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學霸開始》第911章 唐覺曉的《隆中對》
  第911章 唐覺曉的《隆中對》

  唐覺曉一直沒有放棄過發展家鄉的念頭。

  身在國外時,他想的是怎麽把東西抄回國內,不管國外對他開出什麽條件,他都不可能叛變。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儒士之八端,忘八端者又叫“王八蛋”,他肯定不會投敵的。

  不過國內……沒必要分那麽清楚,因時製宜,因地製宜。

  回到國內,在燕京時有點不習慣,燕京官氣太重,不利做事,誰能想到跑南粵後,他反而成了閹黨……

  南粵的北面是南嶺,古時候中原人翻山越嶺太難,加上南方蛇蟲太多,南粵自古就是兵家不爭之地。

  有時候打仗太慘烈了,有些地方的人頂不住了就南遷,老唐家先祖各種搬遷之後,最後就來到了南桂,祖籍詳情已不可考。他生於南桂,長於南桂,當然就是南桂人。

  因兩廣古時候條件比較惡劣,所以人們就各種研究菜譜,飲食複雜……

  古時候桂、粵、胡三省部分地區甚至聯合建了個“南越國”,國都在“番禺”,也就是羊城。

  家鄉的鄉親父老找上門來,唐覺曉也有些想法,就把事情在頭腦風暴上說了。

  唐覺曉在南粵獲得的支持率大概是30%,不管是小馬哥還是丁三石都能分他人氣,他得拚真功夫。如果回到南桂,支持率就是滿的。依托官府政策,他還能在東盟布局。

  唐覺曉只是粗略的一提,沒想到不少人還真有計劃……

  “老大,我們等著你提呢,你以為我們沒猜到有這一天?”劉歡在會議上笑了。

  眾多智囊把一些想法告訴了唐覺曉,再加上他這些年經常思考,形成了一套思維雛形。

  由傅爸牽線,南桂的某個大佬和唐覺曉視頻通話,有人在一旁做會議記錄,唐覺曉這邊也有助理。當然,大家都有錄音錄像。

  大小姐臨產在即,唐覺曉不離身邊,現在無論誰要和他談,都得以他為主。以現在盛唐的規模,以及互聯網+的重要性,唐覺曉的年齡,中國未來走勢等等結合著看,能讓唐覺曉以對方為主的,已經不多了。

  視頻裡的聊天對象相貌平平無奇,甚至有點禿。

  唐覺曉人在家中,穿得很隨意。

  “我對南桂其實研究得很深入……我們南桂臨海,對接東盟各國,可以做出海跨國貿易。我們南桂臨邊,而越國又是大糧倉,並且有漁業資源,我們是可以和他們做交易的。再加上西面接壤西部省份,東面有粵港澳,而且我們自己也有西部大開發優勢……只要做成功了一次,我們就能富裕,為什麽一直沒成?”

  領導歎道:“唐先生,你不能只看到優勢,你是在南桂長大的人,南桂山多,光是運東西,車子就要多耗很多油,這劣勢很大。”

  唐覺曉反問:“南粵山不多麽?”

  對面領導語塞。

  這肯定不是兩人對話,唐覺曉身邊就有不少人,只是不出鏡而已,對面也是。

  傅夢瑤捂著肚子看著唐覺曉,不管是和誰對話,唐覺曉都保持著強勢,只有在她面前,唐覺曉是弱勢群體、困難群眾……

  沉默了一陣,領導說:“南桂旁邊就是越國,估計是因為地方敏感所以沒大力發展?”

  “胡建八十年代還是對台第一線,不也發展得好好的嗎?”

  又是沉默了一陣,領導說:“你的意思是我們的發展戰略不行?”

  就是這個意思。

  南桂有政治方面的原因,導致影響了發展,但是這個比較敏感,那就從經濟學角度考慮。

  改革開放初期,全中國東南這一片都是差不多的,為什麽就南桂玩得這麽糟糕?簡單的說,一些人志大才疏,偏偏又居於高位。

  按照經濟學角度,每個10年都是“危機”,只要南桂成功的抓住“機”,那就可以翻盤,可是每次都抓的是“危”,這就鬧不明白了……

  賭大小還有接近一半的命中,搞經濟和發展還能三四連敗的?

  真不是針對誰,而是在座的各位……

  問題出在人身上,如果人還是這個想法,必然再敗。過度的自尊心,過度的以為可以讓別人聽從自己的想法……很難成功。

  必須學會的是用錢解決問題,也就是用經濟學。

  改開第一個10年,南桂主攻“海城”。

  當時整個中國一片撲街,靠內部的力量是沒辦法變革的,所以最高官府開放14個港口,南桂有一個海城。按理說這是個不錯的機會,但特麽當時南桂官府最沙雕的一個舉動出現了,修海城到桂城的路,發展旅遊特色經濟。

  先不說不投資工業,“無工不富”這個常識他們怎麽會不清楚……就說修路,其實也不是不行,但連接海、桂這就不對了,看看全球重點發展旅遊業的都是什麽地方?
  單個的省份內看,南粵一有錢就修羊城、鵬城之間的路,為什麽?車流量大,收費站就能回本。放國家看,同理京滬線。

