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姑爺》第128章 賑災方略
  第128章 賑災方略
  崇明帝十一年,七月五日。

  “………………茲令果郡王趙昕為欽差,總攬賑災事宜。”

  趙昕愣愣地接過聖旨,實難想象自己會被任命欽差,而且還是總攬賑災事宜。

  一旁的小黃門諂媚地說道:“王爺,奴婢這裡還有皇爺給您的信。”

  趙昕皺著眉頭接過,順手丟給小黃門一錠銀子。

  小黃門受寵若驚,一般來說,這些個王爺都不會有什麽好臉色的,怎會給“小費”。

  “奴婢怎敢收王爺的銀子,折煞奴婢了。”小黃門趕忙說道。

  趙昕無所謂地說道:“給你,你就收下,好生辦差便是。”

  瞧著趙昕的樣子,小黃門悻悻地收下便下去了。

  待小黃門離開,趙昕便拆開信封,瞧了起來。

  趙昕扯了扯嘴角,信裡說的也簡單,就是賑災事宜聽李惟鈞的,若是事辦差了,自己得倒大霉……

  鬱悶了一會,趙昕分析起崇明帝的意思。

  “估摸著,崇明帝的意思和李惟鈞之前來尋自己幫忙是一個道理,希望自己去幫助李惟鈞賑災,,同樣,皇子作欽差,可以穩定民心,最快地恢復民生。”

  “呵呵……”趙昕笑道:“當個工具人啊,辦好了也是別人的功勞,辦不好,自己得遭殃……還真是……親爹啊……”

  少頃,李惟鈞再次登門拜訪,趙昕在堂內會見李惟鈞。

  堂上,趙昕神色無奈地瞧著李惟鈞,瞧信上崇明帝對李惟鈞的態度,百分之百是心腹。

  “王爺,如今您貴為欽差,賑災事宜還應由您決議。”

  趙昕無奈道:“一切按你之前的辦,不必有什麽改變,若有本王需要出面的,直言便是。”

  近幾日來,李惟鈞手裡有糧,又有皇子名號安撫人心,已然穩定了局面。

  李惟鈞為難道:“王爺,咱們的糧食已然不多,最多還可撐到三日,可朝廷的賑災糧食,還需二十余日。”

  趙昕皺眉道:“本王從哪裡搞糧食,官府不是有錢嗎,去買便是了,不就是貴了些,多費些銀錢,能撐多久撐多久。”

  李惟鈞無奈道:“王爺,自水災起始,糧食已抬至每鬥300文的價格了,估摸著,再過兩日,價格還會攀升,到時,無米可食的百姓,為了生活,什麽事都做的出來。”

  “況且,朝廷調撥的糧食也不夠數百萬災民食用。”

  “數百萬……不是說幾十萬嗎?怎的變成了數百萬災民。”趙昕疑惑道。

  李惟鈞苦笑道:“之前和王爺商議的只是金陵城的災民,這次洪水波及之廣,已然席卷整個江南之地。”

  ……

  趙昕無奈,難怪賈家和王家大方地借了一萬石糧食,原來是賺頭在外面啊……

  “王爺,糧食是主要問題,流民的安置亦是個問題,還需考慮到不會耽誤農時,影響農業,否則,賑災反而成了誤民。”

  “大災之後便要防止大疫,大疫之後便有大饑!”

  聽到這裡,趙昕腦殼都發疼,按照崇明帝的意思,自個是主要解決糧食問題,而不是解決這麽複雜的事……

  趙昕捏了捏鼻梁,直言道:“父皇已經給本王下了命令,多聽你的意見,本王負責搞定糧食,其他的你自己看著辦。”

  李惟鈞眼神微動,內心火熱,不過面色平靜,對天拱手道:“皇恩浩蕩,臣等必盡心辦事。”

  話罷,李惟鈞對著趙昕道:“若王爺能徹底解決糧食問題,下官定能解決此次災情。”

  趙昕明白,糧食危機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主要問題便是穩定米價。

  少頃,趙昕眼神一動,詢問道:“李惟鈞,你說米價還會長?”

  李惟鈞回道:“若不及時遏製,米價只會越漲越高。”

  趙昕咬牙道:“那就讓他們漲。”

  李惟鈞聞言愣了愣神,道:“王爺的意思是?”

  趙昕答道:“各城都需要翻修吧,既如此,召集災民,讓他們去幫忙翻修,讓他們吃飽飯便是。”

  “還有,去那些囤積了大量糧食的寺院,告訴他們現在的雜工工錢非常低,可以趁機讓這些人為寺院修建住宅房舍。”

  “最後,動用所有銀錢,囤積糧食,讓這米價漲的更高一些,越高越好。”

  “順帶向其他各省說一說,江南很缺糧食,米價極高。”

  聽著趙昕的話,李惟鈞思慮片刻,突然眼神一亮,恭聲道:“下官明白了。”

  趙昕道:“既如此,那便下去安排,如何吩咐下去,你看著辦。”

  李惟鈞急道:“王爺,官府的銀錢恐捉襟見肘,畢竟,銀錢還得另作他用。”

  趙昕揉了揉額頭,李惟鈞是個聰明人,怎麽不知道自己手上根本就沒有銀子,提起這事,無非就是暗示自己去籌集,至於從哪裡籌集,不是一目了然的事?
  於是無奈道:“本王可以借你一筆錢,到時得還本王。”

  李惟鈞直言問道:“王爺,下官大略計算了一番,估摸著至少需要二十萬兩白銀。”

  趙昕嘴角微微抽搐,道:“本王想辦法解決,其他的你看著辦……”

  話罷,趙昕便起身離開,在踏出門時,趙昕冷聲道:“沒事別來煩本王,來了準沒好事。”

  堂內,李惟鈞神色如常。

  趙昕的意思也是非常簡單,一個是以工代賑,省得閑來無事的災民鬧事。

  另一個讓道貌岸然的寺院心甘情願的出糧救災,可以減輕糧食危機。

  需知江南之人素愛禮佛,寺院道觀遍布,所囤糧食不在少數。

  其三,讓江南的米價提至天價,向災區周邊散布消息,告訴外圍的人這裡有多麽缺米,價格有多高,利潤有多大。

  如此一來,周邊地區的米商聽到這個消息都會非常興奮,大批大批地往江南運米,這樣,江南的米很快就會飽和,飽和了,價格自然會下跌。

  趙昕的這個辦法和股市裡的坐莊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做法相同而目的不同。

  股市裡的莊家坐莊是為了拉升股價,在股價低迷的時候大量買進股票,然後高拋獲利,趙昕則是為了江南的百姓,先通過官府的手段,利用官府的現有銀錢大量買進大米抬高價格,吸引大量的米商進場,造成供應大幅增加,這個時候又不計成本地拋售之前買進的大米,造成價格大幅下跌,從而壓住江南的米價,讓災民渡過災荒。

  辦法趙昕出了,可施行,還是得讓聰明人去辦。

  深夜,李惟鈞坐在總督府的府衙內,不知在寫些什麽東西。

  待寫好後,李惟鈞吩咐道:“立即送往京城。”

  黑暗中,一個身影出來躬身接過,透過昏暗的燭光,對方身著錦衣服,腰掛繡春刀……

  “呵呵……這果郡王……有點意思……”李惟鈞對著燭光呢喃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