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學霸開始》第855章 大蕭條示警
  第855章 大蕭條示警

  “社會價值投資……我不是一直在做嗎?”

  “現在需要一個領軍人物,帶頭讓大家一起做,除了你,在中國我想不到第二個人選,傑克馬都不行。”

  唐覺曉手握著保溫杯,輕輕晃了一下,裡邊的枸杞色澤明亮……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討論,他自己卻是沒有反應,不管是談有多少錢還是有多少妞,他平日裡想的絕對不是這些,而是做多少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網絡上議論他的都是不知他的,知道他怎麽想的人只在眼前。

  眼下是夏天,唐覺曉穿著格子衣,因為沒人監督,胡子有三天沒刮了,倒是頭髮會每天洗,打著發蠟做了髮型。

  馮嬌穿著女士西裝,身形鍛煉得極好,在窗邊看外邊。

  “領軍做這個,可不容易啊。”

  “所以才得你上陣,別看現在大家熱火朝天的……要來了……”馮嬌停頓了一下,轉頭看向唐覺曉,“大蕭條。”

  社會是一部精密的儀器,各行各業的配合就是各個部件的配合,還有人也是。社科研究者或是金融高手心裡會有一些公式,當某些社會情況接連出現的時候,就是某個特定的時期要來了。

  馮嬌說大蕭條,讓唐覺曉心裡一突,果然,高手是看得出來問題的。

  馮嬌在他面前來回走路,說:“1924年到1930年,美國人民的分期付款數額從20億增加到35億,這個變化讓人心驚。當時美國工業飛騰,建築、機床、鋼鐵工業雇傭了很多的工人。美國生產出了大量的產品,甚至是過量的產品。人們的工資跟不上消費水準,為了讓東西賣出去,銀行鼓勵分期付款。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問題,當人們失業的時候,將會大面積無法償還貸款,大蕭條來臨。我現在感覺,快了。”

  唐覺曉問:“你為什麽會有這感覺?哪裡讓你不安了?”

  “從一些農民寧願把果子倒地裡做肥料,也不願意以超低價格賣出,這讓我想起了當年美國農民寧願把牛奶倒河裡,也不願意便宜賣給窮人。”

  這嗅覺……見微知著!
  中國最危險的問題在農不在工,人活著可以什麽工業品都不買,但不能不吃東西。包括人走投無路的時候,隻吃老乾媽拌飯,吃點2塊錢的維生素C片來補維C,但大米和老乾媽用料還是來源於大地。包括國外懷疑中國是否會是世界混亂的根源,也是怕中國耕地養不活國人。

  而且現在風氣很不好,職業歧視,很多人看不起農民,以及從事農業不賺錢,導致種地種菜的人都減少了。種菜的人少了,菜就貴,這是很簡單直白的邏輯。

  唐覺曉就不會用有色眼光去看待任何人,他甚至會在細節上維護別人,包括他不會說出“農民工”這個詞,他會說“建築工”。人都是吃糧食長大的,天底下任何職業都可以消失,種地的必須存在。

  唐覺曉說:“只看有人把果子倒地裡……太武斷了吧?”

  “當然不僅僅如此。我特地去查了美國大蕭條時期的資料,最危險的東西是房子,對當年的美國也是。1925年美國住房建造100萬套,到1929年就只剩下50萬套……簡單說,資本撤出或是產能過剩,工業工人就可能失業。能買房的人減少,建築工人就可能失業。這些人失業了買不起東西,賣那東西的就可能失業。層層骨牌倒下,就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小康之家一下可能跌到溫飽線,而剛好在溫飽線的,可能餓死。當年美國建築業先倒下,然後是汽車,接著方方面面……我現在感覺我國房地產很不樂觀,各地開始少蓋樓了。”

  大蕭條不僅僅是美國的,它波及了全世界,很可怕。

  1920年是美國的“新時代”,財富和機會對一戰獲勝國家美國敞開了大門。美國人對於資本和技術趨之若鶩,炫耀性消費成了主流,也就是類似賣腎買蘋果、貸款購物。當時胡佛自吹“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決定性的前夜,貧民窟將從美國消失”。

  一直到1929年10月24日,美國都是一片向好的,甚至有很多人覺得會越來越好,然後忽視經濟學家示警,甚至辱罵經濟學家……

  那一天起,連續兩周,股市全面跌停,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相當於又打了一次一戰,而且是打輸了。

  股市跌停之後,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有組織的抵抗、內戰邊緣……

  美國有三四百萬學生失學,七八百萬人失業,最後餓死七八百萬人,《光榮與夢想》記載“千百萬人得像牲畜一樣才能活命”。

  不僅僅美國,歐洲國家也都差不多。

  當時三成的人吃不飽穿不暖,有些人被蘇聯的繁榮吸引,成為了馬克思主義者。有些人則是懼怕“多數派”,畢竟餓死的肯定是少數,這些人投向了FXS。

  這次大蕭條讓許多人產生了畏懼,四年後大蕭條基本結束,各國開始了行業自我保護主義,這是引發二戰的根本原因之一。

  馮嬌竟提到了大蕭條……

  唐覺曉沉默了良久,才說:“我們現在的情況比當時的歐美差很遠。雖然看著高壓……但當時歐美資本主義倒下,蘇聯馬克思主義不是崛起了嗎?我國同時擁有民企和官企,官企就算經營不善,印錢也可以渡過難關。只要人們能吃飽飯,又有這互聯網監督,我是真看好中國未來。等到了危急時刻,我就做個純粹的五毛。”

  當年大蕭條真的很可怕,中國三年饑荒、下崗潮遠遠不能比。

  很多人抱怨中國經濟,這其實是一道無解的題。不管是工廠打工的,還是一些厲害的企業高管,只要貸款了,那真的很危險。金融危機一來,大面積失業,沒錢還貸又去借各種網貸……真的是非常可怕的循環,一步步走向死神。

  人到中年,危機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但中國整體經濟是沒問題的,一帶一路可以去產能,精準扶貧可以救許多家庭,甚至糧食不夠,擔心有人特地炒高食品價格,那就進口。

  到時候唐覺曉維護官府形象甚至可以抓典型,比如80後看著像60後,都是做精準扶貧的緣故……

  唐覺曉這是打算看著官府扛事,他在一旁喊666混日子。

  馮嬌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是個布道者、衛道士、清道夫,甚至是殉道者,我不信你沒有想法。”

  ‘果然……她真的了解我……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很多事未嘗不可……’

  唐覺曉說:“盛唐家大業大,很多人靠盛唐吃飯,說實話,為了大家,我不敢。玻璃大王曹先生我很佩服,我最多就學他那樣吧。”

  “如果……做好事能賺錢呢?”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