  而南桂官府居然修拉城到烏城線,這提供不了什麽工作崗位,對工業沒幫助,也賺不到錢……

  在最關鍵的時刻,海城開始炒房,泡沫一破裂,南桂10年機會消失。

  同一時期,南粵發展羊城、鵬城,開始吸收香江資源。

  改開第二個10年,南桂打造“防城”。

  某人說了一句“海城做不了深水港”,南桂一琢磨,還真是,於是發展防城,打算學習鵬城。這時候官府整體思路搞西部扶貧,南桂就想聯通雲貴川和東盟諸國。

  但問題是,南粵的鵬城聯通的是內陸落後地區和港、澳富裕地區,南桂一邊是落後的雲貴川,另一邊是落後的東南亞,經濟就像是水,水往低處流,平級是沒辦法流動的。

  哪怕雲貴川想賣資源給南粵加工,也不會走南桂修的路,而是走水路,南桂第二個10年就廢了。

  改開第三個10年,南桂發展“東盟”。

  上一個10年就不行,這個10年就可以了?南粵起碼可以讓港、澳商人投資,雖說資本帶來的,資本也會帶走,但起碼能留下不少東西。東盟一群窮國家,指望他們的香蕉和榴蓮能帶來發展嗎?
  聽完唐覺曉一通分析……

  這次沉默的時間有點久……

  “你乾脆說沒救了,等死吧,告辭?你的表情包是這個吧?”

  “……”

  其實還是南桂自己的發展策略不行,很多人說外地人來南桂搞傳銷,破壞根基,或是炒房透支未來……

  要是南桂工業很猛,根本不會有多少人來搞傳銷,只會來打工。至於炒房透支未來,2017年綠城還有很多五六千的房子,最貴2開頭,沿海省份還有更便宜的省會級別城市?

  是南桂自己策略不行。

  有什麽事先自省,怪別人就沒意思了,畢竟改變自己總比改變別人要更具備可行性。

  “還是有救的。”

  “計將安出?”

  “南桂的建設一直違反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點、線、面。拿南粵舉例,本身先發展羊城,這是自古就在做的,有基礎。改開後發展鵬城,鵬城可以接受港澳,甚至是國外資源。再接著修路聯通兩城,輻射中間和周邊,莞城、佛城、中山,完成點線面大建設。南桂一直就不想建‘點’,不是哪裡車流量大修哪裡,而是一直在做線,做出海布局,這特麽就和搞笑似的。我建議在綠城多做工業園區,做在人多的地方,別怕汙染,讓人可以直接去工作,提升效率,努力做大。同時想辦法恢復柳城工業,把冶金工業升級到造車,然後多修路聯通兩城。”

  老領導還能保持淡定,但在他旁邊記錄的記錄員已經……

  “唐先生果然是國士,只是現在產業結構已經固定,我們想重新規劃,外省不會配合我們……”

  唐覺曉笑了笑:“我剛才說過,當初我們控制不住有人在海城炒房,結果斷送了十年?”

  “是的。”

  “現在外省基本就控制不住了,我們因為窮,控制得反而比他們好。我琢磨著搞聯保的公司、工廠估計要大雪崩了,官府也救不了所有人。到時候大城市估計會往高尖端發展,放棄中低端,我們可以接盤。現在雲貴川直接走水路運資源去羊城,因為中低端都在那,將來可以搬過來,雲貴川就先到我們這裡了。無論船、車,運資源到我們這裡進行初加工,我們再把東西運到南粵,南粵運出國……只要一些人不想著做‘龍頭’,我們就可以快速強大起來。”

  所有人都是一臉驚容!
  除了傅夢瑤,她沒聽懂……不過她心裡很開心,因為她知道對面坐著的都是什麽人。

  經濟危機,有危肯定有機,唐覺曉有一套很完整的轉危為機的思路。

  很多人噴珠三角經濟,覺得這是給人做拚裝,說是買辦經濟……嚴格來說誰不是呢?
  整個沿海,一眼望去就沒誰泡沫不大的,等一個個泡沫爆了,怎麽也得繼續做來提供工作崗位吧?兩廣深入合作就是個思路。

  現在官府搞南水北調、西電東送,這的確是兩個神思路。但最好的減少損耗方式,還是南水南用,西電西用。

  西電西用暫時沒太好的思路,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在西部和北部,發電來送會有很大損耗,做光伏發電板走水路運,短時間內看著沙雕,指不定未來不錯,畢竟非洲大寶藏在那……中國的煤也比中國的油靠譜……

  南水南用現在就有思路,有些人覺得南粵經濟是在做買辦經濟,唐覺曉倒是想忽悠南桂做南粵的買辦,就是怕一些人自尊心太強接受不了。

  只要接收南粵、其它沿海地區的一些工業,南桂無論面對雲貴川,還是東盟諸國,都會處於上遊。到時候前期那些被認定為無腦的沙雕策略,就會變成神策略。

  這算是唐覺曉給家鄉經濟的《隆中對》,不一定就對,對了也未必就過,一切隨緣。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