清真食物。而且正宗的牛肉面面館競爭激烈歸激烈,但那都是技術上的競爭,面店是一家連著一家的。”

  唐覺曉歎道:“果然,要吃真的蘭州拉麵,得到蘭州來才行……不過外地賣拉麵的青海人怎用別人的牌子?”

  終於和唐覺曉匯合的馮嬌說:“這邊的人均耕地1畝,種糧食收成好一年才300斤,當年還搞了退耕還林,人們連飯都快吃不飽了,誰會去管冒用別人的牌子這個問題……在飯都吃不飽的人眼裡,能賺到錢才是關鍵。”

  唐覺曉一時間想到了“立日”、“小米新品”……

  歸根結蒂,都是同樣的原因。

  山寨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

  【1/2】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