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姑爺》第260章 崇明帝的安排
  第260章 崇明帝的安排
  禦書房。

  ”陛下,忠順親王求見。”

  “老九來了?讓他進來吧。”崇明帝還在翻閱中書案上的文章,目光也沒抬。

  一陣橐橐的靴聲,忠順王走了進來,恭敬行禮道:“臣弟叩見皇兄。”

  “唔,坐吧。”崇明帝對自己這個同胞兄弟還是很親近的,示意賜座。

  早有內侍送來春凳,忠順親王也不客氣,一屁股坐下,看見崇明帝仍然在孜孜不倦的翻閱奏折,忍不住道:“皇兄還是需要注意休息,若是些許雜務,不妨交給內閣……”

  “哼,內閣那幫人可信麽?”崇明帝頭也不抬,繼續說道:“朕可沒有父皇那般閑適大氣的心境,……”

  “那也可以交給太子……”話一出口,忠順親王就知道自己說錯了。

  果然,崇明帝抬起目光,目光冉冉,道:“怎麽,怎得為太子說起好話來了?”

  忠順親王暗自懊悔,崇明帝頗為反感他自己幾個兒子和皇室宗親與勳貴結交。

  不過趙昕一直和忠順親王沒甚關聯,這崇明帝也知道,對於自己這個嫡親弟弟,崇明帝還是比較放心的,但也知道自己幾個兒子想要借助忠順親王在自己心中穩固地位,尤其是他的大兒子,不過,據崇明帝所知,趙昕並無結交,除了施恩於學子,並且,那也是因為李嚴舉報科場舞弊一案之事,對於忠順王推薦趙昕,崇明帝十分不解。

  “皇兄誤會了,臣弟見皇兄日夜操勞,為國事殫精竭慮,有些辛苦,擔心皇兄身體,……”忠順親王解釋道。

  “哼,朕的身體朕自己清楚,……”崇明帝臉色稍稍和緩一些,忠順王與趙昕沒有結交,這是事實。

  “看皇兄心情好像還不錯,前日臣弟送上了這副對仗,……”忠順親王見崇明帝心情被自己破壞了,便也撿些讓人愉悅的話題來。

  “嗯,朕很喜歡這副對仗之言。”崇明帝表情微笑起來,繼續道:“不看破義利關,何以為人;要識得忠孝字,才是讀書。文字樸實,甚合朕心。”

  這忠孝二字的確擊中了崇明帝的心,而且得讀書二字,更是寓意深刻,掌握天下讀書人,便是掌握了天下,這份意境委實合意。

  雖說這文字也粗淺了一些,但是那不重要,關鍵在於寓意。

  “皇兄,太子雖是平日不顯,可心裡還是清楚的很,此點倒是與皇兄頗為相似。”忠順王知道,崇明帝對太子極為愛護,不論是不是長久,起碼現在如此,如何迎合,忠順王自然也是曉得。

  崇明帝點點頭,說道:“些許急智,上不得台面,更何況,還是稚嫩許多,為人亦是貪色,成不了大氣候,要論最像朕的,還當屬禮兒。”

  忠順王聞言心中不由腹誹,趙昕的好色不也是像崇明帝,不過這話他也不敢直說。

  頓了頓,忠順王說道:“都是皇兄的血脈,哪個有不像之理。”

  “哦”崇明帝意味深長地輕聲附和,旋即又說道:“按理來說,太子確實德不配其位,朕對大乾江山甚是擔憂。”

  忠順王對於此等隱事,自是不敢多加置喙,雖說崇明帝此言有對趙昕不滿之意,可忠順王可不敢輕易表態,思忖片刻,忠順王便說道:“此事當由皇兄做主,臣弟怎敢議論。”

  崇明帝似是滿意忠順王的回答,輕輕點點頭,旋即又問道:“太子這般懶散,似有不貪慕東宮之意,此事九弟有何看法?”

  忠順王聞言輕笑一聲,當即恭敬道:“皇兄,太子之意,臣弟又怎能曉得,皇兄可別為難臣弟了。”

  崇明帝笑說道:“九弟,咱們是一家人,這說些體己話,你還藏著掖著,難道你忘了以前咱們秉燭夜談的那段日子。”

  忠順王心中無奈,自崇明帝登基,忠順王就知道一切都變了。他們之間不僅僅是兄弟,更是君臣。

  許是崇明帝之言讓忠順王感動起來,最為主要的是,崇明帝問話,他也不敢不回答,掂量片刻後便直說道:“皇兄,臣弟以為,只要是皇子,哪個不曾幻想過東宮之位。”

  崇明帝饒有意味地看了看忠順王,不由心底一暖,這忠順王還是他那個九弟。

  趙昕雖是不爭,可大家夥都知道趙昕不可能不爭,趙昕擺出無欲無求的模樣,正是為了讓崇明帝放心,趙昕表明了態度,他以崇明帝馬首是瞻,這也是趙昕的唯一出路,這太子,若皇帝不支持,怕這日子也是極為困難的,又或是空頂名份罷了。

