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學霸開始》第949章 大家都是非洲人
  第949章 大家都是非洲人

  唐覺曉決定加入中華文明戰鬥圈之後,以“基建”為依托,盛唐影響力開始輻射世界。

  西方文明的那一套研究得越多,越發現其實挺有意思的,剔除糟粕,留下精華,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也是一個升級思路!

  上一代美國學者的思路,把低端移交給外國,結果中端也移交出去了,這是戰術失敗一。

  美國科技樹有兩個方面計算失敗,一個是核能發展,遠遠沒能達到預計,一個是宇宙開發計劃,各種歐美星球大戰電影的科技,在上一代西方科學家看來是百年內能出現的,結果又是想多了,戰術失敗二。

  而中國一帶一路,以陸權破海權封鎖,戰術成功一。

  中國普及義務教育,有教無類,並且堅持精準扶貧,讓知識分子下層數量爆發,中高端量變引起質變,並且相較於歐美隨便一本知識書籍一兩百美金(歐元),中國教育資源極其容易獲取,戰術成功二。

  西方文明有二敗,中華文明有二勝,勝利的天平在傾斜。

  唐覺曉琢磨了一下東風快遞的輻射范圍,開始夾帶私貨了。

  西方文明體系不利於社會穩定,不管是利益分配還是宗教信仰都如此,所以幾十年就大亂一次。而東方文明就穩得多,古時候通常能穩兩三百年才到大變革時期。

  科技、財富、藝術等等所有東西,都是由人類創造的,所以人類不能斷絕。只要養得起,數量越多越好。如果中國有20億人,印國不足為慮。所以唐覺曉的目標是“造人”。

  以恐懼心破多巴胺是唐覺曉拿手好戲。

  現在許多人單身的原因是,單身一時爽,一直單身一直爽……

  其實,有對象的人有多爽,單身的人想象不到。

  西方文明的自由包括了自由戀愛,可取之處固然是有的,但90%是糟粕。

  西方文明信教,不允許打胎,加上古時候一般人沒避孕手段,人口得以發展。

  宗教一定是配合著社會發展的,裡邊蘊藏著深刻的社會學內容,比如沙漠養羊容易,養豬很難,那就不允許吃豬肉。糧食很難弄到,那就不允許喝酒。

  不管是什麽文化,發展過程中都是在配合社會發展的,違背了這個,就會被社會碾碎。

  而如今世界人口出現問題,除了不願意當韭菜以外,西方文明自由戀愛鍋很大。

  單身一時爽,一直單身一直爽……

  太年輕!
  要真拖到45歲、50歲還單身無子,大多數人肯定爽不起來。再加上中華文明幾千年形成的輿論環境,外部壓力肯定也大。

  那些四五十歲單身男女天天發朋友圈,想表達“我一個人挺好”,那也只是裝給人看罷了。

  西方世界歐美人老了就過得好了?老人和家裡人分開住,要麽住養老院。

  本來是中華文明圈的日國,接受了西方文明,文明意識發生衝突,老人更慘。

  這樣,很簡單的就可以在人們心中種下對單身的“恐懼心”。

  只有恐懼心還不夠,還必須讓人向往結婚生子。

  古時候連皇帝都是不自由的,以誰為後不是皇帝說了算,不顧大局,偏愛美色的皇帝,就算不是亡國之君,也會讓國力下滑。

  士大夫就更不自由了,娶妻娶德,也就是看家世、人品、才華來娶妻。當然,美色方面的需求,士大夫納妾納色。現代人……也可以照葫蘆畫瓢,以自己理解的方式。

  普通人就更不自由了,找媳婦搞不好是最高追求。

  眼下自由戀愛在中國極度扭曲,長得好看的、有錢的男男女女亂搞男女關系,最後玩膩了找老實人接盤,老實人捏鼻子得認,這在迂腐的老學究唐覺曉眼裡就是世風日下、道德敗壞了。

  盛唐現在很少拍賣顏賣肉劇了,唐覺曉也開始理解日國電影電視不追求顏值,日國人這是看清了。

  非洲戰略還要慢慢來,附近東盟這一片目前是盛唐主攻范圍,先文化滲透,而後產業綁定。

  盛唐一直在出口東南亞各種影視娛樂,也就是文宣,明星藝人的品德考慮成為了重中之重。

  優秀的資本、導演、推廣渠道很容易找到,反倒是德才兼備的明星藝人,非常難找。

  更有藝人明白了社會潮流,開始打造“人設”,知道內幕的人得認,甚至得幫打造……

  伴隨著文宣越往後做,唐覺曉越深刻的了解到,藝人的黃金時期怕是要過去了,不僅僅是樂壇。

  音樂不分國界,所以最初輸出的是歌,然後到電影、電視,目前來看優秀的作品越來越難出現了。主要問題不是別的,是藝人不行。

  以前粉絲維護藝人,靠的是作品,現在居然靠的是努力……

  這麽努力還沒好作品,是不是可以懷疑一下頭腦……

  最初做藝人是最賺錢的,那會兒做藝人不但有錢,還有社會地位,有名氣,所以聰明人都想做藝人。

  最近最聰明的人在寫代碼、研究金融,或是學醫、學法,次一級的去考公務員,去做藝人的已經不是有頭腦的人了。

  這是好事。

  現在盛唐製造可以輸出的文宣,幫中華文明在全球刷臉,哪怕輸出清宮劇……唐覺曉是認的。

  對外交流看的不是唐覺曉偶爾動動腦子的小計策,而是中國千千萬萬的行業是否強大,以堂堂正正手段解決問題。

  唐覺曉坐辦公室刷B站一部紀錄片,是關於肯尼亞蒙內鐵路的。

  他請國強老師寫“行百裡者半於九十”,被點醒“隻行百裡嗎”,猛的想到自己應該永無止境。

  他已經不是為一人、一家而努力,原時空他可以做鹹魚廢材,但這時空他背負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期望……

