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學霸開始》第811章 我是誰?從哪來?該去哪?
  第811章 我是誰?從哪來?該去哪?
  霍爾果斯招商引資到了盛唐,唐覺曉稍稍去研究了一下文件。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鋅薑KS霍爾果斯兩個特殊的經濟開發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從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某個范圍內的企業,某些5年內免企業所得稅,之後也有優惠。

  通常的企業稅是25%,假設年盈利是1000萬元,10年賺一億,需要交納2500萬稅收,但它如果是霍爾果斯的公司,大概只需要交納625萬元,相差4倍。

  交稅相差四倍,盈利差距就遠遠不止這個差距了……

  唐覺曉把所有細則全部看完,這些條件全都合情合理,甚至合法……

  避稅是很多人經常聽到的詞匯,但大多數人沒辦法避這個稅,而有辦法避稅的人,偏偏又非常有錢,這很矛盾。

  現在是霍爾果斯的招商引資找到了盛唐,因為盛唐體量很大,盛唐隨便開個公司,直接投一部一億的電影,要換在羊城的公司剛回本,放霍爾果斯就等於賺了2000萬。

  再加上這一切是合法的,何樂而不為?
  唐覺曉有很多戰略是關於“文宣”,理論角度盛唐可以幾年內白白多賺至少幾百億,但一想到這是從稅收摳出來的,而且似乎沒聽說什麽超級大佬去做……

  ‘要是這些是真的,就盛唐旗下那些億人,幾年也能從官府稅收手裡摳出幾百億來,這是合法的,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對……’

  避稅是為了支持某些東西,比如這會兒就是想建設西北,但是,如果說拍愛國教育宣傳片、抗日劇、鼓勵體育運動的電影,針對性來減稅,唐覺曉感覺還是挺合理的,這種地方大水漫灌的……

  ‘是誰傻了通過的這種提議的……等等,是人聰明了才通過的!’

  唐覺曉猛的想起了一個可能性,為什麽一直到《戰狼2》都沒人發現這個賺錢?

  娛樂圈是非常亂的,不單是人物關系混亂的問題,裡邊還涉及相當大的經濟問題,比如有人想虧錢拍電影。

  程龍說他把很多事寫到了小本本上,多少多少年後公布……

  開玩笑呢,這政策就扶持到2020年底,絕對會在之前大曝光。唐覺曉琢磨著這是不是誰想把雷送自己?就像自己送傑克馬樂視……

  “拒絕他們,盛唐不需要從國庫裡撈錢。”

  明星藝人在中國是一個神奇的設定,老百姓日子好過了,看明星樂一樂;日子不好過了,罵明星樂一樂;道德滑坡了,要明星帶頭做正能量表率。功能真多。

  “拒絕?這都是官府允許的啊!”傅夢瑤驚訝。

  “有人想詐我。”

  傅夢瑤不明白。

  唐覺曉說:“我經常捫心自問,什麽是好人壞人,我自己算不算好人……小老百姓、工薪階層、打零工的,通常意義上說他們都是好人,因為沒有多少作惡的資本。壞的都是精英,就像我吧,要是現在答應了他們,幾年就可以輕松從國庫摳出幾百億。我拿了錢,就等於官府少了錢,他們是沒理由說我什麽,但何必賺這最後一個銅板呢?”

  唐覺曉對李佳誠說的“最後一個銅板”有了新認知,傑克馬沒拿那個銅板,劉薔冬拿了。

  所以,京東比淘寶,風險大太多了……

  傅夢瑤迷迷糊糊的,但龍旦妮、高小松、徐征都可以為她解惑,這些人或許有人看上那枚銅板……

  對不同的人來說,“好人”的定義不一樣。企業家要做個好人,認真管理、不拖欠工資、認真交稅、不走歪門邪道,也就差不多了。挖空心思的搞小動作,還要引來官府盤查,浪費國家資源,那多麻煩。

  唐覺曉是一個極其簡單的人,他這會兒選擇“留一手”,不過,另一個地方他決定“露一手”……

  現在的人類,在古人眼裡就是神。

  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甚至連自己想要什麽都不知道,天底下最危險的恐怕莫過於此。

  重生後的唐覺曉就一直在思考三個問題:我是誰?從哪來?該去哪?
  他有了一些答案和感悟……

  盛唐是一家科技服務公司,目標是做人們的數字化助手,聯通一切。同時盛唐目前也是一家工業公司,開始著手一些工業研究。唐覺曉甚至對農業很感興趣,目前在著手布置。這三者要是結合成功,同樣是鐵三角。

  農業是國家基礎,特別是中國人口基數如此可怕,耕地面積少得可憐,想想歐美對中技術封鎖、貿易戰,人們生活壓力漸漸增加……

  但只要能吃飽,很多人就扛得住壓力,大不了化身佛系鹹魚。

  很多人活在新聞聯播裡,天天看糧神袁隆平又技術突破了,糧食產量又增加了,海水稻種植成功了,沙漠種地成功了,就產生了一種中國農業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進口了的錯覺……

  現實則是,中國是農業大國,但絕非農業強國。

  每年官府要大量進口各種東西,進口鋼材搞建設,進口豆子補蛋白。等到建設得差不多的時候,鋼材可以放緩進口,豆子卻很難。

  有些人接受了一個觀點,轉基因是歐美研究來讓中國人斷子絕孫的東西,小白鼠吃了絕育,美國人自己是不吃的,這一說法從世紀初到唐覺曉重生前還是挺有市場的。伴隨著的還有麥當勞研究出長出6個翅膀的雞,之類的言論。

  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各學科的學生越來越多,人們對歐美越來越了解,這一說法漸漸失去市場。

  唐覺曉自己是不吃轉基因的,他吃的都是特供,而且他的飲食法很偏門,叫做“原始人飲食法”。

  《人類簡史》裡關於農業方面的研究認為,過去400萬年裡人類是逮著什麽吃什麽,那時候的人更高大、腦容量更大,而這一萬年來,人類馴化了谷物、動物,孩子夭折的概率減少了,但人的上限也降低了。因為50%到60%的能量補充用澱粉,這樣最容易養活最多的人,所以就一直鼓吹這個。

  並且醫療體系以此為基礎發展,可以讓人平均活到七八十歲,所以人們認可了這個飲食結構。但這未必就是對的……

  甚至《人類簡史》也不一定是對的,都是一家之言。

  各行業已經進入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不管個人怎麽認為的,科技得一直往下發展,並且要滿足社會需求。

  馮嬌最近是唐覺曉在美國活動的幫手,她相當的活躍。

  ……

  【1/2】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