  更何況,趙昕的這幾次表現,頗得崇明帝之意,對趙昕亦是寬松了不少。

  “九弟所言甚是”

  對於崇明帝的態度,忠順王也不知其意,也不會想到去打聽這些事,旋即說道:“皇兄,據臣弟所知,那些個勳貴,似乎另有打算。”

  “四王八公嗎”崇明帝喃喃道,眼神極為凌厲。

  忠順親王悚然一驚,趕緊道:“皇兄,臣弟以為,此事還是得小心行事,畢竟兵權大多都掌握在他們手中。”

  “哼,朕知道。”崇明帝擺擺手。

  “朕不會如此不智,只是這麽些年來,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罷了。”

  忠順親王也知道此間詳情,本來武勳太多就讓朝廷有些複雜不起,崇明帝有意清理一批武勳,可這難度頗大,稍有不慎,怕是兵禍再起,所以此事一直都擱置不議,反觀朝堂,崇明帝倒是有意借新法豎立威信。

  “此事不必多談,倒是人口一事,此事九弟還是暗中進行。”沉寂了一會兒,崇明帝才沉吟著道。

  “皇兄放心,臣弟定然小心行事。”忠順親王趕緊道。

  “如今太子一事,關注此事之人亦是少了不少,正是爾等大展拳腳之時。”崇明帝心情不錯,複又繼續道:“當初李愛卿說太子頗為讚同新法,這倒是讓朕頗為驚訝,雖是荒唐些,倒是知道大是大非。”

  “記得太子曾言,只有大乾盛世,他這等皇室勳貴的日子才能永享富貴,此話,倒是讓朕甚感欣慰。”

  “嘿嘿,皇兄這般誇讚,臣弟倒是對太子另眼相看,……”忠順親王話剛一出口,便被崇明帝打斷:“老九,那你可看錯了,太子雖明是非,可心計不深,喜形於色,此點讓朕頗為擔憂。”

  忠順王知道,崇明帝是擔心趙昕駕馭不住新法的推行,壞了崇明帝的大計,旋即說道:“皇兄,恕臣弟直言,太子殿下勢單力薄,怕是……難以為繼。”

  崇明帝聞言亦是沉默起來,作為新法的推行者,趙昕的身份足夠,可身邊沒有人才,怕是難以施展,他能所提供的幫助也只有讓李惟鈞去協助他,但僅靠此,怕是遠遠不夠。

  這些勳貴們如此反對新法,不外乎是利益驅使,若是能給他們提供其他更大的好處,這反抗之心必然消除,只是……

  四王八公內,賈府定然是站在太子一邊,畢竟投資儲君,這收益可比其他財物要大的多。

  可其他四王六公,那就沒這麽好說話。

  只不過,賈府已然落沒,朝中無人,便是那些個舊部,也不一定會為此事出力,若是榮國公或是寧國公還在,那這局面,可就好上許多。

  不過,若是賈府威勢猶在,崇明帝也不會立趙昕為太子,這外戚若是掌控兵權,崇明帝寢食難安……

  可如今,兵權本就不在崇明帝手中,若是……

  思忖良久,崇明帝忽說道:“聽聞趙國公有一孫女,年方十六,還未婚嫁。”

  忠順王聞言一愣,心中不由擔憂起來,小心道:“皇兄,此事怕父皇那……”

  趙國公可是與賈府不同,如今的賈府可是不同以往,並無實質兵權,而趙國公府,掌控著城郊的玄武軍。

  當年趙國公主動交出兵權,薑家賦閑數年後,反又得大權,以此,抵定了趙國公府在京城第一勳貴豪門的底氣,在軍中,趙國公府一怒,便是地動山搖。

  最為關鍵之處,那趙國公可是太上皇的人,崇明帝看上人家的孫女,其意昭然若揭,太上皇怎會答應此事。

  崇明帝冷笑一聲,道:“太子暫無子嗣,朕也是為咱們趙氏一族著想,父皇想必也會多加考慮,便是薑家,也得為以後著想。”

  忠順王明白了崇明帝之意,太上皇老了,許多事都力不從心,這手底下的人自然想法甚多。

  當初這些人都是太上皇之人,已然得罪了崇明帝,他們都知道,若是太上皇去了,他們的日子不好過。

  若是崇明帝要借選秀將薑家女收入后宮,太上皇定然不予,可若是太子,那便不同,太上皇也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行,若是去了,手底下這些跟著自己的老人定然不會好受,可若由太子出面,他們便有了依靠。

  最為主要的是,太子若想登基還早著哩,對太上皇根本就沒有威脅,既如此,太上皇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是,若是如此做了,豈不是塑造了一位威勢極大的太子,這對崇明帝可不是好事。

  見忠順王欲言又止,崇明帝自是清楚,便說道:“此事朕心中有數,更何況,父皇還不一定答應……”

  見崇明帝如此態度,忠順王也不在勸誡……

  崇明帝亦是不再多言,對於自己的這個決定,崇明帝是深思熟慮許久的,對於趙昕,他自問能夠掌控,他要借趙昕之手,將太上皇的勢力一一收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