  連劉翔都背負億萬期望,他肯定更多。

  中華文明養士數千年,現在局勢遠遠沒到仗節死義的慘烈地步,甚至感覺大方向利好,那就多努力一點。

  先定個小目標,唐僧都能去阿富喊取經,唐覺曉就先去非洲看看。

  去非洲會面臨很多問題,環境的惡劣,不得不用本地人,然後本地人又懶又蠢……

  的確是又懶又蠢,但這不是人種的問題,是他們沒接受過正確的教育。

  華為、中興、中石油、中建員工、聯合國維和部隊在非洲工作已經很久了,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唐覺曉可以學習型創新一下。

  這肯尼亞蒙內鐵路的紀錄片,裡邊的非洲人除了外形上和中國人不一樣,他們工作的態度,他們的精神面貌,唐覺曉感覺就是我們吃苦耐勞、純樸堅韌的中國工人了。

  視頻裡一個工程師罵了小黑哥,但過一會兒……

  “我不在身邊,不要搞砸實驗,實驗對鐵路很關鍵。知道我為啥對你這麽嚴格嗎?如果你做得不好,你沒辦法教其他人。你要好好學啊,我走了之後,你就是你們國家這個學科的奠基人了,你要知道你身上的責任。”

  小黑哥聽得很認真。

  唐覺曉卻是從這工程師身上看到了中華文明的印記,一個是“有教無類”,另一個是“責任”。

  中華文明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是被現在一些人認為是糟粕的三從四德,其實本質是“責任”。

  這些東西是隱藏在教育裡的,西方快樂教育就沒這方面的內容,但西方高層是遵循的,或是以別的形式這麽乾,比如“契約精神”。

  眼下這工程師在教東西,唐覺曉覺得他教的太過高級。

  非洲的部落文化,很弱小。但非洲又有南非這樣的,強大而文明的國家……所以有些事,阻止不了。

  蒙內鐵路有4萬人參與建設,本地員工數量超過90%,平均而言一個中國師父得帶10個小黑哥徒弟,並且帶得動。

  這條鐵路不但拉起了肯尼亞2%的GDP,帶來了大量就業崗位,縮短了貨運時間,把港口鏈接進了產業鏈,對肯尼亞作用巨大。單單是貨運量提升,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眼下這小黑哥,唐覺曉琢磨著他應該是非洲接近最強的那一個級別了。

  這不具備普遍性……

  換一個視頻。

  中國運貨到非洲,需要大概10個人卸貨,但船凌晨四五點到的時候,大概有四五十人在等工作了。

  這些人屬於賣體力的,非常之累,但也早早的就到了,平均四五個人競爭一個崗位。

  視頻裡的中國人說,這些人的確是日結薪水,因為做這個不穩定。如果是中國人直接給錢,一般給2美金。如果請非洲組織而不是個人,那剝削就會很嚴重,估計下邊的人只能拿30%。

  唐覺曉意識到了一點……美金依然很好使,三五十年內非常好使。

  再換一個視頻。

  有一個非洲人賺了點錢,在他的國家的首都,也不知道是幾環?花6萬人民幣左右置辦了一套小洋房,佔地就兩三百平,很安全。

  還有一個人,他的智力在唐覺曉看來是極低的,他連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名字都記不住。這人就會一點簡單的農藝,大概類似於怎麽把紅薯做成紅薯粉條?他就在附近部落很有名氣,很多人願意把女兒嫁他,所以他老婆孩子多到自己記不住。

  很多國內的小夥沒錢買房結婚,到非洲開後工小意思……

  但考慮到顏值……

  這兩個人的情況才應該是非洲普遍情況。

  考慮非洲,又要考慮到非洲有強國、弱國,國家裡又有城市、農村,同一個地方又有貧富差距。

  再換一個視頻。

  唐覺曉確信非洲有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了,而且人數不少。

  非洲小夥憤怒的咆哮,罵歐美人:“中國從來不會用無人機殺害非洲人民,中國只是單純的做生意,為什麽不和中國合作呢?你們在非洲遊說,要求非洲人民不要和中國交往,我們得到的是你們炸彈的轟炸,是無人機的肆虐!歐洲國家在非洲殖民時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分裂非洲以防止我們強大。你們乾的第二件事是禁止教育,確保非洲人民是不受教育的。你們乾的第三件事是扶持毒菜者。你們有在非洲乾過一件好事嗎?”

  後期歐美戰忽非洲、南美去工業化,其實也還在繼續毒害非洲……

  美國白人的非洲援助也就那樣吧,花5000美金可以去任意非洲國家2周,幫非洲人蓋房子,幫他們打疫苗,講講神話故事。

  中國非官府體系的教育,比如一些支教,其實也差不多。農忙的時候,小孩子是需要參與勞動的,有些人在農忙的時候去支教,為了政治正確,小孩子就只能返校了。

  搞這些虛的,還不如和他們瘋狂購物。

  唐覺曉翻看著老大哥給的東西,忽然一篇文章讓他震驚了,《人類起源自非洲》。

  伯克利大學生物基因的研究者發現,人類起源自非洲,線粒體mtDNA(夏娃假說)這一套算起,現代人的祖先都來自非洲。

  按照2013年中國學者張振《人類六萬年》來看,把人類當成一棵樹,樹乾就是非洲。

  生物學是可以論證這個邏輯的,所以這是全世界生物科學研究者都認可的主流思想。

  20萬年前,人類起源自非洲。

  4萬年前,東亞人和非洲分離。

  3萬年前,歐洲人和非洲分離。

  “特麽的……震驚……原來大家都是非洲人嗎……”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